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玲芳
“双减”政策呼唤教育回归学校主阵地,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趋势。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级中学依托12年来在科技与教育融合发展上的探索和创新经验,探索出“1+5+X”智慧教育行动方案。
1个“大脑”中心
作为全国信息化教育理事单位、教育部首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学校、首批浙江省现代化学校,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搭建教育数字基座,建设“大脑”中心,服务高质量育人。其顶层架构是1个中心和3个子系统,即高桥大脑指挥中心,教学生态数智系统、校园管理安全系统和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教师基于数据针对性地教,学生基于自我画像个性化地学,共同塑造了智慧教育新生態。
5大学习场景
课堂教学:推进深度学习,打造高效课堂。深度学习不只有知识难度的增加,还有学习欲望的提升。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开展探究性学习。学校以课堂为主阵地,整合智慧校园教学资源,积极探索智慧教学应用模式,分析教学数据,深入挖掘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客观有效的解决方案。学校还建构了基于个性化表现的课堂组织新样态,以“预习与评估—多元交互学习—分层培养”为基本框架,帮助师生解决在学习、科研、管理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
作业管理:严控作业数量,丰富作业类型。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学校作业管理系统,重点关注两个环节。一是作业设计方面,研制校本作业,提升作业品质,充分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要;强化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激励新型作业研究,如科学小实验、英语趣配音、项目式学习等。二是作业管控方面,建立规章制度,设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同时开展作业备案并控制作业时间。此外,学校优化作业反馈机制,提升管理深度。以此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创意思维等方面的提升,保证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学习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凸显五育并举。采用多元化的主体和过程性评价方式,探索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挖掘并发展每个学生的才能。评价内容与课程内容相对接,不仅包括各学科的学业结果和表现,还包括选修课程或活动的“实证材料”。评价指标以育人目标和核心素养为基础,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行为作为观测指标。采用不同的评价维度,包括“底线式”评价、“活动过程性记录+研究性成果”评价等。此外,让每个学生站在舞台中央,通过每月一期的课程实施展示活动呈现他们的才能。
课后服务:应托尽托,个性化服务。学校结合“全面抓、抓全面”的办学特色,推出个性化的课后服务,包括基础托管、阅读和运动、拓展课程等服务内容,旨在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基础托管服务方面,确保学生完成作业,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以及线上线下的答疑指导;阅读和运动方面,重点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和阅读能力;拓展课程方面,推进五育融合,综合考量有想法的教师、有特长的家长、高水平的专家、有意愿的学生,研发并开设丰富的拓展课程,提升学生体质、审美水平和品德修养:开设了60门课程,涵盖各个领域,比如德语、少年理财、赛艇、足球、3D建模、人工智能等,旨在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师生打造教与学的生态乐园。
家长学院:携手共建,开创家校共育新路径。家长学院提供线上和线下的全方位培训课程,帮助家长更好地履行育儿职责,如亲子共读的要点等。同时,阶段性收集家长调查问卷,依据反馈结果完善学校教育。
X个服务对象
“X”代表每一个学生。学校期望通过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为每个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成长路径。如不断深化“二自三发展”的育人模式,即引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面向全体,注重全面发展;尊重差异,鼓励个性发展;激发内在需求,促进主动发展。
责任编辑:王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