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丽丽
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等都需要计算,因此计算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质量。抓好了计算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品质和学习能力都将得到良好的发展。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呢?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设置情境,培养学生计算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在计算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错误,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把计算生活化,常常创设一些情境,采用玩游戏、制造故事情节、媒体辅助等方式,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掌握知识。例如,在巩固“10的加减法”时,先用课件出示小狗爬上10层台阶回家的情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小狗回到家前要做什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编出故事情境。动画显示小狗爬上2层台阶,先请学生列出算式:可能是10-2=8,也可能是10-8=2。让小狗继续往上爬,根据小狗爬的结果列出算式。学生在帮助小狗回家的过程中得到了练习,巩固了计算知识,使他们真正融入到了学习情境中,不但学得轻松愉快,而且计算的正确率也高了。
又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首先在引入环节设置情境:小松鼠要请客,它为好朋友准备了两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7瓶牛奶,小松鼠一共准备了几瓶牛奶?小朋友你能帮小松鼠算一算吗?结合学生喜欢的小动物进行引入,学生会感到很有意思,愿意帮助小松鼠算一算,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二、树立计算意识,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让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如:18+32×15=50×15,当学生出现这种错误时,教师就应对学生的错误原因和解题思路进行分析,明确计算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先要认真审题,思考一下:“题抄对了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能不能简便计算?”“做这样的题要注意什么?”“答案有没有抄对?”教师要告诉学生:只要有决心、有耐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计算能力就会有所提升。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针对有些小学生只会做简单的计算题,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帮助学生找出影响计算正确率的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加强计算训练,培养良好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仅有少数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不会计算造成的,而大多数是学生粗心大意、观察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例如:抄错数字、漏写符号、加法忘记进位、减法忘记退位等。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养成一看、二想、三算的审题习惯,所谓“一看二想”三算是指:第一步要先看清楚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第二步想一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第三步进行认真计算。其次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反映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最后认真检查,养成检查的习惯,应在平时加强训练。自我检查,既能及时发现错误并加以改正,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负责的良好品质。
四、注重口算训练,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在整个小学数学阶段,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计算时要加强口算训练,加强口算训练,要从低年级抓起,要坚持天天练。低年级教学中的内容多数是口算,为使学生做到脱口而出,除了坚持天天练习,让学生对口算产生兴趣外,还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好奇、注意力不集中、好玩的特点,进行应变训练,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课前用10分钟进行口算练习,同时,可以通过小游戏提高学生兴趣,让他们“当邮递员”“找朋友”“给小动物找家”等,学生对口算产生了兴趣,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中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多了,口算不能忽视,可以把口算作为一项基本训练,每节课都要有一定的口算内容,在四则混合运算中也要尽量用口算,让学生把学过的速算方法、简单运算方法应用到四则运算中,即使是对几何图形的图片、面积及应用题中,一些数学简单的内容,也可以进行口算,全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加强口算训练,既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并结合实际长期进行培养和训练才能取得成效。相信,只要学生保持良好的计算习惯,并逐步掌握计算技巧,他们的计算能力就一定会提高,同时也能够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