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建武 高诗梦
【摘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面临着严峻的国际挑战,存在着被误解与误读、挤压与诋毁、怀疑与担忧等问题。应通过强化文化融通来消解误解与误读,通过强化价值认同来解构西方话语霸权,通过展现中国形象来破除“中国担忧论”,不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国际传播;国际话语权
党的二十大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一步表达了中国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坚定决心与美好愿景,蕴含着丰富的话语创新价值。
这一创新性话语,其国际传播的效能如何,根本的检验标准在于其是否强化和提升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话语权;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又必将扩大和增强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与支持,进而不断集聚和壮大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力量。故而,基于国际话语权视角,研究这一创新理念及其国际传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传播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话语权的内涵意蕴
话语权“是一个国家或行为主体表达自己意见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权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2]在一定意义上,一个国家话语权的大小与强弱,既取决于话语的国际传播,又决定着话语的国际传播效能。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光大,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话语”和“世界话语”,其本身具有丰富的国际话语权意蕴。
从话语内容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这五大理念,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体系,它为人类社会治理提供了新思维、新目标、新举措。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3]。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挑战,迫切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应对,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为之提供了对话而非对抗、结伴而非结盟、互利共赢而非零和博弈的新思维。“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4],这一主张明确了人类社会治理的新目标。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新话语提出“共商共建共享”,强调“坚持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5],为人类社会治理提供了新举措。
从话语形式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话语权的获得前提是获得对方的认同,而对方的认同又是建立在其“话语体系、思维习惯、接受习惯”基础之上的。[6]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一方面汲取中国文化智慧,把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吸收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把国际社会认同的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为内容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融入其中,从而形成融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人类社会共同价值的话语体系。
二、传播困境: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话语权的国际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自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来,随着“合作共赢”“共商共建共享”等标识性概念的提炼、中国大力推广与弘扬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这一理念得以在国际社会广泛传播,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与支持。但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的背景下[7],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话语权面临的国际挑战也十分严峻。
(一)误解与误读:中西方文化的思维差异
一般而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符号系统、价值系统和思维系统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且具有相对的固定性、稳定性。这就使得各国人民有其固定的意识形态、熟悉的文化形态以及思维惯习,在伦理取向、价值追求与思维方式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误解与误读。比如,在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译介上,其英译文概念多种多样,即便是官方确定的“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这一标准概念,也与中文概念存在一定的歧义,其中,意为“未来”的“future”,与本来概念中的“命运”意义相差甚远。在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理解上,或认为其中“义利观”不切实际,充满理想主义色彩[8];或认为其中的“天下观”是一种充满民族主义色彩的、“中国中心”的“有序理性”,其“共赢、共享”思想并不可信[9];或认为“双赢”是合作与妥协的结果,具有“超现实性”“低效能性”的特征,不仅“不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而且“还束缚了中国国际战略的实现”。[10]在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目的与意图的认知上,或认为这是“推动亚洲一体化的强烈信号”,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更加紧密的亚洲”[11];或认为其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一种道德叙事”,目的在于“推动中国重回世界中心”[12];或认为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思想、概念的重新整理和定义,并结合历史叙事,以形成“现代中国身份的参考框架”。[13]这些由于中西方文化与思维差异引起的误解和误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带来了一种天然的障碍。
(二)挤压与诋毁:西方话语霸权作祟
西方话语体系以西方价值观作为评判其他文明样式的标准,不仅大加吹捧和粉饰其文明、价值观与社会制度,而且大肆贬黜、排斥和丑化其他文明形式[14],在其背后则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反映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但由于与西方霸权逻辑相冲突,难免受到西方话语霸权的挤压与诋毁。西方发达国家受其“国强必霸”的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大国崛起战略,担心甚至惧怕中国崛起与强大,并不断炮制“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错误论调,恶意诋毁中国的国际形象。比如,以“新殖民主义论”“资源掠夺论”,诋毁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与非洲的经贸合作,抹黑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贡献;以“中国责任论”指责中国对国际社会贡献不够,要求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15]这些话语的背后是国家利益的争夺,以及意识形态的较量。从世界舆论环境看,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以及先发优势,在国际上构建了西方“普世价值”的话语范式,垄断着国际话语权,主导和控制着国际舆论格局。[16]基于国家利益诉求,西方媒体不断加大对“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错误论调的传播,妄图在国际舆论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污名化,抹黑中国国家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错误认知和反感情绪。在国际传播能力与国际话语权“西强我弱”的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说了传不开、传开没人信”的困境。需要指出的是,西方话语霸权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污名化,是西方一贯输出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一种策略,不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及其对国际社会的贡献如何,均会陷入被挤压和被诋毁的境遇,这也决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及其国际话语权建构的复雜性和严峻性。
