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追认型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及法律效果*

2023-05-13 00:14
广东社会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债务人人民法院债权人

缪 宇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第1064条第1款规定了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形成的夫妻共同债务,即共意型夫妻共同债务,包括事前共意型夫妻共同债务和事后追认型夫妻共同债务。

在实践中,事后追认型夫妻共同债务规则主要适用于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负担大额合同债务的情形。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负担大额债务的,如果债务超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债权人亦无法证明债务用途,人民法院通常会考虑该债务是否构成事后追认型夫妻共同债务。配偶作为非举债方事后追认该大额债务的,该债务就成为夫妻共同债务;如果配偶事后拒绝追认,那么,该大额债务就只是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因此,“事后追认”适用于债务已经产生的情形,意味着配偶愿意成为既有债务的债务人。①参见李贝:《〈民法典〉夫妻债务认定规则中的“合意型共债”》,《交大法学》2021年第1期,第40页。从这个角度来看,事后追认型夫妻共同债务是由夫妻一方先负债、配偶再追认的债务。于是,夫妻一方与配偶负债的意思表示先后发出,不具有时空一致性。②参见刘征峰:《共同意思表示型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法学》2021年第11期,第118页。

配偶的事后追认,将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负担的债务转化为夫妻共同债务,降低了债权人无法获得完全清偿的风险。然而,围绕配偶的事后追认,司法实践存在较大分歧。首先,就事后追认的方式而言,大多数法院认为,事后追认既可以是明示,也可以是默示,如归还借款的行为。③参见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2020)皖民申3076号民事裁定书,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粤03民终12921号民事判决书。少数法院则认为,追认对配偶的利益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应当以明示方式作出。④参见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9)沪02 民终1177 号民事判决书,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粤03民终3767号民事判决书,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浙06民终3300号民事判决书。其次,就明示的事后追认而言,只要配偶表达了愿意还款的意愿,多数法院就倾向于认定配偶的承诺还款构成追认,比如面对债权人的履行请求而单方承诺还款、⑤参见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2019)闽民申2907号、(2021)闽民申1669号民事裁定书,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21)湘民申554号民事裁定书,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2023)甘民申166号民事裁定书。与举债的夫妻一方共同承诺还款或出具还款保证书、⑥参见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21)京03民终7035号民事判决书,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20)京02民终81号民事判决书。与债权人确认债务或者订立还款协议、⑦参见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20)粤民申3624号民事裁定书,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粤03民终20996号民事判决书,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浙01民初2195号民事判决书,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2022)吉01民终2466号民事判决书。与债权人达成以物抵债协议。⑧参见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21)黑民申1658号民事裁定书,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粤03民终12921号民事判决书,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川01民终7116号民事判决书。与此相对,少数法院主张,应当严格认定追认。具体来说,追认须清晰且不敷衍、⑨参见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川01 民终25665 号民事判决书,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闽02民终6297号民事判决书。指向具体的债务、⑩参见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粤01 民终3246 号民事判决书,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粤03民终21167号民事判决书。表明配偶以债务人的身份清偿债务。⑪参见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2020)桂民申4552 号民事裁定书,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粤01民终25099号民事判决书,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川01民终25862号民事判决书。因此,这些法院反对主流司法实践的立场,认为配偶参与协商还款、⑫参见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粤01 民终25099 号民事判决书,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川01民终9081号民事判决书,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苏05民终3860号民事判决书。确认债务金额、⑬参见山东省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2022)鲁07民终10373号民事判决书。同意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债务均不构成追认。⑭参见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苏01民终10147号民事判决书。最后,就默示的事后追认而言,多数法院将配偶偿还部分款项的行为认定为追认。①参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9)京民申3648 号民事裁定书,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20)黑民再104号民事裁定书,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2021)渝民申290号民事裁定书。配偶在承诺还款后确有还款行为的,法院一边倒地认定配偶已经追认。②参见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2020)皖民申3076号民事裁定书,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22)京01民终907号民事判决书,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20)沪02民申92号民事裁定书。少数法院则认为,配偶的一次小额还款、③参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21)京01民终8348号民事判决书,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23)京02民终5404号民事判决书,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粤01民终339号民事判决书,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粤03民终21365号民事判决书。代举债方还款均不构成追认。④参见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粤01民终339号、(2021)粤01民终25255号民事判决书,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川01民终18533号、(2022)川01民终679号民事判决书。有些法院甚至认为,即使配偶曾经多次还款,如果配偶偿还的款项仅占借款总额的一小部分,还款行为仍不构成追认。⑤参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22)京民申6134号民事裁定书,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22)京01民终8629号民事判决书,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川01民终18533号民事判决书。

总的来说,司法实践存在宽泛认定事后追认的立场,实际上以损害配偶利益为代价优待了债权人。因此,有必要结合司法实践的争议,在夫妻法定财产制框架下,从事后追认的认定及法律效果两个方面就事后追认型夫妻共同债务进行探讨。

