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惠梅
“熱水没问题”
去年春天疫情风雨密织,区域性封控频频,城市时不时被按下暂停键,不确定哪天就要居家隔离。春夜深深,困顿一室,心绪难平。孩子在网课间隙埋头读书,一边读一边笑声不断,我好奇心大盛,也拿起来翻阅,这就邂逅了《佐贺的超级阿嬷》。
作者岛田洋七不亏是日本漫才(相声)师,喜剧泰斗,浅显简单的故事,朴素直白的语言,读着读着却让人情不自禁笑出声来。逗笑故事一个接着一个,热水袋的故事让我记得格外清楚。
热水袋为我们寒冷的家带来了幸福。
一天晚上,隔壁的大婶来家里。才八点左右,我和外婆已早早钻进被窝,当然,腿下垫着暖乎乎的热水袋。外婆并没有觉得被打扰,很客气地招呼大婶进来。
大婶给我们送来腌芥菜,嘴里说:“是别人送的……”外婆立刻留住她。“喝杯茶再走嘛。”
大婶一边说“哎呀,太晚了,不好意思”,一边快步进屋。接下来就有问题了。
只听到外婆说:“啊,刚刚好。”她从被窝里拿出热水袋,扭开盖子,把袋里的热水灌进茶壶里。
大婶怎么也不肯伸手拿外婆一直劝她喝的那杯茶。外婆还咯咯笑着说:“别客气,喝吧。刚才虽然拿来暖脚,但里面的热水没问题,可以喝。”
只有这时,我的立场站到了隔壁大婶那边。但是几天后,我也成了被人同情而不是同情别人的人了。
这样既简单又朴素,让人莞尔的快乐制造者是作者的阿嬷。
书页中收了两张阿嬷晚年的生活照。一张全身照,大约摄于春夏之交,阿嬷的身后树木郁郁葱葱,她身穿裙装,左手怀抱一束鲜花,笑容可掬地站在明亮的阳光下。另一张近照上的阿嬷年岁大些。她穿着冬袄,戴着围巾,站在庭院里。大约冬阳温煦光线明亮,阿嬷上仰着脸庞看向了镜头,眼睛微眯着。在这张历经沧桑的脸上,皱纹深深如丝丝缕缕的菊瓣,层层绽开,阿嬷眉眼弯弯,唇角上扬,全无垂暮之气,那明朗灿烂的笑容透过画面温暖着人的心。
生于1900年的阿嬷活了91个春秋,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生活艰难困顿,四十二岁孀居,以一己之力抚养七个子女长大。全书17章,作者没有涉及阿嬷漫长生涯中的重大事件,作者自小学二年级由广岛转学到佐贺乡下下笔,到初中毕业“再见,佐贺”结束,回忆和阿嬷一起生活的日常点滴,一言一行,三餐四季。一件件记忆深刻的小事铺叙开来,如满地碎碎的露珠,散落在佐贺深广宽厚的原野上,阿嬷质朴达观的生存智慧映照其上,使每颗露珠都熠熠生辉,光华灿烂。
阿嬷一生的经历苦难无数。作者写阿嬷的辛苦生涯,从婚后开始“岂止是一个‘苦字可以形容!”但我没想到的是,翻开的不是一本讲述苦难人生的长篇巨著,而是一本带领读者寻找快乐真谛的书,就像茶水,不管装在大盏还是小杯,是装在细瓷土陶还是热水袋里,水终归是水,茶依旧是茶。
茶水以解渴饮用为要。尽管邻居的大婶怎么也不肯伸手拿外婆一直劝她喝的那杯茶,连作者也觉得这样的茶不好喝,可是下文中在秋游回程的路上,伙伴们玩了一天,水壶空了,都很渴,当成水壶用的热水袋里的茶水分给大家喝,大家喝的都很开心,甚至还有人拿点心分享道谢。此时此刻,茶水的至味才显现出来。尽管美食家津津乐道色香味之美,食物的灵魂仍是解饥止渴,对于饥饿的人来说,一箪食一瓢饮最是香甜。果然,阿嬷通透的话语道破其中深意“开叉的萝卜,切成小块煮一煮味道一样”。