(三)矛盾与纠结:“中国担忧论”困扰
“中国担忧论”源于发展中国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双面性”认知。从发展背景看,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到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与强权压制,而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怀有抵触和警戒心理,愿意与中国一道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又由于面临发展钳制与话语缺失的双重挑战,而对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强的依赖性、依附性,其话语立场因西方威权压制而多变。从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态度看,发展中国家因中国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希望与之建立良性关系,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又因其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其价值目标和追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存在一定的分歧。由此,便造成发展中国家的“两面性”心理:既肯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意义,又畏惧中国走向“国强必霸”的西方殖民主义老路,压缩其发展空间,挤占其发展机会。印度学者萨米尔·萨兰在分析这一“两面性”现象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集中地反映了中国的政治扩张和经济野心”,它对印度“既是机遇,也是威胁”。[17]从发展实践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虽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红利或实际好处,但并未消除其矛盾与纠结的心理:在获得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利益的同时,担忧中国发展是否“可持续”,影响其持续从中获得机遇和利益;在获得中国投资和援助的同时,担忧对中国过度的经济依赖,会弱化其发展潜力,危及其自身安全。比如,非洲诸国在分享中非经贸合作红利的同时,因殖民统治“历史记忆”而高度敏感资源外流的影响,“担心”以矿产资源出口为特征的中非贸易是对过去“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不平等经济贸易结构”的重复[18];因急于获得更多更大合作成果的预期与实际的差别,“怀疑”中非经贸合作“双赢”的属性等。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以及中国全方位外交关系的建构,发展中国家又担忧中国因西方技术拉拢,而忽视与其合作,影响其发展。总的来看,发展中国家普遍认同和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但其“双面性”认知,也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及其话语权建构带来一定挑战。
三、传播理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话语权的建构提升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与国际话语权重塑,面临着诸多宝贵机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以及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的迅速提升,为之奠定了可靠而又坚实的实力基础;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广泛认同与实践,为之创造了优良的环境;当下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治理体系的失灵失效,为之带来了良佳时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为之提供了丰富的话语传播平台。因此,应把握这一宝贵机遇,直面国际挑战,创新和优化话语体系与传播体系,不断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效能与效力,以此建构和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话语权。
(一)促进文化融通,消解误解与误读
国际话语权的生成逻辑表明,文化与思维方式越相近,所传播的价值理念越容易被接受和认同;差异越大,越容易引起误解与误读。因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中,应在文化差异中寻求共同点,在思维差异中找到契合点,创新传播策略,增强传播效能。在传播内容上,紧扣共同诉求。虽然各国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但也有其相似共通之处,这也正是进行跨文化交流并达成认同的基础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合作共赢”“互利平等”“公平正义”等价值观念,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生活经验、共同的价值诉求。紧扣这一共通之处进行国际传播,能够有效消解文化陌生感,减少误解与误读。在传播方式上,增强灵活性。有研究者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中的“认同障碍”,很大程度上源自话语体系设置的不对应性以及亲和力缺失。[19]可“靠近”西方思维方式,融入其分析思维,加强对应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解决国际问题等个案的研究与传播,以适应国际舆论风格;也可从“他者”视角切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介绍、解读和传播。纪录片《圆明园》之所以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从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的视角,推介圆明园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这说明,运用“他者”视角切入,能够使国外受众更容易理解、接受和认同。在传播模式上,强化话语反馈功能。反馈是受众在接收信息后的反应,具有激发传者热情、检验传播质量、促进传播话语体系改进等功能。为此,应建构基于受众话语反馈的螺旋式上升型传播模式,即“传播→反馈→改进→再传播”模式。在初次对外传播后,动态收集受众的话语反馈信息,据此调整和优化传播内容,改进和创新传播形式,然后再度传播。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不断提升传播质量与效果,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吸引力与认同度,进而转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话语权。
(二)强化价值认同,解构西方话语霸权
