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试点政策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政策效应分析

2023-05-25 22:46周鑫琦孙慧
关键词:低碳城市碳排放

周鑫琦 孙慧

【摘  要】论文以低碳试点政策为切入点,聚焦探讨政府环境治理的减污降碳政策效应,利用双重差分法解决文献中普遍面临的内生性问题,系统考察低碳城市建设对碳排放量和污染排放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显示,低碳试点政策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政策效应显著,且主要传导机制来自于降低能源消耗和优化产业结构。同时,低碳试点政策对减污降碳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效果尤为显著。论文研究为科学实施低碳试点政策,实现双控目标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低碳城市;碳排放;污染排放;双重差分法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4-0047-03

1 引言

目前,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目标的阶段,多年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导致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大力推进低碳试点城市建设有助于控制碳排放路径和实现低碳绿色发展。为了探索低碳绿色发展新模式,发改委于2010年始开展低碳试点工作。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低碳试点政策为研究对象,聚焦于探讨低碳试点政策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政策效應。本文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低碳试点政策是否有助于减污降碳?是否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是通过什么途径达到减污降碳的效果?上述问题的回答,对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科学评估具有重要价值,也为国家推广低碳试点政策和实现双控目标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在评估、分析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相关资料中,与本文最为相关的文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低碳试点政策对碳排放的政策效应评估。这类文献大部分都认为低碳试点政策对碳排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张华(2020)和周迪等(2019)借助双重差分法研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均得出低碳城市建设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水平。也有部分文献认为低碳试点政策提高了碳排放水平。二是低碳试点政策对污染排放的政策效应评估。这类文献大部分都认为低碳试点政策对污染排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彭瓂等(2020)发现低碳城市建设存在技术效应和效率升级效应。宋弘等(2019)聚焦探讨政府环境治理的空气污染防治效应,发现低碳城市建设显著降低城市空气污染。虽然现有的关于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效应评估的文献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研究思路,但这些文献均未关注低碳城市建设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影响,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空间。

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第一,从数据上看,本文利用跨度长达14年、涵盖285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研究,数据的全面性和广泛性较强;第二,研究议题上,本文研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进一步考虑了碳排放和环境污染之间可能存在的协同作用,为现有研究成果提供补充;第三,在识别机制上,本文将低碳城市建设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以应对基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实施的外生冲击。

2 理论分析

第一,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降低能源消耗来减污降碳。在低碳试点政策的约束下,试点地区企业加速低碳技术创新,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形成环保和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以达到减污降碳的成效。

第二,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减污降碳。调整产业结构是碳减排和污染治理的主要途径。建立以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产业体系,推广先进的低碳研发技术,在产业间形成示范效应,逐步形成环保和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达到减污降碳的成效。

第三,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来减污降碳。政府提供补贴和引导基金,降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此外,低碳城市建设使城市环境约束趋紧,加快企业研发创新和应用,从而有效地减少碳排放和污染排放。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低碳试点政策有利于减污降碳。

H2:低碳试点政策通过降低能源消耗、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等途径达到减污降碳的效果。

3 研究设计

3.1 模型构建

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法来检验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减污降碳的影响,包括城市和年份两层差异。本文的DID回归方程模型如下:

Yit=α1+β1Dit+γ1Xit+ui+vt+εit       (1)

pollutionit=α2+β2Dit+γ2Xit+ui+vt+εit   (2)

式中,i表示城市;t表示年份;Yit表示城市碳排放水平;pollutionit代表城市环境污染水平;Dit表示低碳城市试点的状态;Xit表示一组控制变量,包含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人口规模等;ui和vt分别表示城市固定效应和年份固定效应;β1和β2分别捕捉低碳试点政策影响碳排放和污染排放的净效应;εit为随机干扰项。

3.2 样本与变量

本文采用2006-2019年中国285个城市所组成的面板数据来估计低碳试点政策对减污降碳的政策效应,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官方统计数据,部分缺失值采用插值法补齐。

第一,碳排放量。本文选取各城市的碳排放强度的对数值来衡量各城市的碳排放绩效,各城市碳排放的测算借鉴韩峰等(2017)。

第二,污染排放量。本文选取各城市的PM2.5的对数值作为污染排放量的指标。

第三,低碳城市试点。为控制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系统性差异,需要确定低碳城市试点虚拟变量(Dit)的具体取值,本文将政策实施当年及之后取值为1,否则为0。实证部分中定义第二批试点政策实施时间为2013年。

第四,其他变量。本文参考张华(2020)和彭璟等(2020),引入以下控制变量: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在机制分析中,本文参考张华(2020)、宋弘等(2019)和苏涛永等(2022)的做法,引入以下变量:能源消耗、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绿色技术创新。其中,绿色技术创新以绿色发明专利申请量表示。

