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教学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

2023-05-30 20:26:49庞倩倩
教育界·A 2023年1期
关键词:器乐教学实践方法音乐教学

【摘要】器乐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将器乐教学融入音乐课堂中。文章主要从乐器和乐曲的选择、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学氛围的营造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四个方面出发,对小学器乐教学的实践方法进行简要解析。

【关键词】器乐教学;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方法

作者简介:庞倩倩(1995—),女,江苏省南通市虹桥第二小学。

在音乐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器乐教学已经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教学不仅能够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音乐核心素养。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注重将器乐教学融入音乐教学中,从而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精选乐器和曲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开展器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器乐在音乐课堂中的功效,灵活地应用各类器乐工具,挑选符合小学生发展需求的曲目,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1]。

(一)灵活挑选乐器

一般而言,在開展小学器乐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到乐器的普及性问题,选择适合小学生的乐器。小学的音乐课程属于审美教育,且采用班级授课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需要选用简易型、高质量的乐器来进行教学。比如,选择的乐器在音色上需要保持优美动听,在音准上要保证绝对准确,在制作上力求精细,为学生学习乐器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此外,在选择乐器时,教师还要综合考虑学校和学生家庭实际情况,选择贴近生活且性价比较高的乐器类型,让每个学生都可参与到器乐教学的实践中。一般而言,可选择方便携带的乐器,如口琴、竖笛、葫芦丝等,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地练习指法。此外,教师还可以以班级学生的差异性为乐器选择的主要依据,指导学生自制乐器,如用易拉罐、砂砾制作简易版的沙锤,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器乐学习兴趣。

(二)精选经典曲目

教师要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课程教学目标出发,选择合适的乐曲,要尽可能地规避枯燥乏味、沉闷冗长的乐曲,尽量选择一些符合当下小学生兴趣的乐曲,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熟悉的乐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情感方面的表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教师要在不拘泥于教材限制的基础上,选择小学生熟悉度高、符合小学生生活实际的乐曲曲目,以此种方式增强学生的音乐亲切感。比如,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选择苏少版二年级上册《我是小鼓手》《出旗曲》,并利用大鼓、小军鼓、镲给其伴奏;也可选择一年级上册《鸭子拌嘴》,并使用钹、木鱼给其伴奏;或者选择一年级下册《小宝宝睡着了》,并使用三角铁、响筒、沙锤、手铃为其伴奏等。针对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教师可将竖笛、葫芦丝作为主要选择的乐器,推荐竖笛独奏曲《送别》《故乡曲》等。上述的曲目都具有结构明快、简单的特点,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比较容易上手,可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在精选曲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高年级学生一定的自主性,鼓励其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通过自主练习的方式来提升乐器使用的熟练度,促进乐器演奏能力的有效提升。

总之,要想更好地将器乐教学融入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器乐工具和曲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器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意识。

二、关注学生主体,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具有一定的实操性,在将器乐引进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作为依据,积极指导学生学习,进一步强化师生交流互动的效果,让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2]。

(一)以学生为主体,增加互动

例如,在对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的竖笛练习曲《姑苏小调》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明显发现,若单纯将教学重点放在竖笛吹奏技法的反复教学和练习中,学生很容易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姑苏小调》与《姑苏好风光》的乐曲视频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感受独特的江南文化韵味。具体而言,教师可引导学生用竖笛吹奏《姑苏小调》,竖笛演奏中所使用的单吐、双吐技法是表达欢快情绪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吹奏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江南小调的软糯韵味。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吹奏练习和情感感受之后,可为学生播放《姑苏好风光》的乐曲视频,带领学生一起沉醉在江南水乡的氛围中。在这样的氛围影响下,学生再次用竖笛演奏节奏舒缓的二声部,教师可用琵琶为学生伴奏,师生共同创意演奏出全新的《姑苏小调》。从上述案例中可看出,教师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不同的江苏民歌中发现江南美,体验江南美并表达江南美,通过主动创编的方式,可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以学情为依据,分层教学

教师在教学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竖笛练习曲《多瑙河之波》之前,需要对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从而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收获一定的器乐知识。在开始上课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先前学习过的竖笛指法进行自主练习和复习,并给予基础较好的学生一定的鼓励,让其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对乐曲中的新指法进行一定的探究。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教师可根据之前对学生的了解进行分组,保证各个小组间的成员能够互补。分好组后,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分别演奏,再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让他们共同学习和进步。课后时间,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对不同地区的优秀乐曲进行讨论,这样整个小组的学生都可以了解到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作品,从而收获更多的知识内容。

将器乐教学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需要以学生为本位,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需求,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来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器乐知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力。

三、营造和谐氛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教学而言,喧闹、嘈杂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如何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成为小学音乐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音乐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在开展器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激发,让学生处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乐于主动接受相对枯燥的器乐演奏练习。

