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在幼儿教育领域发挥的作用也愈加丰富,教师不仅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创设适宜幼儿的基础学习环境,还能创新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让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幼儿的成长、发展规律,进而提升幼儿教育的效率。但是新媒体技术进入教育领域的时间相对较短,新媒体技术的很多功能还没有被开发出来,而且一些教师在应用新媒体技术的过程中还存在问题,这也是幼儿园教学优化的重点之一。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新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和现存问题,并总结在现阶段幼儿园教学中应用新媒体技术来提升教学品质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幼儿园;教学策略;优化提升
作者简介:陈伶俐(1987—),女,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同心实验幼儿园。
信息技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大众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改变了人们处理事情的方法。近几年,新媒体技术也在教育领域大放异彩,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启蒙的重要场所,幼儿教育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幼儿园要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开展教学。为此,幼儿园教师需要合理应用新媒体技术,尝试借此优化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同时构建园区与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大格局,让幼儿接受更加直观、真实的教育。
一、新媒体技术在促进幼儿教育质量提升中发挥的作用
(一)优化幼儿教育的教学模式
新媒体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具有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等特征。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时,教学的基础不再只是书本内容和语言表达,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图画、音乐和视频等,同时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互动平台。这样的教学革新不仅优化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让教学氛围更好,也可以充分满足幼儿成长、学习的感官体验需求,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探索和学习兴趣,对于开发幼儿智力、挖掘幼儿学习潜能有重要意义。
(二)丰富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
新媒体技术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跨空间性,二是资源共享,这使得幼儿教育的资源获取渠道和空间得到了拓展[1]。在课前或者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检索功能快速、精准地搜集教育信息,再利用新媒体技术的集成性将相关教育资源快速整理到一起。这样的信息搜集模式可以使得幼儿教育具有丰富的内容,教学活动会因此更加多姿多彩,教师也可以借助丰富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
(三)扩展幼儿教育的空间
应用新媒体技术时,幼儿园可以不再“孤军奋战”,而是联合家庭和社会,开展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这会使得幼儿园的教学模式逐渐朝“互联网+教育”和“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过渡,有利于幼儿园打造品牌特色,提高育人质量。
二、新媒体技术在辅助幼儿教育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优势逐渐被认可,许多教师开始习惯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幼儿教学中的抽象知识和道理直观、多角度地展示出来。但是,一些教师在应用新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采取了错误的方法,导致教学出现明显问题,下面笔者简单讨论一下这些问题。
(一)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喧宾夺主
一些教师发现新媒体技术的好处后,形成了对新媒体技术的过度依赖,在使用新媒体技术时直接套用线上的信息资源,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教学的盲目性较为突出。还有一些幼儿教师在教育的全过程都依靠新媒体技术,较少给幼儿真正动手参与实践的机会,这与幼儿的发展规律相悖,幼儿难以产生真切的体验[2]。在这样的课堂上,原本作为辅助教学工具的新媒体技术喧宾夺主,教育的质量难以真正提升。
(二)教师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
所谓信息素养,是指幼儿教师了解获取信息渠道、准确获取教学所需信息、结合教学目标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以及合理判断新媒体技术使用时机的素养。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大多数教师都具备基本的使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但是在面对突发技术问题和需要优化课件等情况时,一些教师便束手无策了,这样的现象体现了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参差不齐。
(三)幼儿与新媒体技术的交互有时流于形式
还有一些教师使用新媒体技术后,教学质量并没有显著提升,这不是因为他们的信息素养低,而是因为他们对交互的理解存在偏差。幼儿与新媒体技术之间的交互,实际上是幼儿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交互,新媒体技术是交互的桥梁,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转换,让幼儿快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幼儿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这些教师以为只要让幼儿与新媒体技术进行互动就完成任务了,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只是通过新媒体技术简单地触碰了教学内容,没有与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深入的交互,这样的互动是流于形式的,不利于激发幼儿自主性、强化幼儿学习体验。
(四)幼儿园的硬件设施不完善
目前,仍有部分幼儿园没有电子教室,与新媒体技术相关的硬件设施也不完善,这也导致幼儿教师难以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更加豐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三、新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一)新媒体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能力是幼儿阶段需要培养的基础能力,它不仅是幼儿日常交际需要用到的基础能力,也是幼儿进行其他领域学习的基础。在幼儿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语言情境的创设是重中之重,只有真实的语言情境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应用方法,顺利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和对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力。
