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建 玲,史 渊
2016年12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刘云山讲话 王岐山张高丽主席》,《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第二课堂作为高校第一课堂的内涵延伸和重要补充,是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支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域发展因素,贵州高等教育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肩负着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使命,承担着乡村振兴的时代责任。实践证明,贵州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与这个使命、责任密切相关,是促进当地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研究是在有效访谈35人,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723份的基础上作出的调研结果,剖析当下贵州省高校第二课堂课程项目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聚焦探讨“三全育人”政策背景下如何重构高校第二课堂的培养目标和相应的教学内容体系、效果评估机制和支持配套体系。
1.第二课堂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课堂是一个本土化概念,由国内学者朱九思首次提出,指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健康的、有意义的课外活动。(2)朱九思:《高等学校管理的若干基本原则和方法》,《高等教育研究》1983年第2期。随后,在众多学者和教育家的推动下,第二课堂的概念从最初的“课外活动层面”逐步充实丰富为“课外教育层面”,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能有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多元智能能力、就业能力等综合素质,并潜移默化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个性品质和人格素质。
确切地说,在国际教育界,与第二课堂概念相吻合的词汇是素质教育,指以培育、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强调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情感与意志等在内的全要素发展。素质教育的国际实践丰富多样、参与主体众多,涉及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艺体育、思想教育、实践实习等等,对我国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综合国内学者的观点和实践,本文认为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计划规定外,在学校的支持和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有组织的课外集体活动,对受教育对象施加积极影响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对等性。高校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互动、互融、互促,共同服务学生成长,是高等教育体制的一体两面,两者同等重要。鉴于教育教学实践对第一课堂的偏重,近年来持续加强第二课堂综合改革的呼声愈加强烈,这也是对等性特征的内生性要求。
(2)丰富性。相较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打破了传统教育教材对教学的限制,教学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3)互动性。第二课堂多以团队活动形态存在,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多重互动,产生知识互通、思想碰撞,进而促进学生成长。同时,第二课堂中学生自主性强,自我教育和主体性地位凸显。
(4)实践性。与理论传授为主的课内教学不同,第二课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锻炼能力、体验人生。
2.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
第二课堂概念的提出是相较于第一课堂而言的,第一课堂出现的时间、发展的程度、积累的经验都要丰富得多、成熟得多。第二课堂则是在第一课堂充分发展后基于经验总结和时代发展需要而开拓的另一个领域,第二课堂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第一课堂在育人方面的不足。因此,正确处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既要借鉴第一课堂在管理、考核等方面的有效方法,又要凸显第二课堂自身特色,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体系。
(1)两者的联系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都服务于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第一课堂是第二课堂的前提。第一课堂将科学理论、书本知识、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理解、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其次,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续,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和自然情境中,实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2)两者的区别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但两者在教学时空、教学方式、参与主体、能力发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教学时空上,第二课堂不限于固定的时间、地点,何时何地都能进行。如寒暑假,即使学生返回家中,学校也可通过社区报到、志愿服务等特定形式实现教育教学。在教学方式上,第二课堂不限于教师讲授,方式灵活多样、开放创新,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实践、实地观察、劳动体验等方式进行学习。参与主体多元,第二课堂的参与主体不限于教师和学生,企业、家庭,甚至是社区、街道都可纳入。在能力的培养上,第一课堂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第二课堂则对学生性格、态度、动机等非认知能力具有明显提升。
1.中国古代育人思想与育人实践
