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明 梁秀香 李英子
(延边州教育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教学名师是教师中的杰出代表,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成绩卓越、知名度较高。开展教学名师评选是一项“提升教师社会地位”的基本国策。我国历来重视名师队伍建设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大力宣传教师中的“时代楷模”和“最美教师”;开展国家级教学名师评选表彰;做好特级教师评选,发挥引领作用;到2035 年要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指出,要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能够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领军人才。[1]按照《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工作安排,2018 年教育部启动的“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简称“双名工程”)是全国中小学教师校长培养的最高班次。该工程通过对百名优秀教师和百名优秀校长开展为期三年的连续性、系统化培养,发挥名师名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教育领军人才培养模式,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2]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学名师(以下简称名师)”既是一种荣誉、也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体现,更是推动教育高质量教育发展的“期待”。当前,我国教育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培养大批名师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研制中小学教学名师队伍建设政策十分必要。
“基于证据的政策”(evidence-basedpolicy)理念源于20 世纪80 年代兴起的“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之后扩展到了教育、法律及社会福利等领域。[3]联合国在《千年发展目标报告》中将“基于证据的政策制定”定义为:一种帮助决策者在更充分信息条件下决策的政策过程,该过程以最佳可得证据为核心。[4]按照“基于证据”的思想方法制定公共政策成为一种趋势。
证据不足是我国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该理念强调“证据”的作用,即高质量的政策必须依赖可靠、完整、准确的证据。“基于证据”制定政策比“拍脑袋”决策更理性,比“摸着石头过河”更科学。“基于证据”制定教育政策是一种理性选择,[5]有利于提升我国教育政策质量。该理念非常重视“证据”支持政策制定,实践中要注意“证据”的质量,避免使用被“污染”的证据,导致政策制定的基础不牢,不能聚焦问题的关键“病灶”,影响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根据“基于证据”理念制定继续教育政策,已经成为我国继续教育领域的一种改革趋势。巴战龙认为,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确有长足进步,但还未摆脱“基于意见”(opinion-based)和“基于经验”(experience-based)的低水平循环局面。[6]他认为积极倡导基于证据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是提高民族教育政策质量的现实选择。“基于证据”的政策制定理念也得到我国继续教育学者的推崇,而且成为影响继续教育政策制定科学性的重要因素。[7]
问题的确定是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名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复杂的,分析、确认这些问题是研制名师队伍建设政策的起点。我国学者袁振国认为教育问题转化为教育政策问题有七个标准(笔者整理后):[8](1)教育问题的影响有多大(小、大);(2)问题是否清楚(本质、起因、对象);(3)问题的严重程度(一般、严重);(4)影响问题的因素(自身、外部);(5)代价(付出、回报);(6)是否具有导向性(现状、未来);(7)是否可以评估(具体、模糊)。依据上述的判断标准,政策问题确认分析框架如表1 所示。
表1 政策问题确认分析框架
结合证据梳理结果,初步确定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培养政策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如下:(1)在名师培养政策方面,包括名师培养目标设定、成长体系建设、区域现状与学科匹配等;(2)在名师培育机制方面,包括名师评选方式优化、持续发展策略、工学矛盾解决、培养效果评估、培养模式创新等;(3)在名师作用发挥方面,包括示范引领方式优化、科研能力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等。
政策制定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9]关于什么是好的教育政策,专家给出了八项判断标准:(1)回应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2)体现话语民主,形成决策话语共识。(3)有良好权威结构,能够有效克服权威分裂。(4)坚持基本价值导向,能够有效协调价值冲突。(5)有优良控制结构,能够预防反控制。(6)面向未来发展,实现统筹兼顾。(7)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执行。(8)实现分配正义,促进教育公平。[10]好的名师培训政策要看它能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好政策判断标准,政策问题分析框架如表2 所示。
