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婧?
摘 要:古装电视剧作为一种新时代的大众媒介载体向当代大学生呈现了有关特定历史时期的集体记忆,如历史事件、风俗习惯、穿着打扮等,同时也塑造或者强化了当代大学生关于现实生活的某些观念,对大学生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事务有一定的影响,它巧妙地连接了现在和过去,通过历史传递出当下主流价值观的同时,蕴含着作为一种引领新潮流的媒介潜力。
关键词:古装电视剧;集体记忆;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095-02
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中谈到“尽管我们确信自己的记忆是精确无误的,但社会却不时地要求人们不能只是在思想中再现他们生活中以前的事件,而且还要润饰它们,削减它们,或者完善它们,乃至我们赋予了它们一种现实都不曾拥有的魅力[1]”,古装电视剧正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对历史记忆重构之后的呈现。
古装剧作为一种大众媒介产品,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记忆有何影响?造成这些影响的因素又有哪些?笔者就2015年国内播出的古装剧对152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之后,将在本文中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一、大学生群体观看古装剧的现状
在大学这样一个人口密度高、信息交流迅速的场域中,大学生群体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同时也是新媒体的高频度使用者,大学期间有很多自由时间可供支配,很多学生经常观看一些热播的影视剧来调节生活。近年来,随着《宫》《步步惊心》《甄嬛传》的播出,古装剧掀起了一波热潮。根据2014年中传瑞智、新浪微博提供的数据,2014年古装剧电视平台的播出量占众多题材播出总量的12%,而在微博平台电视剧提及量前5名中有3部古装剧,占比60%。
在本次调查访问的152位大学生中,古装题材的电视剧最受大家欢迎,占比59.21%,有75位学生每天观看电视剧超过1小时,仅有18位学生没有看过2015年古装剧。其中82.23%的人会在日常生活中和朋友聊起剧情发展,有78.29%的人认为观看古装历史电视剧对处理现实生活事务是有所帮助的。
根据扬·阿斯曼对沟通记忆和文化记忆的区分,沟通记忆在人际的日常传播交往中产生,个体亲身经历,文化记忆通过一些固定下来的客观外化物比如图像、仪式等进行传递,个体并没有亲身经历过。因此笔者把古装剧对大学集体记忆的影响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对古装剧呈现的特定历史时期的集体记忆的考察,二是对大学生关于现实生活中某些观念的塑造或者强化。
二、古装剧呈现的特定历史时期的集体记忆
1.对于对历史记忆的传承作用
在对经典古装剧的构成要素的投票中,得票率最高的是剧情编排和演员演技。有88位学生表示不喜欢现在大多数古装剧,主要原因有“剧情雷同”、“演技不够、颜值来凑”、“架空历史”等。在本次调查中收视率最高的五部古装剧分别是《琅琊榜》《花千骨》《芈月传》《武媚娘传奇》和《活色生香》,其中有四部都改编自网络小说,首先收视率有一定的保障,其次,这几部剧的主角大都是当红明星,在青年群体中很受欢迎,再者,青春偶像剧里恩爱情仇的路数频频可见。问题在于,为什么在众多受访者不满的情况下这些电视剧仍然有这么高的收视率?据调查,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观众认为这些古装剧虽然剧情假大空演技不走心,但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可以在无聊的时候打发时间,另一类观众认为电视剧市场质量普遍低下,没有太多选择只能将就,这印证了传播效果研究中受众的态度和行为可能并不一致,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角度来看,古装剧拥有其它媒介或者活动都无法代替的满足功能。另外,有82.23%的大学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和家人朋友聊到剧情发展,因此笔者推测人际传播中的聊天谈资也是观看古装剧的原因之一。
任何一部古装剧的播出都会引发有关历史真实性的讨论,这里的历史真实是指通过考据推断出的在历史上确实存在的人物及事件。历史真实固然重要,但在过去主要以书面媒介保存下来的资料中,历史只是残章断句,只有通过小说、电视剧、电影等新兴媒介形式才能丰富灵动地得以传承,在这个过程中,历史真实和文学价值总是相互较劲,任何一种文化产品都是这二者博弈之后的呈现。极端的看法认为古装剧没有丝毫价值,因为很多人物或者事件都是捏造而来,但笔者认为这并不影响观众对于古装剧的欣赏。研究集体记忆的学者安格拉·开普勒融合了扬·阿斯曼提出的“沟通记忆”和“历史记忆”,他认为由于媒体事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一方面,当今社会里的日常回忆实践,已经越来越跟普遍的回忆媒体连接在一起了;另一方面,那些成为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深远影响力的回忆的载体,越来越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它们才能获得跨时空的影响[2]”,因此如果想让历史记忆跨越时空得以传播,只有借助新兴的媒介形式才能得以保存。另外,古装剧作为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大众文化产品,天生不具有学术的严肃性,不该用考究历史的严谨态度去对待。按照雷蒙·威廉斯对于文化的三种定义,“活文化是指特定时代和地方的文化,只有生活在那个时代和地方的人才能完全理解它[3]”,因此对于历史的考据也不可能还原绝对的历史真实,区别只在于还原程度。