孔子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教学,同时创设“六艺”科目,偏重锻炼学生的专长和技能;孟子提出持志养气、深造自得、盈科而进等重于“内求”的教育教学原则,主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得更多的知识;荀子提出闻见知行、“譬称喻之,分别明之”“虚静积渐持恒”等重于“外铄”的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墨子注重让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技能。(3)张传燧主编:《中国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46,67,69,70,71,86页。我国最早集中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学记》,明确提出课内外学习需要联合起来,一方面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巩固课内学习内容。汉唐时期,董仲舒推崇德、智、美等多方面教学,并且以德为重。南北朝末期,颜之推要求学习者应当德艺周厚,尤其重视“杂艺”的学习,认为这些“杂艺”不仅对日常生活实用,对于学习者本身来说又具有娱乐的意义。明代王守仁最先较系统地提出了实践育人思想,即“知行合一”教育思想。
“游学”是我国育人思想在育人实践方面的重要体现。我国游学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分为周游讲学与外出求学两种。孔子的“比德游”、庄子的“逍遥游”皆在一定层面上体现周游讲学,隋唐时期新颖的“边游”,明朝时期“官游”“士游”“高游”等(4)肖菊梅、李如密:《中国古代游学的发展嬗变、教育价值及现实启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6期。。“游学”一方面开阔了游学者的眼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教育实践,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文化思想交流,对后世的育人实践影响深远。从上述育人思想的梳理,可以发现自古以来我国的教育是重视实践和全面发展的。
2.中国近代育人思想与工读主义
到了近代,洋务运动时期,为了救亡图存,我国兴起了一波留学风潮,希望“以通世界之识,养有用之才”,可以视为古代游学的变化与发展。五四运动后,受先进思想的影响,产生了各类以学生为主要成员的新团体,随着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其中,逐步推动了工读主义教育思潮发展。全国工读小组以工兼学、勤工俭学,提出“人人做工,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5)吴洪成、赵娟:《中国近代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述略》,《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的理想,边学习、边劳动。北大校长蔡元培作为工读主义教育的倡导者、支持者、参加者,与李石曾、吴玉章等人于1915年提出成立以“勤于工作,俭于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为宗旨的“勤工俭学会”;又与法国人欧乐等人于1916年在巴黎成立了“华法教育会”,不少中华青年学子赴法勤工俭学将近一年半的时间,赴法青年约1600余人。工读教育思潮将“工”和“读”“工”与“学”并进,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6)吴洪成、赵娟:《中国近代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述略》,《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育人思想与生产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方向逐步明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7)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文献选编(一)》,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年,第83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端待举,为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孩子接受教育,也为促进形成毛泽东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中国制定了“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教育方针,兴起勤工助学岗,形成校企合作、农学结合、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8)熊建生、张琴:《毛泽东劳动育人思想及其当代发展》,《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但是,1966年至1976年,由于存在把教劳结合等同于体力劳动的误解,我国的教劳结合研究处于暂时停滞状态。(9)陈荟、桑尔璇:《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研究的可视化分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4.改革开放后育人思想与第二课堂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投入,与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频率增多,我国教育实现了从蹒跚摸索到快速发展的转变,关于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丰富和完善。物质条件的改善、教育的普及,专家学者越发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光投向了第一课堂之外形式多样、参与度高的各类有助学生成长的活动。1983年我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蔡克勇等人提出第二课堂这一概念,他们认为第二课堂是除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课外活动。
同时,国家也开始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引导和帮助广大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全面成长成才。1987年,国家教委、团中央联合发布了《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见》,强调了社会实践对于高校学生的重要性。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2002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决定在部分高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工作,并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强调通过整合教学主渠道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和项目,推动课内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2016年,共青团中央印发《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工作实施办法》,从课程项目、记录评价、数据管理、工作运行等方面进行探索。2018年,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由此全面展开。