作者在和阿嬷相依为命的日子中学会如何拥有快乐,懂得了幸福的真正含义。他说“但愿读者能从书中多多汲取外婆的智慧,拥有快乐的人生”,这本书的分量就在于帮助活在艰难世道里的人们找到快乐和幸福的窍门。
“只有应该捡来的东西,没有可以扔掉的东西”
快乐来自阿嬷丰富多彩的生活创意。生活困顿的阿嬷有“超级市场”,那是门前小河上架着的木棒,拦截到上游市场的漂流物通常就是家里大部分食物;贫穷的日子也可以过得有滋有味,西瓜面具腌在盘子里变成了蔬菜;用树上的野果当零食,自己动手做玩具。她的乐观积极影响了德永,即使吃不上晚饭,阿嬷故意说德永感到肚子饿是神经过敏,鼓励孩子早点上学,因为学校有营养午餐。
劳动人民从来不缺乏生活创意。我少年时代正值物质匮乏时期。教室里课桌上放着一盏盏墨水瓶改制的小油灯点亮晚修;男孩动手削木头自制陀螺,截断毛笔杆做竹节人,女孩飞针走线缝沙包,剪自行车废旧内胎做皮筋;书包里除了课本,还装着四季,春天装几把野菜,夏秋是酸甜的野果,冬天有烤红薯炒花生。淘气男孩的书包里冷不防会冒出刚出窝的小鸟小狗什么的。虽没有鲜衣怒马,名牌华裳,没有漂亮装潢设计,没有网红美食打卡,可是呼啸乡间野蛮生长,鲜少听闻有心理问题抑郁症发生。
走得太快过得太急的时光让我们来不及回味。网络上美食博主李子柒的镜头里我们又看到亲人远去的熟悉背影,看到她身后阿嬷和祖母的影子。石磨转动,豆浆汩汩流出;纱布网兜,过滤出染剂和酒浆;青竹竿竿,化为夏日眠床;弃木块块,变成居家应用。老一辈就这样生活,这样创造,两只灵巧而粗糙的手,变法宝一样变出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
石臼,瓦罐,弹线,那些老器物,已经被追求文明进步的我们淘汰出局,在过时了的鄙夷中抛掷荒野,可是这个小女子把它们从荒草里捡拾出来,一跃而变为“神器”。几块鹅卵石,一团黄泥巴,也尽神器之用,这让零零后,九零后的新生代倍感奇妙。“只有应该捡来的东西,没有可以扔掉的东西。”这不过继承老一辈物尽其用自给自足的传统罢了。她背起背篓上山,拖着毛竹回家,走进菜园摘菜,身上透着一股子偏要把庸常生活过成诗的“劲儿”,着实让人感佩。和阿嬷一样,她也给被快节奏追赶得无处可逃的我们开了一剂快乐生活处方。
“过了五十年,都一样是五十岁”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百年以来最和平安定的时代,物质丰盛,经济富足,生活条件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好,可是人们好像并不快乐,因为大家都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快乐似乎很奢侈,总在遥远的远方;幸福仿佛很宏大,来得不容易。是我们失去了感受快乐的能力吗?还是我们没有学会快乐生活?抑或“因为没有钱,所以不幸福”?