在论证上,就事后追认型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而言,应当立足于《民法典》体系,运用体系化思维展开分析。就夫妻双方与债权人的外部关系而言,在婚姻家庭编没有特别规定时,可以适用《民法典》总则编和合同编的规定。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在婚姻家庭编内部另起炉灶,有助于实现婚姻家庭编实质回归的立法目标。

在逻辑上,本文首先界定事后追认的性质。事后追认型夫妻共同债务属于连带债务。对于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负担的大额债务,配偶的事后追认构成债务加入。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事后追认的法律效果,包括夫妻双方与债权人的外部关系、夫妻双方之间的内部关系。

二、事后追认的认定

事后追认的认定,首先取决于事后追认型夫妻共同债务的性质。在阐明事后追认型夫妻共同债务属于连带债务后,事后追认的性质之争即可迎刃而解。进而,配偶的表示或者还款行为是否构成事后追认,即可清晰地判断。

(一)事后追认型夫妻共同债务的类型

夫妻任何一方在婚后均可独立实施负担行为,无须事前取得另一方的同意。因此,夫妻一方非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以个人名义订立合同的,基于债的相对性,该合同的当事人为夫妻一方与相对人,不包括配偶。进而,除非债权人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的,基于该生效合同产生的债务是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倘若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不足以清偿个人债务,即使夫妻双方没有协商分割共有财产,人民法院也可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12条继续查封夫妻共同财产。配偶无法基于共有人身份排除人民法院强制执行。①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民申3819 号、(2017)最高法民申3915 号、(2018)最高法民申2802号、(2021)最高法民申2964号、(2021)最高法民申3331号民事裁定书。据此,债务人的个人财产不足以清偿其个人债务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执行债务人及其配偶共有的不动产并以一半价款受偿。②如《北京市法院执行工作规范》第539条,《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异议及执行异议之诉案件办理工作指引(二)》第23-24条,《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夫妻一方为债务人案件的相关问题解答》第1条。进而,夫妻一方个人债务的债权人,可就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及其对夫妻共同财产的一半份额受偿。③参见汪洋:《夫妻债务的基本类型、责任基础与责任财产》,《当代法学》2019年第3期,第57页。

夫妻一方非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以个人名义负担的合同之债,系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经过事后追认,配偶作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人对债权人负责。夫妻共同债务是多数人债务。由于多数债务人的形态通常包括按份债务、连带债务、协同债务、共同共有债务等类型,判断事后追认的性质,首先须分析事后追认型夫妻共同债务的类型。

《民法典》第1064条第1款事后追认的主体是夫妻一方,而相对人可以是举债的夫妻一方,但在实践中多为债权人。也就是说,事后追认主要适用于非举债方单独向债权人发出意思表示的情形。具体来说,夫妻一方非因家庭日常需要以个人名义负担合同之债后,只有配偶一方单独向债权人发出了追认的意思表示,举债的夫妻一方没有向债权人发出意思表示。在司法实践中,面对债权人的履行请求,如果举债方的配偶单方面承诺与举债方共同还款,或者与债权人订立还款协议,前者是单方法律行为,后者属于双方法律行为,但两者都无须举债方意思的介入。

基于上述分析,配偶的事后追认不能创设按份债务型夫妻共同债务。允许配偶通过事后追认创设按份债务型夫妻共同债务,意味着配偶可以不考虑夫妻一方的意思,直接变动夫妻一方既有债务的内容。准此,处于债务关系之外的第三人可以越过债务人,改变债之关系的内容。然而,除非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赋予第三人形成权,合同之债的变更原则上须由合同双方当事人为之。④MüKoBGB/Emmerich,9.Aufl.2022,BGB§311 Rn.2.承认配偶可以通过事后追认创设按份债务型夫妻共同债务,实质上赋予了配偶改变他人法律关系的权限,欠缺充分的理由。

配偶的事后追认也不能创设协同债务型夫妻共同债务。协同债务的特色在于,数个债务人必须共同协作才能向债权人提出全部给付,⑤Staudinger/Looschelders(2022)Vorbemerkungen zu BGB§§420–432,Rn.73.任何一个债务人都无法单独提出全部给付。⑥MüKoBGB/Heinemeyer,9.Aufl.2022,Vor.BGB§420,Rn.7.虽然数个债务人都可以提出一部分给付,但每个债务人的部分给付或者对债权人无意义,或者无法满足债权人部分给付利益。⑦Selb,Mehrheiten von Gläubigern und Schuldnern,1982,§9 I,S.189.只有经各个债务人提出的给付共同协作,债权人的给付利益才能实现。⑧Larenz,Lehrbuch des Schuldrechts,Bd.I,14.Aufl.,1987,§36 II c,S.630.据此,虽然协同债务是满足债权人同一给付利益的债务,但是债权人的给付利益不可分,从而不存在部分履行。然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夫妻共同债务通常是借款合同产生的金钱之债。金钱之债的清偿无须夫妻双方共同协作完成。任何一方部分履行金钱债务,均可部分地满足债权人的给付利益。故金钱债务不符合协同债务的特色,不可能成立协同债务。①Selb,a.a.O.,§9 I,S.189.如果夫妻一方通过合同负担的是非金钱债务,允许配偶通过事后追认将该债务转化为协同债务型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的给付就无法单独实现债权人的给付利益,从而债之内容发生变动。这一立场并不足采。

