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斌瑜
摘要:作为欧洲音乐史上的代表人物,贝多芬的眼光锐利而深邃,以独具特色的奏鸣曲形式抓住了时代特色,集中彰显了当时的音乐家精神与进步思想。纵观贝多芬创作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热情”奏鸣曲》是“情绪化”的经典代表作,其紧密的结构、绚丽的演奏技巧、充满张力的艺术手法充分反映了贝多芬的个性化创作特点,是钢琴音乐历史上的“制高点”。文章简要叙述了f小调钢琴奏鸣曲op.57“热情”的创作背景与艺术特征,然后深度探讨了其中的动机与触键技巧,进一步解析了演奏技术难点。
关键词:“热情”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 艺术特征 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8-0086-04
钢琴艺术是音乐艺术中典型的代表,主要以钢琴为器材和手段进行音乐的演奏,是音乐与表演的完美结合。纵观整个音乐史的发展,钢琴艺术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钢琴艺术类型众多,奏鸣曲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很多钢琴艺术家都青睐于奏鸣曲的创作,比如“乐圣”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生涯中的重要节点,全面呈现了其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嬗变过程。从地位或影响角度讲,贝多芬创作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是对钢琴乐曲风格的颠覆与革新,他从莫扎特的典雅风格中“逃离”出来,以绚烂、热情之风赋予了钢琴乐曲以新风貌、新情感,可谓开创了风气之先。较之莫扎特、海顿对奏鸣曲的“教材”定位,贝多芬将奏鸣曲定义为艺术表现的“手段”,旨在追求更广、更深、更具艺术张力的艺术效果。换言之,贝多芬将手指技巧、力度对比、演奏音域、结构对比、矛盾冲突等因素统筹考虑,为钢琴奏鸣曲注入了更多新活力。基于此,文章以f小调钢琴奏鸣曲op.57“热情”为例,通过阐述其创作背景、艺术特征,总结动机与触键方法在该奏鸣曲中的运用,进而提出了突破演奏技巧难点的方法。
一、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结合相关的研究资料可知,该奏鸣曲属于贝多芬中期的艺术创作,受当时环境的影响,创作风格带有鲜明的时代性,表现了从斗争到胜利、从苦难到欢乐的革命主义理想,形成了贝多芬奏鸣曲的独特艺术风格。贝多芬于1804年构思了《“热情”奏鸣曲》,这个时期贝多芬情绪沉重,所处的社会环境让贝多芬极度失望,加之耳聋、友情、爱情等身心上的痛苦,这些一并成为该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在失望中寻求希望、在悲剧中寻找力量、在迷雾中寻觅光芒、在斗争中寻找出口,进而创作出了热情奔放、技巧绚丽的经典之作。
二、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艺术特征分析
作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巅峰之作,該曲的“激情”与“斗争”元素非常丰满,如巨浪般澎湃,如火山般爆发,这也是该曲以“热情”为名的缘由。从创作形式到乐曲内容,该曲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可谓热情似火。从风格与手法上讲,该曲较之古典作曲的程式化风格有鲜明区别,呈现出极高的艺术张力与审美价值,即曲式结构与多样化音乐形象的有机统一。一方面,贝多芬在思想上的丰满与成熟带动了创作技法的娴熟,如扩展内部结构、创新和声语汇、丰富调性布局与主题发展手法、深化悲剧情感等,进而实现了对奏鸣曲式结构的革新。凡此种种赋予了奏鸣曲更激烈的矛盾冲突、更具动力的音乐表现,进而实现了思想与艺术的统一。
显然,这不仅是贝多芬的自我革命,也是世界钢琴奏鸣曲的革命,它集中展现了贝多芬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同时也体现了贝多芬对待生活和艺术的态度,突出了他狂热的艺术追求和生命立场。毫无疑问,《“热情”奏鸣曲》中的音乐精神也正是贝多芬的自我精神体现,高度的热情与激情也始终伴随着贝多芬的一生,成为他不断创造和创新的内在动力,并最终奠定了其在音乐历史上的地位。《“热情”奏鸣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即使现在也依然是众多钢琴艺术家不断挑战的曲目之一,再次证明了该作品的经典与伟大。
