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增宝
【摘 要】拓宽融资渠道是提升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理应重视融资成效。论文简要分析了企业多渠道融资的基础原则,围绕实际融资阻力明晰优化路径,经由推行内外联合融资模式、加大政策融资扶持力度、细化企业融资优化方案、加强融资人才专业指导、创新企业担保融资产品等举措,开拓企业融资新格局,为企业良性发展给予可靠的资金保障。
【关键词】企业融资;政策融资;担保产品;融资优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4-0176-03
1 引言
除全额事业单位外,其他运营性质的企业单位,均需要通过融资强化资本运作。一旦企业在运营阶段无法获得充足资金,不但容易减少业务量,降低效益水平,而且会因资金链断裂面临破产风险。事实上,融资渠道较为多样,要想提升融资水平,应依据企业运营特征找准融资方向,建立持久性融资机制,有效改善融资条件,以期在多渠道融资服务中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
2 企业多渠道融资的基础原则
2.1 匹配性與适量性
企业在多渠道融资过程中,要想取得预期的融资成果,理应遵循相关基础原则。其中较为关键的是,在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时,应先行评估融资风险与融资收益之间的匹配度。通常企业使用融资所得资金开展运营活动,并在运营中获得收益。在提高融资水平时,应当实现二者的合理匹配,且融资收益应当高于融资所得资金。同时,企业设置的融资规模也要适量,不宜高额融资,否则极易增加企业负债风险,使之在难以偿债中出现破产后果。因此,在多渠道融资计划执行前,需确定适量融资范围。
2.2 低成本与控制权
企业多渠道融资需要注重低成本与控制权原则。低成本原则强调,只有融资活动中投入最低成本,才能提高融资效率。通常在分析融资成本时,财政融资成本最低,而股票融资成本最高。所谓控制权是要保证在融资中企业始终保留融资所得资金的控制权,否则极有可能难以获取预期收益[1]。
2.3 合理性与适宜性
企业多渠道融资需要注重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企业资本包含权益与债权资本,企业在从多个渠道获取资金时,应以融资利益最大化为主,出具的融资计划也要深刻表达理财价值。目前,企业融资包括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贸易融资、政策融资、项目融资等多个渠道,而在选择融资渠道时,应保持择优而选的融资态度,依据企业现有资本结构及运营特点,通过选择适合的融资渠道增强行业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彰显多渠道融资的价值。
3 企业多渠道融资的实际阻力
3.1 内外融资不协调
企业多渠道融资作为企业融资改革计划中的关键方法,在实际开展阶段仍然面临多项实际阻力。只有积极消除多渠道融资实施的壁垒,才能取得显著的融资成效。其中,较为显著的问题是企业在多渠道融资计划实行期间,未意识到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的协调关系,一味依靠资产典当、商业信用、票据贴现等内部融资渠道,忽视了补贴贸易、产权交易等其他外部融资渠道的应用,造成企业在内部环境出现变化时,难以快速出具风险应对决策,从而遭受融资阻碍。例如,企业在选择资产典当这一融资渠道时,随着企业内部资产数量的日益减少,其融资规模也将随之缩小,促使企业无法获得持续稳定的融资服务,最终限制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妥善处理内外融资环境,建立协调的内外联合融资环境具有一定的迫切性。
3.2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企业在融资活动中,其融资方式的多样性意味着企业资本的壮大,而目前在政策融资渠道的实践中,整体扶持力度有限,且颁布的相关政策的适用范围具有局限性,造成部分企业难以从政策融资渠道获利。故此,加大对政策融资渠道的推广力度,从政策层面巩固政策融资渠道的地位,能够指引企业获得更好的融资结果。
3.3 缺少可行性规划
企业多渠道融资工作的开展需要制定具有可行性的融资规划,包括设定融资规模、确定融资方式等,这些细节内容都要在融资规划中逐一体现。显然,当下在企业融资期间未重视规划内容的合理完善,造成企业负责人与财务总监等决策层领导在融资中缺少重要指导依据,甚至容易在融资后发生负债水平提高等问题。所以,可行性规划应成为企业多渠道融资的核心依据[2]。
3.4 缺乏专业化引导
当企业顺利制定可行性融资规划后,需要得到人才指导,包括如何优选融资渠道、如何明确融资需求等,这些都要获得专业人才的重要引导。然而,就企业多渠道融资现状分析,人才的缺失是影响企业践行融资改革目标的主要阻力,特别是审计师、融资专员等专业人才匮乏,若企业未聘用专属融资人才,将难以获得满意的融资成果。
3.5 抵押担保产品单一
企业在多渠道融资中,常倾向于银行的抵押担保融资产品。但考虑到许多创业期小微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其运营发展阶段多不具备符合抵押担保标准的抵押品,或者没有银行申贷资质,这样将无法从该渠道获得所需资金,特别是新兴企业的崛起,因融资渠道中形成的抵押担保产品单一,将增加融资成本或加大融资难度。所以,务必从抵押担保产品创新视角为企业疏通该融资渠道。