事后追认能否创设共同共有债务型夫妻共同债务,存在疑问。共同共有债务是全部共同共有人以共同共有财产负责的债务,同时各个共同共有人可能还需以个人财产对债务负责。②MüKoBGB/Heinemeyer,9.Aufl.2022,Vor.BGB§420,Rn.8.典型的共同共有债务是继承人共同体以遗产为限负责的遗产债务。因此,共同共有债务与连带债务不同:前者关注的不是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关系,而是债务人承担责任的责任财产范围,以债务人之间存在共同共有关系为前提,要求债务人共同协作以处分共同共有财产来清偿债务,实际上不是独立的多数人之债形态;③Staudinger/Looschelders(2022)Vorbemerkungen zu BGB§§420–432,Rn.72.后者着眼于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关系,每个债务人都独立负担提出全部给付的债务,但债权人仅能受领一次全部给付,从而将求偿不能的风险分配给债务人。

学界有观点认为,夫妻共同债务的责任财产范围限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和夫妻共同财产。④参见缪宇:《走出夫妻共同债务的误区》,《中外法学》2018年第1期,第264页。如果采纳这一立场,那么,夫妻共同债务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即夫妻双方以夫妻共同财产负责的共同共有债务、夫妻一方以个人财产负责的个人债务。于是,承认配偶的事后追认能产生共同共有债务型夫妻共同债务,意味着配偶的事后追认可以创设了一项新的债务,即夫妻双方以夫妻共同财产对债权人负责的共同共有债务。同时,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不受影响。

不过,这一路径可能有违私法自治原则。如前所述,配偶的事后追认,能够在夫妻一方未发出意思表示时创设夫妻共同债务。承认配偶的事后追认可以创设共同共有债务型夫妻共同债务,那么,在夫妻一方未发出意思表示时,配偶实际上是为自己和夫妻一方创设了债务。然而,理论上,第三人在没有通过意思表示亲自实施法律行为、没有经由他人代理时,不能基于法律行为享有权利、负担义务。⑤MüKoBGB/Emmerich,9.Aufl.2022,BGB§311 Rn.2.此时,不论将事后追认解释为配偶的单方行为还是配偶和债权人的双方法律行为,都会存在障碍。这是因为,单方法律行为一般只能为行为人而非他人创设债务,⑥参见崔建远、陈进:《债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年,第31页。而双方法律行为原则上不得为第三人创设债务。⑦MüKoBGB/Gottwald,9.Aufl.2022,BGB§328 Rn.263.尽管夫妻双方存在密切的联系,但在日常家事代理权之外继续突破债的相对性,赋予任何一方凭借自己的意思为另一方创设债务的权限,缺乏充分的正当性。实际上,承认配偶通过事后追认创设连带债务型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同样能就全部夫妻共同财产受偿。因此,无须承认事后追认能创设共同共有债务型夫妻共同债务。

既然事后追认不能创设按份债务、协同债务、共同共有债务型夫妻共同债务,那么,事后追认只能创设连带债务型夫妻共同债务。⑧参见冉克平:《论夫妻债务的清偿与执行规则》,《法学杂志》2021年第8期,第43页;薛启明:《夫妻财产和债务关系的解构与重构》,《法学论坛》2022年第1期,第84页。事后追认不会改变夫妻一方负担债务的内容,也不会为夫妻一方创设新的债务,同时还能创设配偶的债务,但债权人利益仅能获得一次满足。

连带债务由数个独立的债务组成,①Staudinger/Looschelders(2022)BGB§421,Rn.4.债权人与每个债务人之间都存在债权债务关系。②Medicus/Lorenz,Schuldrecht I,Allgemeiner Teil,22 Aufl.,2021,§66,Rn.11.将事后追认型夫妻共同债务界定为连带债务,那么,夫妻共同债务就是夫妻双方对债权人负担的两个独立债务,且这两个债务形成连带债务。经过配偶的追认,一方面,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对债权人负担的大额债务仍然存在,债务的内容没有因追认而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配偶对债权人独立负担了一项债务,在内容上与夫妻一方的债务相同。在此基础上,举债方的债务与配偶的债务成立连带债务,债权人的给付利益仅能获得一次满足。

