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永香 孙彤彤
关键词:乡村民宿 古建筑符号 黄鹿井村 情感需求 居住体验
引言
近年来,民宿行业在中国犹如雨后春笋一般迅猛发展。但这也导致了行业间激烈的竞争,传统民宿千篇一律的住宿形式缺少地域特色,没有将当地的建筑文化符号运用到设计当中,缺少人文情怀,把民宿只作为一种赚钱的工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将建筑符号相关理念运用到黄鹿井村乡村民宿设计当中,使其成为地方特色建筑。
一、建筑符号与乡村民宿的相关概念及现状
(一)建筑符號的概念及特征
1.建筑符号的概念
建筑符号学起源于60年代的欧洲,当时探讨了关于符号这一系统化学科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1]建筑符号学是建筑与符号的综合体,因此建筑符号也并不源于建筑学,而是将符号的研讨成果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在建筑设计中,符号就是建筑的造型、材质、表象手法,这些符号通过规律相互作用,延续发展的可能性,向人们传递建筑的信息作为后代设计者参考并改进的模板。[2]建筑符号学还具有易读性、多样性、共享性、替换作用等多种特性,影响着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
2.建筑符号的特征
(1)多元性。建筑符号的表达形式丰富,可以是建筑的造型、材质或者表象手法等。单对建筑实体而言,建筑符号可以是建筑色彩、建筑材质等根据不同的需求按照不同的规则进行构建,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建筑功能的多元性导致了建筑符号的多元性,正因为建筑符号的多元化使得建筑通过建筑符号将各地建筑联系成一个整体,理解彼此的意义。
(2)时代性。建筑符号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同时也离不开当代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以及人文习惯等。通过建筑符号而形成的建筑需要一定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等,时代的不同会有相异的文化审美以及施工技术,也使得建筑符号有了时代性。
(3)文化性。建筑是该区域历史文化、地域风俗、人文风情等多方面形成的文化标识,而建筑又是多种建筑符号排列组合而成,这也赋予了建筑符号的文化性。我国地域宽广有多种民族文化,也造就了各民族建筑百花齐放的壮丽局面,使得建筑符号的文化内涵更加渊博。
(二)乡村民宿发展现状及设计原则
1.发展现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宿行业又重新焕发了活力,从规模和数量上都呈井喷式的增长。原本被当作家庭次要经济来源的经营模式,逐渐成为了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经营模式。但其仍缺少科学的统筹规划,无论是设计风格还是装修设施没有融入当地的民风民情,缺乏创新。许多民宿经营者不知市场需要,经营管理缺乏专业化运营,比如卫生服务落后、居住体验感差等。[3]没有注意到民宿的差异化,游客的心理需求,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
2.乡村民宿的设计原则
(1)小而美的设计理念。根据我国试行的民宿管理规定客房数量不能超过14间,乡村民宿的客房数量一般在五间左右。它所传达的理念并不是追求装潢的豪华和空间的大小,更多的是利用当地的秀丽山水,结合自然风景设计出精致并有特色的乡村民宿建筑。
(2)地方文化的融合。特色建筑是地域传统文化,人文风情的展示窗口。而如今许多民宿的风格趋于同质化,标准化的民宿设计反而难以对游客产生文化上的冲击。特色乡村民宿设计的出路还应当是在维护当地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乡土重建”,所以文化内涵的融会贯通是乡村民宿设计的重要原则。[4](3)绿色环保的理念。乡村民宿的设计规划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因此其发展与当地环境环环相扣。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自然风光不被改变和影响,尽量使用当地木材、石材等,合理使用现代建筑材料。整个乡村大环境都要以生态环保为出发点,带动当地发展的同时营造“风过不留痕”的和谐氛围。