1.“三全育人”的提出和理论内涵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这一基本原则。为促进这一原则生根落地,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8年教育部在《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中,鼓励全国各高校积极进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并遴选示范单位,促进“三全育人”思想在探索中实践。2019 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既是对当下育人项目、载体、资源的整合,更是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的重新建构。
随着“三全育人”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三全育人”的内涵进行了厘清,不少学者认为:“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等学校遵循教书育人、学生成长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三大规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育人主体、育人时间、育人空间三个维度而构建的全新的育人模式和“大思政”工作格局。全员育人即人人育人,“强调的是育人支持系统,是最具能动性的育人要素,包括学生本人、家庭成员、学校教职员工、社会力量等”(10)王艳平:《高校“三全育人”的特征及其实施路径》,《思想理论教育》2019年第9期。。全过程育人强调育人的阶段和时间范围,贯穿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及成长的各个阶段,“将立德树人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融入高校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备课授课、质量验收等各个环节”(11)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第18期。。全方位育人“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使育人主体协同配合,充分利用各种育人资源、育人要素,利用可控、并营造有利的育人环境,带领学生走入各种含有育人功能的环境中,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12)葛清清、苏国红:《“三全育人”的内涵与内在逻辑》,《皖西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提出,为新时代育人体系和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2.“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第二课堂的发展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方案规划了“三全育人”思想指导下素质教育的实现路径,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为第二课堂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提供了指导。
在党和中央的高度关注下,随着以上一系列重磅政策文件的出台印发,高校第二课堂取得长足进步,提升了国家的整体育人实效,逐步健全完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度融合、相辅相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通过构建课程项目体系、记录评价体系、数据信息体系、动态管理体系和价值应用体系等,逐步将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打造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招录高校毕业生的重要依据,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深化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重要作用。
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第二课堂的意义与作用
(1)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为国树人育才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多次强调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13)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0,49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将学生培养为信念坚定、勤学上进、能力过硬、勇于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丰富育人载体
第二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来设置相关课程体系。第二课堂作为多样化、个性化和科学化的育人平台,教学形式多样,不囿于时空限制,教学内容广泛,包括思想教育、文化艺术、创新创业、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类别,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课堂的运行方式,让学生拥有更多主动权,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课余时间、发展方向等自主选择第二课堂的课程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第二课堂有助于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练就过硬本领。同时,第二课堂的资源非常丰富,涵盖了校内外优质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开阔新视野,提升新能力,有效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3)把握时代发展要求,深化教育改革
