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提升能力

2023-05-30 11:53娄文明
考试与评价 2023年1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文章语文

娄文明

阅读不仅是语文“学”与“教”的主体,还是学生培养“思(思维)”与“能(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语文教师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是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与落实,教学中不仅重视作业的减负,还重视教学的“提质”,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将成为今后教师工作的重点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主动运转思维,配合教师快速完成教学任务,使得教学质量呈现质的飞跃。本文尝试在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探索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以供参考。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阅读次数与量的增加有着很强的联系,反复诵读能够使得他们理解得更深入、更透彻。要知道,阅读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之力便可完成,需要经过长期且有针对性的指导方可有所成,只有如此,学生们才能够在阅读的世界中“披荆斩棘”,获取更多知识,汲取更多“能量”,更使得学生的语文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阅读技巧、活用能力以及评价能力等都能够更上一层楼,以便在成就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同时,让学生的素养得到有效提升,让学生的眼界得以拓宽,让学生的未来更具内涵。那么,为此,教师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方可令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升呢?

一、营造引“趣”氛围,让学生有兴趣阅读

趣味教学对牵引学生兴趣因子、激发学生探究欲、营造“趣”氛围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学生阅读兴趣的唤醒为培养阅读能力铺就了道路,使得学生有机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学习心理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分析来看,想要吸引学生阅读注意力,激发他们阅读兴趣,可从以下入手:

1. 故事情节推送,“推动”学生好奇心

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可以尝试给学生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对整个故事的探究产生极大兴趣,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由于理解能力弱而不敢自己开展阅读的畏惧心理,让学生尝试开展阅读学习,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另一方面,借助有效的情节推送,能够将学生引导进入阅读世界当中,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自己的认知,极大地树立学生阅读的信心,有助于学生今后自主开展阅读学习。比如,在《曹冲称象》一课时,笔者注重故事情节的推送,借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古代时期,一个名叫曹冲的小朋友,在没有起重机、没有现代科技的帮扶下,利用自己的智慧称出了大象的体重,在文章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为何会称大象呢?若是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办呢?”借问题推送其中的部分情节,以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到阅读学习当中,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2. 情境直观形象,获真实情感体验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相对于感性思维较为缺乏,情境直观形象能够引学生入境,促使其在阅读之中获得真实情感体验,以加深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与体会,使得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的同时,让阅读能力也得到充分锻炼。因此,在此环节当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文共存的优势,将阅读中的直观画面或者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形象、生动的画面能够有效调动学生感官,让学生集中精力开展阅读活动。拿《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来讲,笔者重视情境直观形象的创设,利用多媒体的播放功能播放有关小蝌蚪找妈妈的视频,且利用活泼的语言配合生动的画面刺激学生兴趣因子,将学生的视线集中在阅读课堂之中,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设计促“预”环节,培养学生认读能力

不论是阅读学习还是其它板块的语文学习活动,预习都占据了重要地位,是学生自学存疑、提取信息、获取能力以及自主感知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有能力自主开展阅读活动,同时还能够从内心中重视阅读预习活动,方便学生在预习活动当中对文章中的字词、佳句以及谋篇布局等都有一定的认知,为教师接下来的教学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比如,在教学《找春天》一课之前,笔者要求学生提前进行预习活动。在此过程中,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以下任务:

任務一: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如“脱掉、棉袄、害羞、遮掩、躲藏、风筝、喜鹊”等,若无标注字音的,需要借助查词工具标注出音,读准字音。

任务二:尝试利用形象记忆法、笔画记忆法等记忆本课生字。

任务三:尝试借助上下文理解生词词义,以加深理解。并尝试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阅读文章。

任务四:画圈处预习过程中感知的重点问题或者不懂之处,留于课堂中共同讨论。

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在预习活动当中自主动手、动脑、动眼等,确保学生高效进行预习活动,掌握预习方法,且能够从中逐步提升学生的认读能力,让学生在上课之前,“扫清”基础认读障碍,方便学生在课堂之上集中注意力听自己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讲解与其它知识方面的讲解,提升学生听课效率。