在应用新媒体技术时,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直观地展示语言情境,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交际氛围,激发幼儿说的欲望,培养幼儿“敢说”的勇气,让幼儿“喜欢说”[3]。
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很重要,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创设富有想象力且贴近真实的情境,以有效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介绍冬季的特点时,引导幼儿观察小猫、小狗、小鸭子、小鸡、大象等动物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又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小朋友在家压断发卡的视频,然后引导幼儿观察这个发卡的形状,鼓励他们发现这个发卡的更多用途。由于半截发卡侧放像月牙、平放像小船,幼儿可能会想到将断掉的发卡粘在纸上作画。
(二)新媒体技术在艺术教学中的应用
“人之初,性本善”,幼儿有着纯洁、美好的心灵,他们也对美的事物充满好奇和向往,培养幼儿对美的认知、帮助幼儿初步树立审美意识和观念是教师身为“灵魂工程师”的职责。艺术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审美培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升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幼儿体验美、感受美的主要方式。新时期的幼儿艺术教育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让幼儿园艺术教学更生动、更多元[4]。
比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让幼儿深入感受多彩的颜色。教师可以利用希沃白板展示图片,播放与春天有关的儿歌,创设“春天来了”这一情境,然后让幼儿自己选择颜色,利用白板的调色功能为春天“穿”上漂亮的衣服。这种新媒体交互式美术和音乐教学,可以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感受春意盎然的自然美景和生命之美,而且幼兒在用小手绘画的过程中,对色彩之美会有较为准确的认知。
(三)新媒体技术在健康教学中的应用
良好的身体状态、愉悦的情绪、强健的身体素质、协调的身体机能是幼儿身体和精神健康发展的表现,为此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基础的生活技能。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有时他们会不愿配合教师的健康教学和管理,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有趣的教育资源,借鉴他人的教育方法,以提高教学引导的有效性[5]。
比如在引导幼儿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时,教师可能发现书本上的图片对幼儿的吸引力不够大,幼儿也难以根据图片展示的内容快速掌握刷牙方法。这时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共享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播放幼儿喜欢且思路清晰的教学视频,并准备一个大鳄鱼玩具,在播放视频的同时进行同步展示。为了强化幼儿对正确刷牙方法的记忆,教师也可以在新媒体平台检索与刷牙方法有关的儿歌或者顺口溜,在课堂上和幼儿一起学习这些儿歌或者顺口溜。
四、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要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幼儿园要构建完善的信息素养提升机制,教师自身也要通过多途径进行自主学习。
在开展信息素养培训时,幼儿园管理者需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深化教师对新媒体技术认知的同时,帮助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具体来说,幼儿园管理者一方面应让教师明白自己在教学中可以应用哪些新媒体技术,了解微课、交互白板、共育平台(掌通家园等)等的功能、使用方法,认识到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园教学的优势和重要性等[6];另一方面要提供实践的平台,让教师通过自己的尝试积累实践经验,从而在教学中更加有效地使用新媒体技术。
教师的自我提升应在培训的基础上进行,培训可以让教师明确自我学习的方向,但培训之后教师也要继续进行自主学习,以切实提升自己。此外,教师还要通过不断尝试来获取更多改善信息化教学策略的方法。比如在培训中,教师可能学习了如何在各种新媒体平台检索所需教学资源,在培训后,教师应当利用课余时间,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自己到各新媒体平台进行检索实践,从而真切地了解新媒体技术的便捷,掌握合理应用新媒体技术的方法,这样教师的信息素养才会真正提升。
(二)着力构建高效的家园共育模式
在构建家园共育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遇到的最大困难往往是无法与家长进行高质量互动,还有就是一部分家长的教育意识薄弱,教育观念过于传统[7]。目前,许多幼儿园与家长的互动是借助微信或者掌通家园等新媒体平台完成的,但是一些幼儿园及教师仅仅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通知,这样的互动模式显然不够高效。要解决这一问题,幼儿园管理者及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新媒体平台的各项功能,与家长进行高效互动。
以掌通家园这一新媒体平台为例,这是一款集成性非常强的家园共育平台,教师可以借助该平台发布亲子任务、展示幼儿园食谱、发布活动安排、分享新型教育理念、登记生病幼儿的用药情况等,还可以利用幼儿健康监测系统,让家长通过移动智能设备了解幼儿的一日生活状态。但教师需要在此之前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积极使用该新媒体平台与教师、幼儿园沟通,以构建高效家园共育模式。
结语
总而言之,要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教师还需要把握好时机,灵活选择使用方式,让新媒体技术的资源共享、拓展空间、直观化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幼儿教师也要重视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结合幼儿的发展现状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为幼儿的学习、探索提供适宜的环境,为其成长、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红玲.“互联网+”环境下新媒体辅助幼儿园教学的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2(12):59-61.
[2]秦宁.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园教学的现状分析[J].艺术科技,2018,31(01):39.
[3]李巧英.新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22(01):117-119.
[4]全秀春.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实现美术教学游戏化[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z1):286-287.
[5]周晓莹.浅析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幼儿园主题教学效率[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29):112.
[6]孙蓓.新媒体技术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5):220-221.
[7]韦秋利.新媒体技术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界,2020(1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