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芳华
文化意识是内化于人心的一种思想行为习惯的准则。文化意识是多元的,包括文化的边界意识、交流意识、自信意识及发展意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育部 2020)。同时,文化意识的培养关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价值选择,会深刻影响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其能够准确区分中外文化差异,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文化发展的道路,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
世界文化丰富多彩,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伴随国际通用语言之一——英语的普及,学生对外国文化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发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大。因此,教师需要作出合理的课程编排,细化课堂模块,帮助学生正确区分中外文化,培养其文化边界意识。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1 Festival around the world介绍了众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俗文化,并且都与中国文化差异较大,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还可以提升他们对文化的兴趣。该文本结构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分为 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 六大部分,层层深入,以语言教学为根基,逐步向学生展现世界文化的奇异多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初步拥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并对文化产生基本的认知和理解;其次对班级作出合理的小组划分,主要以位置为依据,尽量让每个小组的人数基本保持一致,每个小组中的男女比例大致相当;最后说出讨论的主题,如“世界文化有没有相似的地方,为什么?”“相似的文化可以混为一谈吗?”“作为世界公民,我们可不可以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节日庆祝?”等,并留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保证他们可以充分发挥。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学生之间便有机会产生思维碰撞,这有助于增强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和广度,使其思考变得全面、客观。
比如,有的学生说:“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由于人类进化进程的相似性,是会有相似性的,如Unit 1课文中提到的‘Most ancient festivals would celebrate the end of cold weather’就证明了人们对节日的重视。在我国,春节有辞旧迎新之意;在西方国家,圣诞节同样有辞旧迎新的意思。虽然节日的形式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为了庆祝寒冬走向尾声,迎接温暖和煦的新的季节,这便是世界文化的相似性。然而,相似的文化并不是相等的文化,两者不可混为一谈。文化的相似是出于人类情感的相通,人类在发展进程中思维进步基本一致,因此,文化发展可能存在相似性。但是,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这又决定了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完全相同的,就像我们永远也无法找到两片一样的树叶……”还有的学生说:“既然文化具有相似性,那么我们可以简化节日,不需要再重复过,反正彼此是差不多的。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就如同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是自由的。”
这时,学生产生了意见分歧,就需要教师介入引导,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教师借助正文最后谈及的Spring festival在中国的地位——The most energetic and important,以及春节饱含的文化寄托——eat dumplings,fish and meat,对学生的争议作出指正:“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不仅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文化习俗带有浓重的中国情谊,而且大部分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都已经被申请收录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国文化不能被西方文化冲击。虽然我们对文化的选择可以是包容的,海纳百川,但是我们更应该守好本国的传统文化,形成文化的边界意识,让中国文化的地位坚如磐石。”
教师的讲解可以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从而使其形成较为成熟的文化观念。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理解了文化的丰富发展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吞并或者独尊,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并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欣赏世界文化的曼妙,培养了文化边界意识,拥有了心灵上的文化归属。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国家的文化逐渐进入我国,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文化不再是特定人群的专属,这也就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英语作为一门应用于跨文化交流的语言类学科,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普及世界文化,培养其文化交流意识(卢则跃 2022)。
文化交流是文化的共情。教师可以用英语的语言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汉语故事中的悲伤。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1的Reading and Writing中A sad love story一文时,教师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一人扮演李芳(Li Fang),另一人扮演胡金(Hu Jin),并且两个人都要依据原文编写内心独白,用英语剖析并表达文中两人的情绪波动。
扮演李芳的学生作答如下:
“Hi,I’m Li Fang,I prepared a gift on Qixi Festival and waited for my girlfriend,but she didn’t come.I waited for her for a long time.I was disheartened to see the story of the Niulang and the Zhinü.I thought that the relationship might not always have a good result,so I threw away the gift and decided to give up this relationship,but I didn’t expect my girlfriend was waiting for me.I met her,but found that I had lost the gift and lost the capital to love her.”
扮演胡金的学生作答如下:
“Hello,I’m Hu Jin.I had a lot of work today,but I remember that today is Qixi Festival,and I need to spend this holiday with my boyfriend,so I prepared a gift for him,arrived at the appointment place as soon as possible,I sent him a message,but he didn’t send a message back,I was very sad.”