(二)事后追认的性质

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负担大额债务的,债之关系存在于夫妻一方与债权人之间。作为债之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配偶通过意思表示为自己创设了独立的债务,进而与原债务人成为连带债务人。在法教义学上,能够实现这一法律效果的路径有二,即合同主体的增加、债务加入。

两种路径在法效果上略有不同。如果认为配偶通过事后追认增加了合同当事人,即配偶因事后追认成为合同当事人,那么,配偶与夫妻一方作为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共同对债权人承担连带债务。这意味着,配偶成为广义之债的当事人,不仅是连带债务人,还是连带债权人,甚至可以与夫妻一方共同行使基于合同所生的形成权。据此,配偶的法律地位与事前共意型夫妻共同债务中的配偶相同。与此相对,如果认为配偶通过事后追认产生债务加入,即并存的债务承担,那么,配偶就不是合同当事人,不享有合同项下的权利,但承担夫妻一方基于合同负担的狭义之债。

表面上来看,采纳第一种路径对配偶更为有利。然而,在配偶事后追认通常无须夫妻一方协助的背景下,采纳这一立场,有违反债的相对性、限制夫妻一方私法自治之嫌。

具体来说,如果允许配偶通过事后追认进入合同关系、与夫妻一方共同成为合同一方当事人,那么,在夫妻一方未发出意思表示的情况下,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范围扩张。然而,第三人作为一方当事人加入合同关系的,原则上需要债务人、债权人、第三人达成合意,且需要根据意思表示的解释规则,判断第三人是否应当取得合同项下的权利。③Erman/Röthel,BGB,16.Aufl.,2020,Vor§414 Rn.15.因此,不考虑夫妻一方甚至债权人的意思,承认事后追认的配偶成为合同的当事人,违反了债的相对性原理。

不仅如此,允许配偶通过事后追认进入合同关系,会限制夫妻一方的行为自由。依据夫妻共同财产推定规则,④参见胡康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释义》,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63—64页。夫妻一方通过债权人履行取得的财产被推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夫妻一方与债权人将合同债务约定为个人债务、以个人财产支付对价的除外。通过负担个人债务,夫妻任何一方都能以个人财产为对价取得个人财产,并自主处分个人财产,实现个人目的。倘若允许配偶通过追认成为合同当事人,那么,即使夫妻一方希望通过负担个人债务、以个人财产为对价取得个人财产,配偶仍可通过追认成为合同相对人。进而,除非夫妻双方另有约定,夫妻双方对该债权人的债权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经由债权人给付形成的财产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于是,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处理这一夫妻共同财产,不得由夫妻一方单独决定,而应由夫妻双方协商决定。夫妻一方以负担个人债务为代价取得个人财产,进而自由处分个人财产的目的就落空了。这无异于赋予了夫妻任何一方任意介入对方交易活动的权限,变相地限制了夫妻双方以个人财产参与民事活动、取得个人财产的自由。因此,配偶不能因事后追认而成为合同当事人。

准此,配偶的事后追认应当解释为债务加入。具体来说,事后追认只是创设了配偶对债权人的债务,配偶与夫妻一方对债权人负担连带债务,但夫妻一方的合同之债不受影响。进而,配偶不是合同当事人,不能享有夫妻一方基于合同享有的债权。配偶和夫妻一方向债权人承担债务没有顺位限制,也没有主从责任之分。据此,事后追认的意思表示属于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系配偶在知道夫妻一方所举债务的前提下自愿作为债务人与夫妻一方对债权人共同负责的意思,即配偶“在夫妻一方已经以个人名义向债务人借款后表示愿意与夫妻一方将上述债务作为夫妻共同债务共同偿还的意思表示。”①参见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2021)京0118民初1030号民事判决书。

根据《民法典》第552条,债务加入的方式包括第三人与债务人约定加入债务、第三人向债权人表示愿意加入债务两种方式。前一种方式主要表现为,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中将夫妻一方负担的大额个人债务约定为夫妻共同债务。②参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22)京01 民终5986 号民事判决书,辽宁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2022)辽06民终2159号民事判决书。后一种方式实际上是单方允诺式的债务加入。③参见肖俊:《债务加入的类型与结构——以民法典第552 条为出发点》,《东方法学》2020 年第6 期,第130页。此外,第三人还可以与债权人达成合意加入债务。④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执监37号执行裁定书。据此,配偶通过单方行为事后追认的,没有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无须得到债权人的同意,但债权人可以拒绝。此外,如果认为《民法典》第1064条第1款的“事后追认”限于配偶的单方行为,⑤参见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22)京02民终5359号民事判决书,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9)沪02民终1177号民事判决书。那么,配偶与债权人达成合意加入债务,就不属于事后追认,而是《民法典》第552条上的债务加入;如果认为《民法典》第1064条第1款的“事后追认”不限于配偶的单方法律行为,那么,配偶与债权人达成合意加入债务,仍属于事后追认。两种路径在法律效果上并无区分,均未损害夫妻一方的利益,无须得到夫妻一方的同意。不过,在司法实践中,配偶事后追认的认定难点主要是配偶通过单方行为实施的债务加入,即向债权人表示的单方允诺式债务加入。单方允诺式债务加入主要表现为,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订立合同负担债务后未能依约履行,基于债权人履行债务的请求,配偶单方以书面形式、口头形式等形式向债权人表示自己将清偿债务。

