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3-04-29 15:06:12王美霞
种子世界 2023年7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问题对策

王美霞

摘 要: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动科技创新,是不断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在运行机制、研发、推广以及应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本文对科技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促进科技创新,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科技创新;农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对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民族强盛的必由之路,农业作为乡村振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是对我县来讲,创新驱动、激活经济发展新动力,已经成为我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但我国的科技创新在运行机制、科技研发、推广以及应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科技创新作用的发挥,进而阻碍农业高质量的发展进程。因此,本文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来解决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问题,有助于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早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1科技创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1.1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种业创新,着力推广良种、良机、良法,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科学落实“藏粮于技”,实现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积极引导农户做好种植结构调整,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持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农机装备智能化改造。支持农业企业发展壮大,打造知名企业品牌,提升农业经营主体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带动能力,形成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三级梯队。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把“藏粮于地”落到实处。合理布局农业区域,充分激发耕地活力与潜力,守住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1.2提高生产效率。农业科技创新涉及育种技术创新、栽培技术创新、病虫害防治技术创新、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创新、生物技术创新等多个领域,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改进和升级,推动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升级。比如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数据等技术进行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农药喷洒等,减少了浪费和损失,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优化了生态环境,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1.3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农产品生产数据和市场需求预测,通过科技创新开发出的功能性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等,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先进物联网技术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农产品中的安全隐患,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1.4保障食品安全。通过科技创新,可实现农产品来源可追溯、流向可追踪、风险可预警、产品可召回、责任可追究、追溯管理到“地头”的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例如广饶县投资680余万元建设了智慧农产品监管追溯平台,农业投入品经营者与消费者、执法人员“零距离”,消费者通过乐安农产品电商平台能了解到农产品的检测结果,还能“全天候、零距离”查看农产品生长过程,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安安全全食用。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地理位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农业综合在线执法系统,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取证、现场办案、指挥调度等执法活动,实现监管人员在监管执法过程中实时与监管服务器实现信息查询和数据交互,提高了监管工作效率和公正性。

1.5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农业大数据信息化平台”“设施农业气象信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推广应用,使农业生产从人工劳作走向智能,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例如,广饶县10余家育苗公司(工厂)、8000余个设施蔬菜大棚都应用了农业物联网技术。通过对大棚环境参数的准确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传输、信息智能化处理,实现了对苗情、墒情、病虫草情以及蔬菜各生育阶段的长势长相的动态监测和趋势分析,农业生产逐步由“靠经验”过渡到“靠科学”。同时,大棚管理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控制,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管理更高效。

2科技创新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科技创新机制运行不顺畅

目前,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是科技研发人员,而最终应用的是农业企业和农民群众,农业科技新成果从诞生到应用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科技研发人员在从事研究活动时更多看重科研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成果,个别研发出的新技术、新品种或新成果对当前农业生产不适用或不相匹配。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科技研发部门不能及时获悉市场和应用主体的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导致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市场需求不能被满足,不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

2.2研发资金来源单一

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大量经费,当前科研机构的经费大部分来自国家、省科技项目经费拨款,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不足,渠道过于单一。这些经费的最终去向一般以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高校为主,往往会忽视农业企业的技术研发活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日益增长的需求,农业企业也越来越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但科研经费需自行筹措,一旦科研成果不能及时出炉,企业将承担很大的风险,导致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不高。

2.3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许多新需求,我国的科研人才队伍也比较壮大,但直接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人员较少,不利于进行高精尖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的研发。科研队伍还存在结构老化,缺少年轻力量等问题。同时,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才待遇较高、政策相对较为完善,科研设施也更完备,人才往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集中,造成地域上科研人才资源分布不均匀。

2.4基层推广方式较落后

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人员、资金等还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而现今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推广方式还沿袭线下面对面推广和培训的传统方式,服务面相对较窄,也阻碍了新技术及时广泛的推广。同时,从事种植业的农民普遍年龄较大,文化素质较低,经济基础薄弱,承受风险能力差,靠天吃饭的观念根深蒂固,不能充分意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对农业新技术效果缺乏正确预期,会认为投入过高,又担心使用后效果不理想,导致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也会阻碍农业新技术的应用。

2.5农民对技术有效需求不足

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的需求日益高涨,但是有效需求仍然偏低。一是农业技术的应用群体主要是农民群众,群体基础薄弱,承受风险能力差,再加上新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农户往往会对新技术持观望态度。二是农民家庭土地规模较小,即使采用了农业新技术,成果也有可能不太理想,获得利润有限,这降低了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此外,农民的文化素养普遍较低,知识水平有限,靠天吃饭的观念根深蒂固,不能充分意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导致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这也阻碍了农业新技术的应用。

