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利
人教版2020版的中职数学基础模块,第一章《集合》有两单元内容,一是集合概念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二是集合的运算。中职生第一次接触用符号来表达数学关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通过让学生复习初中知识点,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中职学习创造良好的开端。
一、做好基本内容的衔接
在中职数学中,方程(组)、不等式(组)等内容用集合表述,需要会求解(集),解决子集和集合运算问题,需会求根,掌握一定的几何知识。由于学生学习的情况有一定的差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复习材料,布置一些基本性的练习,方便预习,以及推荐一些合适的学习视频。在课堂中,教师讲解问题时要讲解得非常详细,并且不能因为初中学过某些知识只是简单讲解,而要考虑现在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进行讲解,充分加强新旧知识的构建。
二、与学生的已有经验衔接
在讲解集合子集、真子集时,充分利用直观化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衔接,利用有限集举例或韦氏图直观形象的展示。区分数学符合的应用,用初中所学的数学语言表述集合相关的知识。例如:x2-3x-4=0的解可用集合表示为X={-1,4},便于学生知识构建的顺延,比较表示方法,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还有“且”“或”的翻译,站在学生理解的角度上描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集合运算的衔接
交集、并集、补集的运算,分有限集和无限集两类,采用有限集,促进学生明确集合运算的概念。与初中衔接教学,能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体验成功感。对于无限集的集合运算,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抽象性,培养思考能力。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例,可采用数轴图示,数形结合直观形象展示不等式组的解,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的衔接
在《集合》中,有大量定义,需要学生结合中实例理解。学习原始定义“集合”,需要学生辨认核心特征,能自己举例,判断对错。针对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等定义,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有限集体的特征,推广到一般的情形,再具体通过有限集合,最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用无限集检验学生对定义的理解情况。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