将事后追认界定为债务加入的优势有二。第一,立足于《民法典》体系,为事后追认型夫妻共同债务的产生提供正当性。配偶的事后追认时,通常没有夫妻一方意思的介入。将事后追认界定为债务加入,有助于解释为何配偶无须夫妻一方的协助即可创设夫妻双方的连带债务。同时,这一路径既不会违反债的相对性原理,也不会危及私法自治原则。第二,保护配偶利益。将事后追认界定为债务加入,依据《民法典》第552条,配偶可以在愿意承担的债务范围内负担连带债务。进而,配偶负担债务的范围取决于配偶债务加入的意思表示,不会因事后追认而无限度地承担连带债务。

(三)事后追认的具体判断

事后追认是创设债权债务关系的意思表示,因此,配偶明确将债务作为自己的债务承诺清偿的,如表示“我们”、“我夫妇”或“我”会偿还,①参见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9)沪01 民终15408 号民事判决书,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苏04民终3766号民事判决书,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苏09民终4463号民事判决书,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闽01民终3000号民事判决书。或者表示与举债的夫妻一方“一起承担”或“同甘共苦”,②参见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闽02 民终7411 号民事判决书,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川01民终17857号民事判决书。构成事后追认。不过,倘若配偶没有明示或默示的表示行为,如配偶利用自己的账户收取借款,就不存在意思表示,不构成事后追认。③参见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22)京02 民终5359 号民事判决书,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川01民终18723号民事判决书。在商事交易领域可能会存在不同。参见陈凌云:《夫妻共同债务认定规则中的伪命题:共同生产经营》,《当代法学》2020年第2期,第31页。其次,即使配偶有所表示,但是欠缺效果意思,比如,配偶向债权人表示对夫妻一方借款事实知情、愿意督促举债的夫妻一方还款、表示会安排举债的夫妻一方还款、参与还款的协商,也不构成事后追认。再次,事后追认的效果意思是在债权人和配偶之间发生债权债务关系。据此,如果配偶同意夫妻一方通过处分夫妻共同财产以清偿债务的,不构成事后追认。这是因为,同意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意思,是配偶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的共有人对夫妻一方实施处分行为的同意,仅具有物权法上的效果。

配偶向债权人表达了愿意清偿债务的意思,不一定构成事后追认。加入债务的第三人负担的债务在存续和履行上不具有从属性,④Staudinger/Rieble(2022)BGB§414,Rn.31.故配偶通过追认对债权人负担一项独立的债务,而非从属于夫妻一方的债务。据此,如果配偶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承诺,配偶在夫妻一方不能履行债务时会履行债务,即使债权人接受这一承诺,配偶也无须作为连带债务人负责。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35条,配偶负担的债务具有顺位性,表达的是作为一般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意思。⑤参见夏昊晗:《债务加入与保证之识别》,《法学家》2019年第6期,第107页。同样的,配偶事后为夫妻一方所举债务提供担保的,负担的是具有从属性的担保还款义务,不构成事后追认。

配偶自愿履行部分债务的行为,也不一定构成默示的债务加入。⑥参见冉克平:《夫妻财产制度的双重结构及其体系化释论》,《中国法学》2020年第6期,第78页。另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21)最高法民申2196号民事裁定书。作为债之关系外的第三人,配偶的自愿履行可能构成第三人代为履行。具体来说,配偶经过与夫妻一方协商,为了履行自己对夫妻一方负担的义务而向债权人部分履行的,配偶与夫妻一方构成履行承担。进而,配偶向债权人部分履行的,实际上是履行配偶对夫妻一方的债务。反之,配偶未经与夫妻一方协商,自愿对债权人部分履行的,构成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代为履行。⑦参见朱虎:《夫妻债务的具体类型和责任承担》,《法学评论》2019年第5期,第57页。据此,如果配偶清晰地表达了代夫妻一方或者帮夫妻一方清偿债务的意思,那么,配偶表达的是作为第三人为他人清偿债务的意思。

虽然《民法典》第524条第1款并未明确界定有合法利益第三人的范围,但学界多主张宽泛认定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⑧参见朱广新、谢鸿飞主编:《民法典评注·合同编通则(1)》(侯国跃教授执笔),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0年,490页。对此,有观点认为,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包括两类:(1)不履行会导致自己成为债权人强制执行对象的第三人;(2)不履行会导致自己对债务人享有的权利失去价值的第三人。①潮見佳男『新債権総論2』(信山社,2017年)98頁。配偶不仅是举债方的近亲属,而且还与举债方处于夫妻共同财产制之中,从而属于《民法典》第524条第1款的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具体来说,夫妻双方采法定财产制的,即使配偶拒绝为夫妻一方清偿后者的个人债务,债权人仍可就夫妻共同财产申请强制执行。因此,配偶属于上述第一类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据此,配偶享有代夫妻一方履行的权限,债权人不得拒绝配偶的依约履行,否则构成受领迟延。