4 企业多渠道融资的优化路径
围绕上述企业多渠道融资难题,企业要想获得充足资金用于支撑运营活动,提高自身经营效益,应当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从多渠道融资方向改善融资现状。
4.1 推行内外联合融资模式
在优化企业多渠道融资模式期间,应当进一步推行内外联合融资模式,以便保持内外部融资状态的协调,为企业寻求更充足的运营资金。一方面,企业融资活动中相关人员应从多个融资渠道中予以优选,并清楚地了解内外融资渠道的特征与局限性,提前出具应对内外融资风险的应急预案,保证企业选择的每一个融资渠道都能如期获取融资资本;另一方面,企业需立足内外融资环境,找准内外部联合融资方向,保证在“内供外补”的条件下得到多个融资主体的支持。事实上,针对内部融资,企业应先行知晓该融资渠道具有低成本优势,甚至无需额外支付融资成本,但维持内部融资平衡的首要前提是企业具有持续稳定的运营状态,包括在商业信用融资中需要具有稳定客源及收益,且运营结构均衡,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商业信用等级下降等问题,因此,融资渠道对内部环境的要求较为严苛,故而企业需通过内控管理等决策规范企业运营行为。而且在内部融资渠道中要保证企业具有与之匹配的偿债能力。至于外部融资则在内部融资渠道稳定运作的基础上,积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支持外部融资渠道的顺利运行,可以采取第三方联合融资方式,通过与担保公司建立融资担保关系的形式增加向银行机构成功融资的可能性。随着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计划的同期执行,企业将在多渠道融资场景中逐渐提高融资水平,便于企业有更扎实的资本基础提高运营效益。对此,内外融资渠道的紧密联合是多渠道融资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托[3]。
4.2 加大政策融资扶持力度
为助力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应加大针对政策融资渠道的扶持力度,以政策引领企业意识到政策融资渠道的重要性。所谓政策融资渠道,通常是指专项基金、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以及技术创新基金等,在相关政策落实中,将促使企业在政策融资中获得所需资金。例如,近期国务院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门颁布《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在该政策文件中提到“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政策融资概念,鼓励中小微企业借助国家财政资金投资方式开辟融资渠道,且遵循该政策要求,将资金需求迫切、国家战略方向契合度较高、开发前景大的企业列入重点扶持清单,经过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将从政策融资渠道中积极汲取所需资金。
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相关数据,截至2022年5月,我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4.2万亿元,且普惠型贷款余额20.8万亿元。为促使全国中小微企业都能拥有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各地政府应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条件,顺应国家政策趋势,出台地方融资政策。例如,江苏省专门执行“银企融资对接计划”,在银保监局与科技厅的联合工作中,2021年上门为7.23万户中小企业(科技型)提供银企融资对接服务,促使当地企业的融资渠道呈现多样性特征。再如,北京地区在经信局、银保监局等职能部门的合力下,为北京企业发布“贴息补助”“政府担负贷款担保费用”等相关规范,且截至2022年12月,当地信用贷款余额已突破1万亿元,进而在政府的精准化政策引导服务中,为企业开拓了新的融资渠道,深刻巩固政策融资渠道的地位。
4.3 细化企业融资优化方案
企业在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时,应出具细致的融资优化方案,进而在优化方案的指引下有序完成融资任务。无论是选择内部融资还是外部融资,或是应用协作融资模式,都需要提前编制完善的融资优化方案。
以成都晓初建筑企业为例,该企业注册资本1 550万元,其成立已有近30年时间,以承接建筑施工项目为主要运营业务。在其实施多渠道融资计划时,专门从内外多渠道融资方向细化融资优化方案,并客观评估每一种融资渠道的可行性,以预判融资前景的形式确立融资渠道的实施计划。例如,在应用留存盈余融资渠道(内部融资)期间,借助保守估算方式评估利润最低额,且企业留存盈余融资本身具有周期较长的资金留存条件,在初期项目投入中会形成较大的融资需求,若单纯凭借现有留存资金充当运营资本,显然将形成资金缺口,且关于新建筑工程的承建,理应借助外部融资渠道补充资金,这样才能提高该企业融资水平。该企业在确定内部融资无法满足运营需求后,提出了多个外部融资渠道,并总结各个渠道融资的特点,最终得到了科学的多渠道融资优化方案。以该企业银行贷款融资渠道为例,在近期调查中发现该企业多年呈现运营相对稳定的状态,且基本未出现重大违约事件,拥有较好的银行贷款信用。因此,该企业在分析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可行性时,提出“保持现有到期还款资质,继续采用银行贷款融资渠道”的优化方案,自此在优化方案深度落实中,促进多融资渠道的协调运作[4]。
