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念念
摘要:我国是世界铜产业大国,铜资源消费总量居世界之首。不过,铜矿资源储量较少,对铜矿资源的进口需求较大,近年来,基础建设完善的过程中对于铜精矿的需求不断上涨,随之而来的是铜精矿进口需求的提升。我国在进口铜精矿的过程中,除了要严控进口铜精矿的质量外,还要加强对进口铜精矿采购成本的控制,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影响进口铜精矿采购成本的因素。鉴于此,本文探讨了有效降低我国进口铜精矿采购成本的措施。
关键词:铜精矿;采购;因素
一、铜精矿采购概述
在我国经济体系中,铜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原材料之一,对于铜矿资源的需求与工业生产领域有着密切联系。长期以来,铜矿资源的生产水平难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导致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铜精矿进口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铜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形成了制约。大量进口铜精矿,虽然为国内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但也促使全球铜精矿逐渐形成卖方市场,竞争激烈。受国内特定企业经营模式影响,在采购进口铜精矿时的利润空间较小,面临低利润甚至无利润的问题。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呈现放缓趋势,再加上能源价格大幅攀升,导致铜精矿加工费下降,我国在进口铜精矿采购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
二、影响我国进口铜精矿采购成本的因素
(一)铜回收率
铜精矿品位表示每千吨铜精矿中金属铜的比例,TC/RC是铜精矿冶炼的总成本。在加工成本相同的情况下,铜精矿品位会随着冶炼加工成本的增加而降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运输成本和冶炼成本会随着铜品位的降低而增加。在影响进口铜精矿采购成本的诸多因素中,铜的实际回收率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会影响进口铜精矿的铜价。据不完全统计,每千吨进口铜精矿的实际回收率还未到97%,在进口铜精矿的回收率每一次下降的过程中,都会对进口铜精矿的采购成本造成影响。
表1为不同回收率每千吨含铜价格的统计数据,在回收率每相差0.05%的情况下,每千吨含铜价格差大概在1.22美元左右。
如表2所示,品位扣减1%回收率的每千吨含铜价格最低。品位在28%~30%之间,不同回收率每千吨含铜价格最大差值呈相反趋势,在品位逐渐升高的过程中,临近回收率间的每千吨含铜价格差逐渐增大。可以确定,铜回收率是导致进口铜精矿采购成本变化的重要因素。在确定品位后,应注重对回收率进行控制,品位越高,进口铜精矿的采购价格受回收率变化的影响越大。
(二)加工费用
TC/RC代表将铜精矿转化为精铜的总成本,其中,TC代表粗选成本和加工成本,RC代表精炼成本。TC/RC是铜精矿生产商为将铜精矿加工成精铜支付给买方的成本。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进口铜精矿加工后,由铜精矿生产商和精炼铜冶炼厂协商TC/RC成本,再根据LME基准价确定从售价中扣除的TC/RC成本,从而确定铜精矿的售价。所以,主要是还原买方支付给卖方的铜精矿价格。TC/RC越高,冶炼厂在加工精铜时获得的利润越高,同时,也会充分激发冶炼厂的生产积极性,而铜精矿的供求关系是影响TC/RC水平的主要因素。
通常,在铜精矿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生产商更容易在与冶炼厂的价格谈判中占据主动。支付给冶炼厂的TC/RC将减少;当铜精矿充足时,冶炼厂在双方价格谈判过程中的主动权更高,导致TC/RC成本增加,从侧面说明,铜精矿供应链与TC/RC正相关。在进口铜精矿采购过程中,TC/RC是合同谈判中最关注的因素,主要体现在铜精矿粗炼与精炼的加工费用上,不过,TC/RC可能会因为铜精矿品位不同,出现一定长度的变化,也会受铜精矿供需关系的影响。我国作为铜精矿卖方市场中的买方,国内冶炼厂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不高,导致冶炼厂在采购进口铜精矿的过程中,对采购价格的影响较低。
(三)临时付款比例
在我国采购进口铜精矿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临时付款的方式。通常情况下,采购合同中的暂付款比例约为90%和95%,每万吨进口铜精矿的货款差额为1488240美元。此外,不同的付款方式对应的利息不同,会导致进口铜精矿采购成本存在一定差异。如暂付款为90%利息时,利息低于暂付款为95%时的利息,说明要注意不同的暂付款比例对采购成本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暂付款比例,是降低进口铜精矿采购成本的重要手段。
(四)不同运输方式的影响
1.海上散装运输
在采购进口铜精矿的过程中,通常会在采购合同中约定散货船到港后买方的最低卸货率,船舶运行买方卸货的时间可以通过货物数量和最低卸货率来计算。海运散货运费对进口铜精矿采购成本影响较大,滞期费、港口接运费等是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当实际卸载时间没有超过允许卸载时间时,船方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达到下个港口,提高运输效率。在这个过程中,买方可能就会得到来自船方的速遣费收益;相反,在买方卸货时间太长、远超允许卸货时间的情况下,会对运输效率造成影响,买方就需要向船方支付滞期费。滞期费是海洋散装运输中的一种常用惩罚措施,滞期费率通常为速遣费率的2倍左右。因此,采用海洋散装的运输方式,需要提升卸货效率,尽可能缩减卸货时间,以此控制采购成本。
2.海洋集装箱运输
