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静
伴随着统编历史教材的推行,其庞大的容量、丰富的内容、精练的表述给广大师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完成知识的传授又实现素养的落地,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对此,上海市中学历史教学倡导的“基于主旨和目标进行选材与设问”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思路。笔者以《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为例,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形散神聚:立足文本解读,凝练主旨细化目标
上海市中学历史教研员於以传老师曾精辟地指出:“教材的内容越是丰富、视野越是开阔,就越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凝聚学习内容的核心观点”[1],如此方能“形散神聚”,做到教有中心、课有灵魂。要想凝聚核心观点即内容主旨,就必须对课程标准与教材文本进行合理的、充分的解读。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课程标准的新变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增加了关于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内容。[2]对此,李卿老师解释道:增加这一内容,旨在让学生“认识变法改革的必要性和曲折性,坚定走改革开放的道路”[3]。因此,本课教学应当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特征与影响。
其次值得关注的是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一课隶属统编教材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第一单元《政治制度》。本单元前三课梳理了中西政治制度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以时间为线索,概述了中国不同历史阶段重要变法和改革的背景、措施及影响。梳理本课与前三课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政治制度需要进行自我调适,而变法和改革正是这种自我调适的主要手段。
最后值得关注的是本课内容及其逻辑关系。“学习聚焦”特别强调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纵观本课介绍的变法和改革,它们皆因时而变,顺应了时代潮流,推动了社会进步,可见改革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无不受时代潮流的推动。但“学习聚焦”同时也指出:“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与艰辛”,近代中国的改革“大多没有成功”。结合教材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可知改革的过程往往充满历史曲折性——各方力量展开了激烈的博弈。历史必然性与曲折性作为一体两面,共同构成了历代变法和改革的重要特征。古代至近代变法和改革所反映出的因时而变与成败得失,为理解当代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及其积累的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基于上述文本解读,笔者将本课的内容主旨确立为:中国历史绵延至今,离不开历代变法和改革促进国家制度的自我调适。一方面,改革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它们因变而变,既顺应时代潮流,又推动时代向前发展。另一方面,改革的过程往往充满历史曲折性:各方力量的博弈,影响了改革成败。以上历史必然性,坚定了我们不断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其历史曲折性,也为改革的不断深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在内容主旨的统摄下,笔者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与学生认知的基础,进一步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细化为:运用时间轴构建历代变法和改革的时间序列。从历史必然性的视角理解历代变法和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顺应时代潮流、因变而变,从历史曲折性的视角理解历代变法和改革的成败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体会变法和改革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坚定当代改革开放必胜的信念和继续深化的决心。
二、博观约取:甄选典型史料,以点带面推进教学
主旨与目标确定后,要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触及本课灵魂,还需借助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策略等。其中,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解释”则更进一步,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4]可见,史料在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同情理解、探究能力和质疑精神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历史包罗万象,历史遗存的史料浩如烟海。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需要“博观约取”,即紧扣主旨与目标,从“弱水三千”的史料中“取一瓢饮”。甄选典型史料,进行深度开发,以点带面、重点突出地推进教学,从而用足、用透、用活史料。
比如,为了说明商鞅变法如何因时而变、顺应时代潮流,笔者选取“商鞅方升”作为典型史料。商鞅方升是一件量器,它为计算粮食的容量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统一度量衡的措施。统一度量衡与其他变法措施一起,实现了秦国富国强兵的目的,为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这一史料看似寻常,实则暗藏玄机。商鞅方升的左侧和底部分别刻写着两段铭文:“十八年(公元前344年)……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灋(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5]笔者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这两段铭文意味着方升从秦国一国的标准变成了什么的标准?这一转变折射出怎样的时代潮流?通过比较,学生不难发现,方升由秦国一国的标准变成了整个天下的标准,折射出当时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时代潮流。