三、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演奏特征解析
(一)作品中的动机特点
众所周知,贝多芬的奏鸣曲具有强烈的冲突性和宏大的构思,《“热情”奏鸣曲》就体现了该风格。对此,文章将以第一乐章呈示部为例探讨动机在该曲中的运用。
1.主部主题动机的运用
动机是主题部的重要展现,该奏鸣曲的主部主题共有三个动机。动机一是左右手分解三和弦,旋律线条的曲折性与节奏的弹性赋予了该曲一种异常紧张感,在情绪上体现了压抑感。动机二出现于第3小节中,其中的颤音赋予了乐曲以动荡与激情,在情绪上体现了渴望之情。另外,以往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乐曲作品中,其主题一般都十分精简,但是在“热情”奏鸣曲之中,其主部的主题竟然有几个八度,其音调较弱、色调阴沉,呈现出一种悲剧意蕴,也预示着即将发生不好的事情。因此,弹奏该片段的时候应该展现出神秘感与压抑感,尤其是该段落中的起始音符,这是乐曲中最难的部分,要呈现出一种“极弱”的状态。从情绪上看,此处是蓄势待发、情绪酝酿的阶段,因此对音符的处理应是“弱而不虚”,要尽量体现出厚积薄发的“萌动”之势。许多钢琴家演奏时的表情变化,即为了呈现该部分的神秘感。在前两个动机探索的基础上,主部主题的第三动机出现于第10小节,即昭示命运提示的四个低沉音符。毫无疑问,这种独特的处理技巧与他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的主题意蕴具有不谋而合的意图,体现出了“命运敲门”的理念。但是,第五命运交响曲以强烈的动机主题为主,而该奏鸣曲中则多了几分“命运”的阴森恐怖之感。当然,这种艺术技巧的处理也具有隐喻的意义,隐喻着贝多芬不屈的性格和顽强的斗志,具有反抗的悲剧意蕴,增加了作品的艺术张力。在演奏该片段时,演奏者一定要具有突出的处理技巧和能力,展现出“命运”的质朴与活力。
2.副部主题动机的运用
上文中主部主题的分解三和弦是副部主题的基础,为了凸显副部主题,贝多芬进行了革命性的创造,调整了旋律和调性的运行方向,凸显出了音乐形象的多元与丰富。毫无疑问,音乐形象在温馨柔美的环境中展现出了自我的坚定,贝多芬在旋律的应用上,以下行替换了主部主题的上行,从而营造出一种柔中带刚的艺术情绪,展现出他对生活和生命幸福的渴望。所以,在这个部分的演奏上,演奏者一定要展现出从容不迫的优雅,表达出情感的抒情与连贯。从技术难点上看,左手的音型是重点。因此,在演奏时要特别注意连贯性。如在面对三个一组的音符时,切忌弹成两个一组,而是要找准重音位置。此外,还要注重音的平均性。因此,在练习时可以将三个音分成一组,每组之间要预留出拍子,从而避免重音不准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再按照正常节奏进行训练,从而保证左手音符的平均性。当然,右手的旋律则是对主部主题的变形,因而要体现出连贯性,八度的换指要无间隙,以“唱”出的旋律表现从容不迫、柔中带刚的音乐形象。
(二)触键方法在《“热情”奏鸣曲》中的运用
在该奏鸣曲中,触键方法也极具特色,呈现出了维也纳古典音乐的美学意蕴。比如弹奏中要注意指尖的敏感性,以第一关节作为触键的主要部位。另外,指尖动作要格外柔和,注重流动性,在保证速度的同时减轻手腕的重量。另外,声音发出以后,一定避免手臂压迫键盘,保证指尖与键盘的弹性。在此基础上,贝多芬的触键方法较之莫扎特与海顿更具复杂性。对此,文章将结合《“热情”奏鸣曲》第二乐章探讨其触键方法。
第二乐章是在第一乐章激昂情绪基础上的转变,即从激昂到幽美,正如一片清雅幽静的森林。换言之,第二乐章中渗透了贝多芬对人生的深邃思考,因而更像是一首心灵之曲,体现了其睿智感与优雅感。静谧肃穆的氛围使得第二乐章的演奏要求更为严格,对指尖的要求也更加细腻。整体而言,弹奏时要保证指尖的颗粒性弹奏与手指的灵活性。除此之外,第二乐章中的难点是对“隐藏旋律线”的处理。所谓“隐藏旋律线”触键法,即在诸多和弦进行中隐藏着旋律骨架,因而对演奏的要求更高,既要精准演奏出旋律音,也不能破坏起背景作用的非旋律音。在贝多芬的诸多作品中,能够看到其会以“·”或“sf”进行旋律音标注。但是,这里的符号“·”并非跳音,而“sf”也不是强烈之意,而是标注内隐于音流中的旋律骨架。
1.主题部分的触键技巧
