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瑶 张宇铮 何春耕
【摘 要】本文以数字时代我国非遗纪录片为研究对象,认为数字时代我国非遗纪录片对多姿多彩的表演艺术、丰富多样的传统工艺、异彩纷呈的民俗节庆等进行了精彩呈现,非遗纪录片在采用不同视点叙述非遗内容,运用数字技术增强表现效果等创作手法上富有创新。对数字时代非遗纪录片创作特征的研究,既为其创作发展提供经验,也为非遗文化传承扩大影响。
【关键词】数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题材纪录片;内容呈现;手法创新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课题《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数字时代我国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YJA760018)。
非物质文化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且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文艺艺术类、工艺技术类与节日仪式类传统文化事项。” 我国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留存下来的珍贵财富,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进入新世纪以来,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而且为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发展空间,如《故宫》(2005年)、《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年)等非遗纪录片的热播,使非遗文化被更多的观众熟知、接受,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顺时而迭的数字技术也使纪录片呈现形式与创作内容在不断发生转变,如3D扫描与重建、动画制作技术、网络高清技术以及动作捕捉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为非遗影像化与数字化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与方法,非遺文化所具有的传承意义成为了数字时代非遗纪录片创作所关注的重点。
一、追求非遗题材的多样化呈现
(一)多姿多彩的表演艺术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在时代更迭与历史发展中孕育出了多彩多姿的艺术形式。传统表演艺术类的非遗历史文化纪录片多以影像的方式呈现这些艺术形式的底蕴与艺术家们精湛的表演技艺以及其艺术修养。如由蒋樾和康健宁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京剧》(2013年),以影像技术展现“角儿”辈出、流派纷呈的背后故事。八一制片厂摄制完成的《四股弦》(2018年),以镜头聚焦四股弦,对其板腔体系进行诠释,呈现出四股弦唱腔典雅且内容通俗的特点,在表演形式上展现了四股弦塑造人物形象的多元性——或活泼生动,以京腔念白,真嗓吐词;或豪放高亢,用假嗓甩腔,通过不同的表演方式呈现出多样的艺术形态。
(二)丰富多样的传统工艺
我国的传统手艺在现代技术发展影响下尽管呈显出日渐衰落的趋势,但是非遗历史文化纪录片通过镜头语言对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书写让其有了更多的机会被人们了解认知,如由央视摄制的纪录片《留住手艺》(2012年),通过15集对不同题材的拍摄,展现了孔家“曹氏风筝”的制作故事、蔚县剪纸的雕刻时光、北京精美超群的金漆镶嵌等丰富多彩的各类传统手工艺制作流程,每一种手工艺都饱含着千百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与交流。
(三)异彩纷呈的民俗节庆
由广西电视台摄制完成的电视纪录片《中国白裤瑶》(2017年),以影像记录了现仅留存约3万人的南丹白裤瑶。白裤瑶的建筑、服饰及其婚丧习俗等都颇具特色,迄今为止仍保留着传统方式。白裤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中保留得最完整的一个族群,纯洁的白裤子成为白裤瑶民族象征符号。民族纪录片《纳顿风情》介绍了王家村里土族的纳顿节,在土族语言里纳顿意为玩耍开心,也有庙会庆祝丰收的寓意。民族传统节日不仅是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之展显,其也与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由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生命的礼仪》(2017年),较为详尽地讲述了甘肃肃南县裕固族所留存的礼仪,譬如幼童三岁时举行的剃头礼仪等。纪录片对民俗节庆的记录使之得到了更长久的留存,同时民俗元素的汇入也为非遗历史文化纪录片增添了浓厚的民俗性。
(四)独具特色的口头语言