在实践中,面对债权人的请求,配偶通常仅偿还部分款项。在这种情形,《民法典》第524条仍应适用。因此,第三人部分履行后,债权发生部分转移,②MüKoBGB/Krüger,9.Aufl.2022,BGB§268 Rn.12.同时第三人取得相应的担保权利等从权利。在受偿顺序上,第三人在清偿范围内承受的债权劣后于债权人未受清偿的债权,从而债权人利益不会受损。③参见陆家豪:《民法典第三人清偿代位制度的解释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第38页。这一立场也适用于第三人基于债权法定转移取得的担保权利。据此,债权附抵押权的,虽然第三人可以行使抵押权,但第三人的债权劣后于债权人就未受清偿部分债权受偿。④Staudinger/Bittner/Kolbe(2019)BGB§268,Rn.23.于是,配偶向债权人部分履行的,配偶与夫妻一方的内部关系适用《民法典》第524条第2款,但配偶的债权劣后于债权人的剩余债权受偿。

判断配偶的部分履行是否构成默示的债务加入,首先,应当借助意思表示解释规则,分析配偶是否具有为夫妻一方清偿债务的意思。第三人代为履行以第三人具有为他人清偿的意思为要,债权人对第三人不享有债权。就履行承担而言,根据债务人和承担人的约定,承担人对债务人负有清偿债务人对债权人所负债务的义务,债权人对承担人也不享有债权。⑤MüKoBGB/Gottwald,9.Aufl.2022,BGB§329 Rn.1.因此,第三人代为履行、履行承担与债务加入存在本质区别,不能一刀切地将配偶的部分履行认定为债务加入。只有在配偶表达了清偿自己债务的意思时,才能将配偶的部分履行认定为默示加入债务的意思表示。如果配偶在向债权人汇款转账时,明确表示自己系代替夫妻一方或根据夫妻一方的指示清偿夫妻一方的债务,没有表达出愿意作为债务人清偿债务的意思,或者配偶在转账后由债务人通知债权人,那么,配偶的汇款转账行为就不宜被认定为债务加入,而只是第三人代为履行。

其次,倘若无法经由意思表示的解释认定配偶具有加入债务并清偿自己债务的意思,基于下述理由,原则上应当推定配偶构成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代为履行。

第一,贯彻《民法典》夫妻共同债务规则的立法目的。《民法典》旨在通过贯彻“共债共签”理念反对优待债权人,引导大额债务的债权人在债务形成时加强事前风险防范,防止无辜的配偶“被负债”。⑥参见黄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读》,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0年,第116页。为了避免《民法典》第1064条的立法目的落空,应当防止事后追认规则的滥用,不宜将配偶的部分履行一刀切地认定为事后追认。

第二,平衡债权人和配偶的利益。对于债权人而言,配偶的事后追认属于无偿行为。即使将配偶的部分履行认定为代为履行,债权人的法律地位也不会比配偶拒绝追认时更差。而配偶一旦加入债务,就必须在愿意承担的范围内对债权人负责,此时,配偶的法律地位会劣于拒绝追认时配偶的法律地位。也就是说,债务加入的成立会使配偶蒙受不利,但债务加入即使不成立,债权人的法律地位亦不会恶化。就金钱债务的代为履行而言,债权人不会蒙受不利。因此,应当谨慎认定配偶的债务加入。实际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36条第3款,在难以认定第三人提供的承诺文件构成保证还是债务加入时,为了平衡债权人和第三人的利益,应当将承诺文件推定为保证。①参见刘贵祥:《民法典关于担保的几个重大问题》,《法律适用》2021年第1期,第14页。既然第三人出具书面文件提供担保在存疑时都无法被认定为债务加入,那么,第三人默示的还款行为在存疑时也不宜被认定为债务加入。于是,在存疑时,配偶作为第三人为夫妻一方个人债务的还款的行为不宜被认定为事后追认。夫妻关系或者夫妻共同财产制并非加重配偶责任、将配偶的还款行为推定为债务加入的理由。

