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珍伶
广西民族大学医院,广西 530006
癔症是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性疾病。癔症病人发病时,会出现身份、意识、知觉、记忆与现实情况的分离,会出现身份识别障碍,以及自我认同障碍、记忆障碍等[1]。临床表现为行为紊乱、短暂的幻觉妄想以及人格解体等。癔症导致的躯体症状多见于运动障碍,如一侧肢体偏瘫、起立不能,不能言语等[2-3]。目前,新的诊断标准中将癔症分成转换性障碍和分离性障碍。转换性障碍是指心理矛盾冲突转换成临床上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如癔症瘫、抽搐、不可解释的感觉缺失等;分离性障碍包括分离性遗忘、漫游、人格转换附体症状等[4-5]。受生活方式、教育模式、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患有癔症的比例存在上升的趋势。癔症对学生的生活质量与学习质量都会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故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一般情况下,癔症病人需要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病人服用药物后,幻觉、妄想等伴随癔症行为发生的精神病性症状能获得有效控制。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对消除病人幻想、恐惧等心理障碍效果不佳。有研究发现,对癔症病人实施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干预,引导病人正确认识疾病,减轻其心理压力,能够有效改善癔症的治疗效果[6]。但心理干预如何改善癔症病人的癔症行为(如躯体化)及心理健康状态(如抑郁)还鲜有实证研究进行探讨。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对患有癔症的高校学生的积极作用,为临床癔症病人的治疗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0月门诊收治住院的40例高校癔症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病人经精神系统体格检查、分离体验量表和人格解体量表等综合检查后确诊为癔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中,男6例,女14例;年龄18~28(22.95±0.59)岁;首次发病9例,2次发病7例,3次及以上发病4例。对照组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8~28(22.35±0.54)岁;首次发病8例,2次发病7例,3次及以上发病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护理干预
1.2.1.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安排2名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监管,对于存在情感暴发与癔症症状较重的病人,加强看护,避免发生自伤、走失等情况。为病人安排单间病房,病房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大声喧哗,避免在病人面前谈论病情。告知病人家属不宜过多探视病人,避免加重其心理负担。遵医嘱指导病人服用安慰剂,用药前与病人进行交流,使其了解积极配合治疗对疾病恢复的作用。保证病人正常的休息与睡眠,给予充足的营养与水分,鼓励病人积极锻炼。
1.2.1.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即危机干预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癔症症状进行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与病人交流的时候,需面带微笑,语气温和。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的交流,全面了解病人的家庭情况、社交情况、喜好、发病原因以及心理状况,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其信任,并从交流中分析病人的发病原因,依据病人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针对病人的疾病恢复情况、临床症状等实施暗示性心理护理,如强调病人主治医生的经验和知名度,或暗示病人的治疗效果好等。同时鼓励病人学会释放、表达负面情绪,指导病人正确看待及处理应激事件,纠正其对自身与所处环境的错误认知。病人情绪爆发时,护理人员应及时让无关人员离开现场,避免围观对病人的情绪波动造成影响。同时,应避免过度关心病人,防止病人症状的进一步强化。鼓励家属多陪伴病人,避免在病人面前争吵,以免对病人造成刺激,指导家属简单的心理沟通方法。即将出院的病人,指导病人出院后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培养乐观的性格,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或外出旅游以放松心情;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防癔症再次发作。出院后依然可以对病人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
1.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癔症症状自评量表、抑郁量表、焦虑量表和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癔症症状自评量表用于测量病人癔症症状的改善情况,选用SCL-90量表[7]的6个指标(包括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度、强迫症状、偏执、敌对、精神病性)进行测评,分值越低,表明症状改善情况越好。焦虑量表、抑郁量表选用美国心理学家Zung在1965年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8-9]。两个量表均包含2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点评分,量表的总分越高,表明病人的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越严重。癔症护理满意度量表用于调查病人及其家属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越高。护理前后使用SAS和SDS对两组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测量。护理后,使用癔症症状自评量表和癔症护理满意度量表对病人的癔症改善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测评。
1.2.3 统计学方法
表1 两组病人护理后SCL-90量表6个指标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护理前后SDS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4 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单位: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癔症病人的癔症行为和心理状态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偏执、敌对、精神病性6个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后病人焦虑、抑郁状况均有所改善,相较于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病人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更好。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常规护理,心理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改善癔症病人的癔症行为,还能够有效降低病人的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
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通过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了解其疾病进展、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喜好等基本信息,分析病人发病的原因,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保证后续护理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心理,建立对疾病的良好认知,提高其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9]。同时,注重对家属的指导,指导家属掌握简单的心理沟通方法,告知家属多鼓励、陪伴病人,对促进病人恢复,防止疾病复发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对患有癔症的高校学生实施心理护理,可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在对癔症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予病人关心与爱护,尊重病人意愿,获得病人认可与信任,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对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有促进作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