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倩
【摘 要】本文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优秀影视剧展播活动重点剧目《我们这十年》为研究对象,基于集体记忆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法,分别从高度、深度、广度三个角度切入,研究其在全媒体时代主题立意、单元剧架构、现实主义创作、人物塑造和叙事手法等方面的传播策略,呈现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成果,对讲好、传播好中国故事和凝聚社会共识的集体记忆重构具有良好推动作用。
【关键词】全媒体传播;重大题材;集体记忆;中国故事;《我们这十年》
在全媒体传播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构建好中国形象成为当下社会热议的话题,基于集体记忆理论分析当下主旋律题材作品,对于充分展现中国故事背后的思想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11月3日,主旋律题材电视剧《我们这十年》收官,此剧通过挖掘“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好故事,对近十年间中国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成果进行全方位呈现,同时描绘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直线提升的美好图景。主旋律题材作品创作不仅要将历史和现代相结合,还需在贴合当下社会主题,辅以艺术化的创作手法和“接地气”的叙事方式,让观众将自己代入角色,成为参与者,由此构建中华民族历史集体记忆,对国内外展现极具特色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一)集体记忆理论
1925年,法国社会学者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首次提出集体记忆的相关概念: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1]集体记忆包含建构主义范式、功能主义范式两种研究范式,其中,建构主义范式认为集体记忆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对“历史”的重建,功能主义范式则认为,集体整合是集体记忆中最重要的功能。学者陈璐明、陈一奔认为,无论是个体记忆、媒介记忆,与集体记忆都具有强烈且复杂的互动过程,均绕不开文化经验和民族价值观的作用,即底层记忆或者说核心记忆,其本质就是入脑入心、根植于我们精神领域的意识形态。[2]不难发现,社会交往是保证集体记忆得以被记录并接续传承的必要条件,在当今全媒体时代,大众媒介运用文化传播的方式,重构了人民群众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忆。大众媒介有两种塑造集体记忆的叙事方式,一是媒体通过不同形式再现历史,并有选择性的进行新闻报道;二是媒体报道重大事件,公众可以由此感受那些自身无法经历但又能以别样方式直观再现的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历史事件,促进社会认同的实现。
(二)重大题材剧《我们这十年》
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优秀影视剧展播活动中的重点剧目之一,《我们这十年》以单元剧为整体架构,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通过11个具有鲜明代表性的单元故事:《唐宫夜宴》《热爱》《前海》《一日三餐》《心之所向》《理想生活》《沙漠之光》《西乡明月》《砺剑》《未来已来》《坚持》,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过去十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宏观角度上,11个单元中的每个故事均发生在2012-2022年这十年间,进一步探究可以发现,很多故事的深层立意都贯穿了我党百年的伟大事业;微观角度上,该剧以具有代表性的各行各业从业者及其真实经历为创作基础,从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借助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真实故事来讲述整个国家的奋斗故事,剧中所展现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的一次次跨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因此,主旋律作品需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宣传,将历史与现实相融合,构建具有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的新时代集体记忆。
二、中国故事的传播高度:主题类型明确,叙事立意深刻
