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对策思考

2023-04-29 11:11:20白镇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24期
关键词:生态修复

摘要:对半干旱地区来说,植被非常重要。优良的植被对防风固沙、气候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营造森林植被、建造防沙林带,可有效阻截与控制迎风面的流沙,保护背风面的农田。近些年,我国高度重视植树造林、生态修复工作,针对半干旱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探究分析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现状及优化策略,提出有关修复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林业保护;生态修复

DOI:10.12433/zgkjtz.20232435

一、半干旱地区的气候及植被类型

半干旱地区是指年平均降水量在350~500mm的气候类型区。半干旱地区的主要自然植被是草原而非森林,因为降水量较小,气候干旱,所以林木不易成活。半干旱地区具有以下气候环境特征:年降水量较小,蒸发量远超降雨量,耕地以旱地为主,营林难度大。不同气候区降雨及植被类型比较,见表1。

二、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存在不足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许多地区大力发展矿业、农业,忽视林业的发展与保护,出现了农业、畜牧业与矿业挤占林业用地等问题,这类问题限制了林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受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限制,森林树种比较单一,森林的林分结构比较简单。

除林分结构比较简单外,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还存在林分质量差的问题。优良树种、珍贵树种受到了较严重的破坏,在森林中的占比下降,区域内的森林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质量低,大径材少,林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三、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对策

对于半干旱地区,要顺应自然规律进行生态的恢复和保护,也将科学技术与政策紧密结合,同时强调根据区域的特殊性制定政策,推行多元化投入的机制促进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提升。

(一)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做好工作规划

在林业生态修复工作中,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与扶持作用,整合资源,运用政策手段推进林业生态修复高效、高质开展。开展林业发展调查,掌握区域内林业发展特征、发展规模以及信息化建设现状等,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可行的建设规划,从宏观层面指导林业生态修复工作开展,提高林业发展水平。结合实际从林业信息服务、体系、资源、网络等多发面着手,综合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持续推进林业生态修复工作开展。

根据国家生态建设有关要求,结合区域具体情况,科学制定生态修复规划,制定生态修复方案等,推进林业生态恢复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有关部门可调查并确定生态脆弱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土壤沙化区域等,并在这些区域种植树木,恢复植被。选择种易植易活易管理的品种,在巩固水土的同时美化环境,树立区域形象。通过引进优质品种、调整矿区树木种类等措施,优化树种结构,提高树种质量,如改良低产林的树种,在矿区内种植更优质的树种,并加强对矿区的环境保护,促进矿区生态恢复。改造残次林,根据矿区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树木密度,调整树种结构,增强树木抗病虫害的能力。

(二)根据半干旱地区自然环境制定工作方案

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较小,蒸发量远超降雨量,营林难度大。在此种环境中植树造林,要做到以下三点:

1.适地种树及种植良种壮苗

在植树造林前,先做好地质勘查与环境分析,依据勘察数据选择有利于林木存活与生长的地方种树,以此提高林木成活率,保证林木长势,使林木有较强的抵抗力,可以有效抵抗有害生物的危害。选植树地区要有相对肥沃的土壤与充足的水源,且周边无严重生物灾害,这样才能形成结构稳定、抗逆性强及生长迅速的林分。当土壤条件不是十分合理时,要提前通过耕地、施肥等措施改善土壤条件,使土壤更有利于林木成活与生长。

优质树种、健康茁壮的树苗有更强的抵御生物灾害能力。因此,在造林时要选好树种,尽可能地选种抗性强的优良树种。另外,种植前对树苗做详细检查,确保树苗无病虫害,健康茁壮。在种植树木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优良品种一般具有抗性高,环境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等特点。种植时,种植人员要不断优化品种,及时淘汰劣质品种,提高林分质量。如果要向林区引进外来树种,必须做好树种检疫工作。这是因为外来树种有可能携带病害或虫害,如果不经检疫直接进入林区,就有引发大规模的病害或虫害,从而使已成长起来的森林受到严重影响,并引发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外来树种,必须制定严格的检疫制度,通过及时、全面、严格的检疫确保树种健康,确保森林安全。对外来树种的检疫工作,必须交由专业机构与人员负责,对检疫结果也要做出规范化管理。基层检疫部门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强的虫害检疫与防治方案,严格检疫外来树种,防止外来新虫害。

2.科学种植

在种植树木时,要十分关注天气状况。种植人员要关注环境、气象等部门发布的即时天气信息,灵活调整种植工作,合理安排种植与管理计划,尽量减少不良天气、恶劣气候对树木的影响,提高存活率。树木的栽植工作一般在萌芽前一周内完成,这样更有利于树木的成活与后期的生长。另外,根据具体的栽植方式合理控制栽植密度,种植密度过高不利于树木生长。因此,种植时必须控制好种植密度,以保证空气畅通,散光条件充足。种植人员根据种植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合理布局与科学栽种,为树木的生长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条件。在栽植树木时,要对穴的尺寸、深度等控制,一般是根据树木根的大小确定定植穴的深度与大小。为确保树木能顺利成活,可在穴挖开后于内施加10kg左右的腐熟农家肥,保证树木根部水肥充足,营养需求得到满足。树木的栽植深度与根茎相齐,在栽种过程中将苗扶正,然后边回填边踏实,栽种结束后适量灌水。在栽植树木时,将苗木根部蘸少量的磷肥泥浆,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做好森林抚育

通过森林抚育,改善林木生长环境,阻断或抑制有害生物繁衍传播,保护林木健康生长。森林抚育的具体措施有除草、施肥、灌溉、中耕等,将这些措施落实到位有利于林木生长,也有利于虫口密度降低、树势恢复、森林生态环境改善。