西方话语霸权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污名化”,其实质在于诋毁和颠覆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蕴含着强权政治、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逻辑。这就需要在国际传播中,坚持以价值认同为核心,深入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内涵与实施方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价值感召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可度与认同度,从而有效解构西方话语霸权。一方面,弘扬中国文化精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与精神基因,源于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应深入发掘中国文化精髓,汲取历史经验和发展智慧,从中提炼具有世界意义的价值理念,以充满深厚价值底蕴和鲜明中国风格的话语,在国际社会推而广之,化解西方二元对立观念和霸权霸道霸凌逻辑。另一方面,强化世界共同价值的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和彰显着全人类共同价值,反映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共同诉求,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同时,还应积极回应西方话语霸权的“污名化”问题,如针对逆全球化思潮,全面阐释中国开放发展的全球化观念,生动展示中国引领全球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发展的光辉实践;针对西方零和博弈思维,深入阐释中国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与价值目标,生动展示中国推动包容普惠、互利共赢的案例与实践等,从而使西方话语霸权的“污名化”不攻自破。
(三)展树中国形象,消除心理困擾
发展中国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双面性”认知,是由本国意识形态、发展利益、西方发达国家钳制以及西方话语霸权的“妖魔化”“污名化”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说到底,是对中国发展信心不足。因此,应着力展树中国自信包容、负责任、勇担当,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形象,这也是中国作为话语主体的形象和身份的塑造。在传播路径上,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活动,有针对性地设计传播内容与形式;以重要时间节点和场合为契机,策划和设置有针对性、有指向性的议题与内容。如以举办博鳌亚洲论坛、中非合作论坛等为契机,阐释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与主张;利用岁末年初等年度节点,讲好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故事等,不断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感召力与引导力。同时,积极拓展公共外交传播新路径,运用国际媒体、新兴媒体等,发出中国声音,表达中国观点,展树中国形象。在传播内容上,在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性意义的同时,注重解读和宣传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与贡献。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下,提出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在政治上,主张主权尊严、维护权利平等,为其参与合作共赢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在经济上,坚持开放共赢的国际贸易体系、打造全球经济新的治理体系,为促进其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在文化上,支持不同文化地位平等、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为其共享人类文明发展成果提供有力支持。
四、结语
综上,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对于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展示中国良好国际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目前,虽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在全球广泛传播,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但由于中西方发展道路、社会制度、文化思维、价值理念等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西方话语霸权及其背后的霸权霸道霸凌逻辑作祟,其国际传播还面临诸多障碍与瓶颈,存在着被误解与误读、挤压与诋毁、怀疑与担忧等问题。基于此,应壮大话语传播主体、建构完善话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通过促进文化融通来消解误解与误读,通过强化价值认同来解构西方话语霸权,通过展树中国形象来破除“中国担忧论”,从而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话语传播转化为国际社会的价值认同、从价值认同转化为集体意识与集体行动,进而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共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會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2]夏金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彰显中国道路的国际话语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7):103-107.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5]新华社.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N].人民日报,2022-05-19.
[6]周银珍.国际情怀与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国国际话语权[J].宁夏社会科学,2018(1):21-29.
[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8]Nien chung,Chang Liao.Chinas New Foreign Policy under XiJinping[J].Asian Security,2016(2):82-91.
[9]Linda Jakobson.Reflections from China on XiJinpings “AsiaforAsians”[J]. Asian Politics & Policy,2016(1):219-223.
[10]Brantly Womack.Beyond Win-win:Rethinking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 in an Era of Economic Uncertainty[J].International Affairs,2013(4):911-928.
[11]Samuel C Y.Strategies of Chinas Expansion and Taiwans Survival in Southeast Asia: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7:11-12.
[12]William A C.China2035:From the China Dream to the World Dream[J].Global Affairs,2016(3):247-58.
[13]Nele Noesselt.China and Socialist Countries:Role Change and Role Continuity[M].GIGA,Working Paper,2014:250.
[14]贺敬垒.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话语权构建:主要机遇、挑战与实现路径[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423-428.
[15]周银珍.国际情怀与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国国际话语权[J].宁夏社会科学,2018(1):21-29.
[16]郭志伟,程恩富.若干发达国家文化的国际传播:以美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为例[J].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0(1):30-43.
[17]周银珍.国际情怀与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国国际话语权[J].宁夏社会科学,2018(1):21-29.
[18]张宏明.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4-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5.
[19]贺敬垒.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话语权构建:主要机遇、挑战与实现路径[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423-428.
(樊建武为西安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高诗梦为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在读博士生)
编校:王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