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哲学意蕴

2023-05-13 01:41:29文吉昌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家庭成员家教美德

文吉昌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江苏 南京 21004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在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要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当中,“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1]。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现代化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对中华民族无数个小家庭的家庭文化和家庭文明的总结与弘扬。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直接关系到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的逻辑与方法,关系到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有效性和创新性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有很多论述,他强调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2]对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的学理分析可以明晰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相关概念表述和理论结构,可以呈现出新时代社会主义家风建设的价值导向与实践策略,推动新时代家庭美德与家庭文明的塑造,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家风建设直接关系社会风尚,是实现从小家到大家和谐发展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社会风气中的腐败现象不单纯是社会关系的问题,很多腐败现象也来源于家庭关系的断裂,是家庭腐败导致了社会腐败,家风不正导致了社风和官风不正。“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3]38。家庭从某种程度上看是一个复合概念,首先家庭强调了人生活的基本空间,多数情况下,人的生活都需要有一个家庭作为支撑,特别是在幼年时期,家庭成为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二个方面,家庭强调了人自身发展的社会关系,最基本的家庭关系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不论是家还是家庭,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来说,都提供了一种认知世界的伦理道德视角,如家庭夫妇之间呈现了恩爱的关系,父母对子女表现出关爱的关系,子女对长辈又表现出敬爱的关系。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石,人在家庭关系中所形成的信任感是其在社会关系中信任感的源头和雏形。因此,当家庭的伦理道德开始腐化败落时,家庭成员在社会关系中的信任感和道德感也会受到直接的影响。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中,比较频繁出现的术语是“情感认同”“家庭关系”等,比如,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能够将社会价值观念转化成家庭内部的道德情感,通过情感认同塑造价值认同,最终确立行为认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3]67“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体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在促进家庭和睦、亲人相爱、下一代健康成长、老年人老有所养等方面发挥优势、担起责任。”[3]70

从家庭文化关系的同质性和异质性两个角度来分析,家庭内部情感认同的基础是家庭成员具有相类似的情感结构,通过情感结构的“共振”促进了更加具体的知识认同与行为认同。从学术视角分析,“情感认同”和“家庭关系”互相融合发展,派生了以家庭为空间基础的“情感结构”,这种家庭情感结构是每一个家庭成长发展所形成的最小情感单位。家庭情感结构的形成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家庭规则,二是家庭成员的价值预期。家庭规则与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家训具有很大的重合性,家庭成员的价值预期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中表现为“个人梦”“家庭梦”和“国家梦”等。比如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用我们4亿多家庭、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4]家庭成员的价值预期更加具体地来看首先是事物和财产的分配,不同的家庭地位所享有的家庭物质资源和情感资源不同,不同的家庭成员也有不同的家庭分工。家长对节日的欢庆、解决日常问题所选择的手段和评价标准,以及对家庭成员陪伴的时长和频率都直接影响了整个家庭情感结构的塑造与发展。

通过家庭规则与家庭价值预期的互相作用,家庭情感结构逐渐稳固,其中最基本的家庭情感元素表现为“拥有感”,家庭中的子女,特别是在其幼年时代,这种拥有感极为强烈,认为家庭中所有的资源都归于自己所有,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都认同自己在家庭空间中所获得的爱与被爱、接受与被接受的情感。在夫妻家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等主流家庭形式中,拥有感表现得最为基础和直白;而在其他结构形式的家庭中,比如单亲家庭、隔代家庭、同居家庭、单身家庭等,家庭成员对拥有感的确定和获取也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家庭空间内部,每个人的拥有感不断确定并不断延续后,这种稳定的拥有感建构了整个家庭的情感支撑系统,家庭成员,不论是年长者还是年幼的孩子,都能够感受到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关爱与保护,这种情感系统从精神领域来看具有一种疗愈的功能,稳定的情感关系可以让家庭成员在家庭空间中表现得更加真实和放松。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要讲好家风故事,引导广大妇女发挥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营造家庭文明新风尚。”[5]