4.4 加强融资人才专业指导
企业多渠道融资虽有一定难度,但若能得到专业人才的科学指导,将加快多渠道融资计划的实施进度。第一,企业应在财务部设立专门的审计与融资岗位,并外聘职业型人才,使之积极参与企业融资活动,通过人才提供的融资辅助决策顺利找到适合的融资渠道。第二,企业在多渠道融资中应善用融资人才,以激励策略督促此类人才提升自身履职能力,使之在融资过程中给出可靠的融资计划,只有这样才能积累丰富的多渠道融资经验,为企业未来开辟融资新渠道奠定坚实基础。例如,某企业制定了完善的融资专员管理计划,其中规定融资专员承担融资预算方案编制、融资沟通、融资项目设计、外汇管理等职责,以绩效激励形式为日常融资工作中按时完成绩效任务的融资专员发放绩效奖金,从而在激励作用下,促使融资专员成为企业多渠道融资的重要导向力量。第三,融资人才在处理多渠道融资事务时,应加强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全面分析,从中知晓企业内部资金使用情况,并且了解企業信用等级与偿债能力、纳税情况,而后同金融机构、担保公司进行有效对接,进而在人才指导下缩减融资成本,在沟通中与多方融资主体保持和谐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企业在人才保障下得以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企业要积极培养储备型人才,无论是审计员还是融资专员,都有可能面临人才流失风险,为避免因人才留存率不足而耽误正常的融资计划,可在招聘财务人员的同时,选出优秀的人才充当融资“管培生”,一旦出现岗位空缺现象,可立即利用调岗方式合理分配财务人力资源,为企业多渠道融资给予强有力的专业指导力量,削弱人为因素对多渠道融资计划的负面影響。同时,要注重人才职业能力的充分培训,如融资沟通能力、融资分析能力等,在获得人才与融资所得资金的全面保障后,有助于企业获得突出成就[5]。
4.5 创新企业担保融资产品
企业在信用担保等贷款渠道中,多要求企业具有抵押物作为担保依据,而对于部分企业而言,难以提供抵押担保物品,造成无法从该渠道获得融资资格。如若在担保融资项目中积极研发融资新产品,可帮助企业消除此融资渠道的限制。根据相关研究,在目前的普惠金融产品中,“园区贷”项目已在各地相继落地,对于绿色制造示范园区等园区企业,可利用该产品打通信用担保渠道。企业在融资场景下,即使不具备抵押品,也能在该产品助力下如愿融资。
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徽商银行的“园区贷”产品中园区合作数量已达到121家,且融资企业数量多达770个,贷款余额为30.69亿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都开始建立针对抵押担保产品的创新合作关系,仅在2022年就成功为企业融资5 750万元,促使各企业在内部融资渠道的基础上成功通过此产品开辟外部融资渠道。为优化企业多渠道融资效果,相关机构可加大新品研发力度,如“营业执照贷”“企业税贷”“高科技创业贷”等,这些产品的推广可帮助企业妥善解决融资难、融资渠道少的难题。以“高科技创业贷”为例,其月息2.5厘,最高可为企业发放5 000万元融资贷款,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资质的企业可以通过先息后本的方式获得所需资金,从根本上增强了企业对多渠道融资的适应性。
5 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在多渠道融资过程中,应遵循匹配性与适量性、低成本与控制权、合理性与适宜性等诸多原则,立足现有阻力明晰多渠道融资优化思路,从内外联合融资模式、政策融资扶持、融资优化方案、人才专业指导、创新担保融资产品等方面着手,确保企业在多渠道融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融资能力,为今后业务拓展、规模增扩、创新改革等举措的落实奠定有力的资金保障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晶晶.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研究——以A公司为例[J].现代商业,2022(34):113-116.
【2】何保玉.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发展研究[J].经济师,2022(10):284-285.
【3】任子剑.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融资渠道问题研究[J].商讯,2022(16):25-28.
【4】张彦斌.大数据时代企业多渠道融资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J].法制博览,2021(3):87-88.
【5】吴波.加强资金管理、开展多渠道融资缓解企业资金压力[J].特钢技术,2017,23(3):60-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