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患侧足趾血氧饱和度及踝肱指数的影响

2023-05-05 11:59:02陈宏李辉俊王家合高华银
系统医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踝肱足趾血氧

陈宏,李辉俊,王家合,高华银

黔西南州中医院,贵州黔西南州 562400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sis angiitis obliter⁃ans,TAO)为特殊的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管的高度炎性和慢性闭塞性病变,主要侵袭四肢中、小动静脉,以男性青壮年的下肢病变较为多见[1-2]。TAO发生后会引起静息痛、跛行等,病情严重者还会伴有溃疡或坏疽等,给日常生活带来较多影响,故需予以及时的治疗[3-4]。针对TAO,既往临床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但对于病情严重者,药物起效较为缓慢,难以迅速控制病情,临床还需探寻更为快速、有效的治疗措施[5-6]。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是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常用术式,可有效重建微循环及血管新生[4]。基于此,本研究以2017年6月—2021年6月黔西南州中医院收治的50例TAO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在TAO患者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诊治的50例TAO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女10例,男15例;年龄31~57岁,平均(40.68±3.36)岁;体质指数18.6~27.1 kg/m2,平均(23.57±1.63)kg/m2。观察组女11例,男14例;年龄33~55岁,平均(40.55±3.30)岁;体质指数 18.4~27.2 kg/m2,平均(23.63±1.58)kg/m2。两组各项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TAO;②伴有静息痛、皮肤温度降低、患肢怕冷等表现;③有吸烟史;④患者病历有关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存有严重的肢体感染者;②合并痛风、糖尿病者;③存有免疫系统异常者;④存在神经疾患者;⑤存有精神或意识障碍,或难以进行正常交流者;⑥存在酒精、药物依赖史者;⑦心肺肝肾有严重病变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施以止痛、抗菌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14023207)口服,75 mg/次,1次/d;前列地尔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00179)10 μg与100 mL的0.9%氯化钠溶液混合静滴,1次/d;辛伐他汀片(国药准字H20103586)口服,20 mg/次,1次/d,连续用药1个月。

观察组采取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取平卧体位,术中不使用止血带;把骨搬移区域规划在胫骨中段1/3处,在胫骨内部做12 cm弧形皮肤切口,锐性分离到骨膜并将其完整剥离;取12 cm×12 cm的区域作为搬移骨窗,于骨窗中放入2枚3 mm外固定针,把骨搬移区骨块分离出来,促使其产生能够自由活动的骨瓣;然后于骨窗两端胫骨放入2枚4 mm外固定针,放入事先设定好的外固定架,拧紧针夹;检查胫骨搬移架稳定程度后,如若未发生问题则缝合皮下组织与皮肤,同时用敷料包扎与固定切口,手术之后行抗感染治疗;手术之后的第5天起,用每8 小时 33 cm的幅度把胫骨截骨向外横向搬移,每日移动1 mm左右,2周之后以X线检查胫腓骨,保持3 d后再次以相同的速度把胫骨截骨块搬移回去,固定4~6周,再次检查,待骨窗愈合后去除外固定架。两组均于治疗3个月后评估各项指标。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患侧足趾血氧饱和度与踝肱指数、生活质量。①疼痛程度:于治疗前、3个月后以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评判,量表满分10分,得分越低越好。②患侧足趾血氧饱和度与踝肱指数:于治疗前及3个月后以脉搏血氧仪[型号:M700,批准文号:粤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210491号]测定患侧足趾血氧饱和度;受检者取仰卧位,把气袖放在患者两侧踝部与上臂,用多普勒听诊器辅助测取足背或胫前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收缩压,踝肱指数为两者之比。③生活质量:于治疗前及3个月后以健康调查量表(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8]评估,量表共包含8个维度,36个项目,采用6级评分,并转换为百分制,各维度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越好。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s),分]

组别对照组(n=25)观察组(n=25)t值P值治疗前7.25±1.03 7.19±1.06 0.203 0.840治疗3个月后4.67±0.58 3.21±0.64 8.452<0.001