当我们一步步洞察快乐与否和物质多少不成正比这个秘密的时候,占有物质的欲望会一降再降,对金钱的依赖也渐渐减弱。人到中年,享受低欲望生活就会主动放弃一些物质需求,新衣虽美,却没有旧衣的熨帖舒适;简约装修的房屋空间开阔,东西少,好收纳,省下搞卫生的时间读书;几年没有买床上用品,冬夏两套,容易收放好清洁,过得也挺好。“也许这是老生常谈,但人活着,重要的不是物质,而是内心的感觉。”
快乐来自阿嬷活在当下的良好心态。有两个地方,能让我们看清生命的本质:墓园和医院。墓园告诉我们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就在享受当下每一分钟的一呼一吸之间;走进医院才明白健康就是幸福,快乐并不遥远,不过日常烟火一饮一啄三餐四季。
阿嬷说得好:“聪明人、笨人、有钱人、穷人,过了五十年,都一样是五十岁。” 阿嬷活得达观,看得清楚,去掉生命之外附加的“0”,才是我们常常忽视的“1”。为了无数个“0”的附加值,我们顾不上享受当下,苦哈哈地努力奋斗,把快乐寄托在渺茫未来的赐予,奢求将来有那么一天成功会到手,幸福来敲门,却忘记过程更加重要。
我们不快乐的种种藉口里隐藏着失衡的心态:物质富裕时代进步的今天,自己失去许多,所以享受不够,甚至觉得周围的人,整个社会都应当给予补偿;只想着获取,所以无视拥有;只看到失去,所以畏惧老去; 只在乎看得见摸得着到的金钱物质,所以无视心灵空洞精神麻木。没有持正的心态最可怕,它会把你的生活腐蚀得千疮百孔,难以修复,遭人厌弃,真正活到尘泥之下去了。
不管是有钱人还是穷人,每个人都会像叶子一样老去,最终化落成泥。活着,不在乎年龄的数字,不在乎身份的高低,而在乎每一天活得是否有质量,大概才叫真正的活出了名堂。
疫情封控中开始在微信群接龙购物后,我经常会接龙买水果。取货送货时,微店老板都用精美的包装盒将各种水果打包送到。一次次扔掉那些精美的包装盒,真有点舍不得,放在家里也没什么用,卖废旧实在可惜,总得要派上什么用处吧?只有微店可以循环利用。我把包装盒收起来放好,再去取货时,带过去送到门店,没想到微店老板竟然感动非常,连连夸奖说很少见到这样环保的顾客,还要帮我免单。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感觉阿嬷正在某个地方看着我笑。”
“人生就是总和力”
“我八岁时,第一次看到外婆住的房子,真的大吃一惊。那就像古老传说中的山姥或是什么妖怪住的破茅屋。而且屋顶上有一半的茅草已被剥落,只是随意地钉着铁皮。
那时正值秋天。门前的河流,加上河畔芒草丛生的光景,简直就是一幅可以用“穷困”命名的画。”
这幅图景,是我少年时代常见之景,阿嬷这样一贫如洗之人也是那时候身边经常见到的。
运动全能的小德永,功课却有点差。升入中学之后,除了体育和数学拿到5分,其他都是一分两分。阿嬷却说:一分两分的,加起来就有五分了。面对孩子的追问,果断而严肃地说:“人生就是总和力”。 赤贫的阿嬷独自一人把七个孩子抚养长大,她不是教育家,可她的“快乐教育经”遵训教育的基本原理,正因为这样,七个子女“个个有出息,纷纷找到了银行职员,公务员等踏实稳定的工作”。这样的家庭,儿女竟然个个自立自强,确实了不起。
按照今天的成功标准来看,阿嬷输在起跑线上,可是最后成绩很不错。眼光放长远了看看,人生就是总和力。
“穷人最能做到的,就是展露笑容”
一次和两个七零后的朋友坐在一起喝酒,突然聊起少年时代拉砖坯当窑工的往事。从凌晨起床出窑砖的闷热说到上窑到中午时最后几板车砖坯的重,一霎间仿佛沉重的砖坯还抱在怀里,装满的板车拉绳还紧紧勒在肩膀肌肉里,满车砖坯往窑顶推时摇摇晃晃随时兜头压下来的无望又笼罩于心,笑着说着,眼角里都带着泪。
“贫穷,实在是一杯凛冽的酒,喝过了,才能提起一双虎拳在这世上行走。”这句话在心里千转百回,心绪久久难平。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贫穷的苦永远说不清楚,尤其对衣食饱暖之人,更加说不清楚。“何不食肉糜”之人怎能体会衣着单薄腹中饥馁者的苦与痛?
