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 蔡海峰
经历有意义的小说学习过程就是要“像专家一样学习和思考”,这既强调小说典型的学习方式,更强调一种指向更高素养的学习。学生可以从朗读、讲述、鉴赏、创作等不同角度像专家一样去进行解读与思考,逐步形成高品质的心智模式,从而积累高品质的言语经验。
学生定位朗读者的角色,根据朗读表现性评价,学会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等技巧来表达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简单来说,最基本的朗读技巧就是讲究语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语意的停连、语调的高低。小说学习中,朗读技巧的运用是一种将声音艺术与故事意义相结合的阅读表现力,分为“读进去”的体验式朗读和“读出来”的表现型朗读。
朗读就是理解和体验。在理解小说,用朗读的方式进行体验和表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准”。“准”就是准确,即在朗读小说时做到语音规范、准确,不错读,不误读,吐字清晰,让人听得清楚、明白。正如朱熹所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是朗读小说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要读“顺”。“顺”就是自然流畅,自然主要是指语调变化自然, 声音强弱变化恰当;流畅主要是指语速适当,从而使小说的朗读初步具备抑扬顿挫、高低起伏、轻重快慢的节奏感,让人听起来比较舒服。
最后要有“情”。“情”就是有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小说,就是要将小说中蕴含的作者立场和丰富情感通过语调的变化、语速的快慢、音量的强弱等充分地表达出来,从而获得阅读的审美体验。
朗读是声音的艺术。小说的朗读是用声音还原故事场景和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
首先是用声音塑造角色。小说中的语言有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朗读中应对这两种语言表现出来的声音进行区分。人物的语言就是角色语言,要在把握人物身份、年龄、性格等基础上,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以及重音、停顿等技巧,再现人物的性格及其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绪状态、情感态度等。
其次是用声音再现风景。小说中的风景是对自然环境的描摹,自然环境有冷暖色调之分,有的萧条、悲怆,有的淡雅、恬静,有的热烈、奔放。在朗读过程中,要把这些色调读出来。对于萧条、悲怆的环境描写,朗读时语气要低沉,语速要低缓,凸显萧瑟景象的词语要低沉地重读;对于淡雅、恬静的环境描写,朗读时语气要舒缓、语调要平和、语速要缓慢,造成平静之感;对于热烈、奔放的环境描写,朗读时应语气激昂、声音洪亮、语调上扬。
最后是用声音推进情节。小说的情节常具有一波三折和跌宕起伏的特点,作者谋篇布局体现了张弛有度、有紧有松、有快有慢的叙事节奏,其间通过设置悬念和情节突变增强戏剧效果。朗读时,要在把握小说基调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语速、语调表现情节舒缓与紧张的变化,营造故事的节奏感。
学生在讲述小说中的故事时有两种基本的角色定位,一种是讲故事的人,用“复述”的方式再现故事;另一种是看故事的人,用“评述”的方法表达观点。
复述,就是再次讲述。“复述”作为现行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语文要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年段、单元和单篇的整体性、阶段性和操作性的要求。教材编排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能力的进阶,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一是详细复述。学习熟练地用普通话讲述,做到完整、连贯,重点部分能讲具体;学习将对话语言转换成叙述语言,并能主动和别人分享故事。
二是简要复述。学习用提炼、组合要点(画结构图)的方法简要复述,语句准确、连贯。
三是创造性复述。学习转换角色、变换顺序、改编情节等方法创造性地讲述;初步做到围绕主题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根据文体特点及听众对象,把握语气、语调及语态的分寸等。
评述就是评论和叙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学生在阅读与鉴赏叙事性作品方面提出要求: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这些感受的表达就是对故事的评述。作为叙事性作品的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核心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评述的重点自然是落在“人物”上。
一是从性格到命运。性格是小说塑造人物的灵魂,小说中人物性格体现在其行动之中,即人物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做什么事等,这是评述的切口。小说常常制造“两难抉择”来凸显人物性格,用孙绍振的话就是让人物远离常规,学生要善于从这些情节的转折处和关键处进行评述。人物的性格决定命运,评述时要从人物在故事中某一阶段的表现看到故事后续的发展,包括作者所没有描述的情节。
二是从简单到复杂。小说中的人物各有性格,有的性格简单,有的性格复杂。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里,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扁形人物”与“圆形人物”。学生开始阅读小说时,一般认识的是性格比较简单的扁形人物,这些人物性格单一,不会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学生一望而知,常用“好人”和“坏人”来判断和评述。随着认识的加深,性格复杂的“圆形人物”出现在了学生的视野中,这类人物打破了好的全好、坏的全坏的简单分类方法。性格有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且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和评述。