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可以看出,家风建设涉及到家教、家训、家国关系等多方面问题,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在于家庭空间是民族、国家空间的基本构成单位,家庭内部的和谐发展与社会和谐、国家和谐甚至与国际和谐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从学理上对相关论述进行解读可以发现“情感认同”、“家庭关系”与“情感结构”之间的关系,同时家庭内部的情感结构与家庭外部的情感结构也处于一种动态调试的发展机制中。家庭内部的情感结构与家庭成员直接相关的社会关系所具有的情感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也具有情感的共通性;家庭内部的情感结构与家庭外部复杂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各种社会情感结构,在相关成员的互相协作、交互的社会实践中,构建了一种情感的共通。如此一来,通过情感结构的交互发展,社会发展的主体,从个人到家庭再到社会和民族、国家,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实现了从小家到大家的情感共同体的生成与演变。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的温馨,家风的传承本质上也是对家庭情感的延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游子吟》等作品来强调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忘本、不能割断与家庭的真情。党员领导干部在顾全大局、顾全事业的同时,要为家庭的幸福美满做出努力。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的家。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就是要强调党员领导干部既要能够克己奉公,又能够兼顾家庭的美满,要把“三不腐”的政治要求与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家训建设相关联。通过严厉打击家风腐败,让公职人员形成“不敢腐”的工作心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内法规建设,让公职人员深刻领悟“不能腐”的内涵和要求;通过爱党、爱国、爱家等多方面的情感教育,使党员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过好家庭关、亲情关。可以看出,家风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党员领导干部对家庭的态度直接影响了个人的作风形象,反映了当事人的干事创业精神。家庭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后盾,培育积极向上的家风家训,可以巩固党员领导干部精神情感上的根据地。同时,党员领导干部也要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要让家庭的情感发展、家庭的思想共识与中国共产党的“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相统一,做到兼顾家庭情感培育的同时,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坚定立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重视家教家风,以身作则管好配偶、子女,本分做人、干净做事。”[6]

二、家庭美德是家庭文明的重要内容,促进了家庭情感与社会道德的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美德的论述有很多,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再次强调,要“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体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在促进家庭和睦、亲人相爱、下一代健康成长、老年人老有所养等方面发挥优势、担起责任。”[3]70在选拔干部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德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干部在这些方面都要过硬,最重要的是政治品德要过得硬。”[7]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中,家庭美德已经成为了家教、家风建设的基础性元素。家庭美德主要指家庭成员在不断调整成员关系时所形成的家庭内部的道德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在现实生活中包括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等基本的个人品德和社会道德,其目的在于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之中,通过家庭美德的熏陶,促使家庭成员与社会其他家庭成员和组织成员相处融洽。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家庭美德伴随着社会发展的变迁形成了很多新的变化,比如伴随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削弱,中国人的家族意识有所淡化,古代多个家庭通过祭拜相同祖先而形成血缘关系的共同体已经逐渐瓦解,族长的权力和家长的权力在近代中国家庭结构变迁的过程中,其决定性和唯一性已经被削弱了。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产生,多数发展中国家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都会带来家庭权力结构的改变,同时家庭规模变得越来越小。在家庭关系上,男女关系、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长辈与晚辈的关系都变得越来越民主化,在此基础上,家庭的权力结构的弱化导致家庭情感结构的社会效果逐渐凸显。最有代表性的现象就是男女之间可以自由恋爱,子女在继承财产时也实现了男女平等。情感纽带越来越多地代替了血缘纽带,权力结构逐渐由情感结构所代替,这是世界各国家庭变迁史的必经之路。有的学者对这种现象做了更加深入的分析,认为“人类家庭类型的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生育制度的家庭、生产制度的家庭和生活制度的家庭。家庭的功能有生育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情感功能,等等。”[8]近代以来,伴随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生育制度家庭和生产制度家庭的增长速度远落后于生活制度家庭的增长速度,家庭存在的意义不再是单纯的物质生产,不再是单纯的为了延续种族、部落和家族的血脉,更多地是为了提升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从某种程度上看,家庭美德是家庭情感与社会道德相互融合后的效果,从家庭成员的视角来看待社会问题,在家庭内部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符合外部环境的家庭情感,这种个人的社会情感显然没有社会民族情感一般的复杂,但是从这种个人的情感出发所形成的伦理关系以及伦理观念可以更加精准地用家庭美德来表述。家庭美德介于个人品德和社会道德之间,同时家庭美德突出了家庭成员在家庭情感的包围下所形成的一种审美特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在家庭伦理关系中,家庭成员继承了祖辈们流传下来的教诲和家训,塑造了整个家庭成员们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道德感官和美德感官也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最终构建了家庭美德的基本思想元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的审美问题也有着详细的论述,比如2021年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中强调“增强城乡审美韵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了“审美倾向”“审美观”“审美追求”“审美旨趣”等问题。在2021年以前,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提到“审美能力”“审美素养”“文艺审美”“审美情趣”等观念。这些审美的对象、审美的效果、审美的标准从某种程度来看都是在家庭教育的熏陶下形成的,或者说家教、家风在通过情感结构来形成家庭美学的过程中深刻影响了家庭成员的审美判断力。