杂草过多、长势过旺会与树木争夺养分,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做到有草必锄。为保护环境与树木,尽量人工除草,减少对农药的使用次数。若森林面积过大或草害过于严重,需使用药物除草,也应科学控制药物用量,减少药物对环境及树木的危害。

春季发芽前追施肥,保证水肥充足。施肥量根据林区内树木的种植密度、大小、长势等实际情况决定。施肥时,不能施加不符合国家有机食品相关标准的无机肥,严禁使用激素类药物。土壤解冻后,在树木周围2m范围内深翻,使土壤疏松透气,为树木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树苗栽种完毕后,北方冬季前要进行冬灌,南方虽无须冬灌,但春夏秋三季根据树的生长状况、种植区的气候与降雨情况等科学确定灌溉次数,合理灌溉,保证树苗的水分需求得到满足。春季树木萌芽,对水的需求较大,在自然降水不足的情况下,要通过人工浇灌来满足树木对水分的需求。在春季浇水时,适宜从植株上面浇水,将每棵都浇湿浇透,浇水速度不能过快,确保每颗树木都能充分吸收到水分。如果森林规模较大,可采用滴灌、喷灌等方式,为树木补充水分,还可应用移动式浇水器高效率完成浇水工作。工作人员要做好巡视工作,如果发现树木叶子耷拉下垂没有活力,则需及时浇灌。另外,如果树木根部及周边土壤开裂泛白,表明树木缺水需及时灌溉。夏季空气温度高、蒸发快,树木对水的需求较大,工作人员可采用根灌的方式满足树木水分需求。同时,夏季温度高,灌溉时间点要避开中午,应选在早上或傍晚温度较低时灌溉,这样不容易造成土壤板结。除采用根灌方式外,还可采用叶面喷灌、滴灌等方式为树木补水。

除做好灌溉工作外,对一些抗热性差的树木,要做好遮阳避阳工作。工作人员还要通过多次的巡查检视及时发现虫害,并通过挖蛹虫、刮树皮等方式及时消灭害虫,保护林木安全。冬季时,要做好火灾预防工作。

在森林生长期间,一旦发现病木、携带有虫害的树木,及时清理,将病虫害的传播途径阻断,防止病虫害在林区大范围传播。在开展工作时,工作人员可根据树木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例如,对于病害、虫害比较严重的树木,直接连根拔除,彻底消除隐患;对于病害程度较轻的树木,可修剪掉患病部分,对病虫害扩散源头加以控制,使林区内的虫口密度得以降低。研究表明,将病虫枝叶剪除,在防止害虫繁衍的同时还能改善树木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木抗病虫害能力。对于收集修剪下的病枝,要集中处理,从而减少虫源,防止虫害爆发。对于健康树木,可在树干区域涂抹预防药剂,保护树木不受病虫害影响。

(三)调整工作策略着力营造混交林

相较于树种结构单一的林分,混交林有更强的病虫害抵抗能力及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因此,在植树造林时,要做好树种的选择与搭配,在相应区域内搭种多种树种,营造混交林,使林区的生物群落更加稳定,使病虫害得到有效抑制。在选择树种时,应主要考虑乡土树种,乡土树种对当地的气候、土壤等已经有了一定的适应性,更容易成活,外来树种的抗寒性、抗旱性等普遍比不上乡土树种。树种面对不良环境时表现出的抗逆性,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树种的成活能力与适应能力。因此,在选择树种时必须科学分析树种的抗逆性。

(四)合理确定轮伐期科学开发利用林业资源

森林都有一定的寿命,超过其生长旺盛期或受自然灾害侵害后,树木长势会衰弱,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也会减弱,如得不到及时处理就极有可能成为有害生物的宿主,危及林区内健康林木。因此,工作人员要根据森林的生长周期,结合森林实际长势等科学制定轮伐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砍伐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促进林木健康茁壮成长。

(五)根据实际需要封山育林

研究与实践证明,封山育林有利于林木健康生长,有利于次生林、稀疏林改善,同样有利于有害生物防治。因此,相关部门可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防治有害生物,促进森林健康生长。对于已经建设起来的林区,应当加大保护力度,通过封山等措施防止林区再度受到破坏。开展林分结构改造工程,在林区内种植优质的树木,并加强对林区的保护,逐步促进林区生态恢复。对于残次林进行改造,根据林区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树木密度,调整树种结构等,增强树木抗病虫害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对当地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还存在林分结构单一、林分质量差等问题。对此,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做好工作指导,制定科学可行的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从而推动各项工作的规范高效运行。各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应以政府规划为引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好树种选择、林木种植、混交林营造、森林抚育等、封山育林等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

参考文献:

[1]邓元杰.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绩效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

[2]者文龙.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2,12(05):194-196.

[3]闫德仁.内蒙古林业生态建设主要造林问题探讨[J].内蒙古林业,2022(02):21-22.

作者简介:白镇(1982),男,山东省聊城市人,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业工程。

猜你喜欢
生态修复
贵州石漠化生态修复进程中的生态道德问题各因子相关性分析
辽河生态廊道景观恢复之路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下的“废弃景观”修复研究
滨水驳岸景观生态修复及空间艺术设计策略
现代园艺(2016年9期)2016-07-16 11:09:19
天津海域牡蛎礁区生态修复示范区域调查分析
河北渔业(2015年5期)2016-03-01 16:28:49
辽西青龙河水生态系统保护治理技术①
科技资讯(2015年18期)2015-10-09 21: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