要传播好中国故事,先要把握好的是故事的传播高度。对于新时代献礼剧目的创作,首先要求主题类型明确,创作者需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把握治国理政新思想理念,通过反复的论证与策划,将相关政策文件中的内容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视听语言,确定创作主题。其次,主旋律剧目的创作应坚持原创性,这也要求创作者深入基层,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在重大选材中讲述接地气、有温度、能产生共鸣的故事。电视剧《我们这十年》的创作者表示,以普通平凡人为主角主线创作,以真情真义真实表达打动广大观众是该剧的创作目标,为能够找准选题,从200个选题中筛选整合,用11个单元剧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发展的辉煌历程。第三,“单元剧”形式的整体架构。学者木亚赛尔·托乎提认为,在政府职能部门的有力引导下,单元剧故事中的人物虽然多是平凡的普通人物,但是在主题表达上已延展到了国家层面的“时代主题”,将创作延伸至重大题材。[3]从创作规律来看,剧中单元与单元之间具有很强的立意关联,每单元只有4集,主要对我国2012—2022年这十年间各行各业和各领域的变化发展进行多角度呈现,每个单元表现出短小精悍、立意深刻的特征。此外,虽然剧中的各个故事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但每个故事的核心点依然存在着很大关联,以人民视角为切入点,构建出普通老百姓在新时代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奋斗历程和群像。譬如《一日三餐》所反映的主题就是中央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但内容的呈现却没有局限在“一板一眼”的政策规定中,而是将具有较强政治性的题材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让受众更有代入感,也更容易产生共鸣。无独有偶,《砺剑》这一单元开篇就上演一场多兵种综合演习的剧情,此单元的剧情,除了具有热血、高燃和感人画面的传统军旅题材特点之外,还有创作者理性建构反映的我国近十年来国防建设成就以及军事战术的战略价值、实践经验。由此可见,在主旋律影视创作中充满智慧和理性的思考,才是其经久不衰的关键。
三、中国故事的传播深度:扎根人民视角,人物刻畫“接地气”
所谓传播深度,是指故事创作过程中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总结,刻画出既“接地气”又具有真实感的人物。如何在主旋律剧作中体现真实性?首先是以细节体现真实性。以“八项规定”为主题的《一日三餐》单元,以肠粉店为故事场景,用民间小吃承载主题,将这一原本政治性较强的题材扎根于日常。其中,“三餐”侧面反映的其实是国家在过去十年中的变化,一方面将早餐店主蔡五味经营的只卖几元钱一份的肠粉作为立足点,另一方面又将奢华高档酒楼里售价几千元一桌的饭局与之相对应,二者之间形成鲜明对比。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它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饭桌变化”体现的不仅是社会风气的转变,同时也折射出社会对于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痛恨。其次,以创作理念和手法体现真实性。该剧秉持现实主义创作理念手法,对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的内涵进行充分提炼,同时把人民视角、叙事线索和故事的矛盾点等内容融进现实主义创作当中,通过“生活真实”映衬“戏剧真实”,深刻体现出只有把美的价值注入美的艺术中,作品才有灵魂。
“自传记忆是由我们自身所经历的事件构成的记忆,历史记忆是我们只通过历史记录获得的记忆,历史是我们所记住的但是和我们没有有机关系的过去、集体记忆是构成我们认同的活生生的过去。”[4]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在《论集体记忆》中论述了个体记忆、集体记忆以及历史记忆这三者之间的差异和具体应用,集体记忆的概念是由社会建构而来,也就说明集体记忆是将过去发生的进行重构也仅限于重构,至于如何重构、为什么重构、是否进行重构等问题,则需要回到当下现实情境的具体要求中来。所以,集体记忆的存在既不属于隐喻,也不属于一个既定的概念,集体记忆的构建是一个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是具有延续性的。一部好的作品要扎根生活,扎根于人民。该剧中塑造的每个角色之间均由社会或亲缘关系相连,都在延续着属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既展现了立体多样化的人物,也反映出角色背后的真实的生命体验和内心情感。无论是勇攀艺术高峰的舞蹈演员,还是执着于开肠粉店的老板,亦或是坚守在边疆的足球教练,以及剧中每个有血有肉的角色,都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和见证者。以“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唐宫夜宴》中,憨态可掬的舞蹈跨越古今进行对话,让人回顧中华民族深厚文化根源的同时潸然泪下;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的《热爱》中,师生情谊的纯真质朴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可贵精神让人敬佩和感动;《砺剑》单元中,气势磅礴的军改和将士护卫国土的拳拳之心让人热血澎湃。不难发现,《我们这十年》融合了社会的烟火气和思想性,将价值引领和中国故事传播相融合,达成了现实主义表现力与创作主题的统一。之所以让受众觉得该剧“接地气”且意味深长,是因为作品深刻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历史深度内涵,中国故事的传播深度由此体现。
