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能量作用探讨

2023-05-30 21:51:27熊鑫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高校教学正能量思想政治教育

熊鑫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

新媒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种特殊的工具和方法,也是传播正能量的关键渠道。大学生通常会借助新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高校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怎样发挥新媒体所具有的正能量作用,则成为了需要探索研究的关键话题。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大学阶段是学生身心迅速發展成熟的阶段,传统意义上的价值观念和现代化的先进价值观念,以及消极的思想、积极的思想,东方的思想、西方的思想相互渗透,彼此融合,对于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让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朝着多取向、多层次的方向变化,也让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复杂多元。由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不同,个人特点也不同,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别,其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未来要达到的发展方向也备不相同。在大学生群体中,不但有舍己为人的先进思想,同时也有一些拜金主义、冷漠无情的思想,甚至还会有一些大学生为了实现个人利益而践踏法律的尊严、危害他人、漠视法纪,造成了极其不好的社会影响。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思想价值观念也并没有完全定型,完全可以通过学校以及家庭还有社会之间的合力来帮助大学生进一步确立自己的信念,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使大学生得到更顺利的成长。如果辅导员能够在教育大学生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利用好教学平台,就能让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得到正确的引导,发挥新媒体所具有的正能量作用。

新媒体的优势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新媒体是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包括微信、微博、短视频APP等。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中,人们的社交越来越方便,使得新媒体成为大众文化传播以及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同时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也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首先是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在上世纪末期,新媒体被用于国家政治文化渗透,作为一种更加独特而新颖的政治传播力量,在国际政治舞台中得到了发展。正是伴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应用,西方价值观念对于大学生群体造成了影响,让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以及文化根基被动摇。其次是当前社会不断发展导致功利主义泛滥,网络世界中的虚无性特点,让娱乐方式更加丰富多元,可能会导致很多社会问题,比如说在网络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消费观变得畸形,精神世界也变得贫乏。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时代下,社会的变革是必然的,新媒体平台是把“双刃剑”,高校必须正确利用新媒体,让新媒体的作用得到合理的发挥,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载体。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能量作用

正能量的存在有助于引导青年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能在高校中形成相对比较良好且舒适的校园文化氛围,正能量像是一束光,可以驱散黑暗和阴霾,也能够降低社会中的负面新闻对高校学生造成的影响,让大学生得以进步。

具有榜样作用

社会大环境下充斥着各种类型的负能量和负面情绪,正是这些负面问题的存在导致一些青少年的情绪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也容易受到这些不良情绪的影响。相比之下,正能量则是更加积极的情绪,能让高校环境得到进一步的净化,树立榜样作用,使大学生在这样舒适温馨的环境下获得更多的收获,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由于大学生的经历相对较少,他们对于社会中的各类负面信息所具有的抵抗能力较差,但通过榜样的树立则能更好地激励大学生,能够让人的行为更加规范,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愿意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朝着榜样的方向不断拼搏。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正能量的榜样就能促进学生克服困难,让学生产生不断进步的勇气,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人生挑战。此外,榜样作用也可以强化大学生的责任心,增强大学生的信心,让大学生更愿意融入社会中。

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通过传递正能量,能够让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得到提高,让大学生的身心更加愉悦和舒展,也能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发展的步伐。在任何阶段的学校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都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大学生拥有更加崇高的人格,使大学生具有更加坚定的思想情感,也能够更具奉献精神。正能量是现代社会中的重要组成,它能够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足够的养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态,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

人的大脑还有心灵都需要获得更多的正能量滋养,否则人的生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也正是由于在社会中有着多元化的正能量,才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温馨,环境变得更加清澈,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正是由于正能量才让学生有更加清澈的心灵、健康的体魄,养成了积极的习惯,还有正确的思想品德。要让正能量常驻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幸福感,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自觉成为传播正能量的人员,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当前社会中的人们之所以变得麻木不仁,主要就是由于他们的内心空洞、缺乏爱心,而长时间缺乏爱心,不但会导致人们身处困境、能量层次降低,也会导致他们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正能量所具有的转化以及量化的特点,很容易唤起大学生的爱心,让大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这个社会中,关爱他人、关爱集体,让大学生愿意成为爱的传输渠道,在传播爱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指数以及幸福感。

通过新媒体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正能量作用的方法

借助新媒体创设教育阵地,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新媒体的教育阵地创设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途径,在新时期开展高校的教育工作时,必须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使其发挥导向作用,使学生的文化自信得以提升,让学生的综合认知得以增强,更能在教学过程中融合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更加坚定且正确。高校方面要借助于先进的校园网络体系开辟党建空间,提供团建的素材和网站,在这些网站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挖掘可用的思想教育元素,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优化教学的成果,帮助大学生培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能让大学生自觉传播社会中的积极文化,弘扬正能量。

除此之外,还要明确新媒体教育阵地的创设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价值观,占据新媒体教育的阵地和空间,为中华民族优良思想的传播创设良好的条件,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愿意为和谐社会的稳步推进做出相应的贡献,始终遵循公民道德秩序。

加强对于新媒体的监管工作,让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得到提升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各种新型的工具应用到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高校阶段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主要是指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应用能力、在网络中的行为,以及对网络信息的解读能力。

由于新媒体的受众广泛,覆盖面较广,群众能够普遍进入新媒体环境下各抒己见,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因此让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包括微博还有论坛等各种平台的建立,让大学生可以在更多场所中发表自己的感想。但是由于网络所具有的匿名性特点,让很多大学生缺乏理性的思考,他们可能会随意传播各种谣言,影响到社会的秩序,因此必须要强化新媒体的监管。

组织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理解其中涉及到不同的内容,新媒体本身作为党的宣传阵地,其中有着多元化的内容,要学会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并深入思考媒介传播信息的重要作用和实际效果,防止媒体被不法分子利用而导致其作用受到影响。

而高校的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引導大学生,不但要增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大学生在面对不同类型信息时有批判能力、选择能力以及综合评估能力和创作能力,还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自觉遵守相对应的规范和纪律,规范自己的言行,绝对不能发表不利于社会稳定以及民族团结的不良言论。

通过新媒体传递正能量,引导大学生成长

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并进行解决,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引导大学生,同时也需要关心大学生,帮助大学生,而借助于新媒体就能够解决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实现正能量传递的目标。

首先,通过新媒体的利用,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国家的政策变化,顺利解决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大学生通过互联网的应用,能把握好国家的方针和政策,了解包括助学贷款以及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当大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能够为其提供帮助,防止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受到太大的影响。

其次是借助于新媒体能够传递好声音,通过微博、抖音等平台,让大学生的某些关键求助信息得到快速的传播和转发,使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帮助以及温暖。也就是说在新媒体中对正能量进行挖掘,可以让正能量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不仅要在思想上引导大学生,更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状态以及学习状态,对他们施以援手,让更多的人愿意配合相关的工作,促使大学生感受到新媒体为他们带来的正能量。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简单和方便,大学生们通过利用互联网以及手机等工具可以及时掌握信息,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对于高校的思政工作来说,不但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因此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能够合理应用新媒体,挖掘其中可用的内容,凝聚正能量并且传递正能量,让高校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得以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高校教学正能量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7:43:40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49:49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新时期排球运动在高校体育运动中的价值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58:29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45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8:30
亚投行,美国应发挥“正能量”
环球时报(2015-04-02)2015-04-02 13: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