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篇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所选意象都是典型的,对景物的描摹都是形象逼真的,作者借助意象表达的情感总是真挚感人,所述之理也总令人深深叹服。《赤壁赋》就是一篇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的美文。
一、手法多样,形象鲜明
优秀的写景散文其塑造的景物形象必是鲜明的,这就要求作者运用各种手法,诸如正侧面描写、各种修辞等突出景物的特点,使其鲜活有加。
《赤壁赋》第一段,作者主要描写了“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等诸多意象,营造了一种美妙独特的氛围。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突出了月色的美丽可爱;用虚实相间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和客人泛舟赤壁,融身于雾气腾腾的江面之上的奇妙感受,不禁令人心向往之。其实,这是侧面描写,实则写出了月圆之夜,江面一片朦胧的景物特点。运用多种手法,使景物形象鲜明突出,文中之景便具备了灵性。
二、以景传情,情感浓烈
近代学者王国维曾说过:“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写景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写景,而是通过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赤壁赋》中,作者身处茫茫大江之上,满眼的秀丽月色,星斗阑干,耳听着汩汩的流水之声,与好友扺掌而谈。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此情此景如此美妙,心情自是“乐甚”,于是,禁不住“扣舷而歌之”,不由自主地脱口唱出心中的意愿,表达了对明主的渴求,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快乐与惬意令人欣羡。客人以洞箫和之,其音甚悲,也是因眼前之景而起,情感真挚浓烈。以景传情,融情于景,情景俱佳,乃为佳文。
三、以小见大,哲理丰蕴
一篇优秀的写景散文,不仅取决于多样的手法、浓烈的情感,更体现在其蕴涵的哲理上,而表达这种哲理的外在凭借很多时候都是微小的事物。
在《赤壁赋》中,苏轼以最常见的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哲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如此明了简单的道理,自然能够说服充满消极情绪的客人,作者的情绪由悲转喜,自在情理之中。若以意象蕴含对生命或人生的思考,文章便有了一种厚重感,主题有了一定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