三、设置思“疑”步骤,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中的一项关键能力,更是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所在。在这项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需理清楚“培养学生何种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两个问题,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

1. 培养学生理解阅读文本内在关系的能力

在精读阅读作品中,学生需要借助自身能力理清楚文章脉络、把握结构与内容之间存在的关系;同时,在精读文章之中,注意抓住重点字、词、句等探究、把握文章语言内涵、暗含之意或者深层埋藏的线索等,对捕捉“言外之意”有着非常重要的优势,方便学生知晓为何作者会创作这样的文章、为何如此表述等。若是学生没有能力理清楚文本间的关系与脉络,教师想要引导他们理解阅读文本深层含义或文章中心便更是难上加难,那么读不懂文章便成为学生“常态化问题”所在。

比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为培养学生理解阅读文本内在关系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重视“设疑”环节的设计,此环节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效开展理解活动。比如,“作者是如何游览双龙洞的?”“游览中的作者遇见了什么景物?各具什么特点?”“何为‘孔隙’?透过这个词,你能感受到景点具有怎样的特点呢?作者又是如何将窄小的‘孔隙’表现出来的?”“文章中出现了‘后脑、肩背、臀部、脚跟’等词,这样写有何好处?你感受到了什么?”等,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并能够深入内容当中理解文章,理清楚作者游览顺序,并能够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2. 在阅读文章中培养学生鉴赏性理解能力(即评判能力)

此项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评析文章内容,对文中展现的是非曲直与对错做正确的判定,或者又能够考察信息的真实性。此项理解能力的培养能够确保学生完全跟随课本走,不迷茫、不盲目读书,并在认真思考、理解文章的前提下,有自己的判断与评价,欣赏美词佳句时能随时道出其中妙处(或弦外之音),若是看到文章之中存有缺陷,也不会被错误的思想与内容迷惑、误导,既能够于妙处之处得以鉴赏,又能在错误之地进行批判,使阅读成为成长的“土壤”,获得知识的增长。

3. 在阅读文章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理解能力

阅读知识需要经过思维过滤读过的知识,完成“阅读——理解——消化”的过程,以建构独属于自己的阅读知识体系,并能够基于此在阅读文章时拥有创造性理解能力,生出新意,真正读“活”课本知识,从书中跳脱出来,走出书本的限制,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与认知,且能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应用到实践当中,触发新的联想与认知。如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联想到之前所学过的作品或读过的作品;学过阅读知识之后,能够联系到别的知识等,简言之,就是能够将“死”的材料变成“活”的认知,产生新认知与新思想。

四、重视“技”巧引导,培养学生阅读方法

为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阅读技巧的有效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教学中,学生于阅读之中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能使得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阅读技巧:

1. 朗读技能

要知道,朗读是探寻阅读之路与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掌握阅读技能与方式的重要前提。在阅读之中重视“技”巧引导,培养学生阅读方法,能够让学生真正能够借助朗读提升阅读能力。在朗读当中,学生需要控制语速,找到与文章相适应的朗读速度,同时,需要注意朗读过程中的停顿,确保朗读时能够明晰表达语言、传达出情感需要,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重音的突出,将被强调的词或短语以重读的方式读出来,以读出层次,读出美感。

2. 默读技能

默读技能是学生阅读文章时产生内部精神活动的重要技能。掌握默读技能能够帮助学生在逐字逐句的推敲中精读文章,也能够让学生利用跳读、略读的方式大致浏览文章,可以说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手段。要培养学生,首先,让学生尝试做到读时不出声,且不指读;其次,能够在阅读当中对不理解或者重点的位置产生疑问,并提出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推动学生深入思考的重要的一个环节),此环节能够确保学生只借助“看”便能够理解阅读文字。

总之,正如前文所提,阅读不仅是语文“学”与“教”的主体,还是学生培养“思(思维)”与“能(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之中运用相应能力理解阅读文本,使其自主探索、自主发现难题,并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阅讀能力,使得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随着能力的提升而提升。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文章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