四、中国故事的传播广度:贴近热点话题,凝聚社会共识
所谓广度,是指作品的选题覆盖程度足够广阔,不仅体现出不同地域的特色和差异,更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加强社会共识的凝聚。开篇单元《唐宫夜宴》将人们的关注点引向郑州歌舞剧院演员在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同时也引发社会对于职场女性话题的关注;《心之所向》单元播出后,一些记者在现实中找到了剧中人物的真实原型“农创客”,以采访的方式将剧中未能展现的片段进行续写,让更多人了解影视背后的真实故事。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重大题材作品所引发的热点话题也是作品本身获得大众认可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传播广度上,该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现实生活层面的广度。《我们这十年》在排播宣发上采用的是“四台五网”的联播方式,通过人民网、光明网等主流媒体进行宣传和播放,辅以行业领域内媒体的宣传报道,促进市场和受众覆盖率直线上升。截至2022年11月3日,根据百度指数平台相关数据分析该剧用户画像,如图1所示,该剧受到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喜爱,尤其是青年、中年群体,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不同年龄受众对于电视剧类型的喜好程度,同时也侧面反映出此作品更受女性受众的喜爱(图2)。
其二,重大题材作品既要达到思想精神层面的广度,也要达到受众心理的广度。这就要求创作者将社会热点话题与宏观概念相结合,进行二次创作。5G技术是近几年广为热议的话题,《未来已来》是以5G技术研发作为单元主题,创作者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突破与创新。首先,是对科研工作者形象的刻画。本单元故事的主人公不是一个而是一群科研人员,叙事从科研团队组长展开,家庭线以组长妻子因病离世为线索,叙述了组长与其女儿之间从有隔阂到和解的过程,家长里短的故事拉近了科研人员与普通受众间的距离;工作线则是以组长带领科研小组参加国际标准大会为开端,又以全球接纳我国5G技术标准为终点,以对单一人物的深入刻画来塑造那些奋斗在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形象,也让受众更直观地感受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人物,他们其实也是平凡人中的一员。其次,是对5G技术现实应用的展开。叙事上运用更具体的故事情节再现5G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医疗技术在5G技术加持后实现了远程医疗救助;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带上VR眼镜实现了远程教学的梦想。由此,5G技术的广泛应用并不仅仅是网速的提升,更解决了人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困难。为反映这一主题所运用的故事情节也引人深思,先进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影响以及为何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都是该单元在中国故事传播中所展现的思想广度。
全剧11个单元,每个独立的主题都能串联起一条完整的叙事线,并依据主题的核心内容专属打造适合凸显主题的叙事类型和艺术手法。这种叙事特点来源于普通老百姓身上的共情共鸣,打破了以往受众以“他人视角”观看主流题材剧作的惯性,使其转变使用“第一视角”直观体验,受众群体不仅看到了过去十年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并且在此基础上体会每个故事背后的鲜明人物特征和时代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社会舆论的正确走向,人民群众会为祖国在近十年中取得的瞩目成就而倍感自豪,从而构建起属于我们当代人的民族家国集体记忆。
结语
本文将全媒体时代的中国故事传播策略放到集体记忆视域下进行讨论,通过分析重大题材剧《我们这十年》在传播高度、深度以及广度方面的具体创作策略,总结当下中国故事的传播方式和价值体现,为全媒体时代主旋律作品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思路。进入新时代,如何在社会变革的基础上进一步传播好中国故事,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注释:
[1][4]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0.
[2]陈璐明,陈一奔.唤醒·发声·沉淀:历史题材新主流电视剧的记忆场域探析[J].东南传播,2022(08):141-144.
[3]木亚赛尔·托乎提. 近年单元剧兴起探析[J].当代电视,2021(08):61-64.
(作者: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