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文学素养成为一个被不断提起的话题。看似抽象的文学素养对一个人的成长与生活是否会产生影响?对于社会分工愈来愈细化的现代社会,文学素养还能起到什么作用?
文学素养与一个人修养的提升、人格的完善、人生观的形成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学底蕴的深浅会影响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由于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师资分配等方面存在差异,大学生对文学的重视程度,以及接触的广度和深度皆有所不同,甚至很多理工科院校学生不太重视对自己文学素养的培养,以致影响和制约了他们的人文素养乃至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仅以中国古典文学为例,探讨文学素养的相关内容。
“半个人的时代”之困境
1948年,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在清华大学做过一次题为“半个人的时代”的演讲,指出了文理分家导致人的片面化发展的问题,提倡教育要走出“半个人的时代”,培养文理通达、德才兼备的人才。梁启超也曾在一封家书中说:“(梁)思成所学太专门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之某部门,稍为多用点功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
幼承家学,又在音乐、绘画、文学、雕塑等艺术形式的综合熏陶下,梁思成以审美思维阐释中国传统建筑的兴造理念,守正创新,终成一代建筑大师。由此可见,梁思成提出“走出‘半个人的时代’”的观点,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然而,时过境迁,今天的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成就斐然,但不少理工科院校并没有完全走出“半个人的时代”之困境。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走出“半个人的时代”的一条重要路径。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研究发现,理工科院校的不少学生对文学关注较少,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的时间有限,在语言表达、文字与标点使用、文气贯通等方面存在问题。从长远来看,这些问题可能会制约学生的专业发展。
当然,文学素养不仅仅体现在“术”的层面上,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处事方式、审美追求、道德坚守、人生趋向等“道”的形成,亦会产生或多或少、或隐或显的影响。
文学素养的重要性
在提升认知、完善思维和振奋精神等多个方面,文学素养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文学作品包罗万象,是丰富阅历、提升认知的良好载体。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仅以先秦文学为例,就呈现出文史哲不分家的特点。如:《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既是秉笔直书、重在“实录”的历史著作,也是文笔优美、人物鲜活、情节曲折的叙事散文;《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既是发人深思的哲学名著,又是意蕴深厚、妙语连珠的说理散文;《诗经》“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更是一部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熟悉《诗经》是当时士人的基本修养。尤其是儒、道两家的经典著作对中华民族宇宙观、历史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形成影响深远。
其次,文学作品海纳百川,能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有益借鉴。许多专业性很强的著作本身就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如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唐代陆羽的《茶经》、明代计成的《园冶》等,都是专业领域的扛鼎之作,又堪称文笔优美的散文。而以《红楼梦》为代表的文学名著,更是广泛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建筑学、中医药学等许多学科,交融汇通,纵横捭阖,给人以无限启迪。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年》),这些著作正是由于插上了文学的翅膀,才成为传诵千古的经典。作者良好的文学素养为他们创作这些传世佳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提供了创新的动力。
最后,文学作品追求和弘扬真、善、美,对于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与人为善”的道德情操和“从雅爱美”的审美情趣有着强大的引领示范作用。历代文学作品中不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正气歌》),“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等振奋人心的名句。在这些文学作品的熏陶下,读者的精神面貌、理想追求和气质底蕴都会得到铸造、美化和升华。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的精神气质也會成为读者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影响读者的价值追求乃至人生走向。
文学对于受教育者知识、才智和能力的广泛性培养,以及身心的均衡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加强对理工科院校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对于促进学生走出“半个人的时代”之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学素养的培养途径
文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文学作品的阅读角度而言,要加强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作品选择、鉴赏方法、情感共鸣等方面层层深入,使学生把握文学作品的精神实质。
选择各个时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品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各有侧重,以“六经”为例,所谓“《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庄子·天下》),经典著作具有永恒的价值和魅力。如:《论语》《孟子》《礼记》等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周易》《尚书》《春秋》等对世界观、历史观的启示,《诗经》《楚辞》等对审美观的塑造,对读者而言,可谓润物无声,厥功至伟。再如:中国古典诗歌仅《全唐诗》就有五万余首,《全宋诗》有二十余万首,《全明诗》有五十余万首,《全清诗》更是不计其数。由于唐代诗体发展至顶峰,作者多,成就高,是欣赏与写作的范本,故初读宜以唐诗为主,且先读《唐诗三百首》《唐诗别裁集》《唐诗选》等选本。先选择喜爱的诗人的诗歌选本读,之后再选最喜爱的诗人的诗歌全集读。如此逐渐扩大阅读面,可以达到层层深入的目的。同理,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对于各种文体而言,阅读时宜选择最具时代特色的文体来读,如:辞以楚辞为主,赋以汉赋为主,骈文以六朝文为主,词以宋词为主,曲以元曲为主,小说则以明清小说为主。
文学的鉴赏可采用理解、深入和仿作“三步走”方法。尤其是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需准确掌握字词的含义、特殊的句式和用法,而不是照字面理解,或者以今代古想当然。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品评文学作品的高下,体会作者创作的甘苦,分析其中的意境及其背后的情感指向,如此才能对作品的风格特色、精神实质有深入的把握。在深入把握的基础上,再尝试模拟创作,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在勤于练笔的过程中,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会有更深层次的体会。
阅读文学作品,更为重要的是要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让自己受到文学精神的感染,并将其付诸实践。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有“诗言志”“诗缘情”之说,大部分文学作品都饱含作者丰富的阅历、浓厚的情感。“知人论世”“以意逆志”,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能忽略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创作背景,要学会站在作者立场体会其情感指向及精神坚守。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体会和丰富这种精神情感,不知不觉间会受其影响和熏陶,从而继承其文化遗产,将其转化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如: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的坚定信念;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的爱国精神;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推己及人的高尚情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的忧国忧民精神;等等。这些都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这些优秀文学作品也是在传承民族精神。
文学素养的提升对学生在能力培养、素质发展乃至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只要我们不忘经典,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勇毅前行,一定能够走出“半个人的时代”之困境,向真正的“大学之道”迈进。
张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