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在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3-05-11 05:28曾亦君张鹏炜杨思佳叶春红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10期
关键词:刮痧乳腺炎艾灸

曾亦君, 张鹏炜, 杨思佳, 叶春红, 李 力

(1.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 杭州, 311121;2.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治未病科, 浙江 杭州, 310015)

急性乳腺炎属于中医“乳痈”范畴,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是乳房部最常见的外科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多见于产后哺乳期妇女,发病率为2%~33%,尤以初产妇更为多见,好发于产后3~4 周[2-4]。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患侧乳房胀痛,局部红、肿、发热,有压痛性肿块,早期可有寒战、高热、脉搏增快等脓毒血症的表现,严重损害哺乳期妇女的身心健康。脓肿形成之前,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是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通过乳汁被婴幼儿摄入后,会导致其肠道功能失调,影响肠道微生态的正常建立[5-6],同时会增加婴幼儿过敏发生的风险[7]。

中医护理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医护理主要采用中药外敷、刮痧按摩、耳穴贴压、灸法、拔罐疗法、杵针疗法及中医综合护理等方法对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进行干预[8-9]。临床研究[10-12]发现,中医护理措施可以增强疏通经络和排乳止痛的功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促进疾病的转归。中医护理技术具有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且不影响母乳喂养等优点,在临床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就中医护理技术在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医护理在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中的应用。

1 中医学对急性乳腺炎的认识

中医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护的过程。急性乳腺炎属于中医乳痈的范畴,中医古籍对此病的论述颇多。乳痈这一病名首次记载于《针灸甲乙经》:“乳痈有热,三里主之”,并描述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刘涓子鬼遗方》中也有相关的记载:“乳痈又名妒乳、乳毒、吹乳、内吹、外吹、乳根痈等”。明代著作《寿世保元》中提出,“内吹”为怀孕期乳痈,“外吹”为哺乳期乳痈”。中医学上认为造成乳痈的原因主要有乳汁淤积、肝郁胃热和感受外邪。中医著作《济阴纲目》记载:“夫妒乳者,由新产后儿未能饮,至乳不泄,或乳胀,捏其汁不尽,皆令乳汁蓄结,与血气相搏,即壮热大渴引饮,牢强掣痛,手不得近是也”,阐明了乳汁淤积是造成乳痈的主要原因。由于乳头畸形、乳头破损和内陷,哺乳时因为疼痛而不能充分哺乳,乳汁产生量多而少饮,以上这些原因均可以导致乳汁淤滞,乳络不畅,进而形成痈肿。

肝郁胃热是导致乳痈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如《丹溪心法》记载:“乳房阳明所经,乳头厥阴所属,乳子之母,或厚味,或忿怒,以致气不流行,而窍不得通,汁不得出,阳明之血,热而化脓”,说明由于情志不畅而失于条达,产后饮食不节等原因,会造成肝气不舒,厥阴之气不行而失于疏泄,胃热壅滞,与阳明之热蕴结,以致经络阻塞,气血瘀滞进而成乳痈。

古代中医认为感受外邪也可引起乳痈,《疡科心得集》记载:“夫乳痈之所生,有因乳儿之时,偶尔贪睡,儿以口气吹之,使乳内之气不通,以致作痛,因循失治而成者”,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急性乳腺炎的发生与婴幼儿口中的热毒之气关系密切,婴幼儿含乳而睡会使口中的热毒之气侵入乳孔,导致乳管阻塞,进而形成乳痈。

2 中医护理技术在急性乳腺炎中的应用

目前,中医护理主要采用中药外敷、推拿手法、灸法、刮痧疗法、中医综合护理等方法对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更好的康复。

