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志 张晓峰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总体呈低龄化、高发病率、高度近视化发展趋势。由于正常新生儿的屈光状态为远视,随着生长发育逐渐正视化,在发育的过程中有可能近视化。根据近视管理白皮书(2022)表述:如果7~8岁儿童的远视储备<+0.50D,9~10岁儿童的远视储备<+0.25D,或11岁达到完全正视状态,其将来发展成为近视的风险明显增高。一旦形成近视则不可逆,如果不注意防控,一般每年进展约为100度左右,很容易发展成为高度近视。
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眼轴不断增长,眼内容物和视网膜脉络膜组织均会出现进行性损害,且容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高度近视及病理性近视者的常见眼底改变有豹纹状眼底、近视弧形斑、后巩膜葡萄肿、格子样变性、Fuchs斑、后极部萎缩斑及漆样裂纹损害等,有可能发生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液化、眼底出血、黄斑劈裂、黄斑裂孔等并发症,严重者还有可能并发视网膜裂孔,引起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面对当前我国近视面临的问题,我们要加大管控力度,将重点放在预防环节,将预防近视的端口前移至0~6岁。要“抓早”“抓小”,治未病,尽可能采取科学的养育方法,养成良好的用眼护眼习惯。
笔者在临床上曾遇到4岁儿童右眼近视-4.00D,左眼近视-4.25D;多名7岁儿童初次检查,便有-2.00D以上近视的案例,主要原因在于家长的近视防控意识薄弱,错过了0~6岁的筛查和干预。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指南(试行)》中指导养育人提高对视力不良和近视的防控意识,引导家庭定期主动接受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完成各年龄阶段的眼病筛查、视力和“远视储备量”的监测,尽早发现和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等致盲性眼病,预防近视的发生。
日常养育照护中应保证婴幼儿充足睡眠、均衡膳食和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保持婴幼儿眼部清洁卫生。2岁以内不建议观看或使用电子屏幕,2岁以上观看或使用电子屏幕时间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每次使用时间不超过20分钟。如婴幼儿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就诊:不能追视、对外界反应差;看东西时凑近、眯眼、皱眉、斜眼、歪头;瞳孔区发白、畏光、流泪、眼部发红或有脓性分泌物等。
不同年龄段的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0~3岁婴幼儿期:初步评估视力的方法有手持玩具或者夜晚用手电筒灯光吸引婴幼儿,观察眼球是否能跟随运动。分别遮盖左右眼,观察婴幼儿是否哭闹烦躁,若有弱视,在遮盖健康的眼睛后,弱视眼看不清,就会发现孩子出现哭闹、烦躁不配合现象。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带婴幼儿到医院进行屈光度测量、筛查眼底,排除异常情况。
3~6岁学龄前期:随着该年龄段儿童配合意识提高,建议家长在幼儿3岁左右到专业机构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包括屈光度筛查,眼轴测量,进行眼底照相,筛查弱视,排查眼病。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应每6个月~1年进行复查,监测远视储备和幼儿眼睛发育状况。保持营养均衡、充足的睡眠。少用电子产品,多参加户外活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7岁以上的学龄期儿童青少年,一旦近视,应尽早配戴眼镜进行矫正。有些家长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能不配眼镜就不配,配了能不戴眼镜就不戴,或者配了眼镜上课戴,平时不戴,这些观点均是错误的,只会导致近视度数加深过快。此外,建议进行精准验光,≤-0.75D可考虑足矫配镜并长期配戴。低龄儿童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初中及高中学生每6个月复查一次。近视度数增加0.50D及以上,建议及时更换镜片。近视度数增加过快的儿童青少年,建议联合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以延缓近视发展,或者选用周边离焦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周边离焦软镜以延缓近视发展,避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出现一系列并发症。
近视眼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在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中起关键作用。近视相关环境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和户外暴露时间过少。近距离用眼时,视近距离过近(<20cm)和单次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30min)被认为是与近视发生发展最相关的因素,而增加有效户外暴露时间是预防近视发生的独立性保护因素。
近视一旦产生是不可逆的,重点在于预防和控制,而预防近视应从0岁开始。医疗机构及社会媒体应加大近视防控的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通过健康教育,针对每个孩子进行预防近视的指导,通过早期检测,早知情、早预防、早干预,共同保护好儿童青少年的眼睛健康,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作者单位:1.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2. 苏州大学医学中心、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