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波 汪科
调研性督导因其主题突出、形式新颖、特色明显,越来越受到督导部门和基层学校的欢迎。结合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近期组织的新一轮调研性督导,本文对调研性督导作出如下分析。
调研性督导的基本流程
确定调研主题。督导组根据区域特色、学校需求、教育形势、社会焦点等情况,选定6所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被督学校,并结合它们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现状拟定调研主题。
学校总结梳理。被督学校对照调研主题和《龙华区专职督学调研性督导指标体系表》,梳理近年的办学情况,整理档案资料,形成自评报告。
督学入校调研。督导组深入被督学校,通过听汇报、观课、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各校办学特色,并围绕督导主题,充分听取学校、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开展座谈交流。督导组组织被督学校校长、挂牌责任督学、集团化办学或本片区相关学校校长,讨论重点议题。
形成督导报告。督导组为每所被督学校撰写调研报告,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提炼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调研性督导的创新之处
督导目的不同。传统督导,往往聚焦一所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调研性督导关注的则是一类学校普遍面临的发展性主题。
督导方式不同。传统督导,多是对照指标找问题与短板,被督学校往往刻意隐瞒问题、展示亮点。而调研性督导是围绕主题寻求经验和思考,学校不需刻意准备,减轻了工作压力。
督导关系不同。传统督导,督学与被督学校是“督”与“被督”的关系。而调研性督导,学校、教师、专家、学者是一个发展共同体。
结果运用不同。传统督导,强调问题的整改,促进学校提升。调研性督导是将调研报告中的意见和建议当作决策依据,为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参考。
督导主题的确立
立足区域特色,体现系统性。2017年以来,龙华区以“积极教育”理念为引领,开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局面。但如何将“积极教育”落实到学校、细化到教师、作用到学生,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本轮调研性督导的一大主题就是“如何落实积极教育”,并以A实验学校为样本,组织实验系列学校共同探讨如何将学校发展与区域理念结合,真正落实“积极教育”理念。
着眼学校需求,发挥指导性。本轮调研性督导,有两项主题均是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拟定的。一是“百年老校如何传承与创新”。B中学创办于1914年,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督导组组织督学与学校干部、教师对话,为百年老校的转型发展建言献策。二是“外国语学校如何凸显外国语特色”。C学校是龙华区首所外国语学校,经过在文化建设、课程改革、师生发展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已逐步形成外国语特色。督导组组织本区另外3所外国语学校共同研讨,助推外国语系列学校协同发展。
结合教育形势,凸显前瞻性。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是当前教育質量评价研究的重点。在对D小学的调研性督导中,专家组将督导主题拟定为“如何以增值性评价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梳理出创建行之有效的增值性评价体系、全面启动区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规范数据收集、强化结果运用等策略。
回应社会关切,注重科学性。在本轮督导中,督导组围绕两大社会热点作出了回应。一是如何平衡学生课业负担与教学质量的问题。督导组通过观摩、调研、问卷调查等形式,提出了关于“轻负高效”的方法指导。二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真正贯通起来。督导组开展调研督导,指明了贯通的方向和着力点。
调研性督导以创新、科学的形式,更好地发挥了督导职能,强化了督导实效,能够引导被督学校梳理办学经验,有针对性地寻找对策,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