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玛吉 才高
摘 要:通过分析合作市特别是G村草原旅游业发展的背景及优势,阐述了当地草原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对传统村落文化的影响。提出应对草原旅游业的发展重新审视布局,调适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对立,重构良性村落秩序和价值观。
关键词:草原旅游业;村落文化;变迁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Tourism and Cultural Changes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A Case Study of Village G in Hezuo City
Zhuoma Ji Cai Gao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Lanzhou 730000)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background and advan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tourism in Hezuo City,especially Village G,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grassland tourism and its impact on traditional village culture.It is proposed that in response to the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tourism,there should be a re-evaluation of the layout,an adjustment of the opposi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industry,and a reconstruction of a positive village order and value system.
Key words:Grassland Tourism;Village Culture;Changes
草原旅游业是“草原景观、草原人文历史遗迹、草原游牧生产方式及相关接待设施为客体的多层次游憩活动”,[1] 是以草原自然、人文景观和生产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其基本要素有游客、草原资源和设施、草原旅游服务者。主要目的地在牧区,草原旅游既有自然资源的观赏性,又有民族文化属性。合作市G村凭借草原旅游发展的资源和政策优势,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旅游标杆。
一、合作市草原旅游业发展背景与优势
(一)草原旅游业发展背景
1.地方特色和产业升级
合作市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北部,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是内地通往青藏高原以及川蜀的重要通道。合作市原称为“黑错”,意为羚羊出没的地方,[2]境内草原辽阔,发展草原旅游业的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随着经济的发展,合作市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从事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用于旅游文化消费的支出显著增加。
2.旅游热和旅游环境优化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地区治安和人口素质有很大提升,基本设施和整体功能建设有所改善,政府对乡村文化建设和旅游业投资的项目增加,发展草原旅游业的契机已经来到。通过草原旅游获得经济效益,成为很多村落的选择;参观和体验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成为吸引众多内地游客的亮点。
3.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
合作市已经举办了二十一届香巴拉文化旅游艺术节,这是合作市承办的州内最高规格的大型综合性旅游节庆活动,集草原风光、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文体活动于一体,让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旅游文化艺术活动在当周草原开展,邀请了国内知名度较高的歌手宣传并现场展演,配套民俗一条街文化特色旅游产品和旅游房车展演促销等活动。
(二)草原旅游业的优势
1.地理区位优势
合作市发展旅游业重要的区位优势在于交通条件。从大的区域位置上看,甘南处于甘青川交界处,是兰州通往九寨沟的必经之地。合作市是甘南州内各县市的人口流动和物资集散中心。合作市东连卓尼县,南靠碌曲县,西接夏河县,北临临夏州和政县、临夏县,市区与兰合高速、国道213线、省道306线等公路相连接,夏河机场距市区47公里。随着兰合、西成铁路和合作至卓尼、碌曲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全市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2.民俗文化优势
合作市为多民族聚居区,不同民族风俗、服饰、节日、仪式丰富了草原旅游业的内容。全市有藏族、汉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满族、土族、蒙古族、裕固族、朝鲜族等18个民族,总人口约10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55%。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合作市常住人口为112173人。[2]具有多民族聚居区丰富的民俗特征和人文风情。市区附近为半农半牧,具有多样性和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特征。
牧区绝大多数使用藏语,草原民歌、安多吉他弹唱亦成为旅游者体验草原风情的内容。市境内有安多藏区佛教名刹米拉日巴佛阁、神奇美丽的当周草原、独具特色的太子山、风光旖旎的勒秀洮河、天然奇特的岗岔溶洞等众多景观。宗教寺院成为旅游目的地之一,藏传佛教寺院就有13座,传统的晒佛节、插箭节、香浪节与传统民族体育运动,从不同侧面展示着合作市独特的民族风情。
3.草原资源优势
合作市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高度浓缩区——当周草地公园,还有美仁大草原和太子山景区等。美仁大草原位于甘南州合作市合冶公路旁,平均海拔3600米,占地面积500公顷,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山草甸草原地貌,有宽阔的牧场,还有山丘、高原湿地。