阿嬷的“笑容哲学”别开生面。
她永远不嫌唠叨的就是这句“穷人最能做到的,就是展露笑容”。非常看重孩子的家教修养,严格要求孩子们笑着打招呼和仪容整洁。她从事最脏最累的清扫工作,每天四点起床去学校打扫清洁,二十多年从来不请假,每一天准时完成工作。清扫工作结束后回家,一定会全身上下都换上干净衣裳。因为家境贫寒,“就算全身上下换过干净的衣裳,也不过是从一套工作服换成另一套工作服而已”,可是阿嬷认为“没有人会对在艰苦境遇中还能笑着努力的人恶语相向”,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仪容整洁,笑容灿烂。这是来自母亲的力量,柔韧而坚持,努力改善当下,持续不断向上。贫穷磨砺的是人的尊严,人后的苦难尚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所以宁肯在贫困交加中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攒钱,自己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难也要保住一点点尊严。阿嬤叮嘱孩子“穷得开朗,所以不用担心”,每天展露笑容,让孩子鼓起勇气,自信自强,面对生活困境而不堕青云之志,觉得“活着很有意思。”
母亲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第一次见到德永鼓励他动手学烧饭。德永没钱买棒球装备时安慰说“游泳不是靠泳裤,靠的是实力!”学击剑,学柔道都要花钱,阿嬷让小德永练习跑步。因为费鞋子,所以要赤脚练习;因为没有钱送生日礼物,让小德永替工,帮忙打扫厕所和校园卫生。贫穷生活的磨砺给了孩子鼓起勇气的支点,撬动了面对世界的自信。德永勇敢面对生活,成长为演艺界的喜剧泰斗。
“让人察觉不到的体贴,才是真正的体贴、真正的关切”
一个温暖的人,一定是被温暖照拂过的人。接受不让人为难的善意馈赠,也大方体贴地给予他人,正是阿嬷这代人留给后人的传统精粹。
卖豆腐的大叔会把整块豆腐一角捏碎,半价卖给德永。
每年运动会的时候,老师们都会肚子痛,要求和小德永交换盒饭。
德永最难忘的毕业旅行不是和棒球队的朋友一起旅行,而是大家打工攒钱给久保当旅行费,久保用钱买了全新的球具留给学弟学妹。德永非常后悔不够体贴朋友,把好意强加于人。
同学南里用书包给德永带年糕,土豆,洋葱充饥,在老师检查书包要露馅的时候,用各种理由搪塞,也不让朋友丢脸难堪。
德永捞到河鳖卖到鱼铺换钱,买来二十四色蜡笔,阿嬷花了一万元给德永买了最新款的钉鞋,德永把它们摆放在课桌上,每一位来上课的老师都会惊奇地询问,真诚地赞叹,热情地满足一个穷孩子的“显摆”。
青春记忆里,美丽的吉永请德永吃热腾腾的面条。德永为了回报从大宅里偷摘橘子送给吉永。吉永也许知道是自己家的橘子,也许不知道,但是却一直说最喜欢橘子,为收到礼物欣喜不已。
人性使然,人在落难时,越是知道底细的人,越是亲近的亲戚或朋友,可能翻脸最快下手越狠,越是精明算计之人越是锱铢必较,赶尽杀绝。与之相反,走卒贩夫贫寒之辈却多有伸手相助之人。同情贫弱者非需要一颗温柔体谅的心不可,隔着时空,我想伸出手去,向那个在贫穷困顿里挣扎求生的自己说声加油。
同在这个世界上,请不要把脚踩向落难者。
十几年前听到教育家魏书生的讲座,每一句话都充满了人生哲理,多少年后再翻看当年的笔记,仍然深深触动心弦。他说,守住平常心,静下心来把平常的日子过好,种得心田,做好小事让自己幸福快乐。因为人这一辈子,节好过,年好过,平常日子却不好过。如今“心有戚戚然”,不要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不要说世道艰难,人间冷暖,如今听这位超级阿嬷的话吧,享受每一天,笑着活下去,活成一瓣菊,开得恣肆,开得泼辣。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东华小学)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