表2 政策问题分析框架
其中,“政策问题”指应用政策问题确认分析框架(表1)初步确认的需要解决的名师队伍建设问题。“预期目标”指名师队伍建设政策问题计划要解决到什么程度,实现哪些目标。“拟定措施”指达到预期的名师队伍建设目标计划采取的具体办法(政策工具)。“主要依据”指计划采取措施的依据,包括政策的、学理的、实践的、经验的。“政策评估”指依据“预期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估办法,健全监督机制,从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两个层面考核政策目标的达成度,为进一步完善名师建设政策提供依据。“工作创新”指问题解决的创新点,包括政策问题的确定、预期的目标、拟定的措施等。
在某种程度上,名师队伍建设政策设计既是名师队伍建设的“理想化设计”,也是名师队伍建设的“操作化建议”。我国地域辽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均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也有较大差异。以下分析是基于某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文件要求,阐发新时代中小学名师队伍建设的“理想化设计”与“操作化建议”。
某省提出要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支持优秀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培养造就一批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模范引领作用的名师名校长。[11]名师队伍建设的政策目标任务定位如下。
(1)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学名师荣誉称谓以及建设标准。明确教学新秀、教学精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长白山名师等各类名师的标准,规定各类名师的基本权利及义务,让全体教师眼中有榜样,心中有目标。
(2)分期分批培养一定数量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结合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有计划、分期分批培养一定数量的名师,建构省、市(州)、县市、校四级名师梯队建设体系。
(3)完善名师培养与认定办法。改革名师培养与认定方式,克服为“认定”而“认定”的弊端,实现“选、培、管、评、用”一体化,打造区域名师培养特色,营造名师发展良好生态,服务新时代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
(4)落实“新国培”理念,探索基于“标准”的名师教师培养策略;实现培训对象精准、培训主题精准、培训目标精准、培训内容精准、培训方式精准、培训成果精准。
(5)探索省集中培训+地区针对性培训+县市特色培训+校本研修协同培养名师模式;在省、市、县三级教师进修院校协同开展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协同攻关,并力争有所突破,[12]进一步强化某省的“省—市—县—片—校”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13]
(6)探索新任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一体化培养课程资源开发。
第一,坚持责任担当。突出师德,把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强化名师的教育使命担当意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引领社会风尚,树立良好形象。
第二,坚持梯队培育。要筑牢教师科学发展观,合格教师是“未来”的名师、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教育型教师、卓越教师、名师是“过去”的合格教师。加强调查研究,摸清教师队伍建设与课堂教学现状,科学设计名师梯队建设体系,实施精准培育。
第三,坚持项目研究。要在项目研究中破解教学改革难题。将计划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转化为研究项目,遵循“问题—任务—项目”的实践逻辑,引领名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展项目研究,在研究中持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名师在研究中成长。
第四,坚持成果导向。要在项目研究中不断总结提炼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对策。探索“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的有效策略,引领名师立足课堂主阵地,大胆实践,敢于创新,不断优化教育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学工作实效为准绳,出实招硬招,促进名师在改革中磨炼意志。
第五,坚持动态管理。要在比例协调的前提下实行动态管理。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加强各学科建设,做到科科有名师。坚持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引领名师持续发挥示范作用,不断超越自我;形成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名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第一,比例协调,分类培养。为加强学科建设,建设学科教学高地,各学段、各校、各学科的名师比例要协调,基本实现各学段、各校、各学科都有一定数量的名师。要结合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相关标准,科学确定各学段、各校、各学科的名师培养对象,明确重点培育方向(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形成名师建设梯队。名师不是“评”出来的,而是在教育教学实践的沃土中生长出来的。