第二课堂的建设是教育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实践。第一课堂的教学侧重于以老师为主导,以课本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以知识讲解为主要形式,容易轻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训练。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进行了延展,弥补了第一课堂在育人方面上的短板,是我国实行素质教育以来的一个重大突破。第二课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路径、模式和质量相一致,通过量化德智体美劳等各项育人指标,建立学生成长和发展轨迹记录,通过数据分析出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情况适时地调整培养方式,为学生量身定制适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方案。开展第二课堂的建设,推动其与第一课堂的有效衔接,可以有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建设,进一步提升育人实效。
1.贵州高校第二课堂覆盖情况
团中央、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以来,全国高校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纷纷建立起“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就贵州而言,第二课堂覆盖面广,贵州74所院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虽然高校建立了第二课堂相关制度和体系,但学生参与情况却不十分理想。问卷调查显示:53.61%的同学并没有选修或学习第二课堂课程,24.65%的同学甚至不了解第二课堂。笔者访谈也发现,学生对第二课堂的参与率较低。
2.贵州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成效
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第二课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问卷数据分析显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第二课堂能力培养方面寄予了很大希望。就学生而言,他们希望通过第二课堂获得创新创业能力(60.15%)、政治素质与思想修养(56.28%)、操作和实践能力(42.46%)(见图1)。
图1 学生希望从第二课堂收获能力
就老师而言,他们希望通过第二课堂培养学生政治素质与思想修养(66.67%)、创新创业能力(52.38%)、团队意识(40.48%)(见图2)。
图2 老师希望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能力
可喜的是,贵州高校第二课堂在育人成效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调研发现,参与问卷调查的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第二课堂中视野得到了拓展(77.04%)、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45.48%)。第二课堂的实施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各学院、各年级学生均能同时看到信息发布,享有均等机会进行报名,再也不会出现“搞活动向各学院摊派指标”的现象,真正实现感兴趣的学生自主报名。
3.贵州高校第二课堂运行情况
高校第二课堂作为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平台,一套良好的运行机制为教师管理、学生学习及平台运行提供了充分保障。针对教师的调研发现,绝大多数教师表示自己完全了解本校第二课堂相关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85.71%),但第二课堂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第二课堂相关制度宣贯不够,部分学院在开展活动时还未实现完全自动使用第二课堂平台,因为不了解,所以平台操作生疏;二是第二课堂的专业个性化不够,部分学院因专业限制很难设计或者选到符合自身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较难获得相应学分;三是第二课堂线上管理平台有待优化,部分师生反映学分录制繁琐、学分更新不智能等。除此之外,第二课堂的激励机制不足、部门联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亟需解决。
4.贵州高校第二课堂项目设计
贵州高校第二课堂项目设计呈现出以下特征:第一,项目设计丰富。各高校第二课堂的项目基本涵盖了思想政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活动、创新创业、工作履历、技能培训等方面,要求的学分分布也较为均衡。可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高校第二课堂项目设计的初衷。第二,思想引领导向。在各类别的项目设计中,高校均对思想政治板块给予了高度重视。据问卷分析显示,75.52%的学生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类的课程学习中获得的学分,要显著高于其他板块,其中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类活动(66.01%)、文化艺术与增强身心发展类活动(60.5%)、科学技术与创业创新类活动(48.22%)、学生工作与社会工作(46.4%)、技能培训(33.74%)(见图3)。35.71%到66.67%的老师认为在第二课堂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与思想修养。第三,现实需要驱动。虽然各高校第二课堂项目类别齐全,但在实际开设课程上却是“现实驱动”,更多的是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类。就学生而言,第二课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是实践活动类(52.11%);就老师而言,最能实现培养目的的也是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类活动(97.62%)。笔者访谈发现,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类活动更具影响力和社会效应,对学生吸引力更大。本文认为,贵州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也为高校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更多平台。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贵州高校第二课堂项目设置上,存在“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相较于颇受学校重视的思想政治类和学生喜欢的社会实践类,创新创业类、文体艺术类、工作履历类等活动或课程却较少,与第二课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图3 学生第二课堂获得学分的活动
5.贵州高校第二课堂效果评估
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是“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体系实现优化升级、有效闭环的重要条件。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教师和学生对本校第二课堂运行机制感到满意或者很满意,但仍有不少老师认为效果评估机制(30.95%)和配套建设(40.47%)不尽如人意。经访谈发现,部分学生认为有时候无法权衡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因为第一课堂而放弃参与第二课堂,而且第二课堂课程设置不成体系,导致部分类别(如创新创业类)活动较少,而有些类别(如思想成长类)活动却过多。