七夕节背后的故事是悲凉的,学生用英语表述出来也一样令人叹息。教师作出点评:“不论是英语还是汉语,我们都能在悲伤的故事中体会到遗憾和失落的情绪。文中的李芳和胡金是一对拥有遗憾的恋人,这种低落的情绪我们在七夕节故事中也可以体会到,同样可以用英语表达出来,并用英语传递出同样的情绪体验,这就间接体现了跨文化交流的可行性。因此,我们需要怀有包容意识,接受语言教学,增强自身文化交流的能力。”
通过情境设定的方式,学生能更好地运用不同的语言理解情感和文化,彼此之间互相展示不同的见解,不仅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增强了文化交流兴趣。
文化自信是基于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兴发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中国文化的魅力,培养其文化自信意识。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1 Cultural heritage时,教师布置课堂任务:“简述你喜欢的世界文化遗产,并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如有的学生说:“The text introduces the Forbidden City,which is the most well preserved palace in China.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orbidden City shows the excellent housing construction ability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eople and is a treasure in the world culture.”还有的学生说:“The pyramids have been built for a long time,but they reflect the wisdom of the ancient Egyptian people.Today,they are still full of mystery,and the pyramids are very solid.This kind of large and detailed buildings are rare today.The construction of pyramids is admirable.”
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他们在文化遗产的解读上已经有了中外文化的选择倾向。其实,学生对文化的选择是没有对错之分的,选择仅仅代表个人的爱好与倾向。这时,教师不必急于点评,避免在文化意识的培养道路上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
教师邀请一位学生谈谈看法:“I like the Mogao Caves.This building is not only huge and beautiful,but also contains many Chinese classical books.The murals in the Mogao Caves are also exquisite and lifelike,with high artistic appreciation value.”
由于学生的回答通常是多元的,教师需要多听一听他们的回答,从而作出综合分析和考量。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先给予赞扬,再作出点评:“大家的回答非常精彩,都能准确、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通过大家的回答发现,在世界文化丰富多彩的情况下,更多的学生选择介绍我国的文化遗产,这不仅是因为对我国文化根深蒂固的喜爱,而且是因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强盛,数不胜数,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这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因此,我们不仅可以理解我国人更热爱我国文化,还能接受大家欣赏外国文化。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给予我们兼收并蓄的能力。这也源于我国的文化信仰是落落大方而非闭塞保守的。”
在文化大国的背景下,虽然学生的喜好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但是文化信仰危机等问题依旧存在。因此,教师需要传递更多的中国文化知识,让学生深入了解本国文化。这样,学生在面对新事物或者新的文化冲击时可以站稳脚跟,拥有文化自信的底气。
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学生理解了文化自信来源于自身对本土文化的接受程度,以及对外来文化的欣赏;教师传播了正确的文化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让他们在文化潮流的追求上做到不盲从、不跟风,借助我国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培养文化自信意识。
文化的走向通常是在相互交流与融合中得到创新发展的。文化的发展是动态平衡的走向,有利于保持文化永恒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思考文化发展之路,讨论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避免文化的固步自封,从而培养其文化发展意识。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1 Cultural Heritage中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一文时,教师让学生结合文章谈谈对文化保护的看法,以及文化的发展方式。学生需要采用即兴演讲的方式,稍事准备后上台演讲。在学生演讲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让他们及时作答。比如,有的学生的演讲迸发出深刻的思想:“Hello,everyone.I think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needs both protection and abandonment.For example,the protection of pyramids in the text is also focused on protection.At the same time,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can not be blindly confident,and needs to be protected by scientific means.Moreover,we cannot ignore the strength of professional cultural protection institutions,so that we can better protect culture by integrating multiple forces.”
这时,教师提问:“你虽然谈到了文化保护的问题,但是没有说出其发展,请你谈谈文化的发展方式。”由于对问题思考比较片面,学生短时间内无法作出较好的回答。于是,教师提问其他学生,得到如下 作 答:“Hello,I think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needs reasonable innovation.For example,the cultural creative works of the Forbidden City launched in China are a successful example.Cultur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to make culture closer to the life of modern people.Therefore,cultural development needs to be geared to the general public.”
最后,教师用更深刻的话语补充学生的答案:“大家在文化发展问题上想到了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这是很好的。但是,文化发展最重要的部分是‘谁来发展’这个问题。大家想过谁应该发展文化吗?”这时,有的学生说“是专业的文物工作者”“是研究人员”“是国际组织”等。教师需要坚定地告诉学生:“文化发展需要依靠每一位公民,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套自己的生活习惯,其中包括我国的饮食文化、礼仪文化、语言文化等,我们生活中的熟悉感其实就是多种文化的集合。”
因此,从细微处说,提高自身的素质就是在促进文化的更迭。从宏观上说,人们刻苦钻研出的文创产品、影视作品及重大国际赛事上的古典文化表演,都是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毕竟,文化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持之以恒。教师在教学生求真之余,还应解放其思想,倡导其积极参与文化发展建设。
通过即兴演讲,有助于学生关注中国文化,向内自省,增强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提升凝聚力;增强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审美价值,学会思辨,从而更好地培养文化发展意识(钱凯 2021)。
青年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坚实后盾,文化意识的培养意义深远。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化意识培养的要求,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容,通过知识延伸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文化意识。文化意识的培养还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鼓励、支持和引导,让学生在思想价值选择形成的过程中收获正确的文化思维辨别能力,形成自己的文化观,从而继往开来,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