非遗历史文化纪录片通过对口头语言的书写展现民族文化的语言源头。如在纪录片《额尔齐斯河畔的牧人》(2009年)中,以黎明之光沐洒连绵群山时传来哈萨克人以哈萨克语跪拜诵经的声音来展开叙述,全片用哈萨克语进行记录,描绘哈萨克族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内涵。湖南卫视摄制的纪录片《客家山歌》(2019年),记录了炎陵客家山歌的原始风貌,展现了客家人对生活的礼赞。如果说低唱浅吟是对文脉的传承,那么,高昂转调也是对文脉的相牵。又如《回荡千年的叹息——川江号子》,影片具体记录了长江流域的川江号子,洪流滚滚,他们是浪尖的勇者,歌声赫赫,他们是文脉的传承人,川江号子是船员们在险峻的条件下为了更便捷的沟通所流传下来的口头语言,是随环境应运而生的宝贵文化。
(五)魅力非凡的民间音乐
各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留下了风格迥异的古老民间音乐,成为我国非遗历史文化纪录片的重要拍摄题材。比如民族纪录片《五色风吹》(2010年)中,导演将镜头转向蒙古族的马头琴、壮族的啵咧、维吾尔族的艾杰克与汉族的琵琶与竹笛,将这五种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乐器组成一个乐队,名为五色风乐队,展现了不同民族音乐的独特与融合。纪录片《纳西之旅》将镜头聚焦纳西族,幽幽乐声,沁人心脾。影片通过大量纪实拍摄,诚恳真切地向观者呈现纳西古乐。纳西古乐起源于唐、宋、元时期中原的词牌、曲牌音乐,道教科仪音乐、洞经音乐及皇经音乐,相传为宋乐。到了近代,其所流传下来的只有源自于洞经音乐、词牌以及曲牌的那部分。纪录片《纳西之旅》的片头以一曲“清河老人”为切入点,娓娓哼唱这源流恒久的民族古曲,以纳西古乐为载体,尽展绚丽纷呈的纳西文化。
(六)身怀绝技的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人”视作其核心的活态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的创造与传承依托于“人”,传统表演、音乐以及口头传统语言的创作与传承者也是“人”。例如,介绍中国各地区文化遗产的纪录片栏目《拾遗保护》(2006年),以传承人的故事作为切入点,通过对传承人生活与故事的记录,展现贴合现实的细节,道出其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使观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更清晰的认知与理解。
二、强调主题思想的多角度表达
(一)体现时代变革对文化艺术的影响
时代精神体现社会发展的方向与潮流,是激励着民族奋发图强、努力拼搏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时代变革也影响文化艺术的发展与变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潍坊风筝扎制技艺,在城市雕塑设计中被黄震巧用,衍生出经典的城市雕塑作品《风临大地》,既标志着潍坊的文化取向,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纳入新时代的建筑之中,风筝扎制技艺与钢筋混凝土杂糅在一起,相互作用又彼此相衬,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相融的经典之作。中央电视台和江苏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昆曲六百年》(2007年),讲述了昆曲的前世今生、经典剧作由来,以影像方式为观众展示了昆曲背后的故事及重要历史事件对昆曲艺术产生的影响。
(二)表达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已由民间自发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举办元宵灯会,以让人民参与和感受传统节庆习俗的方式,宣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大型纪录片《传承》(2016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诠释不局限于对其文化价值与艺术内涵的呈现,而是彰显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的创新意识,例如为将民间文化引入高校,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设立“摆字龙灯”研创平台,通过培养传承人才让非遗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
(三)揭示民族文化形象的内涵价值
非遗是世代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态。非遗历史文化纪录片通过聚焦非遗,彰显了民族文化形象在非遗发展中的内涵价值。由天津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龙井茶》(2019年),通过对龙井茶发展背景的介绍,讲述了文人雅士与龙井茶结缘且为其作诗词的故事,增强了龙井茶工艺的文化价值。大型纪录片《我们的节日》(2012年),通过对春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诠释,向观者传递了中华传统美德,也展示出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四)采用多元视点聚焦非遗文化
纪录片的创作与其所处时代背景及技术条件息息相关,数字时代催生了大量在内容与形式上创新的纪录片,主要体现在其对视听语言的运用、影像表现技巧的丰富以及贴近时代发展的拍摄方式等方面的创新。
