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桥 汪水舟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讲述了从隋朝建立到五代十国的历史。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明确开通大运河的条件及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正确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了解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以及唐朝繁盛景象出现的原因;分析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笔者尝试通过单元主题教学突破以上难点。
一、明晰单元目标和学法指导
一方面,笔者结合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和学情确定了如下单元目标:研读文本,说出隋唐时期的重要史实,理清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列举隋唐经济、文化、民族政策、对外交往的成就,探究隋唐时代的特征;分享隋唐兴衰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启示。另一方面,笔者设计出以皇帝在位时间为主要线索的时间轴,引导学生理清隋唐的发展脉络,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角度归纳隋唐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各历史事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主题整合及实施
单元主题教学不仅要强调知识学习,更要对知识进行整合,教师要基于历史核心素养,依托教材整合知识要点,实施以主题活动为主的教学,以深化学生对新知的理解。笔者设计了不同的学习主题,每个主题整合的内容及活动设计与实施情况如下。
1.了解隋朝的创举及其在唐朝的发展与演变,强化时空观念素养
第1课《隋朝的兴亡》以隋朝的兴衰为线索,讲述了隋朝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开通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创建了影響深远的科举制度。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提及唐太宗平定全国后,大运河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科举制在唐朝得到继续发展和完善。教学中,笔者整合这两部分内容,设计了“了解隋朝的创举及其在唐朝的发展与演变”学习主题。该主题旨在让学生掌握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知道科举制度创立的史实,理解开创科举制的影响。为此,笔者设计了“设计出行方案”和“了解科举制度变迁”两项活动。
“设计出行方案”活动中,笔者出示问题情境:“隋朝时,一名家住余杭的考生要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请为他设计出行方案,并尝试绘制路线图。”学生结合题中的关键信息“隋朝”“余杭”“长安”,设计了书生李安从余杭到长安走运河赶考的出行方案。随后,笔者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大运河修建的目的、修建的时间、概况及示意图,重点回顾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等重要河段的名称及起始点。最后,笔者让学生绘制书生李安的出行路线图。学生绘制的出行路线如下:书生李安从余杭出发,坐船经过江南河到达江都,再经过邗沟、通济渠到达东都洛阳,休息一天后坐船通过广济渠到达长安。
“了解科举制度变迁”活动中,笔者出示唐朝周匡物的《及第谣》中的“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让学生分析这两句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材料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的科举选官制度;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让“进士科”逐渐成为重要的科目;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夯实了统治基础。
以上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帮助学生客观、准确地理解了史事,增强了学生的时空观念。
2.梳理唐朝发展历程及治国方略的调整,增强史料实证素养
史料实证是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唐朝的兴亡”(整合第2课、第5课内容)以时间顺序讲述唐朝的发展历程,涉及的重大事件有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盛世”、唐末藩镇割据等。该主题教学中,笔者重点引导学生梳理唐朝的发展历程及治国方略的调整,增强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活动中,笔者出示任务情境:结合史料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措施,分析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其对治国理政的启示。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分别从政治、经济、用人等方面梳理史料,得出:唐太宗在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减免刑罚,在经济上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在用人上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形成了“贞观之治”;武则天在政治上打击敌对官僚贵族,在经济上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措施,在用人上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形成了“贞观遗风”;唐玄宗在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在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在用人上选贤用能,重视官吏考核,形成了“开元盛世”。随后,笔者引导学生依据这些史料归纳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一是国家统一,统治者励精图治;二是重视发展生产;三是虚心纳谏,重用人才;四是注重减轻人民负担。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根据盛世出现的原因提炼其对治国理政的启示:政局稳定、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改善民生,以民为本;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任用。
以上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搜集史料,并在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加以运用,帮助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历史。
3.描述繁荣与开放的盛唐气象并分析原因,培养历史解释素养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和方法。它建立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能为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创造条件。“繁荣与开放的盛唐气象”(整合第3课、第4课内容)讲述了盛唐繁荣的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反映盛唐的文学成就、民族交往、对外交往的重大史实。该主题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小结盛唐气象”“盛唐出现的原因分析”两项活动,着重引导学生描述繁荣与开放的盛唐气象并分析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在“小结盛唐气象”环节,笔者出示图片《万国来朝》,引导学生小结盛唐气象。学生结合图片分析:繁华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著名的大都市,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快速发展;盛唐时期不仅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开放的时期,这个时期民族关系和睦,民族交融有新的发展;唐朝对外开放,中外交流频繁,许多国家派遣唐使来到中国等。笔者归纳:“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遣唐使是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既显示了中国对外友好的态度,也促进了中华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盛唐出现的原因分析”活动中,笔者出示一组唐诗,引导学生从中找出盛唐出现的原因。学生研读这组唐诗后,提炼出盛唐出现的原因,如从“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中发现“经济繁荣”;从“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发现“社会开放”;从“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中发现“民族交融”;从“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中发现“文化灿烂”。
以上教学,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诗文描述盛唐气象,并分析盛唐出现的原因,学生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客观、辩证地描述盛唐历史,揭示盛唐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强化了历史解释素养。
(作者单位:孝感市孝昌县小河中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