2.2 两组患者患侧足趾血氧饱和度与踝肱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侧足趾血氧饱和度与踝肱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侧足趾血氧饱和度与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患侧足趾血氧饱和度与踝肱指数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患侧足趾血氧饱和度与踝肱指数对比(±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n=25)观察组(n=25)t值P值患侧足趾血氧饱和度(%)治疗前75.29±3.67 75.68±3.78 0.370 0.713 3个月后(90.35±4.29)a(95.67±5.69)a 3.733 0.001踝肱指数治疗前0.65±0.21 0.69±0.20 0.690 0.494 3个月后(0.76±0.25)a(0.99±0.31)a 2.888 0.006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SF-36内各维度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SF-36内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对照组(n=25)观察组(n=25)t值P值生理机能治疗前62.30±2.61 62.41±2.75 0.145 0.885 3个月后(70.24±3.26)a(79.71±3.75)a 9.529<0.001生理职能治疗前60.10±2.29 60.26±2.41 0.241 0.811 3个月后(69.28±3.12)a(78.45±3.83)a 9.281<0.001躯体疼痛治疗前61.26±2.48 61.43±2.36 0.248 0.805 3个月后(72.15±3.35)a(80.64±3.97)a 8.172<0.001一般健康状况治疗前62.20±2.37 62.36±2.58 0.228 0.820 3个月后(73.23±3.26)a(82.18±4.04)a 8.620<0.001

3 讨论

TAO是一种血管炎性疾病,可发生于四肢,该病的发展存在反复性、阶段性与进行性,而爱好吸烟的青壮年群体是此病的高发人群[9-10]。TAO主要于患者四肢的中、小动脉与静脉发病,尤其以下肢较为常见,若未及时施以有效的治疗,会导致疼痛、溃疡等,给患者肢体功能及身心健康带来较多负面影响[11-12]。因此,选择一个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保障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针对TAO,以往临床多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血管扩张药物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低血黏稠度,改善肢体缺血区域的血供,进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13-14]。然而对于已发生闭塞的血管无明显效果,作用较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3.21±0.64)分低于对照组(4.67±0.58)分,患侧足趾血氧饱和度与踝肱指数以及SF-36内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可缓解TAO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患侧足趾血氧饱和度与踝肱指数,促进生活质量提高。李孔健等[15]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7 d后的患肢VAS评分(7.05±0.69)分低于对照组(7.54±0.72)分(P<0.05),提示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可减轻患者疼痛,与本研究结果类似。其原因为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利用骨、软组织牵张原理,通过缓慢牵拉骨组织、神经血管及皮肤组织所产生的张力,促使相关组织的生长更加活跃,促进组织自我修复,加快受损处的微循环重建,进而减轻疼痛程度[16]。同时,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通过人为构造局部骨折,经过手术过后5 d的潜伏期,促使局部组织形成炎症反应,促使大量的炎性介质聚集,而此类炎性介质会刺激骨髓干细胞分化成软骨细胞与骨细胞,继而形成新骨,从而进一步减轻TAO相关症状。另外,经过截骨块的缓慢搬移,骨组织、神经等区域全部血管化,更多的氧、组织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局部增生修复所需的调节因子经由新生血管抵达病变处,而带走病变处形成的代谢物质、炎性产物,从而纠正肢体血供不足情况,改善患侧足趾血氧饱和度与踝肱指数。截骨搬移区组织还会生成大量的血管生长因子,在缓慢牵拉成骨过程中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受体表达增强,与细胞外基质共同作用,促使被牵拉的生长组织的血流状态转变,产生丰富的新生血管网络,改善肢体供血情况,从而加快术后恢复,减轻疾病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17-18]。但本研究尚存在观察时间短、样本量小等不足,且未对治疗安全性进行分析,可能对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构成一定干扰。因此,之后临床还需持续完备试验设计,增加样本量,并增加安全性等指标的观察,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

续表3

综上所述,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在TAO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患侧足趾血氧饱和度与踝肱指数,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大力推行。

猜你喜欢
踝肱足趾血氧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测控技术(2018年8期)2018-11-25 07:42:16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踝肱指数与冠心病发病率研究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踝肱血压测量专用扇形双袖带的研制
对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早期行下肢平衡功能训练的研究
足趾移植术后足部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活血化瘀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踝肱指数的影响研究
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后外形的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