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数字化战略下农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2023-05-30 10:48:04李翌婼
今日财富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高质量数字化

李翌婼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心,指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市场体系,以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解决农村问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农村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的现状与形势,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引领,探索农村从文化角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以此对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带来一定的帮助。

在新发展格局下,党和国家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并且将数字化平台建设落在实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建设,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建设专项数据库,线上线下平台协同共建,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02年以来,原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立了覆盖全国省、市、县、乡、村的数字网络服务体系,着力打通面向基层的数字文化资源传输渠道。在此条件下,农村作为有浓郁文化积淀的地带,应该搭乘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快车,充分发掘本土文化资源,突破障碍,走向发展之路。

一、农村文化产业总体发展现状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经济逐步走向繁荣,人民群众已经从基本的物质需求逐步转向了精神文化需求。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乡村依托自身獨特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人文特色,创办了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生产企业,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此同时,农民素质大力提高,社会不稳定因素显著降低。但农村文化产业起步晚、企业实力不强、融资能力较差,因而文化产业化发展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总体上看,农村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文化产业体系不完善、文化传承与延续性差、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一)文化产业体系不完善

我国农村地带的经济基础较薄弱,文化建设起步晚,农村教育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知识较为匮乏,进而影响到对于文化及文化产品不敏感,没有形成文化商品或文化商品的转化率低。大多数为家庭式作坊,以个体户为主,缺乏整体性的统筹。普遍存在文化产业阻力大、文化品位不高、文化理念落后等问题,大多数很难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效应。农村文化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无法与市场接轨,不能把握市场的动态需求,文化产品的转化率不高。因此,需要开放意识观念,全社会共同努力,完善文化产业体系的建设。

(二)文化传承与延续性差

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承人大多源自于农村,但是文化延续性不强、文化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持续存在。一方面,青年一代更倾向于走出农村,走向城镇,他们渴望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留在农村传承传统文化,延续上一代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地方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够强,投入资金少,社会层面也不重视文化的保护,忽略了文化和经济的关联。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一度面临走向消亡的危险,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才加大了保护力度,文化遗产得以最大限度保留和传承,并且在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艺术结合,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甚至带富了部分具有相关手工艺技术的村民。因此,在农村地区,提升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最终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农村文化产品的创新程度低,人才外流导致优质人才匮乏,不能深刻把握文化的内核并用于文化产品设计及推广,数字化程度低,并且高技术的加工制造没有得到普及,产品生产质量得不到保障。农村文化产业在营销方面也出现企业规模小、经营范围窄、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造成竞争力不足。

农村创业意识与城镇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多数农村地带的居民安于现状,缺乏创业的意识和意愿,并且由于成长环境及教育基础的影响,出现创业能力差、风险承担能力不足的不利条件。农村的创新创业制度体系中,也缺乏创业鼓励机制,不能提供良好的创业条件。

(四)精神文化新需求

在当今时代农村的大环境中,基本的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诞生了更多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网络调研可知,超过50%的农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不满意,希望能够得以改善。因此文化设施亟须改善、文化数字化亟须建设、文化传播需要信息化的新途径。

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契机

随着全球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持续提升,以及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巨大经济变革,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了深度融合发展阶段,但是农村在数字经济的发展上还比较落后,数据、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都有待提高。第一,数据作为基础性的建设要素,需要精良的软硬件设备及资源。第二,需要引进更多的外来人才并保留部分本土人才。第三,需要招商引资,吸引大量的资金投入。第四,需要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及信息化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农村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等待被挖掘、被运用,显著的区域差异,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的文化宝库。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数字化战略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高度的内在逻辑性,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广阔的渠道,能够有力带动企业的转型升级,给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空间。高质量发展也能够促动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大力推进,从而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扫清障碍。

在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推动下,国家层面搭建起了基于供需的大数据平台。并且从国家市场大环境的趋势可以看到,文化产业的影响力正不断地提高,文化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文化数字化结合变现的案例不断增多,这就给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更加利好的条件。目前,国家大数据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快速推进,促进数字技术的不断优化,而在自然环境较好的农村更加具备有利的条件,应该抓住机遇,以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增长。