主题部分的触键重点要求手指的控制力度,即在复杂的和弦进行中将隐藏的旋律精准弹奏,可称之为“隐藏旋律线”触键法。如第二乐章起始的和弦进行,尽管在谱面上并未进行特殊的标记处理,但仍然能够透析其内蕴在其中的旋律音。一般而言,和弦的最高音与最低音较之其他和弦音要更强烈,因为高音是旋律,而低音则是和声基础。在弹奏时,要重点突出旋律音。如:第二乐章主题部分旋律线要注重右手四指与五指的用力感,要强化指尖感,提高触键速度,保持手臂与手腕的放松,以指尖的敏感性勾勒出高音部分的旋律线。当然,在演奏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复附点的节奏,在他的很多奏鸣曲曲目中,如果长音符与短音符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要注意凸显长时值音符。
2.第二变奏的触键技巧
第二乐章第二变奏的触键技巧,即将旋律骨架隐藏于急速音流中。这就要求演奏者既要精准定位旋律音,也要发挥手指控制力将这些音符与非旋律音符区别开来。如:当左手是变奏的旋律声部时,在演奏时要突出左手部分,即当以P作为力度记号时,左手要以p的力度演奏,但是右手则要以pp力度演奏。值得一提的是,当右手部分以一种无章法可循的十六分音符进行时,其内部也隐藏着重要的旋律线。在精准、快速定位第二变奏旋律线时,一般而言有两种方法。第一,深入分析谱面。比如在第二变奏的右手部中有时会出现十六分音符平均进行,其本质是第一主题部中与第一变奏右手和弦的分解,可以在分解和弦中寻找主音。第二,从曲式特点来看,变奏曲的特点是以一个基本主题动机发展全曲。因此,即使旋律有变化,其“根”都是围绕主题旋律展开的。当完成主题部分与第一变奏的弹奏后,第二乐章的基本旋律尽显,因而便容易根据基本旋律定位第二变奏的旋律音。总之,在第二变奏中的主旋律音与主题部的主旋律音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当精准定位出旋律线后,演奏者要强化指尖感,突出旋律骨干音,既不能过于沉重,也不能过于简短。此外,要注意音符的弹性,尤其是要突出音色对比,从而体现出旋律线条的优美性。
(三)演奏技术难点的突破
《“热情”奏鸣曲》是钢琴奏鸣曲史上的里程碑作品,也是诸多钢琴家争相弹奏的曲目。但是,若要演奏好该首作品,既要求演奏者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也需要他们具备高超的弹奏技术,尤其是要注意指触的细腻性与灵活性。因此,能够完成好、处理好该曲目也是评价钢琴家演奏水平的重要标准。如在一些大型国际钢琴比赛中,诸多演奏者就会将该曲作为展现自己演奏实力的武器。需要指出的是,非常棘手的乐段并非通过日常音阶练习就可达到标准,而是需要提取出乐章中的重点段落或较难克服的技术点,并将其作为一个短小的、独立的技巧练习,在反复磨砺、揣摩、练习中突破技术难点,这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在独立性技巧练习的基础上,再将其并入完整乐曲中演奏,待它们被完全征服后,再放回原来的乐曲中进行整体练习。对此,文章将结合该曲第三乐章中的复杂乐段,以慢速弹奏与变换节奏重音两种方法探讨如何突破技术难点。
1.慢速弹奏
所谓慢速弹奏,即弹奏难点片段时要尽量放慢速度。《“热情”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有大量的十六分音符,手指跑动速度非常快,因而对指尖灵敏度要求也非常高。面对如此快速的乐段,演奏者要坚持“欲速则不达”的弹奏理念,在慢速练习中达到弹奏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讲,慢速弹奏正如一个“放大镜”,能够引导演奏者清晰看清并理解乐段中的细节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区别。关于慢速弹奏的具体方法,“铁锤练习”就非常适用。铁锤练习要求手指的动作要精准且有力,因此演奏者在练习时可将自己的手指想象成坚实的小锤子,进而弹奏出掷地有声的感觉。换言之,面对密集的音符,演奏时要放慢弹速,在处理音符时要发挥手指肌肉力量,按键要结实、有力,从而发出响亮或强有力的音响。如艾米尔·吉列爾斯在准备新作品的过程中,往往就会运用这种慢速弹奏方法。因此,“铁锤”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此外,还有一种慢速弹奏法,其与铁锤练习法相对应,即速度慢、层次分明,具有强烈的音乐表现力与歌唱性。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慢速弹奏法与铁锤练习法的结实有力不同,其要求动作轻柔,按键时要平稳且有深度,即要缓慢地按到底,从而将声音“挤压”出来。但是,尽管该方法要求手指的柔软性与灵活性,但是音响效果要保持中强程度,即呈现出指尖的铅铸式分量感,因此其在弹奏第三乐章的渐弱或渐强的密集段落时较为实用。
2.变换节奏重音