第三,尊重信赖保护的基本原理。在配偶的意思无法确定时,以保护债权人的信赖为由将配偶的部分履行认定为事后追认,意味着按照债权人的信赖发生法律效果,即给予债权人积极的信赖保护。②参见杨代雄:《法律行为制度中的积极信赖保护》,《中外法学》2015年第5期,第1156页。然而,信赖保护原则上必须满足三项要件,即存在引起信赖的事由、对形成权利外观的可归责性、信赖值得保护。③Neuner,Allgemeiner des Bürgerlichen Rechts,13.Aufl.,2023,§10,Rn.83.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负担大额合同之债后,配偶事后知情并部分履行的,能否构成引起债权人信赖配偶追认的事由,存在疑问。对于债权人的信赖,事后知情的配偶也不存在可归责性。债权人信赖配偶事后追认的原因,通常是配偶的特殊身份而非配偶的履行行为。不过,基于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和家庭成员互帮互助的理念,配偶自愿履行部分债务的动机,更多地源于对夫妻一方的关照和支持,④参见李贝:《夫妻共同债务的立法困局与出路——以“新解释”为考察对象》,《东方法学》2019 年第1期,第106页。而非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对此,有法院指出,配偶与举债的夫妻一方“共同偿还案涉相应款项,属家庭成员共同承担生活困难的正常行为,符合中国传统的家庭理念”。⑤参见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2)辽02民再195号民事判决书。也就是说,配偶的身份不足以引起债权人对债务加入的信赖。实际上,信赖保护旨在保护交易安全、督促民事主体以诚实信用的方式行事。⑥Neuner,a.a.O.,§10,Rn.82.配偶的部分履行既未影响交易安全,又未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不足以为债权人提供信赖保护。

总之,在无法确定配偶具有清偿自己债务的意思时,配偶的部分履行不构成事后追认,而应被推定为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代为履行。

三、事后追认的效果

配偶事后追认的法律效果,可以从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两个角度来观察。外部关系,是指夫妻双方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这里仅讨论配偶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内部关系,是指夫妻间的债务分担关系。

(一)外部关系

经过配偶的事后追认,配偶在其愿意承担的债务范围内作为连带债务人对债权人负责。因此,如果配偶在事后追认时明确限定了其愿意承担债务的范围,那么,在这一范围内,配偶和夫妻一方对债权人承担连带债务。①参见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20)京03民终8701号民事判决书。如果配偶在事后追认时并未明确限定承担债务的范围,依据《民法典》第142条第1款的客观解释规则,应当认定配偶愿意在夫妻一方所举债务的全部范围内承担连带债务,从而配偶对债权人负担了与夫妻一方所举债务内容、范围和性质完全一致的债务。换言之,作为债务加入,事后追认在债之成立上具有从属性。②MüKoBGB/Heinemeyer,9.Aufl.2022,§421,Rn.36;Staudinger/Stürner(2020)Vorbemerkung zu BGB§§765 ff.,Rn.415.

配偶事后追认的效果,遵循债务加入的一般规则。在夫妻双方采法定财产制时,为了保护配偶的利益,避免债权人绕开夫妻一方就夫妻共同财产主张权利,在抗辩权和形成权两方面,配偶的法律地位与一般债务加入中的承担人有所不同。

就夫妻一方的抗辩而言,应当允许事后追认的配偶援引举债方对债权人的抗辩。原则上,加入债务的第三人只能援引债务人于债务加入时对债权人已享有的抗辩,但当事人另有约定除外。③参见夏昊晗:《债务加入法律适用的体系化思考》,《法律科学》2021年第3期,第170页。然而,如果禁止事后追认的配偶援引夫妻一方在追认后取得的抗辩,配偶就不得援引这些抗辩来对抗债权人。此时,即使夫妻一方在配偶追认后取得了抗辩,理性的债权人也不会请求夫妻一方清偿,而是直接向配偶请求履行,进而可以通过强制执行夫妻共同财产受偿。这意味着,虽然夫妻一方基于对债权人的抗辩无须以夫妻共同财产对债权人负责,但是,配偶却因无法援引抗辩而被迫对债权人负责。这无异于变相地要求夫妻一方仍应以夫妻共同财产负责,导致夫妻一方在追认后取得的抗辩失去意义。为了避免债权人因配偶的事后追认获得优待,应当肯定配偶亦可援引夫妻一方在追认后取得的抗辩。

就夫妻一方享有的形成权而言,由于配偶的事后追认只涉及狭义之债,事后追认的配偶不能取得夫妻一方基于广义之债而享有的形成权,尤其是影响广义之债效力的形成权,如夫妻一方基于意思表示瑕疵而享有的撤销权、基于债权人违约享有的解除权。④潮見佳男『新債権総論2』(信山社,2017年)505頁。夫妻一方行使撤销权导致合同消灭的,夫妻一方对债权人所负债务自始未产生,从而夫妻一方得对债权人的履行请求提出抗辩。配偶亦可援引这一抗辩。夫妻一方怠于行使撤销权的,为了避免债权人就夫妻共同财产受偿,配偶得类推《民法典》第702条在相应范围内拒绝债权人的履行请求。夫妻一方享有解除权的,亦适用上述撤销权行使的规则,从而,配偶可在相应范围内拒绝债权人的履行请求。