家庭美德是家庭文化的基础,家庭美德的形成主要来自于情感的引导,而非单纯的道德教育。家庭作为最小的社会关系载体与空间,其内部运转的秩序并非社会运转秩序那样,按照人的理性思考来进行。家庭内部的生活秩序很多情况下受到家庭情感的影响,郭店楚简中《性自命出》这篇文献中就记载“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9]的言论,认为人们最开始想要接受和遵循某种道理时,是由于自己的内心情感与这种道理所带来的思想感受同频共振的原因,在懵懂原始的阶段,道德情感是理性价值的先导。在家庭文化中亦是如此,通过家庭情感的引导,社会道德与家庭成员的个人品德相融合,产生了家庭美德,形成了家庭成员审美价值的共有标准,这一过程在古代比较形象地被朱熹描写成“道心”与“人心”的融合。[10]当家庭成员将个人的情感结构与社会国家的情感结构相融时,个人主义受到集体主义的影响而逐渐削弱,家庭情感也开始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而形成了一种家庭政治,家庭内部的权威性和决定性也与社会普遍的评价标准相关,科学和常识成为家庭道德秩序的基础,家庭内部的情感结构在发挥了最基础的情感沟通、情感引导的作用后,被家庭的道德秩序和微观政治结构所代替。“情感”、“道德”和“政治”是家庭教育、家庭美德和家庭文明的基本元素,从情感到政治的转变也完成了微观家庭与宏观社会的交互融合。在整个过程中,家庭内部的情感结构更类似于传播结构,只要这种情感结构越稳定,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就越彻底,家庭伦理道德秩序的建构就越顺利,家庭美德与家庭文明就彰显得更加明晰。2022年6月在四川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11]

家庭美德的塑造,除了强调家庭审美判断力的提升之外,还要注重对建党百年过程中家庭美德的延续。这些美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建设的征程中所总结提炼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优良家庭美德。这些美德的培养和应用有助于调节家庭内部的夫妻关系、父母同子女的关系、兄弟姐妹的关系甚至是邻里关系等。从狭义层面来看,这些美德包括尊重人、爱护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邻里团结、和睦相处。从广义上来看,这些家庭美德还涵盖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等价值观念。不论是从狭义上还是从广义上进行总结和深化,家庭美德所需要的精神资源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类似,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也是符合人民至上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领域的高度凝练,既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时代性和人民性,又凸显了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所具备的传承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本质上就是在家庭空间中培育新时代的中华美德。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新时代的家教家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新时代的家风建设时多次提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蕴含核心价值理念,同时也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家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与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儒释道融合发展为特色,高僧道安曾经说过三教虽殊,劝善义一,指的是三种思想虽然表面上看各有特色,但是从劝人为善这个角度来理解儒释道精神则会发现他们的融合之处。儒家思想所强调的善来自于仁爱,通过对具有宗法制属性的家庭模式的理解,儒家思想强调人们要践行尊尊和亲亲的伦理规约。儒家评价善的价值体系也来自于仁爱,为了实现仁爱的境界,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杀身以成仁”,通过这种形式展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儒家所劝导的善念并非柔弱,却更显得刚强有力,表现出社会发展和家庭发展应有的道德力量,同时,儒家思想特别注重人们对这种善念的实践,《论语·卫灵公》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只有每个人都能从亲亲、尊尊的伦理约束中感受到孟子所阐述的恻隐之心和羞恶之心,人格的塑造才具备了最基础的条件,才能走在正确的人格塑造的道路上。