2.妨碍对其他形式的历史记忆的了解
历史不可重现,而电视作为一种视听兼备的媒介,模糊了现实和虚拟的界限,观众会无意识地把自己幻想成电视剧中的男女主角,如真实地体验了当时的历史一般。剧中人物的装饰打扮、言行举止和建筑的结构陈设等都会成为历史记忆的标签,而一些编剧在对历史无知的情况下让很多物件、称谓玩儿起了随处可见的穿越,比如很多古装剧里的人物装扮是现代服饰的古装化,再比如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从朱元璋开始的,而任何涉及宣读圣旨情节的古装剧频频出现这样的套路。但是,根据文化研究学派的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不同的观众会根据自己不同的经验来对电视文本进行对抗式、协商式、霸权式解读。制作精良和粗制滥造的古装剧相比,观众对待前者的态度更为审慎,投入度更高,而后者由于制作粗糙会在很多方面给观众以虚假感的暗示,观众的态度也更加随意,因此精良的古装剧对于历史记忆的形成作用更为明显,营造了一个仿真的“当时”;其次,根据传播政治经济学者达拉斯·斯麦兹的受众商品论,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产品面向市场,观众作为商品被卖给广告主,因此观众的需求就尤为重要,为了迎合观众娱乐的需求,电视剧会生产大量准入门槛很低的产品来扩大市场,相比之下,书面媒介承载的更为考究的历史站在科学的立场,准入门槛较高,受众市场就相对较小。因此,古装剧可能会妨碍大学生投入时间和金钱成本更高的历史真实。调查发现,这个情况会随着年级的升高有所好转,参考史书史料的大四学生和研究生要比低年级学生的比率更高。
三、古装剧对于大学生关于现实生活观念的塑造或强化
据调查,有些受访者表示“一些古装剧更像是偶像剧,披着古装的皮囊演的是现代爱情的故事”,一些古装剧和当代偶像剧传递的价值观念相近,产生了一种跨越情境的似曾相识感。根据格伯纳的涵化理论,电视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制约、涵化或是培养了电视观众的现实观。
1.女性主义成功学
在本次调查中收视率最高的五部古装剧中,《花千骨》《芈月传》《武媚娘传奇》这三部剧都讲述了一个单纯天真的女主角经过种种磨难后登上权力巅峰的故事。这符合很多女性观众的口味,无论是社会的大环境还是大学的小环境都会让人进行联想,初出茅庐也是天真懵懂,不久就尝到了现实的残酷,按照流行的说法“杀不死你的,都能使你变得更强大”,传递出再多的困苦不过是走向权力巅峰的垫脚石的观念。《琅琊榜》主要是以男性的权谋机变为主线,因此在大学生中男女观看比率很相近,而其它四部以女性角色为主的古装剧女性的观看率远高于男性。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男权社会,女性处于依附和顺从的地位,古装剧通过对女性角色独立坚强的形象塑造,反映出现代社会中女性地位逐渐上升的态势。试想在封建教条的桎梏下,现代独立女性如果穿越到古代恐怕也命不久矣,而在很多古装剧中,这些拥有现代独立女性品质的角色都凭借着才貌兼备遇上风度翩翩的美男子,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作为一个革新人物而存在。但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的婚姻大都是父母包办,为了完成传宗接代的家族使命,男女双方结婚前可能面都没见过,两情相悦更是稀罕,爱情也是近代才被建构的一个概念,这些电视剧在传递着当代独立女性的价值观的同时,也给现代爱情增添了很多美好想象。
2.模糊两性差异
除了古装剧中的女性显得刚强以外,剧中的男性形象也有逐渐女性化的趋势,两性之间的形象差异变得模糊。比如《琅琊榜》里的梅长苏孱弱无力、多愁善感,《花千骨》里的白子画是一个白衣飘飘、优柔寡断,时常能引起女性的母爱和保护欲。这一方面反映了当下社会中两性差异逐渐减小,同时也使这种在过去被视为异常的现象被主流化收编,可以为大众所接受。在他们成为新一代偶像的同时,这些角色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众的审美观。
3.促进亚文化的发展
随着古装剧的热播,很多新词汇也日趋流行,比如“cp”、“好基友”等,用来形容高颜值的同性之间的暧昧关系,是对剧中关系亲密的同性的戏谑。投射到现实生活中的基腐文化,这些现象甚至成为一种时髦,通过调侃使得主流社会对基腐文化的接受度也更为普遍。更多亚文化的声音能通过影视媒体或者书面媒介的形式得到传播,在这个层面上,古装剧对于亚文化的发展和被主流文化的认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结 语
通过对古装剧文本内容的研究和对大学生群体的调查,本篇论文从两个方面探讨了古装剧对当代大学生集体记忆的影响。一方面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的集体记忆的呈现,尘封于卷册之中的历史只有经过大众媒体这种广为接受的传播方式才能继续保持生命力,但与此同时也会妨碍大学生对其他历史记忆形式的了解;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大学生的某些价值观念的塑造或强化,传递了女性主义成功学、对两性形象差异的弥合,同时也对对亚文化发展的起到了积极作用。
古装剧巧妙地连接了现在和过去,借由历史传递出当下主流价值观,也蕴含着作为一种引领新潮流的媒介潜力。
参考文献:
[1]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 (德)安格拉·开普勒.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A].见: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英)雷蒙德·威廉斯著.倪伟译.漫长的革命[M].上海:都市文化研究译丛,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