2.1 中药外敷

2.1.1 膏药外敷:膏药外敷是将中药材研为细末,并与各种不同的液体调制成糊状制剂,敷贴于一定的穴位或患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此法历史悠久,在《外科正宗》和《肘后备急方》等著作中均有关于膏药外敷治疗产妇乳痈的记载,后世在治疗急性乳腺炎的过程中也继承了传统的中医理念。目前认为中药外敷法的作用机制主要与经络腧穴学说和药物透皮吸收等有关[13-14]。陈昱君等[15]对治疗组在瓜蒌牛蒡汤化裁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消痈膏外敷治疗,具体方法为:将芙蓉叶、三棱、莪术、王不留行、大黄、黄柏、泽兰叶、黄芩、黄连各250 g,用凡士林调成20%的软膏涂于患乳,厚度5 mm,涂抹范围超过病变范围1 cm,1 次/d,连续治疗5 d,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患乳局部红肿的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韩晓霞等[9]和沈胡刚等[16]的研究结果表明,膏药外敷能够显著的改善急性乳腺炎患者的血清炎症指标,促进炎症因子的吸收,与朱雪琼等[17]的研究一致。但是并不是所有急性乳腺炎患者都适用膏药外敷,膏药外敷会导致部分患者产生接触性过敏反应,因此,在膏药外敷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如出现发痒、灼热、刺痛时应及时停止膏药外敷[18]。

2.1.2 中药溻渍:中药溻渍法属于中药外敷技术之一,是溻和渍两种中医特色外治方法的合称,溻是指将包含药液的纱布敷于患处,渍是指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之中,因两者往往同时进行,故合称为溻渍法。溻渍法在清代《理瀹骈文》已有记载:“熏蒸渫洗之能汗,凡病之宜发表者,皆可以此法”。此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作用机制主要为改善患乳的局部血液供应,改善微循环灌注,减轻患乳局部炎症反应,缓解疼痛[19]。石世华等[2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五味消毒饮合瓜蒌牛蒡汤中药加减方溻渍于患侧乳房,与对照组相比,中药溻渍疗法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满意且并发症少。中药溻渍属于经皮给药系统方法的一种,可以提高药物浓度,降低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21],但由于中药溻渍经常配合TDP 灯或烤灯照射,因此在治疗之前应该注意评估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皮肤敏感度,防止出现烫伤,同时也要监测过敏反应。

2.2 推拿手法

推拿属于中医外治的范畴,古称“按摩”、“按”、“乔摩”、“挢引”以及“案扤”。推拿手法是以术者的手或肢体其他部位,或者借用一定的器具以达到手功能的延伸,在患者体表上做规范性的动作,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推拿可以疏通乳腺导管、促进乳腺排空,同时改善乳房局部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促进炎症因子的吸收[22-24]。学者黄英[25]对39 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医者用拇指点按天溪、食窦、屋翳、膺窗、膻中、期门、内关、合谷、少泽穴等穴位,1次/d,3次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的常规西医处理。汪海燕等[26]对观察组采取中药内服加推拿手法治疗,持续治疗7 d 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推拿手法可以根据患者感受调整手法及力道,从而起到疏通乳腺导管,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手法操作是在患者体表进行的一种无创疗法,但是也存在着严格的禁忌症,如:急性软组织损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有出血倾向、身体特别虚弱等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注意评估[27]。

2.3 灸法

2.3.1 艾灸:艾灸疗法历史悠久,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将艾叶作为主要材料,在人体的腧穴或者病变部位进行热灼和熏烤,通过其药物及热刺激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实现疏经通络、温通气血、预防治病的一种手段[28-29]。艾灸的文献记载最早出现在《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30]。此法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护理中运用愈加广泛。学者王骏飞[31]的研究中对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艾灸治疗,具体方法为:连续服用两周的自拟排毒汤,同时选取曲池穴、乳根穴、合谷穴、阿是穴进行艾灸治疗,频率为1 次/d。结果表明,艾灸疗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此外,张金明[12]的研究同样显示,艾灸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具有明显的优势。艾灸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范围广泛,通过热力与药物的协同效应刺激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特定穴位,从而改善其乳房的症状,促进其康复。但是目前关于艾灸时间、操作方法及适宜的证型等未形成统一的规定,其临床应用的严谨性有待提高。

