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洋 郭泉滢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高血压科 郑州 450000)
高血压是临床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超过正常水平。以往认为高血压多发生在中老年群体,但随着近年来工作压力的增加,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及睡眠不规律,加上吸烟饮酒、情绪不稳定等多因素的影响,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数量日益增加[1]。高血压不仅会导致患者心、脑、肾等多脏器功能障碍或发生器质性改变,还会导致患者糖、脂肪代谢紊乱,若未能及时治疗,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3]。该病目前临床多给予西药口服治疗,但长期服用不良反应众多,且在停药后易出现复发,因此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式,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4]。中医药在高血压治疗中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具体机制仍未阐明[5]。本研究探讨理中降压汤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21 年10 月至2022 年10 月收治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60 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0例,男 19 例,女 11 例;年龄 18~39 岁,平均(32.58±2.48)岁;高血压病分级:1 级 13 例,2 级 10 例,3 级7 例;病程 8 个月至 8 年,平均(4.62±1.37)年;合并症:高脂血症12 例,高血糖13 例,冠心病8 例。研究组 30 例,男 20 例,女 10 例;年龄 18~39 岁,平均(33.72±3.06)岁;高血压病分级:1 级 10 例,2 级 12例,3 级 8 例;病程 7 个月至 9 年,平均(4.71±1.35)年;合并症:高脂血症10 例,高血糖12 例,冠心病10 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性良好(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伦理字2021000023 号)。
1.2 诊断标准 (1)西医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年修订版》[6]中高血压诊断标准,即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 次进行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SBP)≥140 mm Hg 和(或)舒张压(DBP)≥90 mm Hg诊断为高血压。(2)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眩晕症诊断标准,证见阴阳两虚证,主症为眩晕、头痛、腰酸、膝软、畏寒肢冷;次症为耳鸣、心悸、气短;舌脉证为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18 岁≤年龄<65 岁;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史;对本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脑、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严重精神或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治疗;合并恶性肿瘤。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常规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低盐饮食、戒烟禁酒等非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国药准字J20150135)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 5 mg,1 次 /d,最大剂量≤10 mg,1 次 /d。
1.4.2 研究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理中降压汤治疗。方剂组成:党参12 g、白术15 g、茯苓15 g、豆蔻10 g、薏苡仁12 g、藿香10 g、石菖蒲10 g、姜半夏 9 g、郁金 10 g、桂枝 6 g、桃仁 6 g、杜仲 10 g。加水1 000 ml 煎至 4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1 剂 /d。两组均治疗1 个月。
1.5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于治疗1 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显效:DBP 下降≥10 mm Hg,且达到正常范围,且满足SBP 虽未降至正常但降低≥20 mm Hg;有效:DBP 下降<10 mm 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或满足DBP 相比治疗前下降10~19 mm 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或SBP 相比治疗前下降≥30 mm Hg,需满足上述任一;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2)血压水平。于治疗前及治疗1 个月后采用动态血压检测仪检测两组24 h 平均收缩压(24 h MSBP)、24 h 平均舒张压(24 h MDBP)水平。(3)血脂指标。取血清,使用OTA-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4)中医证候积分。参照文献[7]中相关标准,根据主症(眩晕、头痛、腰酸、膝软、畏寒肢冷),次症(耳鸣、心悸、气短)进行评分,每项 0~3 分,总分为 0~24 分,得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含下腹疼痛、恶心、心悸、外周水肿等。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软件分析数据。血压、血脂指标及血清指标水平等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血压水平对比 治疗后两组24 h MSBP、24 h MDBP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24 h MSBP、24 h MDB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水平对比(mm Hg,)
表2 两组血压水平对比(mm Hg,)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24 h MDBP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 n 24 h MSBP治疗前 治疗后30 30 t P 152.83±10.24 151.78±10.65 0.389 0.699 129.85±9.76*124.36±8.35*2.341 0.023 98.42±7.21 99.08±7.03 0.359 0.721 74.36±5.28*68.62±5.36*4.179 0.000
