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教师再出发

2023-05-29 05:13冯俊意
师道 2023年5期
关键词:名师班主任老师

冯俊意

周日上午的阳台,春阳和煦,一杯清茶,一本杂志,这就是我的周末时光。翻至杂志特别策划“名师再成长”栏目,瞬间被深深吸引住,一气读完,忽然领悟到:我自己也有再成长的必要,此谓中年教师再出发。

教师的“再成长”实在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师道》这期策划的主题是“名师再成长”,五位作者都是教育成就斐然的名师,有些甚至是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所讲的话题主要也是教师取得一定成绩以后面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新境地和需要再出发走向纵深发展的新情态,但在我看來,对于普通教师同样具有参考借鉴与启迪作用,名师尚且如此努力,我们普通教师更要积极思考和直面自身的成长和再成长。教师的成长虽然有阶段性,更是一个持续不能止的过程,但是对于中年教师而言却常容易因职业生涯已趋稳定,伴随自身的成熟而出现懈怠甚至停滞,这也是一个明显存在的现象。正如王福强老师所指出的那样:“小有成就”之后,教师专业成长停滞,个人发展遭遇“高原期”“瓶颈期”。

现在的我真切感受到,内心时有动摇,甚至处于徘徊和彷徨的状态。教书二十余载,我评上了高级教师,先后获得了一些荣誉,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心态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成长动力日益减弱,再成长方向开始模糊,种种消极心理悄然间潜滋暗长。”是的,这说的也正是当下的我呀。感觉自己已经“混”到了一般教师所能企及的高度,实现了所能追求和达到的目标,也就自认为可以满足,可以安于现状了。特别是评上高级以后,同事都笑说我终于“上岸”了,上岸一词多么生动形象——原来之前一直都在漂流啊,上岸以后终于安全稳定了,可以放慢步伐了,不用向前移动了。此刻静下心来却“细思极恐”,这不正是教师职业倦怠的一种表现形式吗?吴非老师认为,“教育是理想者的事业”“教师必须是理想主义者”。是的,没有了理想,教书也就只是一份工作而已,教师以这样的工作态度对待教育,是走不了多远的。

反观这些文章的作者,很多都是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累累。单就教育论著而言,王福强老师先后出版了15部教育专著,刘祥老师有不少专著和论文,谭方亮老师曾年均发表论文10篇以上并有专著出版,王益民老师也已出版多部论著……与这些名师相比,我那一点小成绩又何值一提?如此,身为中年教师的我又有何资格选择“躺平”呢?反复阅读这些文章,让我最受触动的是刘祥老师的三次主动“清零”,永远在教育的路上,时时不忘再出发,不断追求进取。他说:“因为,在我的前方,永远有一份教育的明亮之光在闪耀。”有了这样一份追光的教育情怀,教师前行的脚步便能永不停歇。至于教师再成长的路径,名师们从自身实际出发,各施其法:王福强老师认为要“向内寻找,向外突破”,要再燃教育激情,继续拓宽教育视野,力争实现多维成长;刘祥老师主张要“持久地阅读”并“不懈地写作”,永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谭方亮老师认为自己的第二次专业成长就是“从关注课堂到关注‘人”的转变;林诗铨老师长期做好三件固定的事,即慢跑,读书,和学生谈心,让自己成长不息,自己便不再是一座中年的孤岛;王益民老师从名师到校长,努力践行新教育,20年走遍全国20多个省市,做过100多场讲座,他可以再次自豪地说——“我也何曾饶过岁月”……名师们这些再成长的心路历程和感悟,给予了我足够多的启发,对标名师,自己还有很大的向上成长的空间。其实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多年来我一直思索和执着的是自觉追寻教育的幸福,努力做一个幸福的教育者。我想,这些卓有成就的名师应该也是幸福的教育者,因为我在阅读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他们对当下教育的激情拥抱和执着追求,刘祥老师坦言:“我对最近几十年间的教育生态并不满意,但这不构成我放弃教育理想的条件。”他立志要“做中国最优秀的语文老师”。王福强老师最后说“‘我怎样,世界便会怎样!”这些名师为教育的理想不懈努力再成长,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其实,最近这些年,虽然已人到中年,但我也没有完全放弃对教育的追问和思索。阅读是我的爱好和习惯,我从未中断过自我专业的学习和教育书籍的阅读。比如最近这几年,我阅读了一些专业书刊,除了《中国国家地理》《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还购买和阅读了大部头《地理学与生活》、段义孚的《浪漫地理学:追寻崇高景观》《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恋地情结》等。对教育类书籍的阅读就更多了,除知名度很高的杂志《师道》《班主任》等常置案头外,李镇西、吴非、朱永新、程红兵、张文质等知名教育专家的书籍也都是我经常翻阅的,我还关注了李镇西老师的公众号“镇西茶馆”。这些书刊在我感到迷惘的时候常常给我带来指引的亮光,抚慰我,启发我。教师的阅读应该没有边界,我的阅读更是随性随情,但也正因契合自己的性情,而使我由衷地热爱阅读。除了上述教育教学和专业书刊,我还阅读了大量的文史类书籍,这类书籍的阅读看似跟教育教学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其实真正的阅读者都懂得——书永远不会白读,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养分和精神力量,获取面对生活的智慧和勇气。

