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同步练习

2023-04-29 12:19:55张娟
关键词:行省契丹西夏

张娟

一、单项选择题

基础训练

1. 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③④②

2. 《辽史·百官志》记载:辽太宗时,“兼制中国,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和北面官),以国制(辽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一制度的实行()

A.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B. 加速了辽的统一进程

C. 便于获得汉人的支持 D. 不利于弥合民族矛盾

3. 辽朝建立后相继在今赤峰、北京、大同等地兴建京城,还将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的行营作为国家政治中心。这表明辽朝()

A. 始终坚持草原本位 B. 承袭中原传统制度

C. 大力推动民族交融 D. 具有特殊社会面貌

4. 下表所示为西夏君主三次获得邻国皇帝封号的背景。据此可知()

A. 西夏地位与邻国势力变化相关

B. 西夏当时无法与邻国保持和平

C. 蒙古灭亡西夏的战争困难重重

D. 蒙古和西夏联合灭亡南宋王朝

5. 金朝某一民族管理系统,其成员平时在各自部落内从事狩猎、捕鱼劳动,一遇战争,青壮年便应征召去打仗,并自备武器、军马和粮草。据此可知,该系统()

A. 提高了金朝的行政效率

B. 形成了兵农合一的鲜明特色

C. 放弃了游牧民族的传统

D. 加速了契丹民族的汉化进程

6. “燕京(今北京)成为此后历朝统治的政治中心,使得长城南北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完全成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整体。”上述局面的出现应始于()

A. 五代十国时期 B. 金朝入主中原以后

C. 元统一中国后 D. 清军击败噶尔丹后

7. 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这说明元代()

A.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 B. 有效巩固了国家统一

C. 政府加强对边疆管理 D. 实现对地方因俗而治

8. 元朝的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此时形成的新民族是()

A. 匈奴 B. 契丹 C. 女真 D. 回回

进阶训练

9.  辽“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金以“猛安谋克”屯驻中原,筑寨居于汉族村落之间;西夏《天盛律令》在参照唐、宋律书的同时,给予牧业经济以特殊地位。这些措施的突出特点是()

A. 积极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制度

B. 重在推广本民族生活方式

C. 以增强军事实力为主要目的

D. 推行因俗而治的统治策略

10.  猛安谋克制是金代女真社会的最基本的组织。在猛安谋克内,军事首领和士卒间,尊卑不严,上至大元帅,下至百户,住食穿戴没有特殊差别。国有大事,适野环坐,画灰而论。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A. 具有军事民主精神

B. 保留了契丹民族的游牧传统

C. 维护了金朝的统治

D. 完全沿袭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11. 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朝行省制的创立()

A. 标志中央行政制度的完善

B. 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

C. 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D. 创新出最高级政治模式

12. “元朝自混一以来,大抵皆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以至深闭固拒,曲为防护,自以为得亲疏之道。是以王泽之施,少及于南;渗漉之恩,悉归于北!”材料反映了元朝的民族政策()

A. 缓和民族矛盾

B. 体现“因俗而治”

C. 维护国家统一

D. 带有狭隘民族观念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省的职掌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刑狱等民政事务。成宗即位后,行省还具有了领本省军队的权力。行省在权力行使上要受到中书省乃至枢密院的节制。没有中书省和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行省官员一定时期内还有去觐见皇帝,尽述职之责。为保证行省官尽职,除由监察机构监督外,元廷还采取了省官互迁和奉旨宣抚的方法。元代行省没有重蹈两汉刺史、魏晋都督、唐节度使的覆辙,无疑应主要归功于行省制的特点。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要全面理解“大一统”的演进,游牧民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基于生活方式的差异,北方游牧区和南方农耕区,时而通过贸易,时而通过战争而彼此发生关系。在没进入南方以前,他们的压力促使南方形成以农耕区为主体的大一统;在进入中原之后,他们大多积极学习中原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与原有的中原政权分享或争夺正统;而从元朝到清朝,中华大一统格局得到极大的拓展和深化,向“大中国”时代迈进。

——摘编自李勇刚《天下归心:“大一统”国家的历史脉络》

(1)根据材料一,指出行省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的依据。 并概述古代游牧民族在中华大一统格局中承担的作用。

猜你喜欢
行省契丹西夏
知识拓展:元朝的行省制度
西夏遗民也儿吉尼与元末广西行省的设置与维持
西夏学(2018年1期)2018-04-29 09:07:30
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的巡察机制
安徽史学(2017年5期)2017-11-07 06:26:12
西夏“上服”考
西夏学(2017年1期)2017-10-24 05:31:32
试述西夏军抄
西夏学(2017年1期)2017-10-24 05:31:22
“一国两制”由契丹人首创?
红土地(2016年12期)2017-01-15 13:47:01
再考西夏的马
西夏学(2016年2期)2016-10-26 02:21:08
若干契丹大字的解读及其它
女真文“契丹”考
凤翥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