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现代化都市圈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研究

2023-04-29 00:44胡雅楠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21期
关键词:都市圈协同发展沈阳市

胡雅楠

摘要:东三省最大的城市——沈阳市,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东北亚和渤海两大经济圈的交汇点,在东北地区战略发展规划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沈阳市地处核心经济圈,对周边城市的吸引力毋庸置疑,能够很好带动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目前已然形成以沈阳市为中心城市,发展东北地区现代化都市圈的趋势。本文从沈阳市的地理位置优势、自身的经济实力状况以及当前金融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和讨论,做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分析,指出了目前建设中存在的阻碍,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沈阳市;都市圈;协同发展

DOI:10.12433/zgkjtz.20232101

区域性金融中心是一种融资枢纽,具有金融机构场所集中、金融市场高度发展、金融信息相对灵敏、金融设施处于领先地位以及所提供的金融服务高效便捷等基本特征。实行区域性金融发展,是一种引发资本和生产要素聚集的有效途径,能够实现本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增长。积极推进东北区域金融协同发展,不仅可以满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要求,还可以提升全球金融竞争的内在动力。

一、现代都市圈的基本含义

日本是“都市圈”这个名词最早出现的国家,而美国是最早表述“都市圈”概念的国家,并将之称为“metropolitan area”。后来,各个国家对这个名词进行翻译,相继出现“都市区”“都市连绵区”和“都市带”等概念。对于都市圈的具体内涵,国内外至今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解释。都市圈的别名有“大都市区”“大城市圈”和“大都市统计区”等。我国学者大多赞同,都市圈是可以将中心城市、外围地区进行紧密联系,并且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能够实现经济协同发展的区域。直到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现代都市圈的概念,即在城市内部将超级大城市或者具有强大辐射带动功能的城市作为中心,以一小时通勤为半径而形成的城镇化空间。

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首先要推动各个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确保各个区域板块之间有效融合,而发展并培育现代化都市圈成为重要手段之一。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现状,都市圈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成熟型。成熟型都市圈产业分工也非常明确,在这个圈内的各个城市之间的交往频繁密切,城市之间沟通往来高效便捷,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都市圈。

二是发展型。发展型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大多是省会城市,通过省会城市向外扩散进而形成产业链条或者领域上的优势,其突出的发展特征是由中心向外围延伸。例如,南京市、青岛市和郑州市都市圈。

三是启动型。启动型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大多是内陆城市,单核聚集是其显著的特征,并且吸收周边城市资源的效应,大于向周边城市溢出资源的效应。常见的有昆明市、太原市以及沈阳市都市圈。

沈阳市都市圈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城市之间的协同效应还没有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各区域之间的联动协调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二、沈阳市现代化都市圈区域金融协同发展可行性分析

(一)地缘区位优势明显

沈阳市具有显著的战略地位优越性,具备很强的辐射带动能力。不仅如此,它还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东北区域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航空港的所有权。沈阳市与周边城市正好优势互补,共同形成资源丰富且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沈阳市建设金融中心的重要前提。

(二)工业经济基础良好

沈阳市的工业种类繁多,产业群体大致分为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实施,沈阳市实体经济的发展迎来再一次高峰。例如,2013年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当年累计产值为13750亿元。不容小觑的工业经济实力,是推动沈阳市建设东北区域金融的内在动力。

(三)金融业发展迅速

沈阳市不仅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还是货币金融调控中心、辽宁省金融业监管中心。沈阳市金融业发展至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优势明显:拥有金融商贸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品牌效应显著;金融街历史悠久,发展势头良好,是各大金融机构高度密集的区域,属于金融政策信息中心;目前已成为区域型资金聚集和银行结算中心的重要场所;各项金融指标,包括存款贷款余额、金融机构的数量都领先于东北地区的其他城市,区域性金融发展势头良好,不论是管理中心还是业务中心和调控中心的地位都得到显著提升。

(四)城际交通便利

衡量城市之间协调效应有效的指标是判断区域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交通便利程度会对城市之间的交流沟通产生直接影响。除此之外,城际交通的便利性也是衡量地区经济活跃度的重要指标,城际交通越便利,各城市之间的沟通往来越密切,城市的经济活跃度也会上升。目前,我国高铁网络高度覆盖,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不论是铁路交通还是陆路交通或者港口交通,都十分便利。例如,沈海高速使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紧密。除此之外,沈丹高速、京沈高速等交通网络,能够满足形成都市圈的基本交通条件。

(五)政策优势倾斜

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实施以来,沈阳市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授予多个荣誉称号。在宏观政策的导向作用下,沈阳市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城市,再一次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在国家的引导下,连同以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作为载体的全国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也得到了国家的批准,沈阳市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得以稳固。政策的倾斜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强大外在动力,完善区域合作框架和金融政策,是推动东北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沈阳市现代化都市圈区域金融建设的现存问题

(一)金融中心定位仍不明确

沈阳市经济向外延伸和融合的程度不够,金融市场的全国覆盖率较低,因此很难发展贸易结算业务。自身优势主要是产业根基深厚,装备制造业发展程度高,产业结构合理。因此,推动建设沈阳市区域金融应当以经济区为落脚点,以提供装备制造业服务为核心,在满足与东北经济结构高度协调适应的基础上,改造优化主导产业,服务于主导产业改造升级,实现东北经济振兴发展的目标。