二、合作市草原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一)草原旅游标杆村
近年来,合作市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旅游业稳步提升,产业布局持续优化。G村被纳入到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改变了传统半农半牧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G村在合冶公路黄金旅游线路上,西距合作市区约13公里,东连美仁大草原,自然风光优美、区位优势显著、地域形态良好,具有草原特色的生态美。G村原本是以畜牧业、种植业为主的传统藏族村落,耕作、放牧、打零工是这个藏族村落以前的生活方式。前些年,村民把自己的家改造为高端民宿,发展起旅游业。目前村里集中高端民俗、帐篷餐厅,民俗土特产、马队驿站等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元素为一体,已经成为游客休闲旅游的打卡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全村34户牧民群众实现旅游增收,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标杆。
(二)草原旅游业的经济价值
旅游标杆村于2021年正式运营,当年年底,全村34户牧民群众196人得到了第一笔分红,累计分红资金达35万元,其中村集体分红5万元。村民的草场不仅能放牧,还能作为旅游资源赚钱。此外,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合作市特色产业的发展。
(三)草原旅游业的社会效益
通过草原旅游业,G村建了游客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马队驿站、民居院落和民宿客房建设。民居设施条件有大幅度提升,村道全部硬化,村里的排水设施和垃圾回收服务设施完备,村落周边的水渠和绿化建设整洁,整体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此外,草原旅游业的发展,有效解决了农牧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且使村民的闲暇时间增多。牧区不同于农区,年轻人出门打工较少,部分年轻人也没有打工的劳动技能,因此,闲散劳动力比较丰富。草原旅游点开发对于部分不能出门打工的年轻人有了自家门口打工挣钱的机会。
(四)草原旅游业的发展困境
草原旅游业目前仍未形成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益。究其原因,一是旅游的季节性。合作市四季分明,除了夏季,其余季节寒冷干燥,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基本依托草原自然景观和宗教文化,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旅游季节性特征非常鲜明。香巴拉旅游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举办期限短,特色美食街等活动实际收入低,总体形式大于内容。二是商业品牌效应差。G村草原旅游业刚刚起步,没有打造出具有核心吸引力的标志景区。合作市内尽管有很多藏传佛教寺院和草原景点,但是尚未形成知名的、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旅游景点。因此,合作市目前主要依靠交通条件便利的优势发展旅游业,对游客的实际吸引力不够。途经的游客较多,但以合作市为旅游主要目的地的游客较少,以草原旅游业为目的的游客更加稀少。三是草原旅游引发次生污染。近年来合作市及周边县市,草原旅游点发展迅速。在草原、河流、森林等自然风景较好的地方均有旅游点,这种旅游点为私营,使用帐篷或者三合板等低成本材料建造小木屋,设施简易,经营成本低。一般夏季游客多,而其他季节无人管理。由于旅游点的经营手续简单,工商部门不便于管理。经营者与周边村民约定租金便开始经营,约定双方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旅游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特别严重,比如,肆意挖掘草滩、河流,交通车辆随意开进草原造成植被破坏等。另外,为了追求眼前利益,旅游点内食品安全和卫生状况也是问题频出。这些因素在游客体验、旅游业长期发展方面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合作市草原旅游业开发对传统村落文化的影响
(一)村落物质文化变迁
1.民居文化变迁
随着草原旅游业的发展,村民的物质文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中最明显的是住房条件的变化。住房作为容身之所,与生活密切相关。住房条件的改变,反映了村民生活条件和经济能力的改变。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G村的村民住房大多是土木结构,房屋居住条件比较艰苦。墙以泥土为主,畜房是木头与茅草搭建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民的住房明显改变,有二层平顶房,也有瓦房,村道基本都是水泥硬化路面。住房的规划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沿着主干阳面建造,规划合理。G村大多数民居都是二层结构,特色民居高四五米,外层是敞亮的铝合金窗户,高大气派,房子的底层适用于民宿或店铺。
2.生产生活方式变迁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非常明显,G村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都是小规模的、传统的耕犁技术,农业的产出依靠密集的劳动而不是新技术的使用。随着旅游业发展,村民经济来源增多,信息渠道多样,农业生产的工具越来越先进。种庄稼或收割的过程中使用了收割机和脱粒机,取代了镰刀和犁。依靠畜力和人力工作的状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变。现代化劳动工具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村民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有了大量的空余时间,进入了打工和旅游服务业当中。牧业生产方式同样发生着变化,很多年轻人骑摩托车而非骑马放牧,还用手机直播放牧过程。村庄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出现了变化,除了住宅和种植之外,还会有一部分土地用于特色旅游业开发和游客体验场所等。农牧业生产方式变化反过来又促进着草原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村落制度和价值观变迁
1.宗教信仰和节庆活动淡化
宗教法舞活动一般是七月在寺院展演,是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愿。由于年轻人外出打工或者从事旅游服务业,目前多为老人和孩子去参观法舞。
2.传统价值观的变迁