如果说儒家的家庭观强调家庭结构的稳定,家庭关系的和谐,邻里关系的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那么道家则是强调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长辈对晚辈的慈爱表现于保护并支持晚辈“自然”的发展。虽然在先秦时期,无为、好静、寡欲是道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但是在现当代,伴随道家家庭伦理观念的现代化转型,“自然”、“尊道”、“身教”等观念逐渐成为主流的教育理念。同时,道家在新时代所产生的另一种可以与儒家家庭观进行互补的思想就是价值审美体系。道家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生命成长的过程来看,人的生存发展本质上也是在效法天道。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便是希望人通过效法天道来进行社会实践,如此便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家风建设和家庭审美等活动中,无为而治强调更多的是一种“不言之教”,强调家庭中的长辈通过自身的行为来感化晚辈们认同并效仿家长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以自然为美、效法自然就是道家家庭审美教育的基本内容。与道家相比较,儒家的家庭教育审美体系的相关理论都是来自于周代的礼乐文明,《尚书·尧典》中就记载“人神以和”的思想,指明古代中国人通过各种礼乐活动来实现与神明的沟通。这种最基础的审美活动在漫长的演变中,与家庭的价值观塑造、教育观念的提升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儒家教育思想中就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家庭美育思想,道家与佛家的修身、修心、修命、修性等思想与儒家思想也有着共通性,即是以美修身、以美修心、以美修命、以美齐家。儒家和道家在家庭审美教育中一个突出了热情奔放中的自强不息,一个突出了慈让利人中的不言之教。在此基础上,佛家的家庭观也开始慢慢渗透到古代人的生活中。在古代家风的建设中,佛教思想在其盛行的隋唐时期,对家庭婚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古代人标志性的婚姻模式都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都是长辈经过深思熟虑后,为了整个家族荣誉的考虑替子女们做的选择。佛教文化的介入,也在传统的家庭责任和家庭义务中增加了感恩与报恩的因素,这种知恩图报的心态让家庭的发展更加具有情感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家庭观念并不只限于儒释道精神中的相关元素,《汉书》中记载先秦子学就有189家,以儒、墨、道、法、名、阴阳、名、杂、兵、医、农等为代表的先秦子学,以及后来的经史子集各种论著都为中华民族的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多个方面推动了家教和家风的建设,但从根源来看都是在培育家庭成员对善的认同和对美的认知。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个人的成长与审美价值批判能力的习得是完全融合的,各家各派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在家风建设的具体实践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家教内容、家庭情感、家庭审美融合发展的案例。比如诸葛亮创作以《诫子书》为家教内容,教育儿子能够淡泊名利,俭以养德,珍惜宝贵时间,提升自己的人格品性。诸葛亮晚年给他八岁的儿子写了这封信,不仅言辞恳切,而且诸葛亮自身也是在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感染整个家庭和家族,这就是将家教内容与家庭情感相融合。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家庭审美的主题更加接近于精忠报国、义利兼顾等思想。诸葛亮的家教和家风只是中华传统文化海量信息中的一个代表,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也产生了成千上万的优良家风案例,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到过的优良家风案例就包括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人。这些代表性的人物都是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战略的建设发展相融合,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抛头颅、洒热血。中华民族的家教、家风建设就是将内容、情感、审美等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情感来带动,通过内容来引导,通过塑造家庭审美来引导家庭美德朝着社会道德方向发展,引导家庭文明朝着社会文明的方向发展。