(4)“慢节奏”的生活理念。乡村生活给人的感受是那种耐人寻味的烟火气息,不同于城市的喧嚣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乡村民宿要营造的不仅是简单的居住场所,还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态。因此其设计也要打造一种“慢生活”的氛围,能够让人放下疲惫用心去感受生活,感受自然。
(5)规划中的新概念。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所有产业想要长期运转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虽然乡村民宿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以及地域传统文化,但也要跟据实际的需求融合新理念,批判的继承与吸收传统符号不断的提炼和升华,让乡村民宿将地域特色推广出去,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二、基于古建筑符号学理论的乡村民宿设计方法
(一)古建筑符号的提取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俗习惯会形成各种不同的建筑符号,根据皮尔斯按表征方式的符号分类法可将符号分为三类:[5]第一类是图像符号,是指建筑形体之间与其所表征的建筑对象之间的相似性,例如建筑中的灰雕、房屋装饰等,这些表达了建筑的图像信息;第二类是指索符号,在建筑中是指建筑形体与被表征的建筑对象之间存在因果或邻近性的联系;第三类象征符号,是指建筑形体与建筑对象之间没有相似性或因果相承的关系,例如建筑中的色彩象征等[6]。能够在人的脑海中留下印记的往往是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征,从而成为该区域的符号象征。
(二)古建筑符号的运用
1.形态符号的运用
建筑的形态符号即指建筑的造型、构架、尺寸等,能够让人去感知去理解。乡村民宿的形态设计需要从空间、形体、比例、色彩、装饰等方面进行改造,并且要深度挖掘古建筑中的传统元素,运用拉伸,扭曲,过滤、提炼等方法,将熟知的建筑元素抽象成符号化形态,塑造具有象征意义的新艺术符号。但在设计中提取与运用符号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提高建筑符号运用的有效性,避免出现古建筑符号与现代建筑材质互不融合的现象。将传统古建筑符号运用到现代民宿设计当中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满足游客对居住环境的新奇体验。
2.材料符号的运用
所谓的材料符号是指材料的肌理和质感,不同的材料以及纹理给人的感触是有差异的,例如金属材质给人的感受是坚硬与光滑,玻璃给人的感受是通透与宽阔。[7]材质给人带来的不同体验感,让材质在空间塑造中上体现了自身独有的价值。[8]因此要结合所用空间综合考虑材质的属性,民宿的设计要依据当地文化习俗就地取材,不但能很好表现出当地传统文化的韵味增加民宿的文化情感,还可以节约经济成本。
3.色彩符号的运用
色彩一般通过建筑空间的造型、布局、家具等要素来体现,是人们对空间氛围的第一印象,所以色彩符号的运用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空间的心理感受。中国古建筑色彩丰富大多受建筑材质自身色彩的影响,比如砖瓦、木材、金属等都有各自的色彩特点。因此中国古建筑往往会通过色彩来表达地域性,在民宿设计中,也要根据区域环境提取色彩符号,应用到民宿空间布局和家具设计当中。
三、基于古建筑符号学的乡村民宿设计——以黄鹿井村为例
(一)黄鹿井村概况