全媒体环境下,观众与作者的角色边界逐渐模糊,这催生了纪录片观者的参与心理和主体意识,纪录片所聚焦的视点也愈发多元。如何苦执导的纪录片《最后的棒棒》(2018年),讲述了山城重庆因其特殊地理环境而孕育出的一个特殊行业“棒棒军”。纪录片中棒棒的生活状态折射出老百姓对生活对自我的感悟。艺术家曹恺于2002年将史态纪录片与新闻片素材相融合,对其进行重新编排与剪辑完成了纪录片《六九年之夏》的制作,影片以个人视角回顾了1969年经历的事件。
传统纪录片一直以来依赖同期声与解说词的搭配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导演与摄制组退居幕后,向观者呈现非遗相对客观的传承过程,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者的情感共鸣。导演张景在纪录片《寻找手艺》(2017年)中用对话的方式完成摄制,让创作主体的自我情绪在影片中得以表达,通过富有情绪的镜头语言,使观者通过影片不仅可以了解非遗传承人真实的生活状态,也能间接地感知导演及摄制组在创作过程中的艰辛。其实,不论是影片创作者还是被拍摄者,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守护人。以不同的叙事方式、视点进行阐述,共同探讨非遗对象,呈现出非遗更丰富的内涵。
三、注重数字技术的“沉浸式”效果
传统非遗纪录片的表现方式主要为情景再现、以故事切入、口述历史和现场操作等四类。数字技术的出现给纪录片的制作带来了巨大变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完整的呈现。如大型纪录片《故宫》在讲述历史故事时,为给观者讲述三大殿惨遭焚毁时的情景,编导以特效的方式制作“大殿失火”场景,使观者能直接感受到此次燃火之大,以此更贴切地体会朱棣当时的心境。
VR的出现使纪录片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以VR镜头聚焦非遗文化,充分利用其“在场感”“沉浸式”“真实感”使被摄主体的呈现更为具象化,拉近了观者与非遗的距离,对其进行更为细腻的观察与感官体验。如VR纪录片《中国最后一个被发现的民族》(2017年),作者将镜头聚焦身处边远地区、总人口不到三万的基诺族,通过挖掘该族不为人知的民族文化,呼吁拯救基诺文明。相较于传统纪录片,VR纪录片增添了作品的独特性,其以全景观影体验与立体環绕声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
纪录片创作与摄影技术的进步是紧密相连的,微型摄影机的诞生与应用使纪录片创作不再依托于大型团队,前期拍摄完成后可以通过设备与电脑连接导入素材,直接进行非线性剪辑,个人可以独立完成影片制作。同时,微型摄影机的出现也丰富了影片细节,使纪录片的叙事视角有了更多样化的呈现。如湖南卫视摄制的《夜长沙》(2021年)中,为展示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甜酒的完整制作流程,其中的一步为将混合了酒曲的大米放入深窑中发酵,拍摄时发现深窑面积较小,仅够装下一人,若要摄影师与拍摄对象一同入窑几乎不可能。面对这样受限的拍摄环境,摄影团队巧妙运用微型摄影机完成拍摄。微型摄影机的使用可以帮助创作团队“无形”地进行画面捕捉,如《传承》(2015年)的前期摄制过程历时七个多月,为采集有效素材,摄影团队将微型摄影机安置在拍摄地点的各个角落,以捕捉更多有趣的画面。
数字摄影技术的发展促使纪录片拍摄由传统静态摄影逐步向全景式拍摄转变。2015年VR纪录片《锡拉德湾上的云》的问世正式拉开了以全景摄影技术进行纪录片创作的序幕。运用全景摄影技术的影像更能表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通过多方位的纪实影像向观者呈现非遗完整的样貌,使文化体验者因无法到现场体验非遗的缺憾得到弥补。例如纪录片《昆曲六百年》中,导演为更细致全面地展现《长生殿》《牡丹亭》等经典曲目,在创作过程中采用VR全景摄影技术,让观者得以全方位体验昆曲魅力。全景摄影技术的运用使纪录片的创作打破了以往的固定式画框呈现局限,观者可以自主选择观看某一方位的画面,拉近与画面的距离,感受与了解被拍摄对象所处的真实环境,通过沉浸式的观影丰富体验,达到用全景摄影技术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总之,我国非遗纪录片进入数字时代以来,以丰富多样的创作内容,揭示了民族文化形象的内涵价值,体现了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意义。其采用不同聚焦视点呈现非遗内容,以及运用数字摄影技术拍摄等创作手法,体现了我国非遗纪录片对历史发展与文化传承的成功探索。
参考文献:
[1]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83.
[2]张同道. 纪录片如何介入历史[N]. 人民日报,2016-09-16(008).
[3]张振东.访谈——电视纪录片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法[J].视听界,2000(03):10.
[4]桂清萍.中国人类学纪录片的发展探索[J].现代视听,2009(01):13.
(作者:何瑶,博士,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张宇铮,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何春耕,博士,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