中年教师教而思,思而有惑,惑而困,困而学。这个学期初,我对自己以及身边的教育教学仍有很多不解和疑惑,于是我买了一些教育专业的大学教材来读,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教育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冯忠良教授的《教育心理学》等,办公室的同事感到很惊讶。我说是因为感觉自己越来越不懂教育了,所以想静下心来再学习。孔子不是早就说过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跟很多专家的观点一样,我也认为教师应该坚持专业和教育叙事的写作,因此虽然我向来比较慵懒,但也没有放弃过写作,这些年来偶有一些文章发表在《师道》《地理教学》《班主任》等杂志上。在一般老师眼里,写作比较困难,很多人将之归结于工作压力和个人能力,甚至很多语文老师也持此观点。其实,教师的教育写作不完全是创作,教育叙事的写作很多就是我们的教育日常和教育生活,我们把这种个人视角的教育经历、过程和感想写下来,既是对教育的真实记录,也是对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的升华。当然,写作确实需要一定的基础,而教师是具备完全这种写作能力的。写作的过程正如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一样,充满挑战的同时也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让人乐此不疲,无憾无悔。一遇到有感而发的时候,我都会立刻动笔尝试着写下来,写未必就是为了发表,主要还是为了自己的内心。一篇教育文章完成了,我对教育的理解便深化了,内心安稳而充实,由此我也在不断成长当中。

去年我被遴选为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虽自觉天性散漫,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我深知要迎难而上,化压力为动力,带领工作室全体成员一起努力再学习,再成长。目前,工作室的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于我而言,這两年换了工作岗位,工作比以前更繁重更辛苦了,甚至前年在任教班级数量没有减少的情况下,我还兼任年级管理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压力可想而知,但我咬咬牙关就这样走过来了。行文至此,恰是轮到我值班的周五,这样的值日一周至少有两天,从早晨6点多开始,一直忙到晚上,学生晚自习后回宿舍,十点半安静就寝以后,我才能在校园静谧的夜色中开车飞奔回家。回到家时,全家人早已熄灯入睡了。这样忙碌的一天,我根本没有时间可以好好看看家里的两个娃。每念及此,我都深感对家人亏欠太多,很难弥补,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普通老师不大愿意担任年级工作的原因之一。不过,虽然在年级的工作岗位上,与学生没办法走得像从前当班主任时那样近,但令我稍微宽慰的是,年级不少学生与我还比较亲近,虽然我并没有直接给他们上过课,遇见的时候他们很多人也不是叫我老师或级长,而是直呼我的外号“余人”。我非常乐见与他们的这种融洽和睦的关系,再去引导教育他们的时候也就有了共情的基础。而我执教的两个班,因为跟他们朝夕相处,所以彼此懂得对方,年级工作事务再多,我也不忘提醒自己首先要用心把课上好,这是为师之本,每个学期末百分之一百的教学满意率也是我最为看重的。由于两个班的班主任或是交流老师或是临聘老师,按理以后是不会再跟上去的,故此他们还时常调侃,要我做他们的班主任。我笑说那也要等学校批准我辞去年级的工作才行。

教师这份育人的工作是需要与时俱进,时时更新的。因为在长达几十年的教书生涯中,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各有其特点,如若教师不更新自身的观念和素养,跟不上时代,又岂能适应教育对象的成长与变化?如此,教师可就真的变成学生眼中的“老顽固”“老师”了。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不断学习,再成长,别无他法。吴非老师指出:教育是“为了明天”的事业,教育工作者当有“前方”的意识,不会借口“看透了”而放弃理想。扪心自问,我们的教育理想还在吗?因《狂飙》而名声大振的演员张颂文在回答“孩子何时开始学做演员最合适”时说:什么时候开始去追求梦想不重要,自己已经把演艺事业规划到死的那天。我听后非常震撼,我们做老师不也应该如此吗?教书育人的工作不正是一直持续到退休的那一刻,有些人甚至退休后仍在继续发光发热,教师自身的成长岂能随便中断和停滞?对现在的我而言,中年教师已走到教书生涯的大半途,从此再出发,兴许我也能走向更开阔的教育境地亦未可知。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成 盼

猜你喜欢
名师班主任老师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班主任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