4 实证分析

4.1 基准回归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是一次“准自然”实验,本文采用交错型DID模型考察低碳试点政策对减污降碳的政策效应。回归结果在表1中呈现,列(1)、列(2)考察的是低碳试点政策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列(2)在列(1)的基础上加入了控制变量;列(3)、列(4)考察的是低碳试点政策对污染排放量的影响,列(4)也在列(3)的基础上加入了控制变量。

估计结果表明,无论加入控制变量与否,所有回归结果系数均为负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显著降低碳排放量和城市的污染排放量。相较于非试点城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试点城市的碳排放量降低约9.11,碳排放量约2.17。自2010年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以来,本文基准回归模型的估计系数一共包括10年的平均处理效应,表明每年低碳城市建设能够降低试点城市的碳排放量约0.91个百分点和污染排放量约0.22个百分点。

本文以表1中第(2)列和第(4)列城市样本的估计系数,来解释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其中,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碳排放量和污染排放量也随之增加。通过升级产业结构,有效减少城市的碳排放总量。科技支出的增加有助于减污降碳,政府通过对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研发创新的补贴支持,企业获得研发绿色技术的动力,从而降低碳排放量和污染排放量。

4.2 异质性

鉴于不同城市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实施政策的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进一步检验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减污降碳效应的地区差异。本文对样本城市进行分类:一是按地理位置划分;二是根据实际人均GDP水平划分。

从实证结果中可知,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减污降碳效果较好。低碳试点政策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试点城市而言,有显著的减污降碳的效果。上述结论可能的原因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更为合理,为绿色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西部地区受“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力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日益合理化,有效提升碳减排效率;中部地区虽然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支持下,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受到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减污降碳效果一般。

4.3 稳健性检验

第一,采用人均碳排放量作为碳排放的指标。第二,本文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实施时间定义为2012年后重新回归。第三,为了减少极端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本文对变量进行5%的缩尾处理。第四,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性,数据进行滞后一期处理。结果表明,低碳试点政策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这证实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有助于减污降碳,与前文的结论一致。

4.4 安慰剂检验

本文采用安慰剂检验的方法,通过随机选择试点城市,检验基准回归结果是否受到其他未观测到的因素的影响。基于随机样本估计得到的系数分布均在0附近,结果表明,低碳试点政策效应未受到其他遗漏变量的影响,结果是稳健的。

5 机制分析

为探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减污降碳的影响机制,本文参照宋弘(2019)的做法,模型如下:

Mit=α3+β3Dit+γ3Xit+ui+vt+εit       (3)

式中,i表示城市;t表示年份;Mit表示机制变量;Xit表示一组控制变量,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产业结构、人口规模。低碳试点政策对减污降碳的影响机制的回归结果在表2中呈现。

機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建设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和优化产业结构等途径抑制碳排放量和污染排放量。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效应为正,但系数不显著,这说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尚且不能通过影响绿色技术创新来影响碳排放和污染排放。原因可能是政府的扶持力度和政策的倒逼力度不够,使得部分高排放、高耗能的企业未投入充足的资金用于研发创新绿色技术。上述结果证实了H2的部分假设。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显著降低碳排放量和城市的污染排放量。第二,低碳城市建设对减污降碳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低碳试点政策显著地降低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市的碳排放量和污染排放量。同时,低碳试点政策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试点城市而言,有显著的减污降碳的效果。第三,机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建设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和优化产业结构等途径抑制碳排放量和污染排放量,且实证结果通过安慰剂检验。

基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内涵及要求,结合本文的结论,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进一步扩大低碳城市的试点范围,加快低碳试点城市的建设工作。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更注重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加强构建中部地区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发展新格局,从而保证低碳试点政策的有效性和全面性。第二,地方政府应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低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以实现低碳产业发展,达到减污降碳的成效。此外,应更加关注绿色技术创新,通过提高碳排放和污染排放相关产业的创新水平,利用优化的减污降碳创新技术,达到减污降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降低碳排放吗?——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J].经济管理,2020,42(06):25-41.

【2】周迪,周丰年,王雪芹.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评估及机制分析[J].资源科学,2019,41(03):546-556.

【3】彭璟,李军,丁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机制分析[J].城市问题,2020(10):88-97.

【4】宋弘,孙雅洁,陈登科.政府空气污染治理效应评估——来自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19,35(06):95-108+195.

【5】韩峰,谢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降低碳排放了吗?——对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34(03):40-58.

【6】苏涛永,郁雨竹,潘俊汐.低碳城市和创新型城市双试点的碳减排效应——基于绿色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协同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2,43(01):21-37.

猜你喜欢
低碳城市碳排放
江西各地市发展低碳城市评价与对策研究
咸宁市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与治理路线图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构建的法治保障研究
电子商务对上海低碳城市建设的影响
济南市公共交通低碳发展路径探索
新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新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宁夏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
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的有机融合研究
重庆市碳排放现状及低碳发展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