黄鹿井古村是潍坊市青州西南部的一个秀丽山村,占地约面积大约有3.1平方公里,如图1。村前有响水湾,湖水清澈碧绿、水明如镜;村后群山层峦耸翠,常年保持着自然生态的环境。村子有近千年的发展历史,保存了众多完好的古建筑,具有清代时期山区传统村落的风貌,用石板铺设的石板路有数百米、古大门楼也有十多个;有数十个带有绳痕的古井,每个井口的周围都有深深地沟痕,每一道都见证了岁月与风霜。美丽的自然风景与村中古建筑元素交相呼,使村庄成为了独特风景线,如图2。[9]为响应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黄鹿井村立足村情,对村庄进行了重新归化设计,还原传统村落的“形”与“魂”。[9]在老村区设立古建筑文化景点,打造文化韵味的活动场所,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因此该村庄的民宿设计也基于村庄的文化传统进行了更新设计,在坚持生态经济的基础上,整合古代建筑元素以及民俗习惯使乡村民宿成为该地的特色建筑,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二)黄鹿井村中的古建筑符号分析
黄鹿井村中古建筑主要采用木构架的结构方式,曲线轮廓的屋顶造型,上部威严高耸,檐部婉柔轻展,使整个建筑刚柔并济,别具一格。但我们对古建筑的欣赏不能只被其高贵、宏伟的外观所吸引,还要从建筑符号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梁柱。黄鹿井村内的古建筑梁柱构架主要采用木质材料,结构由立柱、横梁及顺檩等主要构件组成,构建之间采用榫卯相接。采用的木构架结构为叠梁式,就是在承重柱上抬梁,梁上安装短柱支撑。这种结构方式主要以梁柱承重,墙壁只作为分隔空间的作用,可以依据需求的差异性对空间进行改造,大大增添了室内的灵活性。同时木材这种材料有很好的韧性,因此做成的梁柱式结构也具有良好的弹性,有较好的抗震效果,这也是黄鹿井村古建筑保存较为完整的原因之一。
屋顶。中国的古建筑屋顶不仅能够装饰美化建筑的造型还能够遮风避雨、排泄积水、遮挡阳光起覆盖保护的作用。古建筑屋顶在形式上可分为:硬山式、悬山式、歇山式、庑殿式、攒尖式等五种基本形式。[10]黄鹿井村古建筑的屋顶就以硬山屋顶的方式呈现,硬山顶是人字形屋顶形式有两坡,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屋顶正脊与山墙在同一平面上,如图3。[11]整个屋顶最吸引人的地方便是它的脊饰,屋顶的正脊纹饰为鱼龙吻脊、吻下云头,寓意祥云,祥瑞之兆。
门楼。门楼是整个住宅的出入口,作为建筑的门面如同人的脸面要给过路者拜访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门楼的式样丰富、布置庄重典雅。黄鹿井村古宅位于小山村,因此门楼的装饰古朴简单。门楼的门框和门扇装在中间,门楼顶部的屋顶有挑檐式构筑物,门扇上方的门楣一般刻有吉祥祝福的匾额,如图4。除了雕刻艺术之外,门楼上还彩绘一些图案,如云气、火焰等,增添了些许文化色彩。由于地处环境山石较多,所以房屋与围墙大都以石头搭建而成,因此建筑的瓦片,梁柱、墙体都会雕刻各种花纹,例如山水、祥云等吉祥纹样,这些细部装饰不仅体现出建筑的性质、内容同时也表达出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愿景。
门窗。窗是联结内外的媒介,是建筑的眼睛,它不仅可以采光通风,人们还可以通过它感知外面的风景。它的种类主要有直棂窗、槛窗、支摘窗、什锦窗等,每种窗户都有独特的造型与功能。黄鹿井村古建筑的窗户主要采用直棂窗,窗格以竖向木条与横向木条搭建而成,排列整齐,古朴简单。它不同于槛窗可以向外开关,所以在功能上有一定的约束,如图5。
(三)古建筑符号在黄鹿井村民宿设计中的应用
1.设计思路
空间功能改造。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需要对院落功能重新设计首先在院落形式上依然保留原有的建筑结构,将院内原有的房间重新分割,院内设有家庭房、标间、大床房等居住空间,房间内都设有卫生间满足不同游客的用房需求。将原有厨房用墙体隔开设置茶室、公共廚房等空间来带动慢节奏的生活乐趣,体验油盐酱醋的气息。餐厅与家庭房之间设有园林小景和石桌板凳,闲暇之余通过聊天赏景增进彼此的情感。门窗改变原有木质材料采用大片玻璃幕墙增加受光面。每个房间外围都设有下凹流水小景,将院外景观引入院内,内外呼应,和谐美观,如图6。
空间细节打造(1)在进行设计时要针对建筑符号进行提取与创作,转化成视觉、触觉可感应的元素运用到空间设计中;(2)针对室内装饰,将黄鹿井村的特色家具、陈设物品进行修复,使当地文化在空间中延续。[12](3)注重新旧材料的对比与融合,对新材料的选取要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4)通过大片玻璃幕墙的形式增加自然采光面积,利用当地生产的木材编排组合将光线引入室内。将村内园林小景移入院内呼应自然,怡情怡景。