可以看出,家教内容、家庭情感、家庭审美是中华民族家风建设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家教内容的不断完善,整个家族的涵养、格调和气质都能够具象化地以家训的形式呈现出来。一个家庭的规训与这个家庭的整体品格有着直接的关系,孔子的《庭训》以及后来的《颜氏家训》《苏洵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经典家书和著作都是相关家庭家教内容的具体表现。修身养性、勤俭持家、忠孝廉悌、礼义廉耻等家教内容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教家风建设的主题。家教内容从哲学视角来看属于一种理性逻辑,是通过经验总结和思辨推导所形成的维系家族健康发展的思想理论与价值观念。而家庭情感则重点在于情绪,每个家庭成员都认为在家庭的空间范围内,自身的现实活动或精神活动都具有高度的自由性。而且通过情感结构的搭建,实现家庭内部成员在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情感认同要比互相占有的欲望更加具有持久性。家庭内部情感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家庭成员对彼此家庭角色的预设和评价,家教内容与家庭情感的交互发展过程即是家庭成员理性逻辑与个体情感之间的调试过程。在这种调试的过程中,不同的家庭形成了不同的家庭品格,有的家庭品格与主流意识形态相符,有的家庭品格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多次强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贯穿于家教、家风建设的全过程,要通过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引导,构建一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价值诉求的家庭文明。如此,在家教内容和家庭情感交互发展的过程中,家庭道德作为外部的评价标准被引入进来,并形成了校正家风的作用。在家风建设的过程中,家庭情感及其背后的家庭情感结构发挥了承上启下、融合内外的调节性作用,情感结构的具象化表现为仪式感,家庭情感结构从质变到量变的转化也塑造了多种形式的家庭仪式。每一场家庭仪式的完成都巩固或重塑了家庭的审美价值体系,新时代社会主义家风建设即是要通过情感共鸣来实现家庭审美价值与主流意识形态审美价值的融合发展。

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家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要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强调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推动家风建设,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风建设中的重要性,强调从家庭美德建设到家庭文明建设的发展逻辑,强调妇女在家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不仅是对中华民族5000年家风建设史的总结,同时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风建设提供了价值的引领和实践的指导。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有着深刻的学理基础和哲学意蕴,以情感结构作为主线可以简明、直白地呈现出家教内容与家庭道德之间的关系。新时代的家风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调试过程,家庭成员不断将家庭内部的情感认同与家庭外部的社会情感认同相匹配、相融合;同时家庭成员也不断将家风与社会风气相比照、相对应,促进了家庭情感与社会道德的融合。从小家到大家的融合发展是中华民族家国同构在新时代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情感结构的搭建,家庭成员塑造了家庭内部的政治结构与家庭审美的价值标准,这些价值观的塑造都与社会整体的意识形态审美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家风建设与社风、政风建设彼此融合又相得益彰。在百年变局下的新时代,中国的家风建设同社会发展的其他领域一样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将爱国主义思想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家教家风建设之中,才能有效地净化社会风气,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从“小家”的情感认同到“大家”的价值认同,家风家训的创新培育也能够让中华民族在家庭文明塑造的过程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中国的家庭文明样本。

猜你喜欢
家庭成员家教美德
诚实是美德
黄河之声(2022年2期)2022-06-22 08:44:30
家庭成员的排序 决定孩子的格局
海峡姐妹(2019年7期)2019-07-26 00:50:48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0
论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成员赴法勤工俭学之原因
湖湘论坛(2016年2期)2016-12-01 04:22:52
助人为乐是美德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老年人受家庭成员侵害维权体制改革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