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文静 童兵
【摘要】媒体智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的有益探索,是中国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发展的突破,一方面它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另一方面它为政府进行社会治理提供决策咨询。在国际协作的背景下,媒体智库可以充分发挥“二轨外交”的作用,利用媒体优势,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本文试从国际人才资源协同、国际内容资源协同、国际技术资源协同三个方面分析媒体智库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探讨媒体智库协同创新对助力国家现代化治理、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国际协作;媒体智库;协同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面对全球问题的治理和解决,需要各方参与对话协商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媒体作为连接人与社会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巨大作用,特别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体积极参与国家治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国际协作背景下媒体智库协同合作,能较好地补充官方对话中的空白,为治理全球化问题搭建桥梁和纽带,促进世界经济和文化健康发展。
一、媒体智库的国际化协作背景
智库,起源于西方国家,在参与国家建设和治理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1971年美国学者保罗·迪克逊(Paul Dickson)在其著作《智库》(《Think Tanks》)中将智库定义为:稳定并相对独立的政策研究机构,研究人员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政策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并为与政府、企业及民众密切相关的政策性问题提供建议与咨询。[1]在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智库充分发挥了智囊团、思想库的功能。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科技等方面,更体现在以文化、思想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
西方国家的媒体智库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智库性质的媒体機构。如美国的彭博社(Bloomberg Media Group),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等;另一类是依托媒体建立的研究机构,美国《纽约时报》的纽约时报实验室(Nytlab)、路透社新闻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经济学人智库(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等。[2]西方媒体智库起步早,运行相对成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中国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智库”的概念。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制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一套治理完善、充满活力、监管有力的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3]全国25家智库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2020年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强调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要部署,要精益求精、注重科学、讲求质量,切实提高服务决策的能力水平。[4]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中国国家级媒体建立媒体智库13家,其中有: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新华社经济研究中心、新华社舆情研究中心等;省级媒体(报业)集团建立媒体智库达13家,其中有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新华传媒智库、南国智库、川观智库等。全国建立媒体智库60余家。
随着智库全球化理念不断增强,国际上诸多智库实施了全球合作与研究,对解决世界性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美国兰德公司每个月组织相关调研人员参观访问其他研究机构,同时接待来自世界各地智库专家与之进行交流学习。在推动全球智库交流方面,2015年,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牵头,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等单位成立了“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5]201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国际相关智库建立了“丝路国际智库网络”(SILKS)。[6]2020年5月26日,中国外文局系列国际云交流活动之“当代中国与世界——抗击疫情提振经济”中俄媒体智库云论坛举办。通过与国际智库加强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媒体智库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高媒体智库服务水平。
二、媒体智库国际化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所谓“协同”,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7]“协同创新”是一种致力于取长补短的智慧行为,其特点在于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8]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在应对环境、气候、人口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对话交流、相互合作、共同解决。国际协作背景下的媒体智库协同发展一方面有助于科学解决全球性问题,另外一方面增强了国家对外交流。
(一)科学解决全球性问题
国家的发展既有针对国家实际情况的国内问题需要解决,又有针对各个国家面临的环境、气候、人口方面等诸多共同性问题需要解决。各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基本国情不同,各个智库之间的发展也不相同。以美国智库为例,按照资助规模的大小可以分为:大型综合智库、大型专业智库以及小型专业智库三类。[9]按照功能分为交叉研究型智库、政策研究型智库、思想鼓动型智库、课题研究型智库、问题对策型智库以及会议约谈型智库六种。[10]在美国智库发展的近百年时间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类型化。特别是在社会问题的议程设置、决策咨询等方面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社会问题与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的共同性,同时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定问题。加强媒体智库国际协作有助于解决全球化进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同时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定问题的解决也有积极的协助作用。