贵州高校第二课堂在践行使命担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但第二课堂建设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1.未进行科学严谨的顶层设计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第二课堂的地位逐步提升,与第一课堂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素质教育教学体系。但调查发现,部分贵州高校第二课堂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简单将第一课堂以外的活动项目进行分类整理和学分换算管理,这种“拼盘式课堂”难以真正发挥育人功能。其原因在于:一是目标未厘清。新时代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简而言之,高校要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好人才储备。这就决定了同课堂教学一样,高校第二课堂必须统筹谋划、通盘考虑,厘清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完善教学体系,并形成操之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等等。二是缺乏理论指导。科学的理论指导是第二课堂能够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调查显示,有33.33%的受访者认为第二课堂的理论体系不健全,有57.14%的受访者认为第二课堂制度和形式上都不够成熟。这很大程度上导致第二课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显得不成体系、无章可循。三是责任难压实。当前各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基本由校团委负责推进,虽然大多数高校成立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领导工作小组(或委员会),将教务处、学工部、宣传部等职能部门和院系纳入工作小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很难压实责任。校团委在牵头谋划、协调各方上存在一定困难。
2.未形成协同育人的工作格局
第二课堂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其成功运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课程开设、教学管理、学分审核、工作量认定等方方面面,需要建立起权责清晰、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形成有力推动第二课堂落实落细的强大合力。但研究发现,虽然各高校将相关主体纳入工作领导小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存在“牵头不发力、配合不给力、执行没有力”的现象,协同育人实效明显薄弱,调查显示47.62%的受访者认为“第二课堂的资源整合不够”。分析原因在于:一是在顶层设计上未统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笔者调研发现,有54.76%的受访对象表示两者未很好衔接。第一课堂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要从第一课堂中挤占出一定资源供第二课堂运行还需要一段时间,这需要在进行教学安排时,同时考虑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以免两者发生冲突让学生不得已放弃其一。二是部门统筹联动不足。由于主客观因素,教务处、学工部、校团委、教师工作处等部门在协同配合上还不充分,导致第二课堂指导教师工作量认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很难落地。三是信息资源共享不够。第二课堂学分录入系统未与学校其他系统(如教务系统)打通,各学院、各部门之间不能共享信息资源。因此,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多有发生,资源共享不及时,有时候就会出现政策打架、重复工作等现象。
3.未匹配成熟的配套建设
同课堂教学一样,第二课堂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成熟的师资队伍、充足的资金保障、适用的活动场地等配套投入。调研发现,大部分高校第二课堂建设还停留在初创时期,人财物等各方面匹配都还刚刚起步,部分高校甚至没有专项的运营经费。分析原因在于:一是资源投入不足。第二课堂投入不足,相关配套建设难以保障。调查显示,题项“您认为目前影响高校第二课堂发展的主要因素”,高达64.29%的受访老师和51.24%的受访学生认为“第二课堂的建设缺少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在人力投入上,当前第二课堂并没有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很大程度上导致管理效率低下、授课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二是激励机制薄弱。部分高校第二课堂换汤不换药,仍旧以“活动”形式开展,未上升到“教育”层面,活动缺乏指导老师,活动质量不高。即使将活动界定为第二课堂,却未给予指导教师相应的教学工作量认定,当前很多老师都是“义务劳动”,难以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信息化水平不高。贵州高校第二课堂的平台运营管理有两种模式:一是各高校自主研发管理平台,二是由团中央学校部与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共同指导开发的“到梦空间”。但是,受限于学校整体智慧化管理水平不高,第二课堂平台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前文提及的未与学校其他系统互联互通,等等。
4.未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
“三全育人”即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要实现这一目标,统筹兼顾的顶层设计是前提,全面科学的效果评估机制是重要保证,甚至能纠正顶层设计可能存在的偏误。由于贵州高校第二课堂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精力放在第二课堂的建设上,还未对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遑论效果评估机制的建立。主要表现在:一是效果评估机制缺失。调研发现,没有一所高校建立了第二课堂效果评估机制,大多数高校多关注第二课堂有没有,却较少关注第二课堂好不好,缺乏应有的教学评估、教学督导、教学评价等质量考核环节。二是评估方式简单粗放。贵州高校第二课堂的评价主要以记录学分或等级积分为主,这种评价多以平台数据为基础,采用简单的签到或打卡制,对参与的过程无法监督,可见评估方式重结果轻过程,这一定程度上导致第二课堂的活动或项目流于形式,质量不高。三是结果运用缺失。当前贵州高校还未对第二课堂网络管理平台的数据价值进行分析和挖掘,其在学校人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社会选人用人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十分有限。
