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丽红
摘要: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升级转型的数字产业,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育要转变传统教育模式,积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不仅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还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基础内容。为了培育符合产业需求的优秀人才,目前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紧跟产业变化趋势,基于产教融合等实践经验确定职业资格。在了解高职院校融合职业资格与专业教学标准的现状后,从内外角度入手分析影响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融合的因素,明确了新时代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发展的有效渠道。
关键词:高职数字媒体;教学标准设计;职业培训;调查研究
一、前言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作为当前十分热门的一个专业,提升该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融合质量对于专业教学的发展与建设意义重大。为此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在精准把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
二、高职院校融合职业资格与专业教学标准的现状研究
(一)高职院校融合职业资格与专业教学标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首先,专业教学标准与行业发展人才要求不一致。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标准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础组成部分,主要考虑学校本身的客观条件,更加关注学生获取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但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层次学生的知识需求越来越高,如何满足企业和行业发展对职业技能的要求,成为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关注的焦点。如果高技能人才的教学标准没有与行业企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建立联系,那么未来将很难满足新时代企业的发展需求[1];
其次,专业教学标准没有得到全面落实。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建设发展。在培育高水平高素质专业人才时,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标准存在过于结构虚大和内容空泛等问题,专业教学标准包含的各项内容也无法支持正常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活动,院校内部也缺少充足的资源,这并不利于高职专业人才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最后,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融合受到企业发展的影响。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发展要求和获取利益的观念并不一致,这就导致校企合作存在较多问题。其中高职院校关注的是社会效益,而企业发展关注的是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越发明显,如何解决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新时代职业资格与专业教学标准融合过程中所要探讨的主要任务。
(二)国内外职业院校相关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通过对现有国内外相关论文专著的理论和结论进行梳理和借鉴,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标准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方华、唐小波等人在探索和展望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时,以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重点探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高职院校要如何在培育国际化人才中,更快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要求,推动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王成方、唐林伟等人在研究高职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路径时提出,面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对高职院校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机构既要提供优质的决策咨询服务,又要推动党员干部和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加快职业院校教育的革新步伐;戴小红等人在研究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动因、基本内涵、路径选择的过程中发现,教师作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加快内涵建设的主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要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这也是高职院校转型期间需要探究的主要课题。
三、影响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融合的因素
(一)外部影响因素
从当前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的经验看,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融合期间会受到以下几项外界因素的影响:首先是顶层设计。从本质上讲,顶层设计要在统筹考虑各个层次和各项要素的基础上,在最高层次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高职院校的顶层设计是院校决策人对高职教育在学院层面上的设计。从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角度来看,不管是校企合作还是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都不合理,这就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与岗位职责要求不符;其次是推行方式。目前,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虽然已经认识到时代发展和技术要求的重要性,会根据各领域岗位要求调整教学内容,但并没有对全新教学模式产生探索和学习的兴趣;最后是证书的多样化。目前高职院校在提出“1+X”职业证书制度后,为了保障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资格考证标准充分融合,通过结合国家相关专业教学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职业资格的考证要求,科学调整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但目前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过程等方面都存在脱节现象,这就导致学生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时代要求不符。
(二)内部影响因素
一方面,院校内部共识。为了在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中,充分融合教学标准和职业资格,高职院校要首先明确这项制度实行的原因和主要目标,判断其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专业教师还是院校领导都会对学生的教育指导工作产生新的想法。
另一方面,院校自身条件。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拓展课程等教学内容,具有独特的职业教育优势。同时,在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后,为进一步促进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资格有效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否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这还需要院校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2]。
四、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融合的主要内容
(一)根据学生能力确定课程标准
学生作为教育指导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为了让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完美对接,目前高职院校要在明确班级学生学习水平和各项能力的基础上,提出更加完善的课程教学标准。比如说,某地高职院校的订单班学生在毕业之后,进入到当地某公司实习,按照他们的职业能力水平被分配到不同岗位,彼此从事的基本工作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较大差别。高职院校为了培养更多符合这家公司要求的综合性人才,在设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时,按照学生能力递进制度,明确课程目标,并和职业岗位技能标准进行有效对接。需要注意的是,院校教师要充分考虑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这两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最终达到能力递进制度和课程教育标准更加规范。如果高职院校在对接期间忽视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之间的融合发展,那么就会导致最终培育出的优秀人才只具备理论知识或空有一身实践技能,无法具备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综合职业素养,直接阻碍自身长远发展目标。