2.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研究组30 30 6.062 10.538 0.000 0.000 t P 16.72±4.31 17.25±4.63 0.459 0.648 11.52±1.87 7.96±1.37 8.411 0.000
2.4 两组血脂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TC、TG、LDL-C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DL-C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TC、TG、LDL-C 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脂指标对比(mmol/L,)
表4 两组血脂指标对比(m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HDL-C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 n TC治疗前 治疗后TG治疗前 治疗后LDL-C治疗前 治疗后30 30 t P 5.36±1.10 5.43±1.15 0.241 0.810 4.07±0.62*3.47±0.58*3.871 0.000 2.42±0.56 2.44±0.53 0.142 0.888 2.07±0.31*1.83±0.28*3.147 0.003 2.76±0.48 2.73±0.44 0.252 0.802 1.99±0.35*1.61±0.38*4.029 0.000 1.10±0.29 1.08±0.27 0.276 0.784 1.17±0.20*1.34±0.17*3.547 0.001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与对照组的20.0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目前,临床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以往多数学者认为遗传、年龄增长及不良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的高危因素。近年来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受长期饮食及睡眠不规律等因素的影响,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数不断增加[8]。目前,临床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仍无特效药物,在确诊后往往需要终身治疗,西药治疗高血压患者效果往往因人而异,且长期服用后易引起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影响疗效[9]。
中医学无高血压病名记载,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可将其归属为“头痛、眩晕”等范畴。中医学认为中青年高血压的发病病机可能与气血不和、肝脾不调、气机失常有关,“痰浊内生,或化火上蒙,迷闭心窍”引发高血压[10]。因此,痰浊为该病的病理基础,与情志不畅、饮食失调等因素密切相关;脾为输送及运化精微重要部位,若饮食不节则致脾胃虚弱,加之痰浊中阻,聚而成痰饮,痰瘀互结,血行迟滞,脑窍髓海失养则致血压升高。故治疗应以化浊清痰,理气祛瘀为主要原则[1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70.00%)高,且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提示理中降压汤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确切,可减轻临床症状。分析原因可能是氨氯地平片属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经口服后进入人体可选择性地阻滞心肌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外的钙离子;另外,该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发挥持续降压的效果,但单独使用时治疗效果不稳定且易出现较多的药物不良反应[12]。理中降压汤由党参、白术、茯苓、豆蔻、薏苡仁、藿香、石菖蒲、姜半夏、郁金、桂枝、桃仁、杜仲组成。其中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白术燥湿利水,健脾益气;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豆蔻化湿行气,温中和胃,可增强茯苓健脾利湿之效;薏苡仁利水渗湿;藿香化湿和胃;石菖蒲化湿行气、祛风利痹;姜半夏辛散温通、化痰燥湿;郁金疏肝利胆、行气解郁;桂枝通阳化气;桃仁活血祛瘀;杜仲补中益精。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化湿、理气祛瘀之效。
相关研究发现,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脂质代谢性紊乱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可能与中老年群体体内的抗氧化能力较低密切相关[1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TC、TG、LDL-C 水平比对照组低,HDL-C 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表明理中降压汤联合氨氯地平片应用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可改善血脂水平。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氨氯地平片具有松弛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液循环量及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效果。另外,该药可减少LDL 受体,避免脂肪在动脉壁上积累,从而限制胶原蛋白的合成[14~15]。现代药理学研究[16~17]发现,党参提取物能够提高人血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白术含有维生素A 类物质以及精氨酸,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对血管起到扩张的作用;茯苓富含茯苓聚糖、蛋白酶等物质,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具有利尿降压的效果;豆蔻富含多种抗氧化剂,可辅助降压;薏苡仁富含薏苡仁酯、脂肪油,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藿香与姜半夏中的挥发油占有重要作用,可抑制中枢、降压;石菖蒲主含挥发油,能够增加冠脉血流量,辅助降压;郁金富含挥发油、姜黄烯等物质,具有抗凝血及促进溶血的作用;桂枝、桃仁提取液可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杜仲提取物及煎剂具有持续降压的作用。综上所述,理中降压汤联合氨氯地平片应用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较佳,可降低血压水平,改善血脂指标水平,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