以《落花生》为例谈借物喻人的教学策略

2023-05-30 18:57卢雪兰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3期
关键词:借物落花生花生

卢雪兰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落花生》是一篇散文,作者许地山以朴实的语言,借助花生向学生讲述了“人不能光看外表,要富有真才实学”的道理。教学《落花生》一文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即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描写人的一种品格,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运用借物喻人写法时需要注意,所描述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这样读文章时就能清楚地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赞誉怎样的人。

一、积极前期准备的回笼:知花生

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心中要先有人,这是表达的目的;然后根据所要赞美的人,寻找与之匹配的物。而真正的写作,则呈现出鲜明的逆向思维,从物逐步向人聚拢。这就决定了借物喻人必须先从事物入手,再从信息层面入手,认识事物、了解事物,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为“物”与“人”的融合奠定基础。

从《落花生》这篇课文来看,作者许地山将借物喻人的手法蕴藏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情境和场景之下,赋予了浓郁的家庭生活氣息,使得表达更加委婉、含蓄。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却蕴藏着一些重要信息,如果不加以点拨,学生则难以敏锐地捕捉到与借物喻人写法相关的信息。教师不妨与学生一起梳理第1自然段中的信息,并积极揣摩和还原信息背后所蕴藏的价值。比如:“后园有半亩空地”,说明花生生长的环境要求不高,随便的空地就可以满足花生的成长需求;“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对于花生的情感,孩子们历来就有,这是父亲以花生作比,教育孩子们做人的基础;“买种,翻地,播种,浇水”,一连串的操作,持续了“几个月”,但从作者轻描淡写的词语中,不难看出花生种植易于侍弄;“居然收获了”与前文一系列操作相比,既有不可思议的意外,又展现出情理之中的必然,更加凸显了花生旺盛易活的生命力。仅从这一自然段文字来看,丝毫没有借物喻人的影子,作者没有刻意介绍花生的品质特点,也没有涉及与“人”相关的信息,但从字里行间渗透出的信息来看,却又处处为后文做铺垫。

借物喻人在表情达意方面更含蓄。因此,教学就需要拨开含蓄的浮云,还原作者寄托在信息中的真实价值,引导学生逐步向着借物喻人的本质迈进。

二、调动原始认知的深化:议花生

个体对于事物的感知,总是依循着应然的顺序。循序渐进、拾级而上是最基本的原则。借物喻人,从“物”入手,也是如此。从交代“有半亩空地”,直到几个月后的“居然收获了”,读者只能从作者给出的信息进行揣摩。由此获取的一切,尚不能成为“物”与“人”联系的联结点。因此,围绕着落花生的描写仍在继续,而且还设置在“议花生”的情境之中。

首先,做足了铺垫。作者在正式“议花生”前做足了铺垫,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揭开如此表达的真实用意,并探寻与借物喻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将“议花生”包装成为“收获节”,增强了“议”的仪式感;将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特意选择了后园的茅亭,足见对这次活动的重视。再比如,作者特意交代“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上述内容看似都是一笔带过,但其中所蕴藏的用意却十分鲜明:将一次普通的吃花生过程进行包装,足以证明父母已经有了教育设想,就是要通过这次“议花生”的过程,对孩子们进行一次做人的教育。如此一来,“物”与“人”之间的对应与衔接,就已经初见端倪。

其次,放开来议论。从“种花生”到“收获节”,所有的铺垫都已形成。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对于事物的品质,作者并没有和盘托出,而是依循着文本的整体情境,以“收获节”上父亲的提问作为“端口”,说出了一连串花生的好处:“味道很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花生的好处,又何止这些,但作者为何偏偏就写到了这些?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因为关系到借物喻人这一写法的表达密码。联系具体语境,不难看出这些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且与当时作者的年龄、身份紧密相关。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特点与下文中“喻人”所要着力展示的特点相契合。所以借物喻人中“物”的特点,并不需要一网打尽,而需要选择对应点、匹配点。

三、聚焦典型特质的升级:品花生

借物喻人,从“物”出发,逐步过渡到“人”,最终实现“人”“物”交融。随着对花生认知的升级,围绕着落花生的“收获节”,就从“议论”走向 “品味”。课文中父亲的两段话,就是典型的“品花生”。这是借物喻人的临界点。

虽然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不难,但教师要指导学生理清这两句话的内在联系,对于把握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意义重大。父亲的第二句话直接点出:“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有用”通过孩子们的议论呈现出来;“不好看”则是通过自己的描述加以展现。教师需要紧扣语段,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对比手法,洞察父亲表达的用意,即利用对比的方式,将花生与桃子、石榴和苹果进行对比,用“高高地挂在枝上、矮矮地长在地上”展现花生的低调、耐用。直至最后,作者才对父亲的言论进行综合和提炼,将“花生”的特点与“人”对应起来。最后,教师可以将作者画龙点睛的语句,与全文进行对应统整,进一步理解借物喻人的行文思路。

比如将“人要做有用的人”与大家议论花生好处的语段联系起来,能够在回顾花生作用的同时,深化人的生存价值;“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对应父亲眼中桃子、石榴、苹果等,华而不实、外强中干的形象,顺着父亲的思路,将“有用的人”与“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对应起来。

如此一来,“物”与“人”高度融合,彼此之间的共性点、相似点,就鲜明而真切地展现了出来。

四、链接生活实际的迁移:用花生

2022年版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祖国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双重发展。由此可见,学以致用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学生首次接触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必然要经历从学习到内化,再到实践表达的过程。因此,教材在课后小练笔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做贡献的人。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竹子、梅花、蜜蜂、路灯。

这是典型的迁移运用,但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借物喻人,就需要依循借物喻人的表达特质展开教学。教师可以借助课文中花生所对应的看似不好看,但有用的人,找准“人”和“物”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说说:从这些事物中,你能够联想到哪一类人?又是从事物的哪些特点联想到的?比如竹子的挺拔、坚韧,可以联想到坚贞不屈的人;从梅花的凌寒傲放,联想到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人;从蜜蜂的勤劳,联想到甘于奉献、勤奋认真的人;从路灯照亮他人,联想到默默奉献、从不索取的人……

由此一来,学生能够从事物的众多特点中,选择与人相关联的特点,从物过渡到人,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融入到实践过程中,将阅读感知与表达倾吐有机融合。

另外,任何写作技法的教学,都不能停留在固有的标签化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发挥文本载体的效能,将写作方法放置在最真实、可感的情境中,解构表达技法的密码,推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如城小学)

责任编辑 唐 敏

猜你喜欢
借物落花生花生
掏花生
各极其妙的《落花生》
——许地山、老舍同题散文《落花生》比较赏析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借物思考解难题
秋天,落花生
借物抒情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落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