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策略探讨

2023-04-29 17:06:44王辉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6期
关键词:产品创新普惠金融风险管理

王辉

摘要:开展小微金融产品创新工作,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丰富的普惠金融产品是当前商业银行的一大发展趋势。但是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机构,在产品创新中首先要做好风险控制。本文在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普惠金融产品的创新与风险管理的角度切入进行研究,分析了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与风险管控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普惠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

一、普惠金融产品概述

普惠金融,是指金融机构立足市场机会的公平需求和商业可持续基础,以自身可承受的成本费用向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层次和人群提供合理、高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城乡的低收入群体、经济困难人群,以及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人群,都是当前普惠金融产品的重点服务对象。

加快发展普惠金融,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需要,可以促进我国金融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公正和谐发展。

二、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产品创新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普惠金融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的支撑保障较为薄弱

普惠金融产品创新流程建设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商业银行内部各种资源的支撑和保障。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普惠金融产品创新的支撑与保障仍较为薄弱。虽然各家商业银行都成立了专门的风控部门,但是银行的高管层对普惠金融产品创新业务的风控重视不足,对产品创新的风险量化分析评估不充分,为后续的业务经营埋下了风险隐患。不少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和成熟的普惠金融风险管理理念,经营风格较为粗放。商业银行普遍较为注重金融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开发投入,但建立客户资信信息数据库及对普惠金融产品创新研发的投入不足,普惠金融产品创新所依赖的客户基本信息、产品历史数据、客户信用数据、客户所处的行业基本面数据、客户的外部征信数据等基础数据收集还不完善。

(二)普惠金融产品创新风险量化管理水平较低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开发阶段的风险评估往往以定性为主,对定量分析还不够重视。具体表现为大多依赖银行管理层的个人能力与经验对产品中的风险加以辨识与判断。

其次,商业银行在开发普惠金融新产品时,所依赖的历史基础数据不足:一是商业银行对过往的信贷数据挖掘与整理的投入不足,导致新产品的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风险暴露(EAD)、监管资本占用(RC)都难以被准确计量,无法为新产品的运营预留充足的风险准备。二是商业银行之间的信贷数据难以共享,导致一家银行在一款成功的新产品中积累的宝贵数据无法被其他银行获得,其他银行在开发类似产品时就难以避免重复建设和走弯路。这不仅会造成银行资源浪费,还会使消费者无法获得更好的普惠产品服务。

(三)对普惠金融产品创新的监管还相对滞后

1. 当前监管理念不能充分适配普惠金融产品创新速度

目前,我国金融业监管部门着重于从金融机构的维度进行监管,而较少从金融产品维度进行监管。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集中于机构的市场准入、合规经营、内控管理等方面,着眼于每个机构的个体角度,缺少对某一产品领域跨机构的横向视角。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发达,金融产品创新也层出不穷,因此,机构维度的监管也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今金融创新越来越频繁的市场监管需求。尤其是普惠金融市场比较活跃,消费者的金融服务需求也千差万别,金融机构推出的普惠金融产品也是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因此,为了有效防范金融产品快速创新可能的潜在风险,维护普惠金融市场稳定,亟须从金融产品的维度,跨金融机构对普惠金融产品创新行为进行监管。对于普惠金融产品创新进行跨机构监管,相关部门可以尽早出台对某一类创新产品的监管制度,规范市场行为,并为后续的市场参与者的创新行为产生制度约束,实现监管的及时性与统一性。

2. 普惠金融产品创新监督协调机制相对缺位

商业银行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利润,十分看重开展不同类型的普惠金融产品创新,但由于普惠金融产品创新服务经常涵盖投资银行、券商和保险公司等多种经营领域,因此,只能依靠中国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等监管部门跨部委协调机制进行联合监管。

三、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的策略分析

(一)强化普惠金融产品创新内部风险控制

1. 商业银行要制定适合自身的普惠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战略

例如,对于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大型银行,应在普惠产品创新中注重发挥自身资金实力强、拥有全国性经营网点等优势,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质优价廉的金融产品。而对于各地众多的城商行、农商行等地方性商业银行,应采取“小而美”的产品创新战略,为客户提供更具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另外,商业银行还应注重将产品设计创新的策略与自身经营风险管理战略和整体经营战略相匹配,并加以考核与微调,以实现普惠金融产品创新与自身经营和风控整体战略相统一。

2. 提升金融及科技产品风险量化分析水平

为了有效提高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产品创新量化分析水平,商业银行应建立起覆盖新产品的内部评级模型。商业银行首先应收集整理本行完整的历史业务数据,建立评级基础数据库,以提高内部评级的准确性。其次,为了科学真实地反映业务的风险水平,在内部评级模型开发时还应建立科学的评级标准。评级标准一般可综合参照SWOT、PEST和波特五力模型等分析方法,对新产品的风险水平进行科学评判。再次,商业银行在新产品开展的后续,还应定期评估业务的实际风险水平,并依据评估结果对内部评级模型进行修正。

为提升风险量化分析能力,兼顾业务的高效和成本可控性,商业银行可根据中小企业客户风险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建立自动风控系统,该系统包含贷前风控模型、自动审批模型和预警监控模型。这三类风控模型可依次实现对客户的风险准入、风险打分和贷后风险监控,兼顾业务的审慎与效率。