本文依托“三全育人”科学理念,围绕育人目标,尝试构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以此为基础进行高校第二课堂课程项目体系的设计。
1.第二课堂的育人目标:能力素质的提高
如前文所述,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换句话说,第二课堂的育人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填鸭式”教学引发人才高学历低素质、高智商低情商等现象十分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就意识到这一问题并明确提出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但迫于经济发展压力和越来越快的社会发展速度,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的第一课堂远远占了上风。整个社会强调知识掌握、追求高分,疏于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关注,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自我开发等能力的培养。当前我国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人才竞争不再是基础性知识掌握的竞争,而是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在专业技能、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竞争。因此,第二课堂除了能够促进课堂知识的转换运用,更要能补充第一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素质方面的不足。
能力素质又称胜任力,是对完成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识、动机等特质,反映了绩效优异者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素质模型最早运用于企业甄选、培养、晋升人才,其主要理论源于麦克利兰(McClelland)的冰山模型,将人的能力素质分为基础素质(如知识、技能),处于冰山海平面以上;态度、动机、价值观等则为鉴别素质,处于冰山海平面以下。学者们大多采用这一理论,并一致认为冰山海平面以下的鉴别素质更能预测人才未来发展潜力,而第二课堂教育模式正是提升、培养这一类素质的良好实践。因此,第二课堂的设置与运行必须基于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否则很容易出现人才供需结构性失衡,目前社会上人才供需情况就反映出这种状况:每年大学毕业生很多,但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2.新时代青年需要的能力素质
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维度多层次的。从宏观层面来讲,新时代青年的培养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当下人才培养模式要契合党和国家的发展要求,要与当下中国的国际实力、影响力相匹配。当前我国新时代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才需求逐步转向综合型人才,这对我国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微观层面讲,人才的培养要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人岗匹配”是用人单位和人才实现双赢的最佳模式,这种匹配不仅仅停留在知识技能上的匹配,更应该是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的匹配,也即冰山上和冰山下的素质均要满足和适应用人单位发展需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知识技能储量增大,加之工业4.0的发展,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越来越普及,用人单位甄选人才的标准更加倾向于个人的个性特征和素质。
3.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既要反映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也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涉及政治信仰、意识形态、国家情感等理想信念素质,也涵盖了创新创造、开放学习、问题解决等关键能力。这与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相吻合。基于此,本文初步提出了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见图4),以期为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培育和孵化提供参考依据。
图4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
(1)理想信念方面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都特别“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始终坚持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14)中共中央、国务院:《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http://www.gov.cn/xinwen/2017-04/13/content_5185555.htm#1,2017-04-13,2022-09-22。。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举足轻重。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理想信念教育是“立德”的重要一环,是大德、公德。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设计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为基础,引导青年成长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承者和践行者。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要融入文化、历史等元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将理想信念教育入脑入心,扣好青年人思想的“第一粒扣子”,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引导青年自觉地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个人梦想的实现融入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
(2)知识技能方面