三是从一般到特殊。从“扁形人物”到“圆形人物”,小说中的人物越来越接近真实而复杂的生活。小说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刻画人物形象,能更真实、深入地揭示人性的复杂。学生要从小说中读到生活中人物的影子,评述小说与生活的关联。
学生要拥有小说评论家的眼力,从“结构”和“语言”两处重点看出小说的叙事之美。
小说结构是小说作品的形式要素,是指小说各部分之间的内部组织构造和外在表现形态。一部小说的结构过程,就是小说家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按照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要求,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把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事件分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地加以组织和安排的过程,包括小说情节的处理、人物的塑造、环境的安排以及整体的布置等。
小说就是一种用文字搭成的建筑,不同结构决定了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风格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学生在阅读中,在篇幅上,既要看到长篇小说的展开社会画卷的宏阔,也要看到微型小说的选取生活横截面的精致;在情节上,要看到作家时间安排的艺术,既有情节先后的时序,又有情节快慢的节奏,更有情节起伏的跌宕;在人物上,既要看到人物之间的关系,也要看到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关联;在风景上,既要看到风景出现时机的秘密,也要看到风景在意象选取上的用意;等等。
汪曾祺认为,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小说的魅力所在,首先是小说的语言,小说的语言是浸透了内容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的。我们有时候看小说,看了两三行就看不下去了,因为语言太粗糙了,语言的粗糙就是内容的粗糙。如果说,一个小说家应该像追求真理一样去追求语言,那么,一个评论家就应该像领会真理一样去领会语言。
从小说语言的发展上看,要发现不同时期作品的语言特色,体会文言的雅致和白话的通俗;从语言的地域上看,要在比较中感受不同地域和民族语言表达的习惯和差异;从语言的规范上看,要在小说的一字一词、遣词造句中发现语言对人物塑造、情节推进、风景描摹等方面的精妙之处;从语言的个性上看,要发现陌生化语言的表达秘妙,要感受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
一般的读者读小说,往往读到的是小说中的故事。但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读者之所以能对一个好的故事欲罢不能,是因为小说家们编织故事的技巧。高明的读者常常能透过小说的故事看到背后讲故事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叙事图式,是故事叙述的思路与结构的心理认知。歌德说过,题材人人看得见,内容意义经过努力可以把握,而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读小说就是要让自己变成一个高明的读者,甚至具有“小说家”能力的创作者。
小说中的叙事图式主要指叙事的思维模型,是小说家进行小说创作的心智模式。学生阅读小说,要从叙事内容中读出隐藏的叙事图式,并用图像化的方式进行建模,稳定在自己的叙事思维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迁移、衍生、创造。
一是提取叙事的元素。人物、行动、场景等是小说叙事最基本的元素。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要随时留意人物的出场、特别的举动和场景的转化等,用圈画、批注等方式捕捉小说的叙事元素。
二是建模叙事的思维。小说中的叙事元素是按一定的结构组合的,这种组合具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如人物总是从动机出发,动机产生愿望,在实现自己愿望的过程中不断遇到困难与挑战。人物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可能会成功,这就是喜剧;也有可能会失败,这就是悲剧。这是小说最基本的叙事思维结构。同时,叙事结构会在不断解构和重构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如困难与挑战的来源,可能是外在的因素,是别人制造的;也有可能是内在的因素,是自己制造的。在稳定与变化中产生和发展了千变万化的叙事思维模式,这些需要学生不断地发现和积累。
三是绘制叙事的模型。叙事思维模型显性化的表现常用的就是图文式的支架,即用图示的方式将图式表征。一开始,可以建立以图为主的显性叙事模型,将诸多叙事元素用图画的方式结构化表现出来。随着叙事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可以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从“图画示意”逐渐向“文字示意”过渡。当叙事的结构思维逐步成熟之后,用纯文字的方式展现叙事的思维模型,直至这种思维模型内化于心。
叙事从图式到图示,为学生像小说家一样去想、一样去写,提供了创作的思维模型,同时在创作的实践中稳定和优化叙事图式。
一是借图示接着写。学生借助绘制的叙事图示,沿着作者的叙事思维模型接着往下写,在不改变原有小说基本叙事元素的基础上,将故事进行到底。如根据人物的性格,变换不同的场景,让人物继续接受一次次的挑战,成就人物的形象。
二是用图示照着写。帕内斯提出的“滑栏创作法”就是用图示照着写的一种创作方式:
第一步:确定故事的要素,如人物、地点、目的、障碍、克服障碍的手段、结局等。
第二步:列表,分别填上提示想象的内容。如在人物一栏,分别填上“厨师”“医生”等;在地点一栏,分别填上“商店”“菜市场”等。
第三步:将一把尺子放在表格上,上下滑动,滑到哪一个,就根据此栏的提示编写故事。如滑到医生一栏,就编写一个属于“医生”的故事;滑到“商店”一栏,就编写一个发生在“商店”的故事。
人物 地点 目的 障碍 克服障碍的手段 结局医生 商店 医治病人 无任何医疗器具 高超的医术 治好病人厨师菜场博得欢心停电
这就是用“愿望的实现”来照着写不同内容的故事。
三是化图示编着写。学生依据生活中的经历,产生了创作的欲望,就会有写出自己想写的故事的冲动。这是创作的最高层次,接近于小说家的创作动机。在这个阶段,学生会运用图式原型启发,建构一系列的叙事图式,根据自己的意愿,编织全新的小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