演奏者在日常练习过程中,往往左手的技术问题要高于右手,这和演奏者的先天身体条件与后天的训练有关。从个体的先天条件看,大部分人的右手或右脚各项功能要高于左手或左脚,如打篮球、踢足球、吃饭等行为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右手起主导作用的。从后天的训练层面看,演奏者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左手的系统性训练,会导致演奏出现较大技术问题。当然,尽管先天身体条件不可控,但是演奏者可通过后天练习解决左手的技术难点,从而实现左手与右手的均衡。从这个角度讲,演奏者要根据自身条件重点对左手或右手进行系统性、专业性提升,避免出现技术上的缺陷。尤其是对于《“热情”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而言,强化左手的技术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该乐章中的“三度加八度”需要演奏者经过专门、长期的训练来突破左手的技术难点。需要指出,在单独训练与提高过程中,演奏者要避免手臂、手腕、手指等部位出现多余动作,确保弹奏时的干净、利落、顺畅,这也是很多演奏者需要克服或纠正的地方。
变换节奏重音法就是以日常的节奏练习为基础,将曲目中每一个小节中的重音转换到每一个节拍上,并不断练习,进而突破演奏的技术难点。在专门的练习过程中,要从慢速开始,然后逐渐加快速度。钢琴家露丝·史兰倩丝卡认为想要更好地弹奏八度音,手的姿态要始终保持在八度模型之上,手掌要始终保持中空,中间的手指向内弯曲,减少八度音演奏的障碍。该方法对大拇指的要求最高,即要求大拇指要充满力量和柔性。当然,这种模型理念也适用于六度或三度音程的训练。因此,关于“三度加八度”的演奏,演奏者可以借助此理念指导变换节奏重音练习。从音响的扎实度、干净度来讲,倘若要保持键盘全部位置都能呈现这种音响,就必须始终保持上述手型。因此,演奏者为培养这种演奏习惯与手型,可围绕各种大小调的八度音阶或三度音阶反复琢磨与训练,再借助节拍器的慢速与快速进行弹奏,进而达到固化手型的效果。值得强调的是,由于第三乐章的“三度加八度”对双手的持久力有较高要求,因而需要演奏者将慢速弹奏与变换重音弹奏两种方法结合运用,然后再进行重复性练习。例如:在演奏速度上,要注重每个速度的反复性,其在匀速加速过程中不能间断,需要逐步达到正常速度。显然,这种层次性、渐进性的练习能够使双手在“三度加八度”的弹奏中建立一种持久力。当然,尽管在此过程中演奏者会感到劳累甚至痛苦,但这种付出终究会得到回报。
此外,在突破技术难点的分解练习过程中,目的不能仅限于对“这一首”作品的突破,而是要实现对“这一类”作品的灵活处理。当然,对乐曲片段的单独性与技术性突破往往也会导致演奏者忽略乐曲的其他部分,进而无法呈现出完整性与流畅性的乐曲。因此,当突破了这些技术难点后,演奏者还是要将注意力聚焦于乐曲的完整性,这也是不进行独立练习的终极目的。
四、结语
罗曼·罗兰曾经评价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但这样一个贫穷、孤独的“被抛弃者”,却创造了快乐并将快乐反馈给了世界。换言之,贝多芬的作品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换来的欢乐。贝多芬以《“热情”奏鸣曲》為代表的钢琴奏鸣曲作品是钢琴音乐史上的一座丰碑,与他的交响曲相比,《“热情”奏鸣曲》的经典性与技术性并不逊色。作为欧洲音乐史上的代表人物,贝多芬对《“热情”奏鸣曲》的艺术与技术处理是独特的、深邃的。通过对该作品的艺术特征与演奏技巧的探讨,文章提出了慢性弹奏与变换节奏重音的触键方法,以助力钢琴演奏者把握该曲的“热情”本质,进而了解贝多芬的创作风格与锐利眼光,更好地弹奏其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381.
[2]杨文.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创作手法及演奏处理[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5(03):93-96.
[3]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245,246.
[4][俄]根·莫·齐平著.音乐演奏艺术:理论与实践[M].焦东健,董茉莉译,北京: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219,221.
[5][美]露丝·史兰倩丝卡著.指尖下的音乐[M].王润婷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6.
[6]朱婷,周雅琪.贝多芬《E大调第三十首钢琴奏鸣曲》Op.109音乐特征与演奏分析[J].戏剧之家,2023(0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