(二)增强国家对外交流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CSP)统计,2020年,TTCSP列出的全球所有11175家智库中,亚洲超过了一直稳居第一的欧洲,成为智库数量最多的区域,共计3389家(占比30.3%)。欧洲和北美洲智库数量较上年有所增加,分别为2932家(占比26.2%)和2397家(占比21.4%)。其中美国仍以2203家的数量遥遥领先,是全球拥有智库机构最多的国家。中国智库以1413家位居第二。[11]智库数量不断攀升,智库影响力不断扩大,智库在参与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媒体智库由于自身的媒体属性,在开展国际活动、国际研究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外交”属性,可借助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二轨外交”。“二轨外交”是相对于第一轨道外交提出的。1982年由美国外交官约瑟夫·蒙特威尔首次提出,指在存在冲突或争端的组织或者国家之间进行的一种非官方的、非正式的接触和互动,其目的是通过寻找战略方法,影响舆论并组织人力、物力资源以解决冲突。[12]媒体智库在促进国家交流方面的效果显著。如美国在依托智库开展“二轨外交”方面进行了较好的实践,特别是针对中美问题、美朝问题等,通过智库搭建起来沟通平台较好地解决了不少可预见性的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介形式多样,媒体智库具有丰富的媒体资源,可以通过书籍、音视频等形式开展交流。在国际协同背景下依托媒体智库开展对外交流,拓展了媒体智库思想传播的渠道,增强了不同国家思想文化的交流。
三、媒体智库国际化协同创新发展的模式
媒体智库的协同创新发展与其他智库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媒介属性。智库的思想离不开媒体的传播,国外智库十分重视智库产品的传播,借助媒体智库的天然优势更好地发挥传播效果。随着全球媒介的互动交往越来越深入,媒体智库可以尝试通过国际化的人才协同、资源协同以及技术协同更好地传播智库思想,解决国际事务。
(一)以国际人才资源协同,构建思想传播
弗雷德里·克坎普则指出,当下的智库必须是跨学科的,同时也必须是跨境的。[13]在国际协同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了解国际情况,解决国际问题,人才的沟通和交流是核心问题。人才的协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第一,针对某一领域建立国际媒体智库专家库。这不仅可以作为媒体智库常规课题的项目指导,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媒体智库项目合作。第二,深入开展人才交流项目。实质性地了解媒体智库项目需求,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才交流,构建思想传播,从而更好地交流理念,为项目研究服务。
媒体智库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思想的竞争。国外的媒体智库人员结构比较丰富,有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社会精英等,特别是美国智库实行的“旋转门”模式,激活智库活力,保证其思想的广度和深度。中国媒体智库的人员构成不及国外丰富,一般由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和学者构成,也有资深的媒体记者转型成为研究员。通过人才项目交流,传播思想理念,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中心的访问学者项目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該项目从1998年开始,每年邀请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学者进行为期8个月的访问,并向每个人提供约4万美元非研究经费。从2009年8月开始,每年分两期,每期4个月。[14]通过这样的人才交流项目,访问者可以深入参与项目,这种参与式的活动让访问者建立了直观的感受,并通过这种直观的体验影响更多人。世界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资源,国际人才的协同可以大大缓解国际人才竞争的局面,更好地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媒体智库的国际人才协同,能够最大程度地建立国际媒体智库之间的联系,促进智库专家与媒体相关人员的交流学习、人才资源的整合和互补,对于媒体智库内容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以国际内容资源协同,增强优势互补
詹姆斯·麦甘认为,智库的全球性伙伴关系及网络已成为国际间传递知识、信息的重要机制,决策者需要依据这些知识及信息优化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15]
国际协作背景下的媒体智库内容协同,第一,可以将世界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同类问题资源整合。诸如环境、人口、经济可持续、国际治理等方面的共同问题。此外,进行媒体智库资源共享,整合内容资源,建立同一议题的数据资源共享机制,提升效率。第二,针对不同的内容资源建立协同机制。智库的类型较多,领域宽泛,覆盖面较广。虽然各个国家体制不同,但大体上智库都分为官方智库、半官方智库、社会智库三类。考虑到智库资源的差异化,建立不同内容资源的协同机制,跨类型、跨区域的智库资源共享,可以避免由于自身属性不同带来的沟通不畅。
各个国家的智库虽然设立部门、服务对象、业务范围不相同,但是智库的职能具有共同特点。随着世界一体化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面对世界共同课题的情况越来越多,通过整合媒体智库中的国际内容资源,可以有效地改善内容同质化、差异化的情况。媒体智库通过整合国际同类内容资源、建立不同领域资源的协同机制,搭建国际智库沟通的渠道,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符合全球发展的共同战略,为共同解决世界性课题奠定坚实基础。
(三)以国际技术资源协同,实现数据共享
5G、AI、VR、HR、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的应用,为国际媒体智库的协同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媒体智库的产品传播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研究报告、书籍等传统成果形式;二是媒体智库通过开展活动、组织会议、举行培训等线上线下交流形式;三是通过门户网站、APP、社交媒体账号等网络传播形式。随着信息技术与人机耦合的不断深化,网络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媒体智库之间沟通的时间和空间问题,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媒体智库的对外传播。特别是2020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交流更多是通过网络技术得以实现。2020年5月26日,由中国外文局、俄罗斯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联合主办,人民画报社、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共同承办的“当代中国与世界——抗击疫情 提振经济”中俄媒体智库云论坛成功举办。此次云论坛是两国媒体智库首次利用云技术举办的在线论坛。[16]
媒体智库国际技术资源协同为国际内容资源协同提供了技术保障,可以充分依托技术协同打造数据平台,建立媒体智库专家库、内容资料库,实现内容资源共享,促进智库交流。数据库的建立是媒体智库提供决策研究的基础工具,也是智库现代化的必备配置,通过媒体智库搭建的国际网络平台为国家和地区提供智慧方案,进行多渠道、多语言、多样态的传播,努力提升媒体智库成果影响力。
四、国际协作背景下媒体智库协同创新发展的积极影响
在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治理问题是各个国家都面临的突出问题。国际协作背景下的媒体智库协同创新,可以结合人才资源、内容资源、技术资源等方式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发达国家之间通过互动交流,共同面对国家治理中的难点,探讨合作的可行性。发展中国家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经验,结合自身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路径。国际协同合作有助于媒体智库为国家治理提供决策咨询,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
