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的夜色

2023-05-21 04:04封义珑
新作文·初中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商女亡国酒家

封义珑

泊秦淮①

〔唐〕杜 牧

烟②笼寒水月笼沙,夜泊③秦淮近酒家。

商女④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⑤后庭花⑥。

【注释】

①秦淮:即秦淮河,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是历代繁华的游赏之地。②烟:烟雾。③泊:停泊。④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⑤犹唱:还唱。⑥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皇帝陈叔宝(陈后主)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后世把此曲当成亡国之音。

【背景】

这首诗在语言运用方面,颇见功夫。首句写景,“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象而简练地描绘出雾升寒水、月落平沙的景象,营造出浓郁的“朦胧清冷”的氛围,既说明了喝酒的环境,也为后句中歌女的出现铺垫了情感基调。

“夜泊秦淮近酒家”―― 由“夜”字可知时间是夜晚时分;由“泊”字可知诗人是乘船而来停泊于此;由“秦淮”“近酒家”五字可知秦淮河畔为灯红酒绿之地。“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诗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商女是伺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要根据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座中的欣赏者―― 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这荒淫误国的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用这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陈后主醉生梦死,亡了国,这些豪门贵族不以为鉴,一样会步陈后主的后尘。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感受到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隔江”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于声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用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这首诗通过夜泊秦淮河,目睹灯红酒绿,触景生情,借古讽今,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切忧虑的情怀,被后人高度评价,成为不朽的名篇。

秦淮河的夜色

——读杜牧《泊秦淮》

秦淮河的夜色

承载了太多伤感的目光

和生命的叹息

秦淮河啊

搁浅了多少隔世般的惆怅

月儿漾着桨声

水波失去了往昔的潋滟

哀怨的悲国之曲

能叫醒那条河流吗

凭一腔忧伤

能穿透厚厚的秦淮夜色吗

國不在了 还有家吗

再多的泪水啊

也闪烁不出幸福的光芒

历史不是一阵风

尘是尘,土是土

心永远在旅途

寻找生死相依的河流

此刻 夜色

在一寸一寸逼近

逼近人间的一片喧哗

那条流淌悲伤的河

——《秦淮河的夜色》创作手记

秦淮河,一条古老的河流,有过繁华辉煌,浸透了家国血泪,承载了历史的厚重,是一条历史文化名河。

月亮已挂上了天空,河面铺了一层薄薄的雾。晚风带来一阵阵寒冷,薄雾被月光撕破,一切是那么安静,只有一只小船悠悠飘在水面。诗人坐在船中,脸上满是忧郁与凄凉。小船在秦淮河上行走,走近一间酒家,酒家中的嬉笑声却传入耳中,还有依稀可见的暧昧眼神,还有来来往往的车马、进进出出的人群……

离酒家近了,传来亡国之曲《玉树后庭花》,女子们唱着歌,那声音是那么优美,可诗人更加悲伤。歌曲结束了,一片嬉笑声再次随风飘远。此刻,诗人想起了六朝的兴亡,眼角缓缓流下泪水,打湿了衣裳。是啊!国家都已经被灭掉了,这些烟花女子却还在尽情唱舞,饮酒作乐,谁不会感叹悲伤呢?

秦淮一城,夜凉如水。曾经在诗意中远去的由那身着素袍、头戴青冠的流亡之人驶着的小船,终究走向了一个我们都无法预知的拐角。天穹淡淡,月儿苍劲。也许明月始终是无法改变的,在天穹冷冷地注视着那条忧思的小船和那条流淌悲伤的河。

猜你喜欢
商女亡国酒家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宋·王安石《咏竹》
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泊秦淮
戏问花门酒家翁
陈后主亡国
李清照词中“愁”的意和蕴
歌女为什么被称为“商女”
从译介学角度试析玄采对《越南亡国史》的编译
“商女”的原意及其变化论析
装钱的褡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