2.3.2 酒灸:酒灸亦是传统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即将药酒和具有一定疗效的中药有效结合,直接敷于穴位或病灶部位,达到治病和防未病的效果。酒灸是将酒、药、火三者结合在一起,通过皮肤迅速吸收药物,促进乳腺局部的炎症吸收,同时通过高温消毒杀菌的作用,防止了机体进一步的感染[32]。酒灸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虽不及艾灸广泛,但其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护理中依旧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学者李瑞红[33]用特制的中药药酒对观察组42 例患者的患部进行酒灸,其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两组患者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愈率要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哺乳不受影响,花费相对较低,患者更易接受。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关于酒灸干预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研究多为小样本研究,且酒灸时间与相关的观察指标尚缺乏统一的规范,无法为临床提供有力的支撑。

2.4 刮痧疗法

刮痧是借助特制的器具,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采用相应的手法在体表进行刮拭,以出现皮肤潮红,或红色粟粒状,或紫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斑、血泡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祛邪排毒、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特色外治技术。刮痧疗法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免疫抗炎系统,同时改善经络循行处的血液微循环[34-35]。如国内学者杨泽娟等[36]对治疗组26 例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刮痧干预,采用面刮法重点刮肿块结节区域,同时取双侧天宗、肩井、肝俞、胃俞、肩井穴由内向外刮,天宗、胃俞、肝俞结合点揉法均由上向下刮,干预后治疗组的疗效总体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疼痛缓解、肿物缩小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在发热及全身炎症控制上疗效相当。陈青云[37]的研究也显示,刮痧在急性乳腺炎患者的干预中疗效较高。刮痧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确切,但关于刮痧的时间、力度等操作规范和疗效未作出明确的界定。

2.5 中医综合护理

中医综合护理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在辨证施护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多种中医护理方法,如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中药外敷、推拿手法等多种中医护理方法联合应用,以达到疏通经脉及调节气血的作用。如黄荣等[38]在对照组中仅进行乳腺导管推拿,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药外敷干预,其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疼痛消退时间、硬结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白细胞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与刘师等[39]的研究结果一致:乳腺导管推拿联合中药外敷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可以提高疗效,改善临床指标。

此外,陈宏[11]等人对急性乳腺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手法按摩联合耳穴贴压的干预,干预疗程为3 d,结果显示,中医综合护理的方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学者陈府芳等[40]对观察组44 例患者在手法通乳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杵针辅助治疗,其研究表明,对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杵针联合手法通乳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转归。拔罐加耳穴压豆具有清热解毒、通络止痛、活血祛瘀的功效,张凤莲等[41]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拔罐联合耳穴压豆的干预,治疗6 d 后,治疗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在急性乳腺炎患者症状改善、炎症缓解及缩短疗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中医综合护理更加立足于患者的整体,亦是护理干预急性乳腺炎的未来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对中医联合作用机制以及结果论述方面不够完整。

3 小结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部最常见的外科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会诱发乳腺脓肿和化脓性乳腺炎,给哺乳期妇女带来了痛苦,不利于母乳喂养。WHO提出对于0~6 月龄婴儿应进行纯母乳喂养的建议,且随着国家三胎政策的开放,母乳喂养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42]。急性乳腺炎是影响母乳喂养常见原因之一[43],合理防治急性乳腺炎是临床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内容。

急性乳腺炎在脓肿形成之前,一般采取抗生素治疗,抗生素会对婴儿产生不利影响,影响母乳喂养。中医护理对于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采取中药外敷、推拿手法、灸法、刮痧疗法及中医综合护理等技术,同时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施护,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近年来,中医护理技术在治疗急性乳腺炎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中医护理技术具有操作方便、用时短、安全性高、见效快等优点,在临床应用越加广泛。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急性乳腺炎的防治,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常规指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且不影响母乳喂养[44]。中医护理技术在急性乳腺炎患者的防治中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刮痧乳腺炎艾灸
Understandings and misunderstandings of gua sha:A discus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multiculturalism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头痛不用愁 刮痧来解忧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牛的乳腺炎和乳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