(一)助力国家现代化治理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随着世界格局不断变化,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世界一体化趋势,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风险日益增多、挑战无处不在的时代,各国之间应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媒体智库的协同创新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桥梁,通过开展跨区域活动、召开会议、研究合作等区域交流,助力国家现代化治理。
2015年11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强社会治理严谨化和系统化”,社会治理俨然成为我国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具体实施战略方针。[17]2019年10月31日,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8]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一直是工作的重点。智库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发挥调查研究和科学决策的职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参与国家现代化治理的重要作用。中国的智库与西方国家的智库相比,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通过经验交流及其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民主和公平发展议题上的角色共识,能够增加彼此的力量,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通过媒体智库国际合作形成的思想、助力实践,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互相借鉴,从而担负起生产全球治理新知识的重任。
(二)扩大国际影响力
媒体智库与其他类型智库相比,具有卓越的信息传播优势。媒体智库在国际上的传播,可以塑造国家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西方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意识到利用大众媒体向公众推销智库思想的重要性。智库研究机构通常与媒体合作,或开设专栏宣传智库思想,或是接受采访发表评论,比如传统基金会与《华盛顿时报》关系密切,前者的活动和观点常常得到后者的报道,前者反过来又把有关报道广为散发,加以宣传。[19]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如何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增强国际影响力,仍是智库面临的重要问题。
近几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逐渐发展智库国际化。一是尝试与海外具有良好科研基础的研究院、智库、高校共同建立中国研究中心,如与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联合开展智库合作项目,共同实施项目,共同发表成果,深化合作交流。二是通过国际会议加强对话。特别是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峰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大型国际会议的举办,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思想。如博鳌亚洲论坛,从2001年以来,作为一个每年定期举办、有固定会址的非官方、非营利性国际组织,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论坛的议题紧跟亚洲和世界经济形势,逐渐成为亚洲地区最具影响力议题讨论平台。此外,中外智库间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强,中非智库学者、中俄智库之间的交流对话往来增多,借助媒体智库的交流,让国际社会看到一个真实、客观的中国国家形象。
五、结语
纵观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智库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同时智库在参与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库日益成为全球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媒体智库借助自身媒介优势,通过国际协同创新,为世界各国搭建起沟通的桥梁,通过共同交流和研究,各国专家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对尊重国家主权、强调发展的和平以及国家治理创新等方面形成了共识性的概念。媒体智库国际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的活动形式正在蓬勃发展,为全球一体化国际化研究、国际化交流贡献着力量。
参考文献:
[1]Paul Dickson.Think-Tanks[M].New York:Athenaeum,1971:26-27.
[2]耿磊.国外媒体智库现状[J].新闻战线,2018(3):45-47.
[3]李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型出版智库建设浅析[J].出版广角,2020(4):6-10.
[4]倪薇钧.新闻出版智库人才建设机制探讨[J].科技与出版,2020(6):28-33.
[5]李一骁,于洪君.“一带一路”智库公共外交的特点、挑战及建设路径[J].当代世界,2020(12):73-77.
[6]李一骁,于洪君.“一带一路”智库公共外交的特点、挑战及建设路径[J].当代世界,2020(12):73-77.
[7]张伟.智库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6.
[8]张伟.智库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6.
[9]沈进建.美国智库的形成、运作和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6(2).
[10]沈进建.美国智库的形成、运作和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6(2).
[11]《全球智库报告2020》发布[EB/OL].http://www.jjckb.cn/2021-02/01/c_139712794.htm.
[12]王莉丽.中国智库建设与公共外交拓展[J].公共外交季刊,2013(4).
[13]周笑梅.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1.
[14]王莉麗.美国思想库在公共外交中的角色和功能[J].红旗文稿,2011(01):33-36+1.
[15]周笑梅.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1.
[16]媒介信息[J].中国报业,2020(11):110-111.
[17]李良荣,张华.参与社会治理:传媒公共性的实践逻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04):31-34.
[18]隆国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J].中国发展观察,2020(Z3):7-12.
[19]王春法.美国思想库的运行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02):29-41.
[20]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N].人民日报,2015-01-21(001).
(尤文静为复旦大学、深圳报业集团博士后;童兵为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校:张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