(二)中心城市存在竞争压力

随着我国金融核心区的建设进程逐渐加快,城市面临发展竞争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虽然周边城市的发展与中心城市产生协同效应,但在无形之间形成对中心城市的竞争压力,在有限的资源空间内,正常竞争不可避免。另一方面,竞争局面进入白热化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周边城市发展势头良好,中心城市除地理位置的绝对优势外,其他方面的指标优势程度逐渐弱化。除沈阳市是热点城市之外,辽宁省的大连市以及另外省会城市,都曾经提出要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构想,良性竞争刺激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中心城市备受压力。

(三)金融辐射能力有待提升

在经济区域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作为中心城市的沈阳市,其金融辐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建设金融机构方面,机构结构设置不合理,银行的外地分支机构偏多、法人机构有限。尽管沈阳市的金融法人机构数量呈增长趋势,与其他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四、沈阳市现代化都市圈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产业金融体系,防止城市无序竞争

沈阳市的工业产业大多集中于采掘业、能源机械以及常规制造业等,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例约为65%,其余则为轻工业。老工业基地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这一类企业大多是技术密集型而非人口密集型,对资金需求量大,因此建设区域产业金融体系,能够加强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提供资金服务,满足大型企业生产发展的资金需求。在金融体系中,产业金融的基本职能是满足企业生产的资金需求,而商业金融的主要职能是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以振兴东北经济为出发点,对沈阳市金融中心的金融服务定位,应确定为产业金融中心。从资产实力以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来看,沈阳市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即便如此,沈阳市要取得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必须加强同其他城市之间的沟通协作,以发展东北经济为共同目标,形成协同效应。

将沈阳市作为中心城市,同时积极寻求其他省、市的助力,避免无效竞争、非法竞争造成资源浪费。政府主管部门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东北地区各社会组织的高效运转,发挥各个城市的优势取长补短,在公平有序竞争的基础上加强东北区域金融职能,增强各个体系之间的凝聚力。要想成为东北区域金融的核心城市,沈阳市除了要提升自身的金融业务发展水平之外,还要明确体系内各部门的分工以及发展目标,强化对外沟通协作能力。加强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合作交流,积极吸收并借鉴这些城市在建设金融中心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在竞争战略的选择上以差异化战略为主,建设特色的沈阳市金融中心,致力于成为国内具有核心地位的金融中心。

(二)完善创新金融市场,落实财政优惠政策

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离不开金融业的全面发展。因此,沈阳市要想成功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首先应当完善金融体系,构建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商业银行以及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体系。与此同时,积极创新银行业务,大力发展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从对金融市场创新的角度出发,推进其他金融衍生机构的共同发展。其次,积极鼓励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担保机构这一类金融机构的平衡发展,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主,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当前业务创新,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为鼓励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融资条件。在大力推进金融市场发展,强化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应当对金融风险保持警觉,营造安全的金融环境是成功建设金融中心的必要前提。存在众多不确定性的因素聚集可能引发风险,因此严格管控风险和监督金融市场非常有必要,外部监管机制的运行结果直接决定了金融活动的安全性。居安思危应当作为沈阳市发展东北区域金融的基本核心意识,建立并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源头上预防风险,确保金融业的健康稳定运行。

建设东北区域中心是推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落地的必要举措,要想真正落实这一发展战略,给予必要的政策优惠支持,尤其是税收政策和财税政策。比如,为了积极鼓励金融贸易区建立金融企业,税收政策上采取先征后退的形式,对加入金融贸易区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三)精准定位城市关系,加快区域协同发展

沈阳市以先进的工业产业闻名。目前,第三产业发展较稳定,发展势头良好,发展布局主要依托于现代发达的交通网络,形成以各大铁路线为主、港口交通为辅的对外沟通交流通道,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较大。带动周边城市各个行业齐头发展,有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京沈高速和高铁是向西的主要通道,北京市和沈阳市之间各城市的贸易合作渠道也随着高铁速度的提升而越来高效便捷,沟通的广度和深度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教育、医疗、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共享逐渐成为现实,对周边城市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建设并高效发展沈阳市都市圈,有效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高效便捷的交通条件,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以发展新兴产业、现代服务和旅游业为战略目标,实现与周边城市产业的融合,形成协同效应。都市圈的成功建立和有效发展,不完全取决于中心城市一个要素,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同样影响巨大。沈阳市现代都市圈的类型属于启动型,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周边城市的发展水平不高。

被沈阳市辐射的周边城市共有六个。它们都各具特色,曾经也是重要的能源城市,发展主业是能源开采和其他重工业,目前正在积极需求突破和转型,往新能源和旅游业方向发展。这六个城市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在新能源领域还处于初级开发阶段,旅游业也处于探索阶段,科技创新能力和公共服务都有待提升。要想提升都市圈的综合实力,应当实现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的联合效应。因此,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首先需要考虑加大对周边城市的建设投入,充分挖掘外围城市的发展潜力,拓宽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沟通渠道,通过实现区域融合发展,达到提升都市圈综合实力的目的,有效推动区域金融的协调稳定发展。

五、结语

建设沈阳市现代化都市圈必须依赖于经济圈和产业圈的共同支持,因此完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是必要举措,通过协同作用推动都市圈的建设。都市圈为产业圈提供良好服务,产业圈带动都市圈的发展完善,二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既能够满足沈阳市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现实需求,也能实现建设沈阳市区域金融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2/21/content_5367465.htm.

[2]杨艳军,楼婷,侯建华.河北省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路径探索[J].经济论坛,2021(12):34-39.

[3]曹夏晗.石家庄都市圈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研究[D].河北地质大学,2021.

猜你喜欢
都市圈协同发展沈阳市
沈阳市盛京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宁合都市圈金融发展的路径探析
大都市圈农产品流通发展趋势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东京都市圈人口调控的经验及对北京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