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霖 文吉昌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相关论述包含了多个层面,在国际传播宗旨上,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是重要的议题。中国的国际传播面临“他塑”“逆差”“反差”“落差”等多种挑战,在具体实践策略中,相关学者需要从传统的“国际宣传”逻辑转向“国际传播”逻辑,关注国外信息受众的内心诉求,并在相关领域掌握国际制度性话语权,提升中国话语创新能力。
【关键词】国际传播能力;“他塑”;“逆差”;国际制度性话语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方面提出了很多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涉及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内涵、提升的原则与创新的方法等诸多方面。对相关重要论述的研究可以呈现出当代中国国际传播战略的重要任务和现实问题,有助于中国国际传播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一、精神交往和世界历史理论是中国特色国际传播实践的理论基础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中,国际传播建立在文化交流和文明交往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化交往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理论体系。马克思认为文化的交往来自人们内心的诉求,跨文化事业的开展“取决于交往所及地区内由相应的文明程度所决定的需求的发展程度”[1]。认为文化交流与文明交往还需要借助载体,特别是在同一种共同体内部进行文化信息的交换,会比文化的跨共同体、跨区域的流动更加便捷。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从世界近代史的视角梳理过文化流动的基本规律,并发现物质生产与共同体的发展一样对人的精神交往、世界的文化交流都发挥了直接和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因为“交往的普遍性,从而世界市场成了基础。这种基础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2]。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既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理论和精神交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也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进程中开拓了这一理论新的发展空间和实践手段。通过“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中国在维持世界秩序稳定的基础上创新人类文明交流的实践,面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国际传播的重要主题在于倡导“文明和谐”而非“文明冲突”。习近平总书记在理念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物质和思想传播的理论提升到全球发展的顶层设计层面,将共产主义的未来发展道路更加明晰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重要论述的梳理中可以发现,很多重要论述在提到国际传播理念的同时都提到了“文明”等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时代精神和革命精神综合于党的外交事业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播事业之中,推动了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在各國文明互鉴的交流中,维护国家主权、发展社会主义中国、友好合作、互通共享等基本原则已经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广泛认同。
二、中国国际传播的挑战:“他塑”“逆差”“反差”“落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3]。“他塑”“逆差”“反差”“落差”等问题,从本质上看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只有正视问题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
(一)“他塑”与“反差”:世界文学和影视作品对中国形象的塑造
海外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海外人民对中国的主观评价标准,通过对相关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研究,也可以了解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政治领导与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形象的理解、塑造和期待。苏联在1926年上演的《怒吼吧!中国!》、1927年上演的芭蕾舞《红罂粟》、1929年拍摄的《蓝色特快列车》(《南京—苏州特快列车》)等剧目和电影较早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苏联人民群众中所形成的国际形象。但同一时期的美国影视所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则与苏联差距较大,比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美国的影视作品《阎将军的苦茶》(1933)等大肆渲染了中华民族水深火热的形象。在二战时期,美国有少部分影视作品描述了中国军队奋勇作战的爱国主义形象,但二战之后到中美建交之前,美国的主流电影一直塑造着一个封建落后的中国形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选择了社会主义阵营。受到意识形态偏见的影响,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中国作为自己的“敌对势力”。伴随新中国成立之后中美关系的复杂变化,美国电影中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形象也表现得更加戏剧化,比如1951年上映的《北京快车》、1952年上映的《撤离地狱》等,都描述了一个黑暗的中国组织或个人的形象。从1972年到2000年,中国电影形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固定风格,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东方功夫的形象,比如1972年上映的《天下第一拳》《精武门》等一系列电影,同时,成龙、杨紫琼、李连杰等明星也成为中国功夫电影的形象代表。从2000年之后,特别是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以后,以美国电影《2012》《功夫熊猫》《花木兰》等为代表,塑造了很多中国的正能量形象。
海外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与海外影视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有着类似的发展逻辑。通过对海外文艺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国对中国形象的塑造都呈现了浓厚的主观色彩,这种任意的形象塑造让中国的真实形象与他塑形象产生了巨大的差别。国际上的少数国家政府受到意识形态偏见的影响始终没有从真理和事实的角度来认识中国、接受中国、传播中国,甚至在某些具体领域存在对中国的抹黑现象;中国国际形象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就是在国内外多种传播势力的斗争中形成的。国际形象的“他塑”与“反差”形成了一种因果关系,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中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国际形象塑造的工作上来,在塑造自身国际形象的同时,中国力量只有处于引领性的地位,中国的国际形象才能更加匹配中国发展的现实。
(二)“逆差”与“落差”:跨境信息流动不畅导致的意识形态偏见
2000年以来,西方国家通过多种数字平台引领数字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西方的数字化平台依靠自身的资本优势将有利于西方的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但东方的数字平台受到发展规模和发展策略的影响尚未在全世界形成广泛的影响力。在信息的跨境流动领域,东方国家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形成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势差”现象。任继愈曾经深入分析了东西方“文化势差”的原因,认为西方文化伴随文化形式的流动进入东方,“这种态势在二战之后犹如高山流水,顺势而行,给中华文化和东方文明带来了极大的挑战”[4]。当代数字平台已经成为东西方文化流动的载体,这种新的文化形式本身所带有的自我保护、经贸壁垒等特性阻碍了东西方文化思想的流动与融合。同时,数字平台依靠资本的力量来控制数据,导致跨境数据具备了政治文化的内涵,伴随资本平台的程序化、规模化发展,平台上所有信息活动都将成为某种算法的分析材料。这使得资本主义从传统的地理空间扩张转向到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全球数据扩张。数据流动所造成的“逆差”在文化上导致了“势差”的形成,信息流通的不对等和闭塞的现象也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落差”问题的严重性。当代中国国际形象所面临的“落差”现象主要指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差距,但与古代和近代社会发展不同,传统的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之间的边界比较分明,多数情况下,都是国家硬实力决定并推动了软实力的发展。比如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战争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人们未来生活的质量。但现当代社会,国家的软实力和硬实力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数据生产以及对数据流动的控制权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共有的成分。从这一方面来看,“逆差”和“落差”形成了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面对这些问题,中国也必然尊重历史事实,中国确实存在诸如“卡脖子”技术难题与国际文化影响力不足等问题,这些硬实力的缺陷和文化软实力的不足都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一解决。