三、农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实现农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除了要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同时需要政府统筹管理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制度、资金、设施、人才、产业布局和供需方面引起充分重视。

(一)完善制度建设,加大资金投入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蓝图规划,以利于把握发展的方向,再以最终的目标为导向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要在政策方面予以支持,统筹协调大小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拟定利于数字化升级转型的相应条款,要求易操作、可评测,在税收方面需给予一定时期的减免,在金融投资方面根据本土差异情况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等。

吸引资金投入,要深挖自身优势,将旅游观光、创意设计、会展商贸等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以智慧的思维和眼光,开发新业态,并付诸实践。

(二)健全基础设施,提升竞争力水平

加大与技术融合的力度和深度,积极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涵盖5G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同时要充分重视人才的作用,发展数字经济,需要吸引的信息化高技术人才,一方面,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与高校之间的校企合作,协同培养所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完善人才引进措施,建立长效引进优惠政策,发挥现有下乡帮扶人员及科技特派员等的作用。

须保障数据安全高效的传输,并且建立数据中心共享平台,才能够将数据红利应用在实处,真正将文化产业转化为经济效应。目前,企业与时俱进,大多数文化企业已经具备了文化产品设计与生产的经验,并且在不断努力学习数字技术,但是更需要借助政府和社会力量的统筹推进。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搭建精准的供需交易平台,在平台中将文化投资、产权交易、文化生产、文化消费融于一体,才能抓住机遇,最终形成文化产业的新发展。

以区域特色文化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发掘当地的民族文化,将文化产品结合旅游资源打造成为品牌,运用品牌名片,在各类新兴社交平台和商业平台上进行宣传推广,这样才能形成独特的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招商引资,从而实现良性循环,促进农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如山东省新泰市新甫街道前上庄村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以独特的视角开发该村的上古神话传说以及大量的民间故事资源,并且出版了吸引眼球的故事集,线上线下共同展示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如此,该村还打造了独特的牌坊文化、千年银杏树文化,组织“前上庄银杏古树逢春祈福文化节”,吸引游客数万人次,并计划继续加大投资,开发“国艺小镇”等综合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将文化产业打造为支柱型产业。

(三)优化产业布局,坚持需求导向

优化产业布局,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区域之间的差异,由于农村地域面积广、数量繁多,各地区间差异化明显。因此在經济方面进行合理调配,促进各区域之间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在生活生产中进行合理调配,城乡各项指标的不平衡发展,因此采用新技术进行串联使用,如3D全息技术VR、AI技术等,新技术能够打破固定时空的束缚,能够更好地实现跨区域、多领域的联动发展,从而扩大市场规模,向高质量发展进发。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应增强文化传承与文化传播的意识,根据区域文化特色,深挖自身文化资源,因地制宜,重点发展自身特色产品,并且最大程度地提升服务质量。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设计和制造人民需要的数字文化产品。例如,贵州安顺丹寨县依托苗族风俗文化,打造“传统农耕文化+研学旅游”基地,建成集旅游、非遗体验、文创、研学于一体的现代乡村农文旅综合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如图1)。同时,乡村名片也随之得以向社会推广。在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推动下,丹寨县还应利用名片优势,努力扩大招商规模,以此建设多种数字化设施,做好大数据、云计算统计分析,进而将研学、旅游等进行消费升级,创建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数字非遗艺术体验平台,创造更多人民需要的数字文化产品,满足新时代人民的个性化需求。

四、前景与展望

将传统资源与现代技术有机融合,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实现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首先,提升文化内核,打造地方品牌。其次,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文化体验新模式,开发数字化文化产品,疫情期间也仍然能够实现增收的目标。再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以及新消费模式。通过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以文化产业带来高经济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高质量数字化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2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02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 01:43:10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0
文化产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7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7期)2014-03-01 01: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