比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利用竖琴为学生营造出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寓学于乐,更好地感悟音乐所带来的美感。以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的《森林狂想曲》一课为例,要想加深学生对森林神秘感和竖琴乐器相关知识的认识,教师可利用竖琴为学生演奏此节课的音乐,并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联想的方式对教师所演奏的内容进行感受,想象音乐中所描绘出的生动、有趣的画面。在学生以闭眼的状态初步感受之后,教师还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再次播放相同曲调的视频内容,让学生通过视听两方面的结合,在脑海中将曲调中的形象大致地勾勒出来,从而进入一个相對和谐的氛围中,真正地感悟到音乐的美妙。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对学生想象力的有效培养。此外,教师在完成示范性的演奏之后,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演奏,该过程属于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虽然在演奏效果方面会有不够理想的现象,但是通过自主演奏的相关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器乐教学的全过程,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学习难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不少学生会随之出现好奇心减弱的现象,从而逐渐退缩。因此教师在开展器乐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要注意营造和谐的氛围,以循序渐进为教学原则,让学生慢慢放松身心,真正走进音乐的世界。

四、丰富教学方式,提升器乐教学效果

器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将教学方式作为探索、表现和鉴赏音乐美的重要工具,在对小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尽量地规避纯技术性的枯燥训练,否则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师要将器乐教学的技巧与音乐作品融合在一起,以乐器和乐曲中所蕴含的美感为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器乐的信心。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选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器乐教学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用如下四种教学方法。

一是器乐讲解示范法。此种教学方法属于新授课时常用的手法,教师以所学乐曲作为主要依据,对所使用到的乐器进行简单的介绍,其中包括乐器的特点和基本演奏的方法等。教师可通过简答示范与讲解,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乐器基本知识。比如,在讲解苏少版五年级下册《划船歌》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一定的演示,并在演示的过程中强调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丰富学生的演奏知识。在第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要求学生把握好指法与手型,第二节课的时候引导学生稳住气息和指法,待到第三节课的时候,就可引导学生演奏完整乐曲。教师在引导学生示范练习的时候,需依据小学生的特点,在初期阶段选用简单、生动的乐曲来强化练习效果。

二是器乐综合训练法。此种教学方式是器乐综合课程中常用的方式,它能将不同的器乐教学手段与训练方式结合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的独奏和合奏能力,具有用时短且收效快的重要特点。比如,在对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红蜻蜓》一课进行讲解时,教师可发现,此曲是两声部歌曲,小学生演奏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先引导学生从do吹奏到si,待熟练度较高之后,再利用分组、分声部的方式来练习吹奏。这样能够活跃音乐课堂氛围,让学生从合奏中感受到愉悦感,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三是器乐演示法。在开展器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受到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因此教师可以在器乐教学的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以表演成功的喜悦来对学生的器乐学习进行有效激发,让器乐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比如,对于班级中部分有器乐专长的学生,教师可让其进行领奏或独奏,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此类学生的表演欲,也能为其他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四是器乐趣味游戏法。小学生由于认知经验不够成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现象,很容易就会受到其他事物的吸引。在器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为依据,将游戏教学的方式引入其中,融合知识、思想、趣味为一体,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器乐学习的乐趣。比如,在竖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设计多种趣味游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教师可以将所学乐曲的内容作为依据,根据乐曲的情绪变化开展“造型变变变”的游戏,让学生依据不同的情绪变化展现出不同的造型。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设计音乐探宝的游戏,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小组以动物声音模仿、小乐器节奏敲击、竖笛旋律吹奏、动作创编表演等方式,按照相应的要求来开展探宝游戏,最先到达目的地的小组获胜。将游戏教学的方式引入乐器教学中,不仅可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还能使学生在游戏中高效地掌握相关技能。

现代音乐教学的相关理念认为,音乐教学需要将审美情趣的培养作为核心,而器乐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学生带来一定的音乐感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因此,小学音乐教师有必要将器乐教学有机地融合到音乐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精选乐器和乐曲,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以丰富的教学方式来提升乐器教学的质量,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洁.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实施器乐教学[J].考试周刊,2020(A0):17-18.

[2] 张一. 基于新课改的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研究[J]. 文渊(中学版),2020(07):54.

[3] 颜婷婷.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分析[J].黄河之声,2020(03):134.

猜你喜欢
器乐教学实践方法音乐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音乐院校器乐教学
东方教育(2016年6期)2017-01-16 19:53:07
少儿器乐教学法创新研究
未来英才(2016年17期)2017-01-06 12:08:59
初中历史翻转课堂实施策略探索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考试周刊(2016年99期)2016-12-26 10:59:26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器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31期)2016-11-19 17:58:45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关于民族乐器第二课堂授课的反思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02:35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