学生由此进一步认识到,从表面上看,面对列国纷争的时代变局,秦国因变而变,任用商鞅推行变法,最终使秦由弱变强,应对了时代变局。但从深层次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走向统一的时代潮流推动了商鞅变法的产生,而商鞅变法则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推动时代向前发展。透过小小的商鞅方升,笔者引导学生见微知著,从微观、具体的史料理解“时代潮流”这一宏观、抽象的历史概念,进而触及本课灵魂——改革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又如,为了探究影响变法和改革成败的复杂因素,笔者选择聚焦王安石“三不足”思想,即“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从字面意思看,学生很容易理解,王安石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遭受到种种非议,他连用三个“不足”,表达了将变法进行到底的决心。但如果结合史料所处的时空背景,从字面进入,穷尽其曲折隐晦之义,便会发现这则简短的史料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人言”纷纷的一大原因是以青苗法为代表的变法措施损害了人民的利益。面对质疑,王安石始終坚持“人言不足恤”,缺乏妥协的精神,甚至一味打击异己,导致树敌过多。在“天命”“祖宗”“人言”的种种压力之下,宋神宗的动摇使王安石变法无可挽回地走向了失败。笔者引导学生揭示“三不足”思想背后的深意并思考:影响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都与什么有关?学生不难发现,改革者的决心、策略、性格、人民的拥护、上层的支持以及反对者的强弱都是影响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而这些因素都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发掘“三不足”思想背后的多重历史信息,笔者引导学生模仿多角度分析影响改革成败因素的方法,理解改革的成败受制于人的主观因素,从而触及本课灵魂——改革的过程往往充满历史曲折性。
再如,为了从曲折性的视角分析改革开放,笔者出示《改革开放进程时间轴》与《改革开放示意图》(地图册第10页),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当有人将经济特区比拟为“租界”、担忧改革开放的方向是否正确时,改革者又是如何应对这些质疑的?学生透过时空要素提取深层信息:对外开放的步伐最早从经济特区的4个“点”开始,进而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覆盖整个中国海岸线,再由海岸线的“线”带动沿海地区、沿江地区及内陆的“面”。可见,对外开放并非贸然全面铺开,而是“点—线—面”稳步推进。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者用实践的成果化解质疑,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些都说明改革开放的成功离不开改革者智慧的策略。通过揭示时间轴与示意图中的深层信息,笔者帮助学生习得从曲折性的视角诠释改革开放的方法,最终触及本课灵魂——改革过程的曲折性为改革的不断深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三、顺理成章:系统设计问题,有序导向思维建模
从历史哲学的角度看,历史是基于史料证据和视角视野的解释。同样的,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的发掘与解释,对于史料的解释也必然蕴含着发现、提炼、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说,问题的提出是培养学生深度学习和学科素养的引擎,它决定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思维深度和认知广度。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通过问题设计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笔者看来,问题设计唯有“顺理”方能“成章”。这里的“理”至少包含了历史的发展逻辑、教材的知识逻辑以及学生的认识逻辑。只有理顺上述三种逻辑,问题设计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从课堂教学全局的高度进行系统考量,围绕主旨与目标,循着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学生认识历史的过程,有条不紊、层层递进地设计问题。在环环相扣的设问与答问中,逐渐抽离出思想方法和价值观念,进而通过思维的建模与价值观的成型为之后的历史学习指引路径。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设计的主要问题如下:
商鞅方升上的两段铭文意味着方升从秦国一国的标准变成了什么的标准?这一转变折射出怎样的时代潮流?(通过史料研读,理解商鞅变法顺应了“社会变革、走向统一”的时代潮流,教师示范从历史必然性的视角分析古代变法和改革的方法。)
在梁启超看来,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什么?这一目的和古代改革的目的有何不同?由此可见,戊戌变法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通过比较古代与近代改革目的的差异,理解以戊戌变法为代表的近代改革探索顺应了“中华民族的自救自强”这一崭新的时代潮流,学生模仿从历史必然性的视角分析近代改革探索的方法。)
改革的成败和什么因素有关?从“改革者”“人民”“反对者”中可知,这些因素都与什么有关?(先是通过史料分析影响改革成败的具体因素,之后基于这些具体因素提炼出抽象的历史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从历史曲折性的视角分析变法和改革的方法。)
改革开放是在怎样的时代变局和时代潮流下必然产生?改革开放遇到了怎样的曲折?改革者如何应对这些曲折?(通过分析文献、图片、地图以及时间轴等不同类型的史料,学生由模仿到迁移,最终掌握从历史必然性与曲折性的视角诠释改革开放的方法。)
总之,前后呼应、循序渐进的问题设计为学生搭建了思维的“脚手架”,激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思维不断由低阶向高阶转换发展。
正所谓“穷则思变”,新教材带来了新挑战,也呼唤着新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把握主旨和目标,优化选材与设问,不失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彰显育人价值的有效途径。
【注释】
[1]於以传:《把握课程内容主旨,突破〈中外历史纲要〉教学瓶颈》,《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第2期,第48页。
[2][4]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5、22页。
[3]李卿:《〈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新变化》,《历史教学》2020年第13期,第16页。
[5]陈佩芬:《夏商周青铜器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