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秀英,杨宁,李丹丹,金瑾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冠心病起搏器科,河南 商丘 476000)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造成的心功能下降,可导致患者心输出量不足,无法满足全身组织基本代谢需求,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受限等症状[1]。人工心脏永久性起搏器(permanent pacemaker,PPM)植入术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植入PPM能够通过自身发放辅助性电脉冲对心脏起搏进行刺激,从而提升心脏活力,促使心脏规律跳动,改善患者心功能[2]。但据Su等[3]研究结果显示,PPM植入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不甚理想,部分患者术后恢复周期较长,不利于患者快速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因此,临床需积极寻找可有效提升PPM植入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护理模式。多学科模式是通过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交叉互动,并由多科室的专科护士共同协作,制定护理计划与措施,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4]。据Vlastos等[5]研究结果显示,多学科模式在多种疾病术后管理中均取得较好效果。常规护理观念认为,PPM植入术后患者需静养,致使患者术后运动量降低,日常活动难以满足术后康复需求[6]。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是以人性化护理、优质护理为理念,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康复措施[7]。据王舒等[8]研究结果显示,个性化运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运动能力。由此推测,多学科模式下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在PPM植入术患者术后管理中也可取得相似效果。现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PPM植入术后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35例PPM植入术后采取多学科模式下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1例(60.00%),女14例(40.00%);年龄52~73岁,平均(62.50±3.48);病程1~8 a,平均(4.50±1.07)a。观察组中男20例(57.14%),女15例(42.86%);年龄53~74岁,平均(63.30±3.47)岁;病程1~9 a,平均(4.60±1.37)a。(1)纳入标准:①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9-10],并经心脏磁共振检查确诊;②行PPM植入术治疗;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④具备一定运动能力;⑤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严重贫血或低蛋白血症;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③无法语言沟通;④既往有精神病史;⑤合并恶性肿瘤。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1)术后卧床1 d,取平卧位,禁止左上肢上抬、外展拉提重物等,保持术侧肩部制动。(2)使用沙袋压迫局部刀口,叮嘱患者避免打喷嚏、剧烈咳嗽等激烈动作。(3)饮食指导,患者术后当天清淡饮食,使用易消化食物,避免摄入牛奶或生冷食物。(4)运动指导,术后1周内,患者手臂运动范围不超过肩部高度,术后1周至出院则可采取抬臂运动,术后避免拉提重物。
1.2.2观察组 接受多学科模式下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1)成立团队。由心内科医生3名、专科护士6名、康复科医生2名、心电图技师2名组成护理团队;由心内科主任担任小组领导,对项目进行监督;由心内科主治担任辅导员,查阅PPM置入术后康复管理方法,并负责与各科成员联系、培训,对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及出院时各项指标的收集;心内科医生负责评估患者病情及时与康复医生联系,调整训练强度及方案;心电图技师负责收集患者心功能变化;康复医生负责设计康复流程。(2)个性化运动康复护理。①被动运动。患者术后第1天,于病床上行握拳运动及下肢运动,患侧手指用力握拳并伸展,每次30组,每日4次。②下肢运动。采取足背屈伸运动,每次60组,每日4次;术后第3天行单臂运动,患者肘部保持不动,放松患侧关节及上肢,缓缓抬高上肢0~30 ℃,每次15 min,每日3次。③主动运动。术后第4天患者行双臂及前臂重力运动,患者双手交叉握拳,伸直双臂并向上抬举至下巴,每次15 min,每日3次,直至可抬举至额头;患者取仰卧位,固定患侧肘部,患侧握住水杯(盛300~500 mL水),前臂缓慢屈伸,每次40组,每日4次。④抗阻运动。术后第6天,行90°及180°抗阻运动,其中90°抗阻运动,康复师站于患侧,右手固定患侧肩胛部位,左右与患者患侧手部十指交叉握住,带动患者手臂向上方伸展至身体水平呈90°,整个过程保持动作轻柔,每次40组,每日4次。⑤180°抗阻运动。康复师右手与患侧手部相握,带动患者患侧手臂向外展,上侧分别外展运动至与身体呈同一平面,每次40组,每日4次。(3)多学科健康教育。采取健康讲座形式,邀请心内科、康复医生及专科护士对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症状进行讲解,告知患者PPM植入术的作用及优势,同时说明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4)术后管理。于患者出院时建立微信群,将参与护理的医务人员及患者拉入群中,鼓励患者以日记形式将出院后的康复训练及术后用药情况等健康训练记录下来并发送到微信群中,以便医务人员监督与指导。两组患者均护理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1)术后恢复情况:记录患者术后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及出院时6分钟步行试验(six-minute walking test,6MWT)距离。(2)心功能:于患者护理前、护理后(出院后3个月),使用超声诊断系统ACUSON Oxana 1(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Inc.,国械注进20173061079)检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心率(heart rate,HR)水平。(3)心理状况:于患者护理前、护理后(出院后3个月),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11]、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2]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水平,SAS、SDS均20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焦虑、抑郁程度与分值呈正相关。(4)肩关节功能:于患者护理前、护理后(出院后3个月),使用肩关节功能量表[13]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包括日常生活能力(35分)、肩关节活动功能(30分)、疼痛(35分)3个维度,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肩关节功能越好。(5)生活质量:于患者护理后(出院后3个月),使用张代民等[14]研究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34个条目4个维度(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一般认知),每条目1~5分,生活质量与分值呈正相关。