2.设计方法
通过对黄鹿井村的调查,选取当地代表性的房屋造型、屋顶框架,石雕艺术为原型,提取出了建筑整体框架运用到空间造型设计中,选取黄鹿井村附近的杨木、毛竹、青石为主要材质,结合传统雕刻艺术丰富装饰细节,塑造空间的人文自然特色。造型符号的提取:黄鹿井村建筑传统院落为围合形式,保留传统院落形式,如图7;梁柱构架采用当地木材,使用榫卯相接,在此基础上增加承重梁不仅使屋顶更加牢固还可增加层次感。材质符号的提取:通过调查周围环境,选取村庄后方群山的树木、村民种植的竹子以及村庄普遍采用的青瓦等为材料,如图8。色彩符号的提取:由村内自然风光、传统手工艺品、家具和建筑外观原始器物中提取出原木色、棕色、土黄、灰色为设计主色调也符合中国传统色调,把红色、蓝色作为为设计的点缀色,形成空间色系。
将当地古建筑中提取建筑符号运用到民宿设计当中。首先在庭院构造上可采用复制、重复的设计方法,主要体现在围合式的平面设计上,客房数量控制在了5间左右,合理安排流线布局,体现小而美的设计原则。在建筑形态上可采用简化、融合等设计方法,与当地建筑相呼应。在材质使用上可采用重复、组合等设计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材料,例如室内多采用木材、围墙采用砖石堆砌,贴近自然,体现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在色彩运用中采用结构、重复等设计手法,倾向青、朱、白、黑、黄中国特有色彩,较好地融合当地环境,营造院内温馨之感。
3.设计呈现
庭院。庭院是院落主要的活动空间,民宿的设计同样采用围合的方式,抽取为矩形,以小的空间呈现,这里边包含着村民生活的所有内容,给人一种生活的温馨之感,再次体现小而精致的理念,如图9。庭院中运用的古建筑元素体现在地面铺装,黄鹿井村中的古石板路有五百多米因此庭院的地面铺设采用仿古砖、青石板材料不仅使院内风格与村中小道相呼应,同时还起到营造院内自然温馨的意境,如图10。此乡村民宿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地的自然因素、人文观念,让游客更好的体验传统民居的生活习惯。
客房。民宿要满足游客的住宿条件,首先要考虑客房的舒适性,客房一改传统小面积采光模式,采用大片玻璃幕墙,不仅增加了采光面还能观赏院内小景,为考虑私密性客房分布在客房两侧,两边均有窗帘,幕墙外采用竹条制作而成的推拉门,随着时间的推移,光影在室内流动,产生不同的效果,使室内空间生动、轻快。卧室多采用木质装饰原木色给人温暖亲切之感,墙面粉刷为米白色,使空间通透温馨,卧室装饰物件也多采用木制家具,增强空间温柔感,背景墙面装饰画采用土黄色、红色等点缀,床上用品则用蓝色点缀,增加空间色彩层次,如图11。
客厅。黄鹿井村有清朝举人李良栋的故居和李氏祠堂因此客厅一改现代沙发等现代家具布局,采用明清时期的家具风格,运用形式美法则中的“对称均衡”原理简单又不失庄严感。设计时墙壁没有过多装饰,正对门口的背景墙挂有山水装饰画,两侧桌椅间又有盆景装饰淡雅、朴素,如图12。
茶餐厅。茶室、餐厅之间一墙之隔,是客人聊天、小憩的休息区。茶室用用清雅、素净的色调营造出富有禅意的空间,形成自然、简洁之地,同时营造出一种温馨亲切的氛围。室内家具采用亚麻布坐垫,原木桌面,清晰地展現出传统建筑中“轻物质,重精神”的理念,室内环境与门外下凹流水小景交相应,流水中的荷花清新脱俗,增添栩栩生机,如图13。餐厅风格与茶室相呼应在色彩方面更偏传统中式的厚重感,如图14。茶室与餐厅均采用大面积的落地窗,坚硬有宽阔的视觉和触觉结合建筑的木色,照进的阳光给人一种温馨之感。
结语
本文以黄鹿井村为例考虑如何将民宿与当地古建筑符号完美融合。首先在建筑外观上保留原有建筑特色,进行修改更新。同时考虑人们情感的需求结合现在材料,使建筑融入当地环境。民宿设计与当地传统符号相辅相成,因此在设计中要注重物质与精神对设计的作用,对传统元素要遵循传承、保护、创新的理念。得到游客的认同,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播,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前,乡村民宿的发展依然存在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