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核心阐述的是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背景下,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此,本文分别从教师理论素养提升、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和课堂实效性增强等三个方面详细论证了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前提条件、关键环节和保障措施。其中,开篇从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现状入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结尾以学生学习能力现状及解决办法收束,形成以“人”的因素——教师和学生为主线贯穿全文,抓住决定课堂效果的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
[关键词]思想建设;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研究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09.026
党的二十大明确宣示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指导思想和基本遵循等重大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1]。要把青年的思想建设任务做好,思想建设也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这就需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为了完成这项光荣使命,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夯实理论功底是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3]而要发挥好这一关键作用,教师的信仰、师德、教法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其他的便都是无源之水。思政课教师要具备较为深厚、系统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思维方式,这是“立己”的“根”。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师资队伍现状
从构成上看,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很多来自辅导员岗位和行政岗位的兼职教师。从学科素养上看,兼职思政课教师中相当一部分对思想政治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把握,年轻的思政课教师教龄短缺乏教学积淀,难以结合教学实际作深入的专业学习。从教学质量上看,课堂上常常出现照本宣科,把课程讲成了“木片”、把课程讲成了“热闹”。
(二)破解高职思政课教师理论功底薄弱问题
就学校而言,需紧密结合思政课队伍情况,开展有针对性、有计划、系统的理论培训,夯实教师的理论基础。就教师个人而言,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补短板、强弱项,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学好“四史”和做好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科研工作。
二、悟透学深是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关键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已成为当前全党全国亟待完成的首要政治任务[4]。思政课教师要重视并善于学习,学懂弄通二十大精神。
(一)熟读精读、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
对于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要通过“读+听+读+听”反复体会、感悟、揣摩,方能形成“了解——理解——输出”的逐步提升。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首先要精读细读报告原文,对报告整体结构、主要内容作基本了解,然后听专家学者解读,从中获得启发;接着带着初步的理解和新的问题再去读原文,又会有新的体会和感悟;最后再去听专家学者的讲解,就会更进一步理解专家学者解读是站在怎样的立场、以怎样的视野、选取怎样的角度、在怎样的层次上。这样在课堂上输出给学生的道理是鲜活的、有感染力、感召力的经过自我消化吸收后生成的。
(二)通盘把握、整体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我们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5]不仅要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内容,还要结合社会热点正确理解和把握最新理论成果提出的背景和重要意义,理解“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不仅要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大理论的思想核心,并且还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学会历史的、系统的、辩证的理解和分析问题;同时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内容、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章》结合起来学,真正做到学深悟透。
(三)聚焦重点,着重理解“教育、科技、人才”的支撑作用
教育、科技、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柱,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进行深刻阐述。国家之间日趋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最终取决于教育的竞争,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项工作做宏观统筹安排、一体规划部署,这深刻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战略发展规律的洞察和把握。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重点学习领会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要从系统观、历史观的角度去理解教育对科技的影响、外部环境对教育的影响;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要将教育、思政课教育置于更大的环境背景中去理解。深入思考在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伟大事业中,思政课教师如何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三、能讲会教是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路径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6]。教师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分析梳理,有机融入
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原有理论成果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有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内容本身。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党的新观点、新论断、新部署和新要求理解好、梳理好、整合好,科学合理的更新和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注重各门思政课联动、教师协调、方法联创、内容联结。[7]有些课程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角度,侧重对“两个结合”的理解;有些课程需要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原理性要素充分挖掘,侧重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有些课程需要聚焦理想信念教育,侧重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高度凝练和升华,从行动纲领和实践指导的角度进行融入阐释。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与该课第三章中“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第四章中“‘四个现代化的首次提出”,同属“新中国史”的时间轴;“2035远景目标”和“新的两步走”战略与该课第五章中“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五方面“三步走”战略,均属于“改革开放史”的时间轴;“三个务必”的提出与该课第十四章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同属“党史”时间轴等;“有所创新”,主要是要把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党的二十大描绘的美好蓝图与当代大学生的未来息息相关。
第二个维度则是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在思政课的课程建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精准施策,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掌握学情,因材施教
教师要将理论知识、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和,使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教育内容融汇贯通[8]。目前,高职院校录取到的学生相对本科学生来说,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习惯和学习热情也有一定差距。但是我们目前用的思政课教材和本科却是同一版本,这对老师讲授和学生学习带来很大的挑战,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基本功的锤炼上、在教学内容难易度的把握上、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在授课话语体系的转换上都要从学情出发,针对不同课程的不同教学目标、不同授课对象、不同学段,凝练出不同的专题,进行针对性融入。
(三)创新方法,用好载体
思政课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实施者”[9]。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运用好信息技术等新载体,开展二十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还要做好课堂设计,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实现教学重点突破;通过思维导图作业法,引导学生总结课堂知识结构脉络,实现课堂知识入脑入心;通过竞赛积分法、角色表演法等,增强课堂的生动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进来、思考起来,实现教学难点突破;通过学生讲述案例法或讲解知识点法,以讲促学、以讲促思、以讲促行。开展好实践教学,在学校“三结合,四互联,五融入”一体化素质养成育人机制的基础上,打破思政课教育教学、学生行为养成、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之间的壁垒,与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协同配合,开展社会调研、参观走访、社会热点评论等系列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创新学校“大思政课”的载体和实践方式,真正让学生认识、了解并感受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
(四)转化语体,引发共鸣
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10]。思政课的教学本质是党和国家主导的价值观教育,思政课教育实践的话语体系须具有鲜明的情境性和情感性。因此,教学中要把时代和人生的道理讲清楚,把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发展的道理讲清楚,就要将这种理论的语言转换为教学语言,以教学语言独有的情境性和情感性使思政课充满亲和力、感染力、感召力,以引起学生心理共鸣和思想共鸣,进而实现思政课由理论体系到价值体系的有效转换。
参考文献:
[1]党的二十大报告[EB/OL].新华社,2022-10-16.[2022-10-25].https://www.163.com/money/article/HKID3MC900258105.html
[2]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EB/OL].新华社,2022-10-29.[2022-10-30].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jyzt_2022/2022_zt17/yw/202210/t20221030_673424.html
[3]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央视网,2019-3-18.http://news.cctv.com/2019/03/18/ARTINv91EXwKxYAdhFpdzJUL190318.shtml?agt=292
[4]潘红.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6).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10.
[6]仲音.“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思政课应有作用[N].人民日报,2022-06-13(4).
[7]孙淑军,许晓辉.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在契合、基本遵循与实践理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1):72-74.
[8]王元.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军转民,2023(12):16-17.
[9]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6.
[10]习近平.在2022年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4).
基金项目:2022年度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建课题,项目名称: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LTYDJ—YB005)。
作者简介:李洪涛(1971.2-),男,汉族,辽宁铁岭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党建、思政。