知识技能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其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等,知识技能的掌握关乎青年未来生存和发展。高校肩负育人使命,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引导学生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通过加入实践参与型社团、校外实习等方式,在课余时间,青年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反复“做”,从而弥补第一课堂的欠缺,充分积累多种专业技能。(15)宋洪峰、余晶莹:《全面发展视域下高校第二课堂素质育人新解》,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第83页。
(3)体能素质方面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能素质是重要方面,长期受到关注。体能素质包括身体机能健康、体能充沛、劳动能力等方面。我国出台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选用的指标可以反映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的身体成分、心血管系统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等要素的基本状况,引导人们积极追求身体的健康状态。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养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可以说体能素质是学习、生活的前提保障,唯有身体健康、体力充沛才能谈发展,才有发展好的希望。
(4)人格特征方面
人格由气质、性格等因素组成,是人心理行为的基础,对于身心健康、潜能开发、社会适应状况等方面产生深度影响。大学生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必由之路是不断优化人格整合,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因而应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多样性格设立不同的课程内容,发挥自我价值、提升自我素质。例如,根据大五人格模型(16)解海、宁凯、刘亨荣:《基于大五人格模型的大学生人格培育路径研究——以黑龙江省土木工程类大学生为例》,《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年第7期。,不同人格的学生对应不同的课程项目。热情、乐观,善于社交的外倾性学生可选择文体活动类活动;热心助人、富有同情心、信任他人的宜人性人格学生可选择实践公益类活动;有能力、有计划、有责任心的尽责型人格学生可选择创新创业类活动;情绪易波动,易产生消极情绪的情绪稳定性学生可选择思想成长类活动;勤于思考、想象力强、创造力强的开放性学生可选择工作履历类活动。
(5)鉴别素质方面
鉴别素质是指学生具有区别于其他人独特的、显著的优势素质,如批判思维、创新能力等等。大学生批判思维能力是和读写一样重要的技能,是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评估、创造性三个维度对复杂问题进行综合性决策。
这一素质可谓是当代青年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批判思维是通过对所获得信息的整合、思考,清晰、准确地对事务进行推理,是一种思考和分析能力,也是创新的前提。创新能力是指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不同于常规方式方法的新颖处理方法的能力。传统的第一课堂往往注重知识的积累,在鉴别素质方面的能力的锻炼较少,但鉴别素质是关乎学生在社会激烈竞争中是否可以脱颖而出的重要素质,是不容忽视的。
1.课程项目的建设原则
第二课堂的课程项目建设要聚焦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能力素质模型,结合第一课堂教学安排,统筹设计课程项目体系,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互动互融、互补互促。可以充分借鉴第一课堂教学模式,对能够课程化的项目活动进行课程化设计,如制定教学大纲、配备师资力量、规范教学过程、完善考核方式。对不宜课程化的项目活动要规范供给标准,注重质量控制。课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特点,课程设计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确保课程有针对性、有吸引力。但如果仅强调个性就会让课程设置的规范性大打折扣,因而必须坚持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第二课堂课程的设置要有别于第一课堂,内容有区别、方法有区别、评价有区别,切实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2.课程项目的主要内容
为满足不同对象的需求,课程项目的内容需要丰富多样,为便于管理,根据课程项目的属性对其进行分模块管理、分模块审核,打造出满足高校学生实际,利于学生发展的精品项目。以贵州民族大学为例,贵州民族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项目分为思想成长类、实践公益类、创新创业类、文体活动类、工作履历类、技能特长类等6大类,结合青年的特点,每一个类别从课程项目内容、项目级别或要求等方面进行学分设置。第二课堂通过学分设置的形式,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提升自我素质。
3.课程项目的育人主体
在课程项目的设置过程中,贵州高校应充分发挥育人主体多样化的优势,联动校内外资源,充分挖掘第二课堂的育人资源。例如,以贵州民族大学精品志愿服务项目——大学生“148”法律援助志愿活动为例,每年寒假期间(特殊情况除外),贵州民族大学团委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司法局合作,鼓励有志向的本科生、研究生到基层锻炼,积极组织师生组建志愿服务团队,通过参加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工作,在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积累工作经验和增长见识,为踏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贵州民族大学还积极链接企业资源,如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西南地区首个空乘专业,按照市场需求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空乘人员,推动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
4.课程项目的记录评价
课程项目的记录一方面是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回应,另一方面通过记录可以对学生参与情况进行评估。记录评价体系应突出客观性、写实性、价值性、简便性,以科学的评价标准为依据,针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表现进行科学认证,对学生表现出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反映。评价的方式可以依据课程内容灵活施策,如可采用记录式评价,对学生的参与情况清晰、客观记录;可采用学分式评价,参加活动给予学分的方式记录;可采用综合式评价,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描述性、科学性评价,形成优质的评价报告。(17)宋洪峰、余晶莹:《全面发展视域下高校第二课堂素质育人新解》,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第120页。如此,可以更加高质量地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做好引领和规划。