海洋集装箱运输在进口铜精矿采购中有诸多优势,不过,采用这种运输方式也可能产生一些额外费用,导致进口铜精矿的采购成本上涨。其中,修箱费、THC费、洗箱费是该运输方式面临的主要额外费用。THC费用表示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费,该费用不在船运费用范畴,属于船运公司额外向买方收取的一笔费用。THC费用本质上是国际班轮企业利用自身的垄断优势,强行增加的一项附加费用,虽然买方非常抵制,但为了保证货物的顺利装卸,买方也必须支付这项费用。
目前,在我国进口铜精矿采购量不断增长的过程中,采用海洋集装箱运输方式需支付的THC费用也随之大幅上涨。尽管在采购的合同谈判阶段,这笔费用可以由卖方支付,不过,由于进口铜精矿已经形成卖方市场,国内企业在谈判过程中的话语权较低,卖方可能不会对此项费用作出让步。
修箱费与洗箱费是场站需要交付给船运公司的符合要求的空箱,必要时需要洗箱和修箱,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成本。洗箱费通常需要由收货人(买方)支付,修箱费是否由收货人支付,需要考虑集装箱待维修部位是否是运输期间因货物原因导致的。倘若因为铜精矿运输导致集装箱损害,修理集装箱的费用就需要由收货人承担,反之则需要在出港口闸口过检查桥时将集装箱标注为原残。不过,在具体实践中对集装箱是否属于原残的界定有较大难度,尤其是部分原残部位较为隐蔽,倘若这些部位处于集装箱内部或顶部,可能无法被检查出来,导致一些原本属于原残的集装箱修理费用也要由收货方承担,间接导致进口铜精矿采购成本上涨。
三、降低进口铜精矿采购成本的合理措施
(一)探索与国情相符的发展道路
我国在采购进口铜精矿的过程中,采购成本会受诸多因素影响,极大影响了进口铜精矿贸易活动的整体效益。为有效提高贸易活动中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要求相关企业密切结合国家形势及对进口铜精矿的实际需求,重点权衡利益关系,树立良好的成本控制观念。企业要明确国际卖方市场的发展现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达成贸易合作,为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良好的条件。企业要认真分析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在国际市场寻找更多优质且具有巨大潜力的合作伙伴,采取多元化的采购方式,注重对采购渠道的拓宽,结合国际市场发展态势,充分考虑各种影响进口铜精矿采购成本的因素,最终确定一种合理、科学的采购方法和成本控制方法。通过加强采购成本管控的方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提高谈判能力、巩固自身地位
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在面对具有较高复杂性的进口铜精矿采购项目时,要注重巩固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采取切实可行的竞争策略,不断提高话语权。比如,国内冶炼企业之间可以加强合作,引进和培育优秀人才,集合各大企业的力量组建面向进口铜精矿国际贸易活动的谈判小组,以更加专业的谈判能力,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对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动态化分析,保证我国企业长期在该领域占据优势地位,将进口铜精矿的采购成本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
(三)拓展新兴海外铜精矿市场
国内冶炼企业应当认识到国际卖方市场已经趋于成熟,倘若在贸易合作中自身话语权有限,则不利于控制进口铜精矿采购成本。这就需要企业积极寻找国外其他待开发的铜精矿项目,另辟新的采购渠道、打开新的铜精矿市场,实现对铜精矿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并在卖方市场形成前占据有利地位。从近年来我国采购进口铜精矿的情况来看,我国将智利作为主要的合作对象,智利的铜精矿生产与产业发展是直接影响我国进口铜精矿采购成本的一大要素。在基础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对进口铜精矿的需求不断提升,因此,企业还应加强与其他铜矿资源较丰富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建立良好的双边合作关系,降低贸易过程中的高昂成本,扩大铜精矿进口贸易中的利润空间,促进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铜在我国基础建设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但国内铜资源生产还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因此,对于进口铜精矿的采购需求不断增长,铜精矿进口量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要想有效控制进口铜精矿的采购成本,必须明确采购过程中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认真审视国内外市场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研判能力与谈判能力,以便有效控制进口铜精矿的采购成本。
参考文献:
[1]张慧.浅析进口铜精矿不同海运方式对采购成本的影响[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11):50.
[2]张栋材.影响我国进口铜精矿采购成本的因素分析[J].纳税,2019,13(01):220.
[3]程雪轲.B公司进口铜精矿采购物流成本控制研究[D].厦门大学,2018.
[4]余贞龙.浅谈影响进口铜精矿采购成本的因素[J].现代经济信息,2018(10):244.
[5]付强,于力,汤集刚,王辉,贾木欣,王清,温利刚.铜精矿属性鉴别过程中的思考——以某进口铜精矿为例[J].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21,11(06):96-102.
[6]赵芳珍.影响进口铜精矿采购成本的因素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1(29):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