第二,尊重意愿,强调业绩。有意愿是成功的一半。名师培养要尊重县市、学校及教师个人的意愿。名师培养对象要有主动接受培养的强烈意愿,并保证能完成各项项目研究任务;基层学校要有主动承担名师培养责任的意愿,并保证协调各方专家指导名师培养对象开展项目研究;县市有关部门要自觉加入、主动配合本地区名师培养指导或组织管理的意愿;并能按照名师培养要求,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名师培养对象人选推荐要公平、公正、公开,要突出教学业绩考核;可以采取个人自荐、学校推荐、专家举荐等方式,在专家综合评议的基础上,教育行政部门以排序方式推荐名师培养对象。
第三,统筹谋划,研培融合。名师培养是系统工程,省、市(州)、县市及学校要分工明确、形成合力。省级层面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编制各学段各学科的名师培养教改项目指南,全省“一盘棋”。市(州)层面要结合省里总体部署细化名师培养教改项目指南。县市层面要结合区域教改实际,合理布局名师培养梯队建设体系,合理分布名师教改项目。基层学校要结合本校教改实际,在推动名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结合教改项目研究,探索教师教学述评及学生学业述评制度落实途径。充分发挥省、市(州)、县三级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优势,推动培训、教研、电教、科研部门有机整合,在实践层面真正实现“研培一体”。教改项目编制框架如表3。
表3 教改项目编制框架
第四,问题导向,项目引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名师。聚焦关键问题、关键环节改革是推进教改的方法论。要聚焦新时代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宗旨,将问题转化为研究项目(这里的项目是指名师培养对象带着研究做工作),确立清晰的研究目标,组织名师培养对象从某一问题出发进行个人或集体攻关,可以按照项目研究趋同情况,组建研究团队,实现研修一体,引领名师集中攻坚克难,持续促进研究深化与实践优化,提高名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案。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着力解决本学科本区域教育教学问题,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培育项目成果,破解学科教学难题,建设学科高地,能体现名师培养过程的科学性。
第五,关注过程,加强考核。项目研究的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是复杂的,要坚持目标导向,以学段学科为着眼点,引领名师积极回应“双减”背景下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弱项补短板,加强项目研究的过程管理,提倡有竞争的合作,积累典型工作案例。任何政策的“最大美德”就是公平原则。名师培育过程全程实行动态管理,并将考核贯穿始终,以项目成果的鉴定制取代名师认定的选拔制,遴选出真正的名师,不断鼓励优秀者更上一层楼,尽快成长,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第六,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名师培养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院校、基层学校及教师本人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制订区域内名师的培训规划与实施方案,落实名师培训经费;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定名师培养对象;要不断完善名师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做好名师培训的监管评估,及时总结推广名师培训经验和先进做法;要按时组织开展名师年度考核,动态调整名师队伍,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
进修院校要协助教育行政部门研制区域名师培训规划、实施方案及校本研修项目指南;规范地开展名师培训,确保培训质量;要指导学校组建区域名师培养导师团队,详细制订名师跟岗方案、工作坊研修方案;要按照有关要求对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进行综合考核;要建立区域名师培养对象成长档案。
基层学校要成立校本名师培养导师团队,指导名师选择校本研究项目;要为名师培养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确保名师顺利完成研修任务;要成立名师培养导师团队,制订校本研修方案;要对名师的教学业绩及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进行综合考核;建立名师成长档案。
参训教师要制订个人研修计划和专业发展规划;要按时、认真参加各阶段学习;要了解专业发展共同体的运行机制与策略,掌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方式方法;要结合项目研究,按时生成、提炼优质培训课程和实践案例等培训成果。
第七,规范流程,精准施训。以行动研究为主线,将工作坊研修贯穿全程。工作坊规模一般为10-15 人规模,一般由导师、坊主和坊成员构成。培训过程可以分为能力诊断阶段、专题研修阶段、名校跟岗阶段、返岗实践阶段、总结提升阶段,[14]可以参考表4 进行。
表4 名师培训流程设计
总之,教师培育认证政策的研制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基于证据的政策”理念能有效地将新时代教学名师队伍建设的“理想化设计”变为“操作化建议”,为教学名师培育认证政策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名师培育政策研制应坚持责任担当、坚持梯队培育、坚持项目研究、坚持成果导向、坚持动态管理的基本原则,具体措施要突出比例协调,分类培养;要尊重意愿,强调业绩;要统筹谋划,研培融合;要问题导向,项目引领;要关注过程,加强考核;要分工合作,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