(二)对接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
教学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手段之一,在高职教育管理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进入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后,高职院校在开展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工作时,更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融入真实的工作环境。现今,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在建设课程体系时,会从以下几点入手,有效对接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首先,领导层和教师层都要深入市场前沿,全面了解和跟踪调查目标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其次,要组织专业教师团队、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等多方共同参与教学课程设计和教育管理工作,在多样化的工作任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可以储备丰富的岗位经验;最后,对比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最终得到学习性的工作任务。比如,我国某地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培育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时,提出与当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开展校企合作任务时,一方面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另一方面组织专业教师参观考察企业的所有岗位,了解实践工作内容和技术要点,并将其带入课堂教学工作中,使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有效衔接在一起[3]。
(三)融合教学课程和职业技能的标准
在基于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构建课程教育体系时,高职院校会在整合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规范明确的课程标准,重点分析职业教育工作的基本逻辑,确保每位学生都拥有规范的职业技能,真正满足新时代下媒体领域人才聘用制度要求。现如今,高职院校提出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相适应,会充分借鉴数字媒体行业的技能要求,其目的在于改善传统单调的教学实践模式,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尽快掌握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比如,某地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在设计课程标准时,与当地多家知名企业展开了合作交流,不仅会尽可能了解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和工作等级,还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制定了全新的课程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开展了课堂教育实践活动。最终实践结果证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的职业资格证书和理论技能知识,不仅得到了企业的认可,还在学习发展中,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技能有效对接
不管是本科教育还是高职教育,其最终目的都是更好地为企业培育所需人才,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应用技术手段和培育的人才类型。对高职院校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来说,既要向学生传递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比如说社会能力、专业能力、职业素质等,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中拥有良好表现。因此在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时,高职院校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和课本教材,还要从学生学习角度入手,提出与市场发展相符的人才培养目标,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行业要求的职业技能,比如说虚拟现实应用开发技术、影视后期制作技能、三维动画操作技巧等。在有效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技能时,既要观察学生在职业岗位中的各项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比如说职业道德、能力素质等,这也是当前企业聘用人才关注的焦点。因此,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要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得到有效对接,逐渐改变传统既定的教育模式,将新时期企业岗位要求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岗位问题,为他们毕业步入社会奠定基础保障[4]。
(五)优化专业课程考核和职业资格考证
高职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离不开课程考核,其属于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现今,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的考核方式得到改进,会整合运用过程性和终结性的考核评价方式判断学生学习水平。一方面,在过程性考核中,教师主要统计分析学生上课出勤率、课堂表现、实践能力等上课情况,系统地分析学生平时成绩;另一方面,在终结性考核中,教师会对比分析学生的阶段性成绩测试和期末成绩测试结果。而职业资格证书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进入企业的职业技能体现,也是岗位晋级提升的重要依据。因此,高职院校要优化融合课程考核和职业资格考证这两项内容,在专业教学期间提出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证知识,组织学生思考探究未来岗位规划方向,使他们按照自身需求参与相关技能学习,避免他们在考证期间消耗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解决传统教育背景下人才能力不高等问题,提高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效率和质量,为今后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保障。
五、结语
传统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与岗位人才培养要求存在一定偏差,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找到心仪的工作,企业无法根据岗位需求获取优秀人才,所以有学者开始研究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融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教育内容、人才培养、课程考察等多方面入手提出有效衔接,这不仅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人才,还可以为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发展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因此面对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高职院校要在明确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上,整合以往教学经验和市场人才培养要求,将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资格融合到一起,全面落实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战略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田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群1+X证书与现代学徒制的融合[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16):169-170.
[2]孙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赛教融合”模式探究[J].美与时代(上旬刊),2021(006):132-133.
[3]程杨.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1,38(10):268-269.
[4]李敏.数字媒体语境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研究[J].2017(10):370.
作者单位:湖南潇湘技师学院、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