宗教习俗逐渐淡化,保持过节只是一种传统的程序。现代元素融入,精神观念改变。村民的生育观和男女观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三)族群认同与边界观念变迁
1.宗族观念、自然信仰观念减弱
宗族观念对于传统村落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是村落组织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5]随着旅游经济发展,村民之间集体分红、集体入股经商的观念开始萌生,村户之间集体协作的利益集团开始形成,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关系开始疏远,村干部和基层组织得到更大程度认可。旅游经济对村民的生活观念影响较大,生态保护和自然信仰的根基动摇,很多地方不惜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利益。
2.相邻村落同质性竞争加剧,边界观升温
紧随草原旅游的潮流,相邻村落都相继开始发展草原旅游,同质性竞争加剧。区域交流的频度加大,促进了更大范围的物质和文化的交流,紧随而来的是内部成员之间为争夺自然资源的竞争加剧。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和冲突中,开始为保护群体利益的需要而强化边界,强调“我区”与“他区”,“我村”与“他村”边界,边界观念不断升温,“边界”成为了竞争和斗争中维持利益的工具。与此同时,意识和心理的边界之战也随之打响,为树立边界而对群体历史文化追根溯源,夸大群体之间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上的差异性。
四、结语
(一)反思
村落草场支配和占有权属地争议是随着草场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也会随着草原旅游进一步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得到解决。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增进共同性,是顺应时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所在。由旅游经济同质化竞争导致的村落之间的冲突,传统农牧业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还有传统村落文化秩序与旅游市场经济观念之间的冲突,我们都应该积极引导,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使事物的发展朝着对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
(二)调适
由于经济环境的改变,村落的经济制度发生改变,生产方式和经济来源多元,土地资源化和草场资源市场化。村民传统的宗族和权威观念逐步减弱,乃至消失,村民行为规范和村落权力组织由基层干部和基层党组织履行职责。民俗文化传统仪式简单化,婚礼、葬礼、宗教庆典逐步改变。血缘和地缘共同体的村落认同减弱,逐步过渡到市场化经济和利益集团的认同。村长权威向有经济实力支撑的旅游开发户倾斜。因此,草原旅游经济的发展,传统村落文化和传统秩序的环境正在悄然改变,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观念的调适,要求同存异,在继承传统与适应现代中获得生机,在多元基础上和谐共存才是未来村落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生存之道。
(三)重构
草原旅游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对地区产业布局进行合理规划。草原旅游经济发展,使得很多村民意识到土地、草场可以成为发家致富的资源,很多村落相继承包草场开发旅游点,由此带来的是市场同质化的竞争加剧。甚至引发相邻村落之间的草场和河流承包权的争夺。草原资源开发应是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大面积开发草原旅游经济不仅加剧了同行经济竞争,还会对传统的牧业经济继承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探索和引导草原旅游资源与传统的农牧业合理并存,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草原旅游发展最终目的是促进地方发展,让农牧民村落更好地融入现代化。现代化包含工业化,但并不等于工业化,它还包含着更大范围的意义,是科学技术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急剧变动过程的总称,更是一种心理状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7]随着社会产业转型和产业分工的加快,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旅游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民族地区的工业基础薄弱、农业产值低、生态十分脆弱,但是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各种宗教文化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皆可开发。因此,草原旅游业对促进乡村振兴和民族地区现代化,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促进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亚男.内蒙古草原旅游区划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
[2]甘南州地方失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甘南志(上、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合作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2021.
[4]张述林,姜辽,赵瑞.目的地旅游市场搜索论及营销战略选择——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5]王晓霞.变迁中的庙会与村落认同——以晋中X村的田野调查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6]常宝.反思的“边界”:中国多民族研究的另一种维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21,47(2).
[7]李竹青,杜莹.试论现代化的内涵与特点——民族现代化探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2).
(责任编辑 陈润梅)
收稿日期:2023-03-14
作者简介:卓玛吉(1990-),女,藏族,甘肃合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语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