(1)贷前风控模型风险准入模型通过对客户的初级风险标志进行识别,以实现对客户的第一道筛选。初级风险标志可依据银行授信政策、专家对高风险客户和具有潜在风险特征客户的识别经验等进行设置,并借鉴同行业的成功经验,以提高风控效率。普惠金融面向的客户众多,业务申请量也较大,因此,提高风险控制的效率设置风险准入是十分有必要的。

具体来说,风险准入模型的设计需要银行充分考虑中小企业风险的特点和成因,以及普惠金融产品设计时面向的客户群体和产品定位。在设计风险准入模型之前,首先要对风险准入信息进行分类,然后在准入信息分类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风险准入判断指标。银行可根据产品定位、目标客户群体、获客场景、本行风险偏好等具体情况设置分类。具体的风险准入指标可在综合考虑银行授信政策、审批专家经验、数据建模等基础上制定。

(2)自动审批模型的核心是建立面向普惠金融对象的资信评估模型。该模型以量化评分的形式实现对客户的综合风险评估,并根据评分结果给出授信审批结果和授信方案。具体来说,资信评估即评估某客户或某类产品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并以专门的分级体系来加以衡量。普惠金融面向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体量小,经营灵活,内部制度往往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充分,因此,商业银行应在一定的风险基础数据和风险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并建立适应普惠金融特点的风险打分卡,以充分客观地反映普惠金融所承担的信用风险成本,为普惠金融产品创新打造坚实的风险管理基础。风险打分卡是对客户各方面风险状况的综合评价,因此,应将各类风险纳入打分卡的维度设计中。此外,风险打分卡的结果将直接影响贷款审批结果,因此,风险打分卡的开发需要反复测试、验证和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自动审批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客户风险打分卡获得客户评分结果后,自动审批模型可根据具体的授信策略目标确定具体的授信方案,如贷款额度、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等。为了防止在具体授信方案的决策过程中出现系统误判,商业银行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引入人工审批干预流程。

(3)预警监控模型。金融产品面向市场推出后需要持续的风险监控。这个环节持续时间长,一般需要伴随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预警监控模型可以通过对预置预警信号的自动识别和触发,以实现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风险自动识别、量化评估和自动提示。预警监控模型包括预警信号的设计和触发规则的开发两类。

预警信号设计是预警管理的核心与基础。预警信号的选取要涵盖企业发展各方面可能的风险状况,使银行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经营各方面的风险事件,避免经济损失。

触发规则是预警信号系统针对不同信号制定的预警触发逻辑。具体来说,系统监测到风险信号后,按照预设的规则,触发相应级别的预警。其中的预设规则需要设定不同风险信号的阈值,只要达到或超过阈值,即可触发预警。预警应分为不同等级,例如,绿信号、黄信号、橙信号和红信号,分别代表由弱到强的风险预警等级。

(二)建立适应普惠金融产品创新特点的风险监管体系

(1)对普惠金融产品创新活动进行分级监管。金融产品创新按照目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竞争驱动的创新,即商业银行为抢占市场、增加利润而采取的新举措。第二类是风险化解型创新,是指商业银行为防范和化解风险而采取的创新措施。对于第一类创新,监管机构应识别与风险管理相关的金融风险,在不影响商业银行正常业务的情况下定期检查或进行质量控制。对于第二类创新,监管部门要对其主动防范风险的新举措给予鼓励和支持,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监管部门要及时调查了解,对商业银行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分级监管能够最大限度地鼓励商业银行进行合理创新,使其推出更多、更丰富的普惠金融产品,同时对商业银行在创新中的合规风险进行管控,防止无序创新对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造成冲击。

(2)推动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整合共享。普惠金融面向广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个体,这些个体数量众多,信息公开性较差,信用数据收集和加工比较困难,只有少数有实力的金融机构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建立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平台。为了鼓励更多小体量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小型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进行普惠金融产品创新,监管部门有必要推动金融机构对普惠金融信用信息进行共享,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供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使用。为了避免在信用共享整合平台建设中形成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可以借鉴相关的经验。例如,为小微企业设立统一识别码、成立全国性的数据共享平台、打造创新生态等。这种方式打破了少数大型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业务领域的优势垄断地位,促使更多中小金融机构进入普惠金融领域,使更多小微企业从中受益。

四、结语

向社会提供丰富的普惠金融服务产品是商业银行适应我国当前市场发展趋势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使命和研究课题。虽然当前已经有不少商业银行在着手创新开发具有一定特色的普惠金融产品,但在银行金融产品开发中重要的风险控制方面,商业银行业也面临着对普惠金融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的支撑保障较为薄弱、普惠金融产品创新风险量化管理水平较低、对普惠金融产品创新监管还相对滞后的问题。因此,在开展普惠金融服务产品创新过程中,应重视产品创新的风险控制,商业银行要强化普惠金融产品创新内部风险控制,监管部门要建立适应普惠金融产品创新特点的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林雪松.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J].时代金融,2015(06):2.

[2]陈映希.小微金融产品创新与信用风险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21):31-35.

[3]张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及风险防控措施探讨[J].中国商论,2019(21):44-45.

[4]胡金焱.普惠金融发展的“两难”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21(11):31-37.

[5]管薇薇.商业银行线上贷款智能化风控研究[J].金融纵横,2019(05):89-94.

[6]王松奇.银行数字化转型:路径与策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产品创新普惠金融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8
供应链协同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现状、效应与策略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0:16:22
民营企业融资的障碍及解决对策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2:56:46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1:03:55
产品设计创新的社会价值最大化探讨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03:33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