三、中国国际传播的迫切任务
(一)讲好中国故事,了解西方价值诉求是做好国际传播工作的基础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论述了国际传播任务的基本内容及其迫切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依托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要倡导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设新型国际关系”[5]。在讲述中国道路发展进程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梳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和人力优势。总体来看,习总书记所倡导的提高“五力”、讲清楚“三个为什么”、阐释好“七观”、传播好“三个优势”等,都是中国特色国际传播理论建设和实践开展的紧迫任务。
在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6]。长期以来,中国的国际传播在理论认知上强调与海外各地区的文化对接,突出了主权国家之间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但中国56个民族与西方的多元文化交流至今尚未突破语言文化的障碍。不论是西方人理解中国文明还是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总体来看都是从语言表面来进行认知活动的,如果缺乏长期在异国他乡扎根苦学的经历,很难深入理解海外文化的发展逻辑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随着中国国际传播理论的不断深化,国内学者也逐渐将理论研究聚焦在共同体理念和世界各国文化习俗的研究上,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和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解读与阐发,学者们勾画了人类共同的伦理评价体系,将全球各地的宗教信仰、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人文精神统一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建设中,围绕共同的世界难题,比如“世界气候变化”“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发展”“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全球非传统挑战”“多边主义发展模式”等进行理论构建和创新。通过深度解释和共同治理世界难题的方式,促進中国模式、中国逻辑和中国智慧能够在国际上得到更多的关注与信任,让世界各国都能够感受到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先进性和普惠性。除此之外,当代中国学者的研究突出了对文化传播受众的高度关注,希望能够更多地理解文化受众的内心诉求、价值评价标准、民风习俗等日常生活的实践逻辑。
(二)提升国际制度性话语权,通过影响权力结构来推动话语创新
从概念上看,学者们一般认为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的内含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国家对国际事务或重大国际事件的定义权,二是国家对国际制度和游戏规则的制定权,三是国家对国际是非标准的评判权。当今世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极力争取某个重要领域的标准制定权,近几年比较热点的竞争领域包括智能科技发展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医疗卫生特别是流行病学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劳工权益保障的国际标准制定,环境污染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食品安全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国际航空运输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等。任何一个国家在争取到相关领域的世界标准制定权之后,就可以从上至下,形成严密的话语系统和理论逻辑,其他国家将会扮演一种配合和竞争者的角色,对已经制定好的国际标准进行补充和完善。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的建设还涉及中国在国际新秩序构建中的参与程度。中国近几年举办了诸如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博鳌论坛、金砖五国合作会议、二十国集团峰会等,这些国际性会议的举办都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中国的国际制度性话语权。
“制度性话语权”在现阶段与“全球治理”紧密相关,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模式,为全世界国际经济社会结构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案。中国一直致力于建设一个和平、公正、可持续的国际贸易体系,通过传播和平崛起的发展模式,帮助全世界贫困地区减贫降贫,在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政治引领力和经济引领力的同时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的生活水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20年,在以往的20年发展中,中国不断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和创新,维护多边贸易的共同利益与基本原则。2013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部长会议中促进贸易便利化协议的达成;2015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中推动关于农产品出口补贴取消的协定;2019年中国代表团在参加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公共论坛时又向全世界提出了限制塑料向海洋排放的倡议。面对近几年逆全球化的发展所带来的贸易单边主义以及少数国家实行的金融霸权政策,中国一直努力与各方面各领域的组织机构进行谈判与协调。在现阶段,中国正在努力构建国际公共卫生的新秩序,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共同合作,中国正在努力争取世界生物医药科技领域的标准制定权。可以看出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的构建,其前提是理解并能够重塑国际性的制度。中国的当代发展已经不断陷入嵌套式、重叠式的多边国际制度体系中,这种复杂性的国际制度发展逻辑确实从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中国理解世界、影响世界的成本。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将更加注重全球价值链的建设,通过国际贸易制度构建的优势来影响国际金融制度、人权制度、安全制度等领域的运行机制,从而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和平发展的同时理解世界秩序、塑造世界秩序、巩固中国的国际制度话语权。
四、结语
十八大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西方思潮的变化也越发复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种族主义、消费主义等多种思想融合在一起,迫使欧美国家既需要正确面对中国的发展模式,同时也要思考自身的制度缺陷。中国的国际传播就是要在这种复杂多变的时代谋划出路,建构国际传播的理论体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把中国的故事讲好,让世界更多国家和人民理解中国、接受中国。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相当全面,从国际传播的主体、内容、渠道、效果等多个角度提出了中国的国际传播战略要求。总体来看,中国从传统的“国际宣传”转向了“国际传播”,前者是宣传者占主导地位,而后者则强调了传播效果,强调受众的接受程度。中国的国际传播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话语权的创造能力,要能够在提升中国的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的同时提升国际舆论的导向能力和斗争能力,如此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力,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好、更精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3]习近平.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光明日报,2016-02-20.
[4]任继愈.中国传统文化的光明前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107.
[5]习近平.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N].人民日报,2021-06-01.
[6]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1-30.
(郭霖为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讲师;文吉昌为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