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脂、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2023-05-25 10:34:26李凤莲
黑龙江医药 2023年10期
关键词:米沙坦硝苯地平胰岛

李凤莲

天津市河东区东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162

高血压、2 型糖尿病均属于慢性基础性疾病,且据临床数据调查显示,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更高,可加重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受损程度,以此长期形成恶性循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可引起脂代谢异常,随着病程增加,机体持续胰岛素抵抗,可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同时加重病情,最终导致预后不良。目前临床中多主张采取药物干预,以达到降糖、降脂、降压的作用,促使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2]。由于考虑到上述两种疾病并发,病情较为复杂,若给予单一药物治疗,疗效平平。故而,临床中提出采用药物联合疗法对该疾病进行干预。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探讨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硝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脂、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9年1月—2021年4月天津市河东区东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400 例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原则划分组别,即对照组、研究组,各200 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例数比为114∶86;最小年龄为58岁,最大年龄为80岁,平均年龄(66.79±10.02)岁;研究组中,男性与女性例数比为116∶84;最小年龄为58 岁,最大年龄为81 岁,平均年龄(67.32±9.88)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已获得样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纳入标准:(1)结合临床指征及相关检查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3]和《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4]中关于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知情同意、自愿接受;(3)病史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或Ⅰ型糖尿病;(2)入组前3个月内接受过其他降压降脂药物治疗;(3)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4)存在既往心脑血管疾病史;(5)依从性较差者;(6)中途退出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替米沙坦治疗,即给予患者替米沙坦(生产厂家:南通华山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114)80 mg/次,口服,1 次/d,持续治疗2 个月。研究组接受硝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本组患者的替米沙坦用法用量均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在此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生产厂家: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228)30 mg/次,口服,1次/d,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评价及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分为显效:收缩压下降20 mmHg(1 mmHg=0.133 kPa)及以上或者是舒张压下降10 mmHg 及以上;有效:收缩压下降10~19 mmHg 或者是舒张压下降10 mmHg以下;无效:与上述不符。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2)血脂指标,抽取患者静脉血液,分别在治疗前后各测定1 次,采用全自动化分析仪测定患者的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3)血压指标、血糖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后各测定1次,采用血压仪与抽取静脉血测定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4)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分析前一晚停药1次,防止受到外源胰岛素的干扰。分别在治疗前后各测定1次,采用精氨酸刺激试验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全部患者均未失访,随访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情况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情况 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的TG、TC、LDL-C、HDL-C指标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情况(±s)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情况(±s)mmol/L

组别研究组(n=200)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200)治疗前治疗后t/P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值t/P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值TG TC LDL-C HDL-C 3.19±0.52 2.68±0.46 5.37±0.76 5.04±0.61 3.01±0.39 2.79±0.30 1.10±0.31 1.23±0.42 3.22±0.54 3.09±0.41 0.566/0.572 9.410/0.001 5.33±0.72 5.21±0.59 0.540/0.589 2.833/0.005 3.05±0.40 2.91±0.45 1.013/0.312 3.138/0.002 1.08±0.29 1.11±0.33 0.666/0.506 3.177/0.00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糖指标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FBG、HbALc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糖指标情况(±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糖指标情况(±s)

组别研究组(n=200)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200)治疗前治疗后t/P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值t/P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值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FBG(mmol/L)HbAlc(%)159.01±9.34 127.16±8.52 88.20±10.65 81.99±9.83 7.48±2.33 6.37±2.14 6.89±1.65 6.40±1.70 158.42±10.03 134.07±9.05 0.609/0.543 7.862/0.001 87.68±10.71 84.11±9.59 0.487/0.627 2.183/0.030 7.55±2.40 7.02±2.03 0.296/0.767 3.116/0.002 7.03±1.55 6.81±1.79 0.875/0.382 2.349/0.019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的FINS 水平、HOMA-IR 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情况(±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情况(±s)

组别研究组(n=200)对照组(n=200)t值P值FINS(U/mL)治疗前7.60±1.33 7.51±1.40 0.659 0.510治疗后10.70±2.46 18.42±3.15 27.316<0.05 HOMA-IR治疗前5.08±0.72 5.13±0.80 0.657 0.512治疗后4.51±0.85 5.02±0.91 5.792<0.05

3 讨论

据研究数据表明,高血压患者中伴发2型糖尿病约占高达46%,且与单纯患有2型糖尿病或是高血压的患者相比,其死亡率更高[3]。加之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受到饮食、生活等因素的影响,罹患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数不断增多。由此可见,早期发现、预防及干预对控制病情发生发展就显得尤为关键。血脂代谢异常、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是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且两者并发对心血管危害存在协同效应,增加了患者病死风险[4-5]。如何选择一种高效且安全的药物方案已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当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长期胰岛素抵抗,可增加脂代谢紊乱性,降糖降压问题同时抓,可进一步避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替米沙坦、硝苯地平均为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常用治疗药物[6]。其中,替米沙坦属于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一种,与AT1受体具有良好的亲和性,通过有效抑制AT1受体的同时,还可促进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激动,从而实现调节血糖血脂的目标[7]。此外,替米沙坦还具有抗氧化、抗炎、保护内皮功能等作用。硝苯地平属于常见的二氢吡啶类拮抗剂之一,经过口服给药途径,可阻滞钙通道内流,促使体内钙离子浓度下降,且起到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8-9]。另外,硝苯地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最终起到降压治疗效果[10]。同时,硝苯地平还具有长效持久的优势,可快速降低体内收缩压、舒张压。硝苯地平、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发挥较强的降糖、降脂、降压作用,同时还可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对患者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硝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可将收缩压、舒张压控制到合理范围内,可改善持续血压增高现象,减轻病情严重程度。研究组及对照组的TG、TC、LDL-C、HDL-C指标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更大,提示应用硝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可通过调控各项血脂指标,明显纠正脂代谢紊乱状态。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该类疾病患者体内脂肪通常具有分布异常现象,而上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抑制脂肪组织,改善血脂异常[11]。研究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应用硝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可增强降压及降糖的药物效果,从而有利于及时快速控制病情进程,以改善预后。研究组的FINS水平、HOMA-IR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应用硝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可优化临床指标,减轻胰岛素抵抗,最终达到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治疗目的。经研究分析主要是因脂肪组织异常分布,而且降低了对胰岛素摄取,降低了胰岛素敏感性,最终促使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而硝苯地平、替米沙坦药物联合治疗,可增强患者对胰岛素敏感性,提高糖耐量,降低胰岛素功能受损进程。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硝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可增强疗效,改善糖代谢及脂代谢,有效控制血压,且还能促使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正常,是一种有效、方便的治疗选择。

猜你喜欢
米沙坦硝苯地平胰岛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
替米沙坦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BMP-7的影响
替米沙坦和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最小成本分析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40例临床疗效观察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