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蓉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指出“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课堂教学是落实“双减”的主阵地。如何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智慧教育?如何使教育信息化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创新?如何进行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深度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前瞻理念引领下探索教育信息化课堂形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英语是一门国际性语言,在经济发展和语言交流中起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特别是偏远地区及农村地区面临许多挑战,复习课更是让人避而远之。为了构建高效课堂,很多地方不断学习先进地区的教学模式,传统的,高效的,各式各样,不论哪种教学模式,都需要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为“双减”赋能,促进英语复习课教学评价与管理显现独特魅力。
在日常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多媒体技术是为了取得预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唐顺凤 2007)。在现在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为了所谓的花样课堂,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如一堂课几十张幻灯片,幻灯片中涉及视频、音频、图片等,40分钟的课堂都在点击鼠标进行播放,虽然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但是效果一般,整堂课成了信息技术的展示。不管时代怎么进步,不管技术如何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是任何机器都替代不了的。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有别样的风采,语言的亲和力、眼神的交流、面部表情的互动,都可以更好地促进彼此的了解,取得很好的互动效果。教师和学生之间用英语沟通,正是学生身边最真实的语言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其听说能力的提高。
英语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只能对教学起到辅助作用。
信息技术的运用需要精准和高效。有时候教师会绞尽脑汁,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各种信息资源,在课件中过度追求形式化,如音频、视频、图片带来的视听效果,将一堂语言课变成图画课、音乐课、动画欣赏课,甚至是电影课,得不偿失。语言课要求互动与交流,实践性非常强,只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大量用英语进行交流,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和发展英语交际能力。
教材是教师教学生的工具,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为了方便教师更好地整合教材,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直观、形象,效率更高。因此,在初中英语复习课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入一定要能够有助于活化教材、整合教材。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复习课教学中,由于语言知识较多,课堂时间紧张,教师更多注重完成教学内容,将重点放在完成教学任务上,以单纯的“灌入式”为主,而学生更多是被动接收语言知识。这样的课堂忽视了和学生的语言交流,甚至违背了语言教学的初衷,仅仅是知识点的传授,至于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引导其主动参与和探究学习的活动,以及注重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都未涉及,因此不符合新课标对学生的培养要求。
信息技术运用的前提是协助教师优化传统的教学形式,克服传统课堂的弊端。比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使用翼课网辅助教学,因为翼课网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界面,创设既生动又形象的互动式语言学习环境,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实践活动,从而体现其学习主体地位,与新课标要求相吻合。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课堂必须遵守的标准之一。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应是“要教什么”,而应更多考虑如何创设学生可以融入的语言环境。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协助教师创设较真实的语言环境。目前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翼课网等都是很好的信息技术资源,尤其是翼课堂的互动性很强。
随着“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的实施,任何课堂和教学行为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学生更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应考虑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引领和引导作用。就课件而言,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根据新课标对该学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以教材的重、难点为引领。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学习的重、难点进行突破和巩固,同时避免对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占用大量时间翻阅课件。
第二,要符合该学段学生的学习水平、已有的知识建构,循序渐进,能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罗永青 2011)。对于英语教学而言,课件的使用更多是为学生创设仿真的语言环境,让其英语学习更高效。
下面,以外研版(2011课标)初中《英语》八年级(下)Module 6 Hobbies Unit 3 Language in use第三课时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通过“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导入课题,引起学生共鸣,活跃课堂气氛;利用逻辑板书,在结合思维导图复习知识后进行知识迁移。教师善于抓住教育契机,结合新政策,通过整合教材,采取单元整体教学,提取主题意义,并以主题意义句子为主线进行教材篇章的复习和提炼,人文价值明确;通过what、why、how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和评判,迁移到其兴趣爱好,以及在“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下如何管理时间,正确培养兴趣爱好,对个人兴趣爱好进行介绍并以小组海报形式展示;通过视频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深化,合理安排时间,并坚持进行兴趣爱好培养,帮助他们学习新技能,从而使其在不断学习中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堂课最大的亮点是教师熟练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翼课网,并利用数字化资源及信息技术相互整合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展开生动、有趣、高效的智慧课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各项学习活动。课前,教师让学生提前运用信息技术准备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图片或者英语小视频,既有效实施了学生活动,提高了其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又充分运用了电子白板的不同功能和翼课网,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传统的复习课从单词到句子,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本堂课教师充分运用思维导图,对模块单元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围绕what、why、how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知识的整合,引领他们进行思维的碰撞,使其能够将模块单元内容进行系统整合,结合收集的爱好、大卫(David)的个人写作爱好,提炼怎样描述一个人的爱好,从而实现单元整体输出。
在情感升华环节,教师利用音频技术,导入关于尼克(Nick)爱好的视频,虽然他没有手脚,但是一直面带微笑,完成了冲浪、骑马、足球、游泳等常人都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为之惊叹,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引发了思考,即在学习与生活中,应不怕困难,笑容以对,形成情感态度的共鸣。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情感态度的升华,也体现了本堂课的主题意义:爱好可以让人进步,让人学习各项新技能。
本堂课教师提前布置学生以小组形式,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个人爱好的小视频制作,以及照片等素材的收集。学生参与度高,作品形式多样,如有的小组带来阅读书籍,用英语介绍书籍相关信息,并号召同学进行课外阅读,既锻炼了口语,又展示了个人爱好;有的小组介绍足球,并说出最喜欢的足球运动员,既练习了人物介绍,又促进了英语学习综合化。同时,语言能力弱一点的学生在课堂上也有事可做。学生通过作品创造和展示将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进行艺术化处理。
教学的多样性评价是智慧课堂的重要环节。利用信息技术综合手段进行师评、互评、生评等评价活动,能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和探讨。本堂课学生用思维导图进行清晰总结归纳后,教师作出及时评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体验感,而且激发了其参与欲望。在小组作品展示中,学生相互提问和评价,促成了思维的碰撞。生生互评更能引起学生的相互认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
Sa:Since we have so much homework to do everyday,how often do you play football every week?How to manage your time?
Sb:...
Sa:I think you are good at manage your time and you know we should never give up when we do something.Your group did a good job!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相关软件对小组作品进行打分,提高了小组合作的竞争性,也活跃了复习课堂的氛围。
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英语课堂教学呢?在新课标引导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英语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改变对英语教学的传统认识,从根本上转变思想,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转变教学方式;其次要学会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科学、合理地开展智慧教学,准确把握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让信息技术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而不能喧宾夺主;最后要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展开相关评价活动,如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小组评价等,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而真正落实语言教学活动。总之,教学前要加强对教学内容和学情的研究,教学中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辅以信息技术,打造有趣、高效的英语复习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