(二)内部关系

虽然配偶可以通过事后追认创设连带债务,但配偶与夫妻一方之间如何分担债务取决于双方的约定,尤其是债务加入的原因关系,不能直接适用《民法典》第519条。在夫妻双方没有约定时,应当考虑夫妻共同财产制规则来确定夫妻双方内部分担的份额。具体来说,应当考虑以债务是否用于满足夫妻共同利益为准,确定夫妻之间内部的分担份额,并赋予配偶补偿请求权。

夫妻共同财产是维持夫妻共同体的物质基础,旨在满足夫妻共同利益。为满足夫妻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债务,如日常家事型夫妻共同债务与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型夫妻共同债务,在夫妻双方的内部关系上最终也应当由夫妻共同财产分担。与此相对,事后追认型夫妻共同债务通常是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负担的大额债务。这一债务超出了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债权人也无法证明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夫妻共同生产经营。进而,对于事后追认型夫妻共同债务,在夫妻双方关于债务内部分担的诉讼中,如果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务用于满足夫妻共同利益,那么,配偶与夫妻一方分担债务。反之,在夫妻一方无法证明债务用于满足夫妻共同利益时,这一类债务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即使配偶已经追认,这一债务也不能当然地要求配偶以夫妻共同财产分担。因此,对于配偶而言,该债务未用于满足夫妻共同利益,仍为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据此,除非夫妻双方另有约定,在夫妻双方的内部关系上,该债务应按照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处理。①参见贺剑:《夫妻财产法的精神》,《法学》2020年第7期,第34页。

于是,就事后追认型夫妻共同债务而言,应当区分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即债务的对外清偿和内部承担,从而兼顾债权人的利益和配偶的利益。具体来说,在外部关系上,配偶的事后追认导致该债务成为连带债务。如果配偶在事后追认时并未明确限定承担债务的范围,债权人有权就全部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个人财产受偿。在内部关系上,应当根据债务的用途来确定夫妻双方之间分担的份额。如果无法证明该债务为夫妻共同利益所负,该债务按照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处理,应当终局地由夫妻一方单独负担。准此,在夫妻内部关系上,事后追认型夫妻共同债务仍由夫妻一方以个人财产和夫妻共同财产的一半承担,配偶的个人财产、对夫妻共同财产的份额不应对该债务负终局的责任。

进而,在夫妻双方没有约定的情形下,如果用于清偿债务的夫妻共同财产超过夫妻一方的一半份额,配偶可以请求夫妻一方在超过范围内以个人财产对夫妻共同财产作出补偿。在夫妻共同财产制终止、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夫妻一方应以个人财产对配偶作出补偿,或者根据超过的范围对夫妻一方少分夫妻共同财产。反之,配偶以个人财产清偿债务的,夫妻一方应当以个人财产对配偶进行补偿。配偶以夫妻共同财产、个人财产清偿债务的,如果用于清偿的夫妻共同财产超过夫妻一方的一半份额,夫妻一方依据上述规则按照不同财产的清偿比例负担补偿义务。当然,夫妻双方可以通过约定,对补偿义务作出不同安排。

结 论

根据夫妻共同债务产生的原因,可以将《民法典》第1064条规定的夫妻共同债务分为两类,即依性质形成的夫妻共同债务、依主观意思形成的夫妻共同债务。前者是按照客观标准、根据债务的用途认定的夫妻共同债务,包括日常家事型夫妻共同债务和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型夫妻共同债务。后者是指不考虑债务的用途、根据夫妻双方的共同意思表示形成的夫妻共同债务。事后追认型夫妻共同债务属于根据主观意思而形成的夫妻共同债务。

在外部关系上,配偶的事后追认是配偶作为债务人加入夫妻一方所负狭义之债的意思,从而在配偶和债权人之间创设债权债务关系。配偶自愿清偿夫妻一方的债务可能是事后追认,也可能是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代为履行。在运用意思表示的客观解释规则无法确定配偶具有事后追认的意思时,应当推定配偶的部分履行构成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代为履行。在内部关系上,除夫妻双方另有约定外,在不能证明债务用于满足夫妻共同利益时,该债务按照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处理,由引起债务的夫妻一方终局负责。配偶以个人财产和对夫妻共同财产的份额清偿债务的,对夫妻一方享有补偿请求权。

猜你喜欢
债务人人民法院债权人
沧州市运河区人民法院以党建促队建、促审判
主债务人对债权人有抵销权时保护保证人的两种模式及其选择
恶意串通与债权人撤销权解释论的三维意蕴
高邑县人民法院 7天成功调解17个案件
浅析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浅析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债权人放弃破产拍卖 玩具反斗城有望复活
安平县人民法院:知行合一践行“两学一做”
认缴出资制的问题与未来改进——以债权人保护为视角
以仲裁的视角看人民法院“审执分离”的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