3科技创新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科技创新能够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便利,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除了科技研发,还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推广,加快科研新成果的落地。

3.1加强宣传,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农业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因此,建立一个运行高效、衔接顺畅的运行机制首先,将农民包含科技创新中,使科研部门、推广部门与技术应用主体之间顺利衔接,技术应用主体在从事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其他需求可顺利传达到农业科研部门,这样科研部门的新成果也可迅速传达到农民手中。其次,加快建立新成果应用基地,大力开展试验、示范、展示工作,在农作物成熟期或生长的关键时期召开农业新成果展示会,并通过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增加新技术的曝光度,使其被大众熟知并接受,落实到应用。

3.2拓宽研发资金来源渠道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项惠及整体的农业技术活动,一旦研发技术有重大突破,将会促进整个地区的发展。所以首先应保持稳定的政府资金来源,引导投资增量向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研院校等流动。其次,应激发各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利益机制导向的投资诱因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前来投资,进而促进研发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再次,要鼓励各农业科研主体与国外机构合资,扩充研发资金实力,双方形成战略投资伙伴关系,还可以了解国外机构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对其进行学习、创新最后为我所用。最后,要鼓励中小型农业企业与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联合发展,从创业中心获得更多的融资,为中小农业企业科技创业创造条件,开辟多种渠道。同时,还可借助创业中心平台积极引导实力不够的农业企业与农业龙头企业或农业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使中小型企业有所依附,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到风险分摊、利益共享,实现多赢。

3.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进一步重视农业科研人才的培养,建立科研队伍强大的后备力量,实现科研队伍的年轻化。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和晋升渠道,对有突出贡献、优秀工作业绩的科研工作者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促其爱岗敬业。二是加大县乡技术人员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培训力度,与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合作,对农业推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增强农技推广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使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系统的理论知识。三是强化高素质农民培训,为农业新成果的落地提供智力保障。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例如,2015年以来,广饶县连续8年高标准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培育高素质农民2300余人次。从培训学员中选拔部分优秀学员到先进地区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开拓学员视野,提升学员创业积极性。组织土专家、田秀才、乡村之星等开展农业优秀人才基层行,定期到田间地头传授技术,举办专题讲座、论坛交流会等活动,建立了顺畅的人才培养渠道,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

3.4创新农技推广方式

现在农村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率较高,大大拓宽了农技推广的途径。在传统农技推广基础上,通过信息化平台,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授各种先进实用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信息咨询服务,新技术宣传海报或视频可以更便捷地通过网络传播到农民群众中,农民群众可及时了解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机器,获得先手消息。推广的时间和场地也不受限制,农民群众能够随时随地掌握农业技术动态。另外,通过对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对采用新产品、新技术或新机器的普通农民或农业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减轻应用主体的经济负担。同时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安排农技工作人员定向辅导,规范农业技术应用流程,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应用主体对新技术的接受和信任程度。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积极推进土地流转体制机制创新,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公司、农民合作社,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推动利于机械化作业新技术实施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3.5激发农民的内在需求

首先,加大农技应用的补贴力度。对于使用新技术农户进行政府专项补贴,设立专门补贴水平和规章制度,激励农户使用技术。同时,完善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和承包权相关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形成对农业技术的规模化需求,用农业技术创新带动农业增效,进而促进农民增收。第三,加强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教育。对农民群众进行科学文化素养教育和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增强培训内容的专业性,提高农民学习的积极性,转变传统思想,激发对农业技术的自主需求,提高农业技术的应用水平。

4结束语

谋科技就是谋未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目前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本文通过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科技推广方式、激发农民的内在需求几项举措,有针对性地解决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促使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瑞森.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机械化为导向全面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J].现代农业装备,2017(05):1.

[2]吴思,曾衍德,许正斌,金书秦.农业现代化发展新理念[J].中国经济报告,2017(12):24-27.

[3]吴雪莲,张俊飚,丰军辉.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空间外溢与农业经济增长[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7):79-86.

[4]王燕,刘晗,赵连明,黎毅.乡村振兴战略下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J].管理世界,2018,34(06):12-23.

[5]刘畅,郭一迪,马国巍.黑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水平[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4):81-88.

[6]王兴国,曲海燕.科技创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建议[J].学习与探索,2020(11):120-127.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构建推进科技创新的资金模式的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1:02:07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0期)2016-06-04 11:55:25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南方周末(2015-05-07)2015-05-07 04: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