2.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
2.2 两组心功能比较护理前,两组LVEF、LVEDD、LVESD、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LVEF、LVEDD、LVESD、HR高于护理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比较
2.3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两组心理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肩关节功能比较护理前,两组肩关节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及总分高于护理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一般认知、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3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分)
表4 两组肩关节功能比较分)
表5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既往临床针对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疾病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但长期药物治疗可增加患者不良反应风险,同时部分患者药物难以治疗,甚至造成病情恶化[15]。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多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有效措施,随PPM技术的发展,PPM植入术被临床所接受。PPM可通过电脉冲对心脏进行刺激,提升心脏活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6]。但传统观点认为,在PPM植入术后电极刺激心肌及心内膜,易出现局部组织水肿,从而影响电极与心肌之间的黏附效果[17]。常规护理主要通过患侧制动避免患者因活动导致起搏器电极移位,但长期制动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可能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仍需积极寻找更有效的护理措施。
多学科模式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通过各学科专业人员相互协作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系统、全面的护理[18]。据张建薇等[19]研究结果显示,多学科模式下四阶梯心脏康复能够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PPM植入术后适当康复训练,对促进患者康复、提升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但常规PPM植入术后护理,缺乏相应护理措施,导致患者术后康复周期较长,增加住院时间。而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不同运动方案及运动轻度,从而在不影响患者PPM与心肌黏附的情况下展开运动训练,从而促进患者康复[20]。由此推测,多学科模式下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可在PPM植入术患者术后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且心功能好于对照组,表明多学科模式下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心功能,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分析其原因在于,多学科模式下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通过组建多学科康复训练小组,并根据各自专业分配相应工作,发挥各学科的长处,从而保证护理质量。根据患者术后恢复阶段制定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及抗阻运动,有氧运动可增大患者最大摄氧量,提高左室心肌功能,逆转心室重构,对改善患者心功能有重要意义[21]。同时多学科模式下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可根据患者康复阶段及恢复情况及时调整训练强度,以满足患者康复需求,合适的运动能够促进患者心血管及骨骼肌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调节能力的适应性改变,从而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升运动耐力。
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心理功能优于对照组,表明多学科模式下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PPM植入术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其原因在于,多学科模式下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通过展开讲座的形式由不同专业医务人员从各自专业角度分析心力衰竭成因及PPM植入术治疗效果,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及预后情况,让患者感受到专业支持,从而缓解患者康复压力,改善心理状况。同时出院后通过微信群的方式,鼓励患者及时上传日常护理、训练过程,为患者提供院外护理,让患者感受到随时可获得专业支持。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术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表明多学科模式下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肩关节。分析其原因在于多学科模式下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通过双臂及前臂重力运动,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抬高手臂,活动肩关节,从而提升肩关节功能。同时通过健康讲座的形式,告知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从而主动的完成相应康复训练,提升训练效果,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多学科模式下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PPM植入术患者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及肩关节功能,促进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