1.评估机制的构建原则
第二课堂的设置是为了与第一课堂互为补充,实现全面育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因而需要通过评估机制的构建来检验培养的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评估机制的构建要注意三个原则:一是科学原则,评估机制需要以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以人的能力素质为核心,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明确指标体系、评估方法、评估流程、评估结果运用等;二是可操作原则,评估机制要切实发挥作用,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评估资料便于收集,评估方式清晰明了,评估结果准确易得;三是反馈原则,评估是为了运用评估结果,因而评估后应及时反馈结果,过程中便于学生发现短板并进行弥补,最终也可为用人单位提供学生个体能力的参考,避免仅仅依靠成绩作为评判的标准。同时,评估机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第二课堂的发展而更新迭代,因而当现行评估机制出现明显短板或者第二课堂的内容设置存在问题的时候,需要根据反馈进行自我完善。
2.基于多主体来源的动态评估过程
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的评估过程,应将过程中重要节点作为评估的时间点,用纵向评估的方式进行动态追踪,如活动结束后、学期期末等,让评价更全面。同时育人过程中的多元主体纳入评估体系,如校企合作中的企业评价、老师评价、同学互评、本人自评等,让评价维度更多元。同时,应该依据活动类型划分评价方法,不同类型的活动可以依据不同的评价方式,如文体活动类中的体育活动可以侧重于定量的方式评价,用量化的指标进行评价;如思想成长类中的思政教育活动可以侧重于定性的方式评价,了解学生的获得感等,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让评价更准确。
3.基于闭环管理的评估结果运用
第二课堂具有客观跟踪记录、科学评价评估、引导学生成长、服务育人大局、强化组织建设、促进学生就业等功能,因此要重点突出第二课堂的结果应用和价值发掘。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外延,是学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结果是学校培养学生情况的重要体现,可以有效检验学校的育人实效,并以此推动学校育人机制的更新。学生可以依托第二课堂的记录和评价,直观看到个人在学校参与活动情况、能力发展情况等,发现不足补齐短板,也可以找到自己未来发展适合的方向。第二课堂是学生发展的长期、客观、真实的记录,在校期间应作为学生综合测评、评优评奖、推优入党等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以为用人单位提供选人、用人有规范性、公信力的科学参考依据。
1.政策制度的细化与落实
团中央和教育部就第二课堂的发展出台了较为细致的实施意见,为第二课堂建设提供了整体规划和管理指导,但各地区、各学校的第二课堂发展存在不平衡的情况,因而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贵州高校在第二课堂的建设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接下来需要参考第一课堂的实施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等方面再细化,做到有章可循、有序开展,让第二课堂的操作性、保障性都得到较大提升,如参考第一课堂的制度设计,对于课程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估等方面形成系统化的制度体系。同时也需要进一步促进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深度融合,使学校育人目标、过程、模式、质量等嵌入第二课堂的制度建设中,进一步提升第二课堂建设的质量和力度。
2.教育观念的更新与宣贯
第二课堂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所需,是适应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发展所需,是服务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所需。立足新的历史方位,高校的育人观念和育人方式要与时俱进,革新教育观念,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指导健全完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度融合、相辅相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队伍也要转变思想,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更新,把第二课堂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价值。学生们要依托第二课堂转变学习方式,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拓宽学习的范围,丰富学习形式,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配套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第二课堂的建设不仅需要系统规划、科学设计、制度保障,还需要配套机制的健全。第二课堂的建设需要平台的搭建、队伍的建设、经费场地的保障等。目前,贵州高校第二课堂的平台主要是使用“到梦空间”,基本功能已经覆盖,如活动发布、项目选择、学分记录等,未来需要依据学生的评价对平台提出优化的思路。第二课堂离不开专业队伍的建设,高校需要从大局着眼,把第二课堂的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部署中,挖掘本校资源、联动校外资源。各高校通过管理队伍的建设,做好平台的维护、师生的服务;通过师资队伍的建设,第二课堂的课程水平、活动水平将大幅提升。第二课堂的丰富性、互动性、实践性等特点,对课程活动的开展场地提出了更多元的需求,应按类划分安排相应的活动场地。
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积极举措,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深化高校共青团改革、强化共青团育人职能、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路径。“第二课堂成绩单”已经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推广,但在各地区、各学校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的情况,因而需要不断因地、因时地完善和细化第二课堂的建设模式,真正做到铸